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25部分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25部分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梵伟的脸上露出了一股疯狂,“机会不大,但好歹也有一丝生机,干是不干?”

    “干了。”

    “拼了”

第58章 起航() 
梁明走了,船队终于南下了。

    这样大规模的行动瞒不住有心人,梁明也不想瞒着谁,想看就看吧。

    海边聚集了太多的人,都是得到消息的荣成人,这样规模的船队他们怕是想都不敢想。图个新鲜,瞧个热闹,以后也有个“扯淡”的资本,这是绝大部分围观者的想法,余下的一小撮里有些人是仇恨,有的是感激,也有些是别有用心。

    梁明不在乎,暴露就暴露吧,随他的便。至于开拔的消息更是无所谓,因为他敢保证舒赫德现在已经知道船队南下的消息,那些被放回的苦力一定会将消息传遍整个莱州府。

    还记得在掖县俘虏的那三千多劳力吗?这两个月来他们为梁明干了很多的活,招远的金矿、莱阳等地的铁矿洒遍了他们的汗水,而陆陆续续俘虏的数百名清兵也被分批塞进了矿场。现在要走了,这些人梁明是绝对没指望的,不说他们中有多少人的亲朋就死在他的枪炮之下,单看这些人的妻儿老小就知道了。好歹也干了不少的活,也没生什么乱子,索性就放了。

    双篷艍船15艘,趕缯船28艘,大海船7艘,外加中华号和十三艘哨船,两千六百人,这是梁明如今的水师。

    大型海船十艘,大型沙船十二艘,福船二十六艘,沙船十九艘,这些是梁明三个月来筹集(建造)的所有民船,它们将载着三万百姓漂洋过海前去遥远、陌生的南洋。

    这应该是继明末郑家之后中华最为庞大的船队了,一百二十余艘船只缓缓驶离了海岸,在岸上众多围观者的惊疑中慢慢消失在了。在强劲的东北季风的吹助下,梁明的船队将以最快的速度、消耗最小的人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庞大的船队分为前中后三部,王权率十五艘双篷艍船殿后,六十七艘满载民众、货物的民船集中到了中间,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当心的是七艘体型最大的海船。柴坤领着八艘趕缯船护卫周游,剩下的就是梁明亲率的前队,它是船队的主力。

    其中的五艘海船承载的是满满的粮食,整整两万担粮食和数百桶晒干的蔬菜(胡萝卜、木瓜等),这些仅占了整支船队所载粮秣的三成,却是他们最后的保命粮。

    剩下的一艘载了不少的人,但相比宽敞的海船人数显得要少上很多,这是梁明善意的表现。这些人就是三月个来被俘的官员,文坛、周青竹两家也在这里,作为品节最高的两人他俩已经成了这批人的首领。原本致休的三家官宦中也有一个做到了按察使的位子,可老头已经死大半年了,回家丁忧的儿孙们也不过是六七品罢了。至于那四家补官就更不用提了。

    最后一艘是整个船队中最大的一艘船,要比中华号大上不少。这艘船在最中心的地方,柴璐娘就在这儿,已经有五个月身孕的她当然要得到最好的保护。梁明所有的银钱都放在了这艘船上,一百四十余万两白银、三万五千两黄金,还有不少的珠宝、字画。扫荡了登、莱、青三府一二十个州县的所得,一众士绅商贾的捐赠和查抄官员的“脏银”全在这了。

    为了不让柴璐娘感到烦闷,梁明特意将柴坤、王权二人的家眷放到了这艘船上,他不是不想让更多的女眷来陪她,可是你总不能让人家夫妻分居吧?柴坤、王权是因为要执掌船队,柳风、李勾等人可是闲着呢!当然还有刚刚投奔来的乌三娘和她手下的十多个女兵,这些女同胞们的经历可不一般,就是当故事听也足够她解闷的。

    乌三娘等人的经历当得上一个“神奇”。那日,被梵伟挑起生气的杨垒等人召集了所剩的部众,由杨垒、颜六开头一头撞进了西南角的水门。先前因为清军众将官急着抓王伦,以至于此地的清军仅剩不足千人。他们哪里挡得住拼死一战的清水教残众,特别是开头的颜六、杨垒二人武艺高强更是悍不畏死,那一部清军见领头的千总被斩后,当即作鸟兽散跑的一干二净。趁着这个千金难逢的好时机,不足八百人的清水教残部乘上十多艘运粮用的沙船竟冲出了重围。

    接下的几天更是好运连连,先是运河要地东阿的巡河营因东昌空虚被调去,使得他们顺顺当当的进了黄河道。而沿河数百里的地界不是兵力空虚,就是没有太多的船只,不过是稍微接战几次八百精疲力尽的残兵竟冲进了北海。在海上飘了一天后,顺着强劲的东北季风他们顺利的在登州登陆。一路上堪称“奇迹”二字。

    在得知梁明的打算后,已经走投无路的几人甘心也罢,不甘心也罢,都是投到了他的麾下。

    对于他们的到来梁明当然高兴,打开始时他就存了这个念头,但海沧口一战迫使他放弃了救援的念头。本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想到临走时还能勾到几条大鱼。而清水教残军的现况,这使得梁明毫无顾及便接受了他们。

    活下来的梵伟等人,看是一体却没个螚服众的人物,纯粹是一般散沙。吴清林、阎吉仁、李旺是王伦封的将军,杨垒、张百禄则是清水教“四总兵”之二;颜六更是特殊,他和已经战死的国泰二人是清水教最重要的钱财供应者,在起义前的清水教里二人的排名仅次王伦、梵伟、孟灿、王经隆四人,而起义后王家众人都封了国公,余人也多加封赐,他们二人则连个将军都不是,但偏偏二人资格老、功劳大,所以一直都很尴尬。

    梵伟就更无奈了,他看是清水教的二号人物,但封号却是个“国师”,一个方外之人管的了谁。乌三娘又是王伦的干女儿,身份也是特殊,所以梁明一点都不担心他们呈尾大不掉之势。

    顺顺当当的收编了清水教残部,梁明手头的力量增长了不少,这不仅仅是将领方面,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极大地提升其部陆上军队的实力,短腿的毛病可待解决。

第59章 海战(一)() 
出航的第三天,正午。

    “将军,碰到清军了。”蔡德福在门外禀告道,声音中充满了兴奋。

    轻嘘了一口气,梁明眉头一挑透出了一丝玩味。“果然,满洲的水师都是废物。”心中暗自诽腹的梁明如施负重,两江的水师当真是先到一步。

    梁明的船队之所以能在几年内便发展壮大,靠的就是私下里盗买清军水师战船,而两江和东北是他的主要经营之地。多次深入接触两地水师的梁明心中自然记着一本账,江南水师同样腐烂,但较之东北水师战力远胜。

    开航时梁明就拿定了主意,撇开北面可能存在的追兵不管,先解决掉南面的拦路虎。相比还不明确的追兵,江南一带的清军水师是必然出击的,而且他们依然存在一定的战斗力。现在果然论定了他的猜测,江南水师出动了。

    现在的望远镜还是不行,梁明站在船头无奈的放下了千里眼,一片小黑点什么都敲不定。算了,还是按原计划办吧。“变队。”皱了皱眉头,梁明只得这样。

    单筒望远镜的扩倍很小,要看的亲切怕只能在七八里的距离以内,但真要在那个时候才相应变阵的话,等到船队列阵以待时,双方的间距有三四里就不错了。梁明一方最大的优势便是火炮射程远,丧失了这个优势后同清军近身相搏可不是他想要的。

    (帆船时代的战舰,作战时都是横列以对,并不是19世纪末的头对头互射。它们的舰载炮都是放在甲板上,船首尾是不放置的,有的话也就是一门。战列舰,之所以称为“列”,原因就在这。一些海盗船和武装商船在船首尾设有火炮,那种设置很聪明,一个圆形的轨道,将火炮的底座刻槽,安置上后火炮就可以左右自由的摇摆方向,这应该是最早的舰首炮台了。众所周知的,1588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就有这一点的因由。)

    梁明亲率的先头船队有二十艘趕缯船、七艘大海船和中华号组成,中华号作为旗舰和七艘大海船组成了中部,二十艘趕缯船分为两队各行一边,船队整体呈箭头型。

    随着梁明的一声令下,先头船队整齐的阵型顿时散了开来。中部船队立刻降了半帆,而左右编队则伸出了船桨鼓足了风帆全力向前。(趕缯船可是有船桨的)在强劲的东北季风的帮助下,原本落后的左右编队仅仅一刻钟就超出了中部编队。一个“v”型船阵慢慢呈现了出来,两翼的左右编队就相似一双张开的臂膀,将顶风前行的清军水师揽入了怀中。

    “好大的胃口,就是不知道是否有副相配的好牙。”陈奎怒哼一声,甩手将千里眼扔给了一旁的亲兵。

    “无知小儿罢了,军门何须与其呷气,待抓了上来还不任由您老处置。”这人姓刘,名叫刘天泰,乃是江南提督帐下的中营参将。

    陈奎就是当今的江南提督,其下总督两江海防,帐下提督标营始设参将以下各官,分为中、左、右、前、后五营及城守六营,还督掌京口绿营水师中、左、右三营,可谓是当今大清朝水师的第一号人物。(京口指的是长江入海口一带)

    接到了乾隆皇帝的旨意后,陈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火速抽调了帐下精兵短短五日的时间就开赴北上。陈奎今年已经六十有余,过两年就要告老了,可碰上了这档子事也只能亲自出马。

    “兵部来了折子,说此贼匪火器犀利非常,本军门今日就要领教领教。”陈奎对这事抱有怀疑态度,逆匪的大炮还能胜过朝廷不成?江南提督下属的水师算得上是大清朝的头号水师劲旅,装备也胜过余部颇多,用的都是广州佛山铸造的上好铁炮。较之那些满是风眼的大炮,他手下的已经是很不错了,除非对方有大内景山炮场的大将军炮。

    ***着炮身,梁明感受到了一股冰凉的冷意,但他的心底是火热的,就像炙碳一般。大炮,让他充满了信心。

    梁明没有大将军炮,但他的炮要比大将军炮还要好。他的船队装备的都是八斤炮(或许没有某磅炮顺眼,但要符合国情不是),最大射程超过八里,一刻钟能打出六至八发,按现在的时间算1发两分钟多一点。

    而他现在抚着的火炮更是厉害,它们是梁明令何亚东特意铸造的,以欧洲舰船为假想敌的中华号配置了大秋岛最为先进的技术。

    无论是材质还是先进性,中华号上的四十八门大炮都胜过寻常的铸铁炮。三十六门十二斤炮,每蹲重达千斤;十二门十六斤炮,每蹲更是重达一千二三百斤。两炮的射程可超出十里。并且它们是青铜铸就的,为了弄到这些铜梁明可费了不少的工夫。花费了大量的白银置换铜钱,那一两白银也就能换八百个铜子,按此时的重量测算,一千枚铜钱中六斤四两(100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能换五斤重的铜钱,其中的纯铜也就占个半数。

    铸造青铜炮是梁明想的主意,大秋岛的坩埚钢产量太少不可能用于铸炮,他又不甘心用铸铁炮,想来想去就只有青铜炮了。毕竟拿破仑时期的欧洲战场依旧是青铜炮的天下。

    青铜是红铜加入锡或铅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被称为青铜。与红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25%的锡冶炼青铜,熔点就会降低到800c。纯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c)。青铜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

    ps:适当的将战船上的火炮加大了,用不着猜疑舰载炮同陆战火炮的并不相同。

    胜利号於1744年10月在英吉利海峡失事;设有三层甲板的一级战舰;是当时唯一的全装备战舰;舰上总计有110门青铜炮;可发射42磅炮弹

第60章 海战(二)() 
中华号是梁明为了对抗欧洲战舰才建造的,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船队水兵的素质是绝对比不上欧洲海军的,想要在对抗中不落下风甚至胜上一筹,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己方火炮的威力。火炮威力的大小在三个方面,一是炮弹的威力;二是射程;这两方面取决于炮管的承受力,只要能装上足够多的火yao而不炸膛就成。第三个方面同样重要,在双方前两个方面不相上下的时候它就成了决定战争的胜负的关键——射速。

    于是中华号上的载跑就同其余的载炮有了最大的不同,它是后装滑膛炮。梁明以子母炮为依据设计出了这种后装滑膛炮。

    前口小,后膛粗大是这种火炮的特点,单独的炮弹发射管!为每门火炮配三个发射管,一个装火yao和弹丸,另一个已经装好的,再有一个正在发射。发射完了,就把它换过来。这样连续不断,不但可以加速炮弹的发射速度,还勉强算是实现了后膛发射炮弹。

    这从根本上说不是什么后膛炮,仅仅是单独装药发射的前装火炮而已。从原理上讲,其实就是一个子母炮。唯一的区别就是,子母炮的子炮,一般都是以炮管尾部的竖截面为结合点,竖截面是把子炮装进母炮炮管的,不会把把母炮炮管损坏,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火炮的生命周期。而这个火炮就是在结合点设置了一个生铁铆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密封性的影响,保证了有效射程。

    对于火炮的铸造,梁明原本是想采用景山炮场的法子,内部用铜外部裹以生铁,利用他们不同的张力,加大火炮内壁的膛压,增加射程,同时也是减轻重量。但时间不允许了,为了赶时间只能简单的用青铜铸就了。

    一刻钟十五发的平均记录,这就是中华号最大的保护层,每分钟一次发射,这在当今的世界里怎么说也是首屈一指的。

    “敌进六里。”瞭望手的呼喊惊醒了梁明,“六里”,微眯的眼睛中射出一缕精光,“试射。”

    “试射”随着梁明的轻语洪亮的喊声再次响起,舰台上的旗手也上下挥舞着手中的小旗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所谓的“试射”就是一支编队中相隔开的几艘战船按照瞭望手的报数进行炮击,主要是为了测量一下双方的距离是否准确。梁明的船队可没有测视仪,瞭望手的报数只不过是依照经验的“目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