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之铁血帝王 >

第267部分

三国之铁血帝王-第267部分

小说: 三国之铁血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败、箕关大败,这一系列的败绩,将北魏本来就逊于东吴军事力量折磨得差不多了。

    曹操艰难地抬起了一只手,在空中轻轻地摆了摆,说道:“你们,你们都撤下去吧!”

第430章 奸雄末路(二)() 
“父,父王?”五个儿子全都抬起头,满脸惊讶地看着曹操,要他们离开这里,他们如何能够甘心,他们现在来这里,多少都是对曹操的位置有那么一点想法的。而曹操却是依旧摆了摆手,便不再理会那五个心怀鬼胎的儿子,执意让他们离开,而丁氏和卞氏也都使眼色示意她们的儿子听从曹操的命令,暂时离开这个房间。

    等到曹昂等兄弟五人都退下之后,曹操用手费力地撑在了床榻上,将自己的身体强行从丁氏的身上移开,而是靠在了床榻的墙壁上。丁氏和卞氏都是面面相觑,根本不知道曹操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用意,但却是不敢阻拦曹操。

    靠在墙壁上后,曹操对着丁氏和卞氏都摆了摆手,说道:“你们也走吧!”

    “啊?”丁氏和卞氏却是没有想到曹操竟然也在赶自己走,就像刚刚她们的儿子一样,瞪大了眼睛却是完全不相信地看着曹操那张苍白的脸。

    曹操显然没有那么好的脾气,紧皱着眉头,大声喝道:“走啊!”虽然曹操的这一声大喝,声音也不过和他平时说话的声音差不多大小,但是常年积累下来的余威,还是让丁氏和卞氏吓得慌忙离开了床榻,倒退着退出了曹操的房间。

    退出了曹操房间的两位美妇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虽然她们是跟随曹操身边已经生活了数十年,但是并不代表她们就很了解曹操。对于曹操像今天这样突然的情绪变化,她们永远都无法掌握,不仅是她们,相信这个世上也没有人可以掌握曹操心里在想些什么。

    松了口气之后,丁氏和卞氏下意识地相互看了一眼,卞氏立刻很谦卑地朝着丁氏弯腰一福,说道:“姐姐,既然大王不需要我们服侍,那么妹妹我就先带着子桓他们回去了。”

    丁氏也是微微一笑,说道:“妹妹有心了,我这也正要带着子脩回去呢。”虽然丁氏的话语十分亲热,但是她的眼神中却是藏着深深的戒备,卞氏能够从曹操众多的妾室中脱颖而出,成为在曹操心目中不逊于自己这个正室的存在,丁氏很早就从原来的轻视转为了重视,虽然眼前的这个女子原本只是卑贱的歌舞伎,但她的手段却是绝对不会逊于自己这个世家出身的娇女。

    卞氏却是对丁氏眼神中的戒备视而不见,对着仍旧站在院子里的四个儿子说道:“子桓、子文、子建、子威,还不向大娘行礼告辞?”卞氏却是特地将自己四个儿子逐一地念了一遍,然后再看了一眼那孤零零一个人的曹昂,其中的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了。

    不过世家出生的丁氏又岂会这么简单就沉不住气,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却是一闪即没,对着曹昂说道:“子脩,还是送送你的这些弟弟们!”丁氏却是特意将弟弟两字读重了许多,强调了一下曹昂长子的身份,然后那双眼睛就仿佛示威一般地盯着卞氏。

    不过卞氏的脸色却是没有丝毫变化,督促着自己的四个儿子向丁氏行完礼之后,便带着曹丕等人离开了院子,走得十分的潇洒。而丁氏一直冷冰冰地盯着卞氏的背影,眼神中射出的寒光几欲射穿卞氏,然后轻轻地一声冷哼,朝着曹昂说道:“子脩,我们走!”说罢,便从院子的另一个出口走回了自己的院落。

    而此时,在房间内的曹操,却是孤独地靠在墙壁上,那双浑浊的眼睛紧紧盯着对面桌子上点燃的灯火。没有人能够猜得到曹操到底在想些什么,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曹操忽然开口说道:“曹协,贾诩那边可有消息传回来?”

    虽然曹操的声音很小,但是在空荡荡的房间内,就显得十分的清楚。就在曹操的声音刚刚落下,在房间的角落里突然出现了一名蒙面的黑衣男子,直接跪在了曹操的面前,沉声说道:“贾诩已经和西羌的国王达成了协议,现在应该已经绕到了陇西以西。”

    这名黑衣男子的声音略大沙哑,但是曹操却是没有感觉丝毫不适。他已经记不得曹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跟着自己的,反正他已经习惯了身边多了这么一个人,哪怕是当年他新婚之夜,曹协都是守在自己的身边。曹操只是知道他是当年家族派在他身边的守护者,武功很高,曹操有很多事情都是交给他办,而且他也救过曹操很多次。如果说真的要在这个世上寻找一个曹操信任的人,那么曹操选择的不会是自己的妻子,也不会是自己的儿子,而是眼前的这个曹协。

    听完曹协的回答之后,曹操的眼睛轻轻地闭了起来,身体上的病痛却没有影响到他思考问题,随后喃喃地说道:“现在还在陇西,恐怕我是等不了他了。东吴军只怕没有过多久,就会将渤海给攻破。而且不用等到渤海一破,在函谷关上的陈任恐怕马上就会带军攻打长安,到时候,我们也只有向西突围这一条路了。”

    曹协只是在那里静静地听着曹操的自言自语,对他来说,只需要知道曹操给自己安排什么任务就够了,其他的事情他根本就不用听进去。曹操也知道曹协的习惯,所以依旧放心地闭着眼睛自言自语:“我的身体却是无法满足突围,与其死在这路上,还不如死在这帝王之都。但是,我曹操难道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掉吗?”

    说到这里,曹操忽然睁开了眼睛,眼中却是闪过了一丝寒光,紧紧地盯着曹协说道:“曹协,把你上次所说的药拿过来吧!”

    一直保持着镇静的曹协却是不由得一震,但是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药瓶,对曹操说道:“以大王的身体来看,此药大王也只能服用一次,虽然服用后能够令大王在段时间内恢复精力,但是那毕竟是透支大王身体内的所剩无几的精力,药效过后,大王便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曹协只是简单的陈述了一遍手中这瓶药的药效,却完全没有劝阻曹操的意思,对他来说,可能根本就没有那个权力对曹操的决定做出干涉吧。

    曹操看着曹协手中那个玉瓶,眼神中充满了复杂,谁都怕死,哪怕曹操这样的绝世奸雄也不例外。但是要是像现在这样躺在床榻上静静等待死亡的到来,曹操却是办不到。所以他决定在自己死前疯狂一下,做一回他这些年一直想做,却是从来没有去做的事情。

    想到这里,曹操艰难地抬起了自己的手臂,缓缓地朝着曹协伸了伸,曹协立刻会意,快步走到曹操的身边。他知道,以曹操现在的体力,根本就无法自己将这瓶药给喝完,所以他干脆帮着曹操将玉瓶的瓶盖揭开。顿时整个房间充满了一股浓郁的芬香,曹协一手拿着玉瓶,一手干脆揽过曹操的脖子,将玉瓶放到了曹操的嘴边,慢慢地帮曹操灌下了这瓶药。

    而曹操在喝下这瓶药没过多久,忽然脸上恢复了一些红润,他的那双枯竭的双手,慢慢地握紧,猛地一睁眼睛,却是在眼中闪过了一丝红芒。

    在皇宫,一间大殿内,身为大汉最高权力象征的大汉天子汉献帝刘协,此时正在这间大殿内不停地来回走来走去。在他的身边,一名太监和一名大臣正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不敢多言。

    刘协在这大殿内来回走了半个多时辰,最后却是忍不住,走到了那名大臣身边,直接问道:“黄奎!你说那曹操命不久矣,此事可当真?”说这话的时候,刘协的双手却是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这也无怪,刘协的聪明才智在东汉末年的几个皇帝中,算是上乘的,可惜,生不逢时,这样一个聪明的皇帝,却根本没有一个可以供他发挥聪明才智的时机。刘协在私下可是不止一次地骂自己的老爹汉灵帝刘宏,要不是他的这个老爹给他留了这么个烂摊子,刘协有信心能够成为不逊于祖宗的好皇帝,完成大汉的中兴之举。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无论刘协有多么好的聪明才智,迎接他的,却是一个接一个的权臣,从当初的董卓到董旻,然后又到现在的曹操。刘协就感觉自己像一个工具,被这些权臣不断地利用,还要担心自己的利用价值是不是用光了,那样的话,自己就会被这些权臣毫不犹豫地丢弃。如今听说曹操快要死了,而一向在表面忠心耿耿的孙策已经带兵将曹操打得是鸡飞狗跳,刘协虽然不相信孙策会比曹操好多少,但总是会让他不由自主地向往能够逃脱出曹操的魔掌。

    刘协所问的那名大臣,姓黄名奎,乃是前任五官中郎将黄琬之子,但却是在当年跟随刘协逃亡的途中,被李傕、郭汜带人杀害。而黄奎却是因为老早就被黄琬送到老家,如今任侍郎,也算是刘协在新的朝廷当中拉拢的少数的几名大臣。

第431章 奸雄末路(三)() 
黄奎深深地吸了口气,朝着刘协拱手说道:“回禀陛下,确实是千真万确,微臣安排在曹操府内的一名探子冒死发出的消息。上次箕关大败之,曹操在得到消息之后,便当场在自己的书房晕倒了!此后秘密召集了许多御医前去为曹操诊断,但却没有一名御医回到了宫中。想必是被曹府内的人给留了下来,要是曹操没有事的话,又何必要多此一举呢?”

    “没错!没错!你这么说有道理!确实有道理!”刘协开始有些神经质地点头说道。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简直是非同小可,曹操要是丧命之后,而曹操的几个儿子全都在长安,说不得就要来个手足相残!到时候,他完全可以趁着曹操几个儿子争位的时机,将曹家彻底给拉下马!

    “陛下!”这时那另外一名太监突然开口说道,“奴才以为,要想让陛下重掌朝政,手中没有军权那是万万不行的。要不然,就算是曹操病死,他手下的还有夏侯敦执掌兵马,满朝文武也没有几个会真正听陛下的,陛下也只能眼看着曹家的继承人上位而无力反击。”

    听到太监的说话,刘协这才稍稍冷静了下来,点头说道:“王让,你说得有道理!可是真心投靠朕的,也只有像黄大人这样的文官,却是连一个统兵大将都没有。况且就算是有武将投靠过来,长安城内的兵马却是只有那些曹氏或者夏侯氏的亲族才能够掌控啊!”

    刘协这一点却是说到了点子上,曹操虽然在任用人才方面不拘一格,但在兵马安置方面,却一向坚持由自己的亲信统领兵马,而且曹操这一代的曹氏和夏侯氏的成员都很优秀,出了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等数名将才,所以曹操也就名正言顺的将兵马交给了这几个根本不会背叛自己的亲信手上。其他武将很少能够得到独立统兵的机会,就算是张辽、高顺等大将,如果不是因为现在人手不够的原因,也绝对不可能独立统兵。

    那太监王让见刘协已经明白了这一点,便不再说话了,就好像刚刚开口提醒刘协的不是他。这也是他的自保之道,虽然靠向了刘协,但是绝对不会靠得太深。刘协要是成功了,他王让必定是大功臣,但是如果刘协这边稍稍有些不对劲,王让绝对不会犹豫,马上一脚将刘协给踢开,说不定还会落井下石一番。

    黄奎如何看不出王让的心思,虽然极度看不起王让这个太监,但是黄奎却是知道,刘协现在的这个情况,王让的帮助却是显得尤为重要。这皇宫内侍卫婢女,几乎全都是曹操的暗线,这王让控制着宫内大部分的太监,必要时候,也是一大助力,只是将来刘协成功之后,免不了又是一个张让、赵忠之流。

    黄奎想到当年的十常侍之乱,却是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连忙对刘协说道:“陛下,微臣想到一人,说不定能够为陛下解忧!”

    刘协这里正苦恼着呢,听到黄奎的话,不由得也是眼前一亮,连忙拉扯住黄奎的衣袖,一脸惊喜地问道:“当真,卿家速速告诉朕!”看刘协的这一脸着急的模样,可想而知,这十多年来,曹操给他带来的多大的压力。

    黄奎见到刘协这么着急,也不卖关子,马上就回答道:“回禀陛下,微臣举荐之人,乃是现任车骑将军关羽!”

    “是他?”刘协和一旁的王让一听这名字,同时一愣,随即王让便摇起了头,说道:“不行!不行!此人依附在曹操帐下已久,对曹操忠心耿耿,乃是曹操帐下四员大将之一,曹操待他,比夏侯敦还要好,他又如何会帮助我们?”显然王让所说的,也说中了刘协的想法,只是碍于黄奎是他手下少数忠于自己的部下,不好驳他的面子罢了。

    黄奎似乎早就猜到刘协和王让会有这样的反应,倒也不着急,等着王让说完之后,才微微笑着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说道:“陛下!依微臣看来,这关羽效忠的并不是曹操,在他心目中,恐怕依然是以刘备为主,若不是为了借助曹操的兵力为刘备报仇,关羽绝对不会投靠曹操。此人乃是刘备之义弟,当年刘备活着的时候,经常以汉室宗亲自居,陛下不如来个清查族谱,把刘备算到汉室宗亲之中,追封个谥号。关羽必定会对陛下感恩,到时再拉拢其到陛下手下,有了关羽,陛下何愁没有兵权!”

    刘协依然是有些犹豫,说道:“你说得倒也有些道理,只是这关羽深得曹操重视,万一这关羽不肯接受朕的招揽,岂不是反把大事泄露了出去?要是让曹操的亲信得知了此事,朕也无法自保啊!”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刘协的语气却是充满了悲凉。他是想起了在长安之变当中被曹操杀害的伏皇后,身为一国之君,却是连自己共患难的妻子都无法保护得了,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啊!

    这时黄奎当即跪在了刘协的身前,拱手说道:“还请陛下放心,微臣愿意单独与关羽见面,若是事成固然好,若是那关羽当真已经投靠了逆贼,臣愿意将此罪过一肩承担,绝对不会拖累到陛下!”黄奎也当真是对刘协忠心耿耿,自愿去当一块试金石。

    黄奎的提议当然是深得刘协心意,只不过刘协这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假意露出一丝悲伤感动的面孔,扶起黄奎,张嘴便要说话。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