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

第7部分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第7部分

小说: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予以对抗,如果比敌人的兵力少就应该设法摆脱敌人,如果自己军队的兵力不如敌人强大时就应该避免与敌争锋。如果说只有少量兵力,还与敌军顽固硬拼,那就只会被强大的敌军所俘获。

    军中的统帅,就是国君的辅佐。如果辅佐得周详,那国家就会强盛;如果辅佐有疏漏,那国家就必然衰弱。

    不懂得用兵的君主会对军队造成危害的情况有三种:不知道不可以前进而让军队前进,不知道不可以后退而让军队后退,这叫束缚、羁縻军队;不知道如何管理军中的事务却胡『乱』干涉军中的行政管理,这样的话就会让军中的将士们感到『迷』『惑』;不懂得如何决议军中的权谋之变而胡『乱』参与军队的指挥,这样的话就会让军中的将

    士们感到疑虑。如果是因为君主没有思路谋略而把三军将士搞得既『迷』『惑』又疑虑,这个时候诸侯就会乘机起来反攻,到那个时候便是大祸临头了。这就是君主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的机会。

    有五条规律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情况: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开战,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开战的,就能胜利;懂得兵力众与寡该如何灵活运用的,就能胜利;全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就能胜利;能以有准备之师攻击无准备之敌的,就能胜利;将领富于智慧谋略而君主又不从中干预牵制的,就能胜利。这五条就是预知胜负的方法。

    因此就可以说:打仗的时候既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在战争中才可以百战百胜,百战不败;如果说不了解对方只了解自己,那就会是双方胜负各半;而既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那一定是每战必败。

    前沿诠释本篇为计谋中的最后一篇。在本篇中,孙武一直在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这个上策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应用的,所以孙武再次提出了“中策”以及“下策”,也就是战斗之前对整个战争的估量以及准备,而这些准备就包括了对敌方的观察、了解等,这也是孙武在最后提出的“知己知彼”。

    上策中主要体现的是“攻欲”以及“攻心”。在《史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夏末有一个贤人名叫伊尹,在一个叫有莘的地方耕田。商的国君汤久闻伊尹的名声,于是派人去请他,但伊尹并没有答应。汤只好再次去请。

    直到第三次,伊尹才答应接受汤的邀请,来到商都辅佐汤兴国。

    商一天比一天强盛,这让夏桀很害怕。这时夏桀的一名手下就献计让汤来朝拜,然后把汤囚禁起来。夏桀依计将汤囚禁了起来。汤被囚禁以后,商国没有了领导人,所有人都非常地着急,众人想攻打夏国,救出汤。

    伊尹知道商国力不足,并不能用武力,于是出面阻止了大家。伊尹搜集了各种奇珍异宝、青铜器皿、文秀以及美人等,并派能言善辩的人带着这些物品到了夏桀那里。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贿赂了夏桀的手下,才能救出汤,伊尹,生卒年不详。

    商初大臣,今洛阳人。奴隶出身,随母亲伊氏姓,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

    士们感到疑虑。如果是因为君主没有思路谋略而把三军将士搞得既『迷』『惑』又疑虑,这个时候诸侯就会乘机起来反攻,到那个时候便是大祸临头了。这就是君主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的机会。

    有五条规律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情况: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开战,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开战的,就能胜利;懂得兵力众与寡该如何灵活运用的,就能胜利;全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就能胜利;能以有准备之师攻击无准备之敌的,就能胜利;将领富于智慧谋略而君主又不从中干预牵制的,就能胜利。这五条就是预知胜负的方法。

    因此就可以说:打仗的时候既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在战争中才可以百战百胜,百战不败;如果说不了解对方只了解自己,那就会是双方胜负各半;而既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那一定是每战必败。

    前沿诠释本篇为计谋中的最后一篇。在本篇中,孙武一直在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这个上策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应用的,所以孙武再次提出了“中策”以及“下策”,也就是战斗之前对整个战争的估量以及准备,而这些准备就包括了对敌方的观察、了解等,这也是孙武在最后提出的“知己知彼”。

    上策中主要体现的是“攻欲”以及“攻心”。在《史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夏末有一个贤人名叫伊尹,在一个叫有莘的地方耕田。商的国君汤久闻伊尹的名声,于是派人去请他,但伊尹并没有答应。汤只好再次去请。

    直到第三次,伊尹才答应接受汤的邀请,来到商都辅佐汤兴国。

    商一天比一天强盛,这让夏桀很害怕。这时夏桀的一名手下就献计让汤来朝拜,然后把汤囚禁起来。夏桀依计将汤囚禁了起来。汤被囚禁以后,商国没有了领导人,所有人都非常地着急,众人想攻打夏国,救出汤。

    伊尹知道商国力不足,并不能用武力,于是出面阻止了大家。伊尹搜集了各种奇珍异宝、青铜器皿、文秀以及美人等,并派能言善辩的人带着这些物品到了夏桀那里。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贿赂了夏桀的手下,才能救出汤,伊尹,生卒年不详。

    商初大臣,今洛阳人。奴隶出身,随母亲伊氏姓,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

    伊尹同时贿赂了为夏桀献计的那名手下。这样一来,夏桀和他的手下都非常地高兴,就把汤给放了。

    各国见夏桀无故就将汤给囚禁了起来,并且收了汤很多好处才放了他,都替汤不平,并且更愿意归顺他,商的势力也变得更强大了。

第9章 孙子兵法 (8)() 
由此可见,对于可引起战争的问题,并不一定要用武力解决,“物质”有时候也能将战争问题解决,这要比进攻收获的效果大得多。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战争都可以依靠“物质”来解决,要在权衡利弊以后才能采取措施。另外碰上“攻欲”无效的时候,还可以使用“攻心”一策。

    春秋时期,周朝发生了内『乱』,晋文公派兵镇压了内『乱』,保护周襄王还了朝。为了奖赏晋文公,周王将原城、阳樊、温原和攒矛四座城池赏赐给了晋文公。原城本来是周朝大臣原伯贯的封地,在内『乱』时,周王命令他平复战『乱』,原伯贯不但没有将内『乱』平息,反而成了叛军的俘虏。原伯贯听说周王将原城赏赐给晋文公后,就派人到原城煽动、造谣,说晋人进城就会杀人、抢夺财物,千万不要归顺晋文公。原城人对这样的谣言竟信以为真,表现出了决一死战的态度。

    晋文公与大臣商议如何应对,一名赵姓大臣说道:“此时不能用武力强攻,那样只能中了原伯贯的圈套。”于是晋文公命令士兵只带上三天的干粮,如果围住原城三天不下,就解围而去。结果第三天原城的大门依旧没有打开,于是晋文公下令撤离。

    尽管晋文公的手下们纷纷表示,原城已经支持不下去了,如果再坚持几天,城池就能到手了,但晋文公说:“我不能失信于民,因为一旦失信,民众就不会再相信我了。”原城百姓在得知晋文公如此有信义后,便主动找到了晋文公表示愿意投降。就这样,晋文公轻松地收服了原城。

    尽管“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很多时候,并不能依靠计谋或者物质来解决问题,于是一场战争就必然会发生,而一场战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和谋略者的指挥有关,好的指挥知道如何进退,这也是必要的取舍。

    公元198年,曹『操』出兵攻打张绣。有一天,曹『操』大军突然退走了,张绣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决定去追击。这时张绣的手下贾诩说道:“将军不应该追击晋文公(前697—前628),姬姓,名重耳,春秋中前期晋国国君,春秋时代第一强国的缔造者,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伊尹同时贿赂了为夏桀献计的那名手下。这样一来,夏桀和他的手下都非常地高兴,就把汤给放了。

    各国见夏桀无故就将汤给囚禁了起来,并且收了汤很多好处才放了他,都替汤不平,并且更愿意归顺他,商的势力也变得更强大了。

    由此可见,对于可引起战争的问题,并不一定要用武力解决,“物质”有时候也能将战争问题解决,这要比进攻收获的效果大得多。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战争都可以依靠“物质”来解决,要在权衡利弊以后才能采取措施。另外碰上“攻欲”无效的时候,还可以使用“攻心”一策。

    春秋时期,周朝发生了内『乱』,晋文公派兵镇压了内『乱』,保护周襄王还了朝。为了奖赏晋文公,周王将原城、阳樊、温原和攒矛四座城池赏赐给了晋文公。原城本来是周朝大臣原伯贯的封地,在内『乱』时,周王命令他平复战『乱』,原伯贯不但没有将内『乱』平息,反而成了叛军的俘虏。原伯贯听说周王将原城赏赐给晋文公后,就派人到原城煽动、造谣,说晋人进城就会杀人、抢夺财物,千万不要归顺晋文公。原城人对这样的谣言竟信以为真,表现出了决一死战的态度。

    晋文公与大臣商议如何应对,一名赵姓大臣说道:“此时不能用武力强攻,那样只能中了原伯贯的圈套。”于是晋文公命令士兵只带上三天的干粮,如果围住原城三天不下,就解围而去。结果第三天原城的大门依旧没有打开,于是晋文公下令撤离。

    尽管晋文公的手下们纷纷表示,原城已经支持不下去了,如果再坚持几天,城池就能到手了,但晋文公说:“我不能失信于民,因为一旦失信,民众就不会再相信我了。”原城百姓在得知晋文公如此有信义后,便主动找到了晋文公表示愿意投降。就这样,晋文公轻松地收服了原城。

    尽管“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很多时候,并不能依靠计谋或者物质来解决问题,于是一场战争就必然会发生,而一场战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和谋略者的指挥有关,好的指挥知道如何进退,这也是必要的取舍。

    公元198年,曹『操』出兵攻打张绣。有一天,曹『操』大军突然退走了,张绣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决定去追击。这时张绣的手下贾诩说道:“将军不应该追击晋文公(前697—前628),姬姓,名重耳,春秋中前期晋国国君,春秋时代第一强国的缔造者,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曹军,否则一定会失败的。”但张绣并不这么认为,还是领兵追上了曹军。结果是,曹军奋力迎战,张绣大败而回。

    过了半天后,贾诩找到张绣,对他说:“将军现在可以追击了,相信再战的话,一定能够取胜的。”“今天已经失败了,为什么还要追击呢?”张绣不明白地问道。

    “所谓军事有变,今天再次追击一定能胜利。”贾诩自信地说。

    于是张绣再次召唤部属,对曹军进行追击,结果大获全胜。回来后,张绣疑『惑』地对贾诩说道:“先前我们用精兵追击,你说一定会失败,后来我们用败兵攻击胜兵而你说一定会胜利,如你所说的一样,那么你是如何得到这些经验的呢?”贾诩说道:“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并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虽然撤退了,曹『操』必定会亲自断后,以防备追兵;追兵虽然是精锐,但大将却不敌曹『操』,而曹『操』断后的士兵也必然是精锐,如此一来,将军必败。曹『操』急于退兵,一定是因为许都出事了,既然击破了追兵,必然会丢掉大部分重武器和盔甲,不再有过多的准备,就算留有大将断后,也必定不是您的对手,这样一来将军就会必胜。”这时张绣才恍然大悟,对贾诩十分佩服。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贾诩对曹『操』的行动可谓是深有所解,而这也是孙武所提倡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敌人详细了解,才能正确判断出敌人的动向,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

    不止在战场上,《孙子兵法》的内容在现代商场中也同样适用。其中,众所周知的广告,就是运用了《孙子兵法》中所说的攻心战术。

    某家百货公司就利用这种计策,小赚了一笔。当时,对于公司的一种滞销产品,他们想到的方法就是把标价由“一角四分”改为“二角九分”。结果,该产品的销售量猛增了30%。这种现象在目前的市场上屡见不鲜,一件售价为100元的衣服往往无人问津,但将售价改为2000元之后却可能会脱销。这其实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运用攻心计,进而从人们的非理『性』行为中获利。

    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官至太尉,谥曰肃侯,被人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

    曹军,否则一定会失败的。”但张绣并不这么认为,还是领兵追上了曹军。结果是,曹军奋力迎战,张绣大败而回。

    过了半天后,贾诩找到张绣,对他说:“将军现在可以追击了,相信再战的话,一定能够取胜的。”“今天已经失败了,为什么还要追击呢?”张绣不明白地问道。

    “所谓军事有变,今天再次追击一定能胜利。”贾诩自信地说。

    于是张绣再次召唤部属,对曹军进行追击,结果大获全胜。回来后,张绣疑『惑』地对贾诩说道:“先前我们用精兵追击,你说一定会失败,后来我们用败兵攻击胜兵而你说一定会胜利,如你所说的一样,那么你是如何得到这些经验的呢?”贾诩说道:“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并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虽然撤退了,曹『操』必定会亲自断后,以防备追兵;追兵虽然是精锐,但大将却不敌曹『操』,而曹『操』断后的士兵也必然是精锐,如此一来,将军必败。曹『操』急于退兵,一定是因为许都出事了,既然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