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43部分

一个人的甲午-第43部分

小说: 一个人的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堂大人何出此言啊?北洋武备学堂的学员没有了,可这学堂还在这里啊,假以时日,再多方招募学员和教习,必将恢复往昔的盛况,中堂大人不必过于伤怀。”张佩纶从旁劝慰道。

    李鸿章默默的看了张佩纶一会儿,不禁苦笑着说道,“幼樵啊,这做人做事凭的都是一口气,北洋武备学堂开办不过5年,刚刚有了点眉目,朝廷就急不可待的拿了过去,锐气一失,再要从头开始,谈何容易啊。”

    “我倒是不这样看……”经历了中法之战后一度沉沦的张佩纶,此时一扫当年的书生狂态,显得深沉了许多。“朝廷所办的新建陆军学校,依靠的还不是北洋的老底子,这些人无论是教官还是学员,都是中堂大人一手简拔,苦心栽培,他们撒到哪里,都是北洋的种子,将来枝叶茂盛,根却依然连着北洋。”

    李鸿章轻轻一笑,竟是忽然间透出一丝苍老和疲惫,嘴里喃喃自语道,“北洋,朝廷上下都在盯着的北洋,幼樵你说说看,这北洋到底是什么?”

    “北洋是中堂苦心打造的北洋舰队,是中堂大人的淮军,是北洋这些年一步步开创出来的招商局、电报局,矿山、铁路,制造局……北洋就是中堂大人这面挽狂澜于既倒的旗帜,和旗帜下面愿为中堂大人效死之人。”

    张佩纶说着,心中也是激荡不已。当年朝廷下旨将他从严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危难中正是李鸿章施以援手,将他召入幕下,又把自己的小女儿菊藕嫁给他为妻,如此恩遇,怎不让他感激莫名。

    李鸿章拍了拍张佩纶的肩膀,眼神温和的端详了他片刻,神情一肃说道,“幼樵啊,北洋是什么,你只有一句话说对了。北洋其实就是我李鸿章一人,我李鸿章在,北洋也就在,可要是有一天我李鸿章不在了,这北洋又将是如何一番局面呢?难保不会像今日的北洋武备学堂,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个空架子而已……”

    张佩纶微微一惊,抬眼望着李鸿章,心中不明白李鸿章今日如何会发这样一番感慨。

    “朝廷这次强行将北洋武备学堂调往京师,确实做的有些让人心寒,但幼樵以为,北洋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又岂是朝廷所能抽空的?”

    李鸿章摆了摆手,对张佩纶的一番劝慰全然不在意,只是望着余晖下,一片寂静的北洋武备学堂说道,“你当我是为朝廷的打压忧烦啊?这些年来朝廷有哪一日停止过对北洋的打压。像这两年不给北洋海军拨军费的事情,真的就是为了给太后建园子没有钱了?从根子上讲,还是有些人不想看到北洋坐大,不想让权力掌握在汉人手里,满汉之防,尤甚于国家之危……眼下国家承平日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们啊,不就是想看着北洋一天天变弱,一天天消亡,卧榻之侧没有了心腹之患,他们才安心啊。我眼下还在太后跟前说的上话,可要是有一天我不在了,有谁能撑起北洋呢?”

    张佩纶此时终于明白了李鸿章心中的忧虑所在,心里也是暗暗的叹了口气。北洋后继无人,现如今又是将疲兵惫,骄横**,怪不得中堂大人会如此看中那些离开的武备学堂的学员。

    “罢了,这些事情就不说他了。你回头准备一下,跟随我去北洋舰队一趟,去年恭亲王就提醒过我,北洋也该整顿一下了,再这么折腾下去,别人不来打压你,自己就先垮掉烂掉了。”李鸿章收起刚才的那份神情,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寒光。

    ——

    

第十四章 慢慢起航() 
春节刚一过,林启兆就立马赶往津门拜见李鸿章,将皇上准备让自己接手江南制造局和上海织布局的事情,和自己接手后的章程,详详细细的给李鸿章做了禀报。

    而朝廷这边,也早就有旨意下来,李鸿章其实也很是为这两处光贴银子不赚钱的地方头痛不已,这些地方都是北洋开办洋务探路先行的举措,要抛开又是不舍得,倒真的有些变成了鸡肋。现在朝廷有了旨意,接手的又是自己曾经向朝廷举荐的人,心里也是放心的。

    再加上上次李鸿章给了林启兆一百万两银子,没想到一转手,林启兆就给他赚回一百万两,对林启兆这样的手段,不仅是他,连手下办洋务一等一的盛宣怀也是赞叹不已。

    所虑的只是林启兆接手后,北洋能有多少利益。好在林启兆事前已经有了一份详细周密的章程,涉及钱物财务方面的事情,自然是盛宣怀出面和林启兆谈。李鸿章除了一番温语勉励外,也不像对北洋武备学堂的事情那般推脱,反是叮嘱下面的人给林启兆提供方便。

    在津门呆了三天后,林启兆就在盛宣怀的陪同下匆匆赶回上海,正式接手江南制造总局和上海织布局。

    事情却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接手后林启兆才发现,仅江南制造总局一处就足以让自己举步维艰。机器设备陈旧落后,缺少精通机械制造和绘图算数的专业人才,尤为严峻的是管理制度混乱,江南制造总局的官员上下其手,营私舞弊之风盛行。而生产出来的枪炮基本上是直接划拨给淮系军队使用,根本不考虑成本和利润,可笑的是,那些枪炮的质量又太差,就连淮军都宁愿摆在库房里面不用。

    难怪就连盛宣怀提到江南制造总局也是满脸苦笑,在交接的时候,暗自叮嘱林启兆缓缓为之,不要操之过急。

    林启兆一头便扎进了江南制造总局和上海织布局的事务中,好在林家经商多年,手底下还是很有些得用的人才,加上上次生丝一战,让林启兆在上海十里夷场大出风头,连洋行里的洋人都要给他几分面子,万般头绪也慢慢的梳理出来一个脉络。

    正准备向光绪禀报后,便全力实施时,杜怀川连着几封电报,为新建陆军学校采办器械物资的相关事务,又重重的压了过来。林启兆无奈,只有把上海这边的事情先嘱咐下面的人经手办理,自己带着几个和上海滩各大洋行关系熟溜的手下,按照杜怀川拟定的采办物资清单,忙着和各大洋行谈判。

    这其中也是很有技巧的,林启兆知道自己刚刚接手江南制造总局,对武器装备方面的情况了解不多,怕被洋人哄骗,用过时的旧武器蒙蔽自己,特意频频和各大洋行的买办接触,比较价格,洽谈物资采购的事宜。

    对于像他这样的大主顾,各大洋行的买办是巴结都来不及,尤其是德国和英国的洋行,彼此之间竞争相当大。林启兆倒好,也不着急,把各大洋行能够提供的物资及价格,让人绘制了一份表格进行比对,再回过头来,用最低的价格压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的买办是唐杰臣,彼此都是好朋友,绝不可能在物资上弄什么幺蛾子,摆自己一道。】这是林启兆心里早就想好了的,在自己还没有把军火物资采购的门道弄清楚之前,自己只能依靠唐杰臣和怡和洋行。但是做生意都是要求财的,依唐杰臣的为人,不可能不为自己的雇主怡和洋行的利益着想。

    所以林启兆还是来了次故技重施,先是闹得满城风雨,让全上海的洋商们都知道自己要采购大宗物资,再挨个谈判,摸清对方的底线。完了,把这些东西往唐杰臣面前一放,再重重的搁上一句话。

    “按理,谁的价格低我自然照顾谁。但是我和杰臣多年的朋友,去年的生丝生意也和怡和洋行结下了情份,怎么说都要照顾自家人吧。但是该赚的钱,怡和洋行尽管赚,我林启兆却也绝不当冤大头,如果怡和洋行能按照清单上面最低的价格供货,这笔生意我们就谈成了。”

    说吧,翘着腿做在唐杰臣对面,还从桌上唐杰臣的雪茄烟盒里拿出一支雪茄点上,笑眯眯的望着唐杰臣。

    都是在生意场上打滚的人,林启兆的意思唐杰臣如何能不明白。看着林启兆那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唐杰臣也是哭笑不得。但是朋友情谊归朋友情谊,商业原则还是要讲的。

    唐杰臣把清单上面的价格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不觉暗暗的叹了口气。“子华,你的价格怡和洋行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我们和大清各地督抚的物资器械交易,包括李鸿章的北洋,价格都比你现在的价格高了一半多,我恐怕找不到恰当的理由去说服我那个古板的英国老板啊。”

    林启兆嘿嘿一笑,颇为神秘的冲唐杰臣眨了眨眼睛,“杰臣兄需要一个理由是吧?我这里倒是有一个理由,不知道能不能说服你们大班啊?”

    “子华说来听听,倘若合情合理,我自然会大力促成此事。”

    “合情合理谈不上,不过肯定是合乎利益的。从今年开始,江南制造总局的大部分机器设备陆续都将更换,我粗略的算了算,第一批更换的机器设备总价就将在300万两左右,但是现在我一直都没有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杰臣兄觉得这个理由如何啊?”林启兆看似毫不在意的挥了挥眼前的烟雾,神情悠闲的可以。

    唐杰臣却是为他的话陷入了沉默中,从商业的角度看,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理由,而且有着长期的利益,非常符合英国人一贯的思维。但是这样大的动作,北洋和朝廷能同意吗?

    看着唐杰臣脸上的犹豫和猜疑,林启兆并不着急,放下手中的雪茄徐徐说道,“杰臣兄大约是猜测我这次接手江南制造总局,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动作?我也不瞒你,我这样做也是被迫的。这么大一个织造总局,下面那么多厂,可除了往里面填银子进去,就是不赚钱。拿一枝毛瑟枪来说吧,优劣好坏暂且不论,单单是成本,江南制造总局的生产成本是17两银子,洋人的生产成本是10两银子,这样下去,迟早都是关门了事……所以不更换设备,不引进人才是不行啊。”

    “如此说来,子华是真的打算把江南制造总局重新改造一番?”唐杰臣半信半疑的望着林启兆。

    “千真万确,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当然,对你们怡和的大班,我还是要讲点情份的,毕竟上次他是帮了忙的。价格上我可以让一让,但是最多一成。规矩嘛还和过去一样,他把钱放在哪个口袋里面我不管,账面上不能少一两银子。至于你杰臣兄嘛,回扣就没有了,你们唐家又不缺银子,缺的是像我这样的朋友对吧?”说完这话,林启兆自己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唐杰臣也被林启兆逗得乐了起来,摇着头说道,“子华啊,以前我还真没有发现你居然还是这样的人才,做起生意来是滴水不露,而且是心狠手辣,我这样的朋友恐怕被你卖了,还在帮你数钱吧。”

    “谬论,杰臣兄大才,自然看不上这些散碎银两,我就不一样了,居家理财,勤俭第一,不敢大手大脚啊。”

    两人对望一眼,不觉大笑起了。又说笑一番,便将此事敲定了下来。

    唐杰臣为了说动怡和的大班,又是很花了些功夫,中间又经过了些周折,直到林启兆摆出要和德国人的洋行签约的架势,这件事情才算真正定了下来。

    这样一来,采购物资器械自然慢了些时日,直到三月下旬,第一批物资才从上海装船发往京城。

    累了两个月的林启兆,却是连松一口气的念头都不敢有,转头就奔向自己在上海租界里面的办事处。

    江南制造总局和上海织布局的一大摊子事情,还有今年的新丝也马上要上市了,今年如何和洋人谈判,资金怎么周转,都要好好的谋划周详。最重要的,他还要到租界里面去见一个人,一个德**官,这件事情已经拖了许久,原本他并不抱什么希望的,没有想到一个意外,却让他大有收获。

    他那天原本是去和德华洋行的大班谈采购军火的事情的,没有想到却在德华洋行大班那里见到了大班的好友,刚从德国慕尼黑抵达上海的德**官卡尔。冯。霍斯特。听德华洋行大班的介绍,卡尔。冯。霍斯特毕业于德国柏林军事学院,曾经担任德国陆军上校,参加过当年著名的色当战役,在两年前因为偶然卷进了军中的派系倾轧,被解除了军职,此次是应德华洋行大班的邀请,专门到中国来旅游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到德华洋行大班对这位卡尔。冯。霍斯特的介绍,林启兆是大喜过望。前些日子,杜怀川就专门向他转达过皇上的意思,请他通过和上海各个洋行的关系,帮忙物色有经验的德**官。他正在踌躇,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现在,这个卡尔。冯。霍斯特不请自来,简直就像是特意为自己准备好了的一样。

    和国内那些人不同,林启兆毕竟是留过洋的,虽然不懂兵事,但是也知道普法战争和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当下便通过德华洋行大班,向这位卡尔。冯。霍斯特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要求,并且表示将尽可能的满足卡尔。冯。霍斯特所提出的条件。

    林启兆给卡尔。冯。霍斯特开出的年薪,是卡尔。冯。霍斯特作为德**官年薪的五倍。在用钱方面,林启兆从来都是大手笔的,按照他的估计,这个卡尔。冯。霍斯特眼下被解除了军职,正处于彷徨的时候,如此优厚的待遇,怎么会不让他动心呢?

    但是让林启兆大为意外的是,卡尔。冯。霍斯特不仅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林启兆的邀请,而且还表现得相当的傲慢。言谈中对中**队的素质和战斗力非常的不屑,似乎担任将来新建陆军学校的教官,是对他自己作为德**官荣誉的的玷污,虽然他已经被德**队解除了军职。

    不谈条件,直接拒绝,林启兆是生意谈判上面的老手了,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心中多少有些不甘心。而且卡尔。冯。霍斯特那份倨傲的态度,也有些激怒了林启兆,激起了他心中那份好胜的心态。不过他是不会把这样的情绪表现出来的,见陷入了僵局,林启兆并不急于说服卡尔。冯。霍斯特,转而是借和德华洋行大班谈军火采购事宜的理由,邀请德华洋行的大班和卡尔。冯。霍斯特赴宴。

    倘若到时候卡尔。冯。霍斯特依旧固执己见,林启兆还有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请德华洋行的大班出面劝说,最多不过是和德华洋行做点生意罢了。林启兆相信,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