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

第51部分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51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鲁肃胸怀大志,眼光远大,大智大勇,历史有案可查。200年,鲁肃向孙权分析天下局势,和诸葛亮207年的隆中策一样,建议“曹操不能除,为今之计只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祸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黄祖,进伐刘表,将长江一带占为已有,这就是王业的基础了。”

    所以,鲁肃是三国中不输于诸葛亮的大战略家,他的大局观非常强,虽然会有短暂的失利,但从长远来看都是对战局有利的。像鲁肃这样的人才,秦宜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被对手挖走,心中早有算计。

    既然秦宜知道鲁肃此人,却为何不提?

    呵呵,他知道周瑜早晚会推荐鲁肃,而且比自己主动去请更有利。

    有周瑜推荐,鲁肃是跑不了的,秦宜心中暗爽。

    安排完了江东事宜,江东水军还没有安排,众将都在等扬州牧秦宜的下文。

    秦宜继续说道:“北方曹操又要闹幺蛾子,要扬州出兵攻打徐州刘备,呵呵,本州牧不能继续呆在庐江,极快赶回寿春以便应对曹操。”

    陈宫、于禁等老班底心里雪亮,这是曹操醒悟了,回头要给扬州牧秦宜添堵,给扬州找来一个对手。

    还是主公厉害呀,以雷霆之势横扫扬州,至少今后一段时间身后没有太大麻烦,集中精力应对北方威胁,否则事情就难说了。

    如果不是迅速南下用兵,而是待在寿春,身后有庐江刘勋、江东孙策,再加上北方威胁,局面相当不妙。

    陈宫说:“主公,曹操这是借刀杀人,坐看两虎相争,渔翁得利,扬州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生息,此时与刘备开战,恐于我不利啊。”

    “呵呵,本州牧也不傻,岂会不知道曹操打得什么算盘?”秦宜撇撇嘴,冷笑不已:“扬州连年大灾,粮食严重缺乏,怎么可能与刘备富裕的徐州相比,这场战争不能打,除非曹操替本州牧解决粮草。这年头谁家都没有多余的粮草,看曹操能不能大吐血了。”

    陈宫等明白了,主公这是要敲竹杠啊。

    “呵呵,主公高明,既然曹操想让扬州出兵,那就不能便宜他们,狠狠敲一笔好处。”

    既然主公心里早有章程,陈宫等也无需操心北方事宜。

    “本州牧离开之后,庞统暂代柴桑郡(九江)太守之职,任务嘛,要寻找最佳时机解决西面江夏黄祖。这件事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能打草惊蛇,要战那就一战而下。”

    扬州牧秦宜的胃口不小,刚刚击败孙策,这又看上了荆州江夏郡。

    庞统刚到此处,便被赋予如此大任,心中略有激动:“统,一定不辜负州牧大人期望,务必攻克江夏。”

    说到江夏,秦宜看了一样凌操、周泰等一干水军将领,显然他们对秦宜如何安排水军很着急,等待着下文。秦宜继续说道:“如今扬州战船不足一百五十艘,如果将豫章郡水军也计算在内的话,估计差不多二百多艘,本州牧打算组建三支水军,凌操领一支水军,负责支援南下江东作战。周泰和蒋钦各领一支水军,听从柴桑郡太守庞统指挥,抓紧时间操练,一旦时机成熟便攻克江夏。”

    当年凌操便是死在江夏之战,是不是凌操对江夏犯忌不知道,反正秦宜希望他避开江夏之战。

    秦宜如此安排,无论凌操、周泰还是蒋钦,他们心里都很满意,赶紧抱拳施礼:”诺,属下定当努力操练水军,完成州牧大人指令。“

    此次秦宜离开庐江不打算带走大乔和小乔,她们年纪还小,离开父母恐有不舍,而寿春又靠近北方前线,将来是不是要安顿在那边,现在还难以确定。

    既然要离开一段时间,秦宜少不了要好好慰藉俩小美女。

    当然,所谓的慰藉不仅仅是说几句好听的话安抚,而是从心灵和肉体两方面安抚。需要深层次的沟通、磨合,通过不懈努力,反复撞击,使之灵魂得以升华、愉悦。

    这一对姐妹花还太娇嫩,需要秦宜小心呵护、养之。。。。。。

    skbshge

第115章 吃进个苍蝇(求推荐 求收藏)() 
大将于禁和纪灵各自率领一路人马进入江东,这些兵马由从寿春带来的兵马,加上庐江兵马以及江东降兵,三方军队按照三三三混编而成,总计四万,水军船舶运送到登陆地点,分兵进击。

    江东孙策出兵庐江也不过才几天时间,肯定没有预料到会阴沟翻船,命丧黄泉,而扬州兵马之所以迅速出兵,就是为了出其不意,减少江东地区动乱。

    两路兵马有陈宫和阎象出谋划策,秦宜很放心,而且军队中有大量的江东中下层将领,他们熟悉江东情况,掌控江东不在话下。

    纪灵、陈宫一路直捣孙策老巢,其中另有一层任务,那就是彻底铲除孙家根基,免得留下祸根。

    在江东水师和庐江水师合并整编后,总计一万五千水军,大部分都交由庞统指挥,估计豫章那边最少也有五六千水军,合庐江、柴桑和豫章三郡之力,再加上步兵配合,大概足以应对来自江夏方面的军事压力,秦宜很相信凤雏庞统的能力。

    其实庞统暂代柴桑太守之职,一边要应对江夏一边还要管理政务,的确有点勉强,秦宜不操心这些事,庞统若感觉很吃力,他自己会想办法,可以去求援嘛。

    秦宜心里很敞亮,诸葛亮能推荐庞统,难道庞统不能推荐诸葛孔明吗?

    显然秦宜心里有所算计,目的是逼迫诸葛孔明早早登场。

    秦宜来的时候率领两万兵马,除去留下的水陆两军,回寿春的时候身边还带着两万五千步卒,这个扩军速度简直惊人。

    回到寿春,大军在城外屯驻交由高顺整编训练,秦宜与周瑜、陈武、董袭等进城。

    原来,高顺得知曹操使者满宠进入扬州,虽然不知道为了何事,却也知道事情不小。让高顺领兵打仗在行,应对曹操使者不是高顺的长项,安置满宠,问明来意,赶紧快马报与还在庐江的秦宜,这才让他不得不提前回来。

    那么,曹操为何要派满宠来到寿春?

    肯定不是为了秦宜与孙策之间打仗的事情,时间太短,一两天时间不可能传到千里之外的许都。

    前段时间曹操接连落下两个臭棋,第一个臭棋便是委任秦宜为扬州牧,结果袁术恰好在此时北上,不仅没有发挥到搅屎棍的作用,还让秦宜白捡了一个淮南。

    第二个臭棋是在得知袁术北上,曹操担心他与袁绍合兵一处对他构成巨大威胁,决定派兵堵截,千不该万不该曹操竟然派刘备领兵去徐州。

    五万兵马呀,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疼煞曹操。

    这还不算,刘备竟然杀了自己亲信徐州牧车胄,这个仇越结越大。

    虽说曹操对刘备心里恨得牙根痒痒,却又不想在粮草短缺这个时间段,兴师动众讨伐刘备,心里非常纠结。

    谋士荀攸给曹操出了个主意,说:“有消息说扬州牧秦宜在寿春扎下根,这小子平白得了淮南之地,他应该感恩丞相才对,传闻扬州牧秦宜还与刘备军队有点摩擦,何不以朝廷的旗号让秦宜出兵去攻打刘备?”

    曹操的情报不是吃素的,时间不过十天半月,秦宜那边发生的事情已经传到曹操耳朵里了。

    这段时间无论是曹操还是谋士郭嘉、荀攸等都不愿意提起秦宜之事,想起这件事就跟嘴里吃了个苍蝇一样,令人心理非常不痛快。

    说是想让他去当搅屎棍,其实一点也没有发挥作用,曹操没有想到,智慧如郭嘉、荀彧、荀攸也没有想到为何这件事情那么巧,转过年来袁术离开了寿春,让秦宜趁虚而入占据淮南。

    他秦宜一个无名小卒,一个漏网之鱼,带着一小撮残兵败将逃出下邳城,穷途末路之际能活下来已经不错了,凭什么咸鱼翻身,摇身一变成为一方诸侯?

    荀攸有这种想法不奇怪,不能让秦宜白占便宜,让他出点力气攻打刘备也算说得过去,至少做出一点回馈,多少可以平衡一下曹操阵营的心态。

    更好的结果是秦宜与刘备结仇,双方死缠烂打,不死不休。

    “哎。。。。。。想起这件事就让人心里不痛快,忙了半天都给秦宜做了嫁衣裳!”曹操一肚子苦水,一提秦宜脸上浮现出苦涩的表情。理想很丰满,计策也不错,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袁术跑路,给秦宜腾出地方。

    以前袁术占据淮南,吕布与刘备在徐州折腾。如今袁术死了,吕布死了,秦宜占据淮南,刘备夺了徐州,几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怨不得曹操苦闷。

    这件事情是曹操自己的主意,虽然郭嘉等谋士都没有反对,主要责任还在曹操身上。

    不过,郭嘉觉着不能让自己的老大太过难堪,安慰道:“主公不必太在意,毕竟谁都算不到袁术要离开淮南。如果没有袁术这一因素,主公的计策非常完美,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只是秦宜运气好而已。”

    郭嘉一席话略微让曹操心情宽慰,此事纯属巧合,只不过秦宜走狗屎运而已,不费吹灰之力占据淮南。

    呵呵,这也就是他们几个自我安慰,若是知道秦宜早料到袁术要跑来,赶着时间点进入淮南,那还不气死嘛。要不然秦宜不早不晚进军淮南,恰好赶上袁术动身之际率军队进入淮南,这世上有那么巧合的事情吗?

    “奉孝不必安慰我,当初确实走了一步臭棋,公达说得对,不能太便宜秦宜那小子,让他出兵攻打刘备。“被秦宜占了便宜,曹操只不过有点不甘心罢了,与之相比刘备就不一样了,心里恨得牙根痒痒:“可恨大耳贼刘备,在我眼皮子底下装模作样种菜,竟然蒙骗了我,果然厉害。蒙骗我倒也罢了,不仅狂了我五万兵马,还杀我徐州牧车胄,真真可恨。哼哼,他杀了袁术,却把人头送到我这里来,显然是嫁祸于我。现在想来,袁绍肯定不会相信我的解释,大概刘备巴不得我与袁本初兵刃相见,他好从中渔利。”

    曹操说话的时候,一副咬牙切齿模样,果然对刘玄德恨之入骨。

    是啊,换谁谁也受不了,刘备不仅坑蒙拐骗,而且,杀了人还要祸水东引,不恨他恨谁呀?

    其实,曹操已经把刘备坑得不轻,舆论战的威力不小,只是表面上不显,曹操难以发现而已。

    skbshge

第116章 怎个玩法() 
回到寿春,秦宜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而后与满宠相见。

    曹操想借助秦宜的力量打击刘备,却不会直接下令,而是借助大汉朝廷的名义让秦宜出兵。所以先要走一番程序,待宣旨结束之后,秦宜再与满宠细谈。

    “满大人,曹公这是何意呀?既然刘备得罪了曹公,那也应该由曹公惩罚,为何要让扬州兵马与刘备兵戎相见,这应该是曹公自家的事情。”

    秦宜可没有那么多耐心,直接开门见山。

    秦宜有如此反应不足为奇,满宠早有心理准备,笑着说:“州牧大人有所不知,许都到徐州路途遥远,而且去年用兵过度,需要一点时间休养生息。而刘备不仅叛出朝廷,还杀害了徐州牧车胄并自领徐州牧,实在是大逆不道,朝廷不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才有了让扬州出兵讨伐刘备之举。”

    秦宜冷笑不已,这都是什么破理由,说不通嘛。

    “扬州与徐州是近邻,曹公这一手恐怕属于驱虎吞狼之计,若扬州兵马与徐州兵马厮杀,曹公乐的坐山观虎斗,最好两败俱伤,最后曹公出来收拾残局。”

    被秦宜说破真相,满宠脸上很尴尬。

    对满宠这种经常出使,经历丰富的人来说真不算什么,至少从脸上看不出尴尬的样子。

    “呵呵,州牧大人想多了,许都连年征战,粮食消耗严重,曹公确实不便出兵,但刘备大逆不道必须讨伐,故而朝廷下旨,让扬州兵马代劳。”

    满宠很狡猾,他特意提到朝廷下旨。

    言外之意,扬州牧若不遵从旨意,是对大汉朝廷的大不敬。

    球又踢到扬州牧秦宜这边,不接吧,给曹操留下把柄,接下来这差事,平白得罪大耳贼刘备,秦宜必然做了冤大头,两头为难啊。

    满宠暗自得意,饶有兴趣地看着扬州牧秦宜的脸色,心想,你还有退路吗?

    哼哼,不要以为占了淮南白得了便宜,一个小小宜禄摇身一变成了扬州牧,几乎兵不刃血寿春城,凡事都有代价,只是时候不到而已。

    秦宜吧嗒一下嘴巴,看来这件事情推不掉的,除非与曹操翻脸。

    翻脸是早晚的事情,现在却不是好时机,那么,剩下的只有拖字诀。

    “满大人,秦宜身为扬州牧,朝廷旨意必须遵从。只不过有些事情必须说清楚,此事曹公所为有些过了,实在令人不齿!“

    秦宜汤水不漏,绝不会说自己不遵从朝廷旨意,却语气、言辞犀利,毫不掩饰自己对曹操的不忿之情。

    “嗷,州牧大人此话怎讲?”

    满宠心中暗乐,即便你知道曹操是想利用你,问题是朝廷旨意摆在哪儿,你又能如何?

    “满大人,曹公知道袁术在淮南的所作所为吧?”

    秦宜脸色变得很快,刚才还很冷峻,转而变得有些玩味。

    满宠不知道秦宜为何突然提到袁术,心中略有迟疑,嘴上脱口回答:“略有所闻,袁术在淮南为所欲为,祸害不轻,天下皆知。”

    “袁术不事生产,以抢劫为生,这还在其次,这些年淮南天灾不断,土地干旱,颗粒无收,要不然袁术也不会放弃淮南,欲北上冀州,这些情况属实吧?”

    秦宜实话实说,相信满宠不会否认。

    果然,满宠点点头,说:“不错,这些年淮南被袁术害惨了,再加上天灾不断,袁术不得不离开淮南。”

    秦宜心中冷笑,老子再给你加点料,说:“淮南粮食绝产,甚至到了人吃人的状态,相必你等有所耳闻吧?”

    “这个。。。。。。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传闻归传闻,满宠心里还是有点不确定,毕竟人吃人这种惨像实在令人毛孔悚然。

    “不错,袁术前脚刚走,本州牧紧跟着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