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

第94部分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9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秦宜好美女、好细腰。

    南人多细腰,大将于禁自然投其所好,精挑细选最优女人呈送扬州牧秦宜。

    至于二类、三类以下,各有用处,宫内需要侍女、丫鬟,官员家庭也需要丫鬟仆人,哪怕给军队官兵当妾室也行啊,具体要看有多少合格的人。

    至于剩下那些丑陋的,只能在田间里干农活,或者给奴隶军洗衣、做饭以及充当慰劳品。

    如此归类,好处多多,屯田兵管辖下,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属于廉价劳动力,只需要一日两餐而已。年轻女子分配给军队有家室的人家,充当丫鬟、佣人,既然不花钱,应该算作福利吧。

    虽然扬州军队没有采取杀戮政策,看似很温柔,却也是一种绝户计。这一带人没有死,但不会有下一代,也就不存在后患,这块土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先不论秦宜所采用的手段是不是人性化,至少非常管用。

    skbshge

第205章 大搞破坏() 
交趾三郡大部分地区未开化,山野密林,遍布瘴气,人类生存艰难。这里人口集中在沿海范围不大的平原地带,尤其是九真郡和日南郡,人类也就是靠近海边一块块不大的平原居住,除此之外到处都是茂密森林。

    其实,不光是交趾三郡,整个中南半岛情况都差不多,野蛮未开化。或许有几个平原地带有几个小王国,大多数还处于奴隶社会,原始部落。

    这里多瘴气,那是因为人类活动面积有限,野兽占据太多荒山野岭。

    秦宜的办法很简单,烧荒!

    不错,烧掉荒野,赶走野兽,扩大人类活动范围,进而改善环境,瘴气自然而然地消失殆尽。至于野兽跑到哪里去,谁管那些?跑到别的区域祸害吧。

    这个季节恰逢冬季,但这里没有冬季,天气依然温暖,相对其他季节气候还算干燥。如果是春季或者夏季,水汽充沛,就是想烧荒也很难。于是乎,整个交趾三郡到处浓烟滚滚,火势冲天。

    至于燃烧的大火能够烧到哪里,没有人在意。

    倒霉的是森林里的野兽、毒蛇,以及那些赖以生存的蚊虫、细菌,在大火的烘烤、燃烧下,还能生存吗?

    森林里的猛兽疯狂逃窜,向南逃、向西逃,去祸害那边的人吧。所谓人进兽退,在这片荒蛮地区需要漫长时间,在秦宜这里被无限拉近。

    垦荒团就干这件事情,采伐上好的木材,至于那些没有长成,或者木材质量不好的松林,一把火烧了完事。而后让奴隶们清除容易形成瘴水的死水潭,不大的山坡改成梯田,疏通河流,兴修水利,秦宜需要在这里再造一个江南粮仓——南海粮仓。

    呵呵,这家伙破坏环境啊。

    哼哼,讲什么环境保护,有那必要吗?

    在这个连生存都艰难的时代,讲环保真的很愚昧。

    人类要繁衍生存,就需要向大自然争取更多的土地,才能养更多的人。交趾这一带是种植稻米的好地方,当然,下一步要继续往南推,那里才是真正的米粮仓。

    这是一个巨大的战略,而且明年上半年就会见到效果,大批的稻米为扬州提供充足粮草,扬州想不强大都不可能。试问,曹操、袁绍他们能与秦宜相比吗?

    走到这一步其他势力真的没法比,有了充足粮食做后盾,或许明年秦宜就可以疯狂扩展军队规模。与之对应的是,无论曹操、袁绍,都不可避免因为粮食限制而无法扩充军队。

    从交趾到寿春距离虽遥远,运输也不是太大问题,走海路而后进入大江可以直达内陆,走淮水可以直达寿春城。目前江东地区正在大兴造船行业,海路运输将从这里起步,为扬州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所以说,当时扬州牧秦宜命令凌操组建海军,决不是一时意气用事,而是有着长远规划。

    战争需要海军,秦宜需要海军开疆扩土,这也仅仅是一方面。海洋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海军只是带个头,振兴造船业,随着需求不断增加,必将迅速发展壮大。

    筑路团,顾名思义是修道路的。

    秦宜非常明白道路的意义所在,想要彻底掌控这一地区,必须有快捷的交通,否则,今天占领了,或许明天就会失去。

    这个时代交通简直糟透了,交通艰难是制约边陲统治最根本问题之一。短时间可以由海陆解决一些问题,但为了长久之计,陆路交通必须尽快解决。所以,占领交趾三郡,需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整修道路。扬州大军首先要修建一条沿着海岸线从日南郡、九真郡、交趾郡、合浦郡一直到南海郡的道路。

    不错,从内陆到交趾路途艰难,大山阻隔。

    有大山阻挡的确是个大问题,但也难不倒屯田兵,劈山开路也要修出一条通达道路。

    这里有大批夷人、土驻,这些廉价劳动力,为何不用?

    没有机械不要紧,依靠人海战术,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

    在军队、屯田兵的押解下,一批批人开赴各个需要他们的位置,开始劳作。

    想吃饭就要劳动,这也无需解释,在强大的军队面前没有人胆敢反抗。

    既然秦宜要采用绝户计,那么,筑路团那些人的剩余生命全都奉献在修路上。

    这里的男人与女人被划分的很鲜明,目的不言自明。对待夷人不能采取简单的杀光政策,需要让他们生存下去,但是,人口数量不能继续增加。

    明了一点说,这里的夷人只有这一代。

    日南郡人口十万,九真郡人口也就二十万,交趾郡夷人也有十多万,三郡合计有夷人不足五十万。粗略计算,去掉两头,有劳动力的男人也不过十七八万,最多也不足二十万。从此之后,这批人就归属于屯田兵管理,屯田兵要养活他们,其目的不过是让他们创造价值。

    秦宜的策略也只有军队能够贯彻下去,如果使用文官系统,他这种粗暴、简单甚至不人道的策略,恐怕会招致许多诟病,甚至阻力。

    秦宜的策略可以跟左右手下说,但不能公之于众。

    即便是手下亲信,在知道秦宜的做法之后,都摇头反对,似乎有违道义。

    秦宜有办法说服他们,诸葛孔明、陈群、鲁肃等都是文人,一时间难以接受可以理解,扬州牧秦宜一套民族大义足以让他们臣服。

    千百年来人类战争不断,最高级的战争,无外乎人中之战。

    秦宜将地球上人中简略介绍给他们,并预测将来走向,这些见闻令那些文人们目瞪口呆。原来这个大陆如此宽广,有那么多人中,或许他们知道一些异种人,但不知道如此详细,分布如此之广。

    在秦宜的挑唆下,诸葛孔明、陈宫等文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从不支持态度,转变成坚决支持扬州牧秦宜史无前例的壮举,开疆扩土,永不休止!

    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不管是谁,都有内外之分,首先要自己活下去,才会想到让别人活,道理显而易见。

    即便是这样,知情人也仅限于扬州集团高层,不会向外宣传。

    skbshge

第206章 好白菜被猪拱了() 
扬州军队在交趾杀人放火,开疆扩土。从海上往陆地看,烟雾腾腾,大火弥漫,有点世界末日的感觉。

    交趾三郡,男女老少满打满算仅有四十万夷人,经过甄别,凡是汉人与或者混血都被分离出来,纯夷人被集中起来,分化成不同团体,干该干的活。

    自秦汉以及之后,几千年中原战乱,有多少人为躲避战乱南下,真的说不清。由此可见,后世猴子所谓独立民族其实都是扯淡。说句丢脸的话,那是猴子们从泱泱大国挖出去的一块肉,你妹,总是被未开化侵略,情何以堪!

    秦宜如今有能力了,他会怎么想?毫无疑问要斩草除根!

    在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夷人没有选择,再说,在这个时代,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只要有饭吃,乖乖听话也无不可。屯田兵也很人性化,除了能够让他们果腹,人性的基本欲望也能满足。有饭吃,有女人,这就足够了,夷人们慢慢接受这种被管制的现实。

    要说没有一点反抗似乎不现实,但那些反抗者早早见了阎王,剩下的人便放弃了思想,甘愿当一名吃饭干活的蝼蚁。

    蝼蚁不会思考未来之事,所谓国家、民族大义,距离他们太远。

    至少从目前来看,扬州牧秦宜的战略成功走出第一步。这里的夷人不会继续繁衍,这一块疆域不会再被分裂,将永久与中原连接在一起。

    这只是秦宜的试验田,需要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继续往南、往西扩展,做好准备。说到家的话,其他地区是占了猴子的光,既然来到这里,一不做二不休,把整个半岛收进来,不久是几万军队嘛,秦宜就是不缺人。

    从扬州地区,尤其是大江之南地区抽调的屯田部队源源不断地向交趾三郡开拔,这些人或许要在此地扎下根,领土扩张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一切都是短期行为。

    可以预见,将来这里的居民将以本民族为主。站在扬州牧秦宜角度,或者说政治目的,如果只是为了稳定而采取怀柔,属于政治上的自私,短期行为。等他死了,或者不再是这块土地的统治者,爱谁谁,你独立了与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秦宜不愿意吐槽其他统治者,干自己的事吧。

    秦宜觉着自己应该向老毛子学习,对土地无限贪婪,扩张,无限制地扩张。

    扬州水稻技术越来越成熟,技术改良还要逐步提高,交趾三郡要变成扬州的米粮仓。就目前技术水平,一年两季绝对不是问题,或许很快就能变成一年三季。

    当然,名称要改一改了,暂时把交趾改成交州。

    向西发展是另一个小国家,或许诸葛孔明南征时,到过哀牢,也就是寮族所在地,这个时期大概还没有所谓的国家,只不过是一些族群而已,比如某某洞主,类似于孟获之类。

    西进、南下都有计划,但不是现在,至少要巩固好现有的地盘,在合适的时机继续向外扩张。

    扬州牧秦宜看完参军步鹫送来的战报,伸伸懒腰,心情特别舒畅。

    南下战略打开缺口,继续往前推进不再是难题,秦宜只是大概知道中南半岛现状,就算那里有一些小王国,面积、人数有限,最多的还是土著。

    其实继续向外扩充疆域不难,难就难在道路艰难,其实都是未开化之地,根本就没有道路可走。

    按照秦宜的计划,交州南部三郡只要把道路修好,选择适合的位置向前推进即可,原始森林也没有多么可怕,点一把火,再大的原始森林也要被烧成灰烬。有句话不是这样说嘛,破坏容易建设难,反正这个时代也没有环境保护法,可劲作!

    当然,秦宜不可能把所有的原始森林烧光,高山峻岭,十万大山,那样的森林烧也没有意义,平原地带甚至低矮的山丘都可以烧嘛,开垦出来的土地便是良田,这才有意义。

    你烧掉了原野、森林,那些生活在森林中的野兽该怎么办,岂不都跑到别处去生存?

    秦宜才不管那些,野兽跑到哪里算哪里,干秦宜何事!他只是扬州牧,有责任管好扬州的事,没有义务管全世界的事情。

    秦宜今天要见一位客人,冀州大商人甄逸之妻,甄宓之母,寡妇张氏。

    居住在冀州的张氏,她为何要来扬州?

    原因出在上一次冀州使者辛毗身上,秦宜用上好的白酒招待辛毗,临走时又送给辛毗一坛酒,而五夫人小袁也送给她大伯袁绍一坛子酒。

    袁绍喝了这种酒,大呼:真神仙酒。

    辛毗也用此酒招待亲朋好友,这可就要了命,扬州有好酒的风声一下子传开了,高官富甲无不渴望某日能有机会品尝一番。可惜,一般人哪里有这种福气,整个冀州也不过两坛子酒,回去的当天便喝的精光。

    甄家属于中原最大的商家之一,尽管甄逸死后,甄家有些衰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加上甄宓嫁给袁绍之子袁熙,甄家还有些底蕴。

    一个家族,一旦颓势形成,想要扭转局面恐怕有些难度,但寡妇张氏并不死心,恢复昔日辉煌缺少的只是一个好的商机。

    寡妇张氏作为冀州上层之家,她在第一时间便知晓扬州牧那里有美酒,商人出身的张氏立刻扑捉到这一商机,决定来扬州商谈合作事宜。

    张氏十三岁嫁给甄逸,成为寡妇年龄也不算大,看样子也就三十八九岁左右。或许对于农妇来说,到这把年纪已经没法看了。但人家张氏属于富贵人家,生活条件好,再加上衣着华丽,一副贵妇人的派头。即便秦宜看惯了绝世美女,也为之眼前一亮。

    嗯嗯,张寡妇好韵味。。。。。。

    你妹,难道要饥不择食,连半老徐娘都不放过吗?

    呵呵,人家秦宜也不过在心里感叹一番,没有说要对寡妇张氏怎样,别多心哈。

    其实也不奇怪,秦宜身边的女人,大的也不过二十岁许,大多都属于萝莉型。而张氏属于熟的不能再熟的类型,比之貂蝉更熟,或许到了再熟一点就要烂了的临界点,所以嘛,味道自然不一样。

    扬州牧秦宜在官邸接见了张夫人,寒暄道:“夫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谢谢州牧大人,昨夜妾身在驿馆略事休息,已经好多了。”张氏款款一礼,而后看着这位年轻的吓人,官位极高的扬州牧,嗯嗯,好俊的人儿。(守寡多年,见到美男子大概有点魂不守舍)

    “不知夫人此次来扬州,所为何事?”秦宜自然不清楚冀州张氏为何要来扬州,难道说想给自己女儿留条后路?嘿嘿,看张寡妇的模样,大体能估摸出甄宓的美貌,没有好模具,怎么可能生出仙女般的洛神。

    一想到洛神甄宓,秦宜心里有点酸不溜溜的味道。

    你妹,好白菜都让猪拱了,甄洛那般神女级别的美女,竟然嫁给袁熙,真真可惜了啊。为毛不晚几年在嫁人?

    没法说这种人心态,人类繁衍生息,一代代都有美女,人家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