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先烈血 >

第111部分

先烈血-第111部分

小说: 先烈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下遵命!”黄行宪确实受到了杜聿明很好的启发。

    三人在颠簸之中回了同古,因为杜律明的问题,张子文只好继续陪着,寸步不离。

    谁让自己还真想有个将军当当呢,没办法啊,番号这事还是个痛啊。

第两百一十七章() 
第两百一十七章

    皮尤河只是第一站,杜律明接着把所有阵地都看了一遍,戴安澜陪着,张子文依然直接找修筑阵地的借口弃戴安澜而去。

    小罗问:“司令,我不应该看看两百师的布防,然后好做对策嘛?”

    张子文笑着说:“戴师长的两百师的本事,你在昆仑关没见识过?堂堂正正的用同样的兵力打,我对戴师长可能还手的力气都没有。这就是我们挣钱的目的,用枪炮来弥补和其他部队差距,对付日军就只能用不怕死三个字。”

    在颠簸之中张子文回到了河边,大火这时候已经烧的差不多。

    马奇和大力迎了上来,说“司令,怎么不见戴师长和杜司令?”

    张子文说:“他们还有事,我来看看进度。”

    张子文看着没有烧到的树木,觉得一定不能给日军任何掩体,指着树说:“马奇你带着一营的弟兄把树全部放到,送到对面去。大力你在北岸用木头尽可能的搭建工事,铁钉不够就去城里拆。对了孙良来了没?”

    大力上来说:“炮营家什多,估计晚上能到。”

    张子文就这么坐在河边看着日头一点点下去,剩下的事都需要时间啊,英国佬你们多顶一会吧。

    还未天黑,戴安澜的卫兵就跑过来说戴安澜请他去听杜律明的驯话。

    张子文没想到杜律明该有这个习惯,不过既然叫了他,他只能听命。

    杜律明当着有空的而是多名校官做了一番动员,总体就是要相信自己能打赢这场仗,加上杜律明答应的支援,所有人都定下了心。

    忙完了正事,杜聿明和戴安澜促膝谈心,张子文被戴安澜一把逮住,只好担任倒茶人,美其名曰相当将军就能这样干。

    杜律明也不防着张子文,当着面对戴安澜说:“委座对我们出国作战十分关注。前几天委座飞抵腊戌,对作战部署有明确指示,要求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彻底改变英、美各国对中国军队的印象。所以,这次作战非同一般,必须努力打好。

    再者,滇缅路已成为我国抗战的生命线,没有滇缅路运送美援物资,我国抗战的前途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我们的责任十分重大啊。海鸥,你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言!张子文你也是。”

    尽管杜聿明与戴安澜关系极深,杜律明一向看重戴安澜,对他对两百师十分优厚,不然两百师也不会交到戴安澜手上,加上现在又是单独私下谈话,本该十分轻松。但是,戴安澜还是拿出了自己的性格,作为强调军纪的戴安澜早早养成了军人习惯,所以戴安澜在杜聿明面前仍旧正襟危坐,丝毫不敢怠慢。

    “军座,日前部下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部下问第五九八团副团长黄景升有没有把握取得胜利?他回答得很好,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

    杜聿明不禁赞叹:“壮哉!真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

    张子文趁机往杜律明被子里加茶水,拍马匹要恰到好处才行。

    杜律明在房里激动地起身在房里踱来踱去,戴安澜赶紧起身立正,并随着杜聿明的走动变换立正的位置,只有戴安澜一幅无所谓的行事,被戴安澜瞪了好几眼。

    杜聿明踱了一阵,回到原位坐下,并摆摆手说:“坐吧,坐吧,海鸥你该学学这小子,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样,要不是他执着于番号问题,我就不只有你这员虎将。”

    张子文哪敢认下,急忙道:“杜军长,你这是在挑拨我们戴老哥的关系啊。”

    杜律明哈哈大笑,戴安澜沉思一会说:

    “部下的困难钧座都已知道了,而且说也无益。此外就是我们这个机械化部队的战车没有跟上来,炮兵团也没有跟上来,这都是火力上的缺陷。现在只有老弟的二十开门火炮依靠人力给运了过来,有些拙荆见肘啊。”

    杜聿明听罢,再次背着手在房里匆匆踱着方步,半晌无言。最后,坐到戴安澜近前,语气沉重地说:

    “真所谓一言难尽!本来明令规定我接受胡敦的指挥的,委座飞抵腊戍,面谕参谋团指导入缅部队行动,四号,委座召见我面谕,今后我归史迪威将军指挥;八号,在腊戍指挥部汇报,英方通知,已任命亚力山大接替胡敦英缅军总司令职务,胡敦改任参谋长英国人走马换将,我是频频换顶头上司!下一步如何,只有天晓得!”

    杜律明说着说着自嘲道:“我这个副司令只怕还没第五军军长的权力大。”

    戴安澜恍然大悟,杜聿明是心高气傲的人,在平时谈话中可以知道,除了蒋介石和何应钦其他任何大员将领,都不放在眼里,这也是他没有强行将张子文调入第五军的原因。

    而今远征军出国作战,老将又在他头上乱加紧箍咒,他如何不恼!但是,这是蒋介石的安排,也正因为是蒋介石的安排,不然他早就骂娘了

    张子文没说话,却还是想起那句话,干啥都不容易啊。

    戴安澜则试探的问:“那军座如何处置这样复杂的事?”

    杜聿明冷笑着冷哼一声,他心里早拿定了主意,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

    但他对戴安澜讲的却是另一番话:

    “我有什么办法,我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是黄埔学生,誓死效忠蒋校长!”

    他立正挺胸,说得慷慨激昂尽管言不由衷。

    张子文这才发现,自己入了两只老虎的圈套,果不其然戴安澜也起来大声说:“我辈军人当是如此,我愿死守同古,决不后退半步。”

    两人说完,砸吧砸吧眼睛,张子文见没办法了,只有跟着说:“我虽非黄埔人,却不少黄埔之风,我愿陪同死战同古。”

    杜律明与戴安澜同时叫了一声好,落实了这事一个圈套的事实。

    张子文只能高台,姜果然是老的辣,不知不觉就被逼到了绝路,希望这两只老虎对日本人也能有如此计谋,让弟兄们少一些战死,多一些人回家。

    两只老虎可不会安慰张子文,而是转来讨论防守上最后的细节问题,因为现在敌众我寡,一分兵得掰成两分用。

第两百一十八章() 
第两百一十八章

    两只老虎说着说着,接着说会装甲车和炮兵团的问题。

    杜律明扔下手中的笔说:“装甲部队和炮兵团,我正在积极督促运动上来,可恨的是英国人总是推三阻四,缅甸人实际上是在怠工,铁路运输秩序混乱,怎么也不能使英国人和缅甸人加快速度。为此,我向史迪威讲了,并激将他去和英国人吵。那胡敦倒还当回事,但他奈何不得缅甸人的怠工,英国铁路职员又人心惶惶,同样没有效率。

    现在换了亚力山大,根本不买史迪威的帐!我看都靠不住,还是靠自己吧,我已命令新二十二师廖耀湘部沿公路徒步,装甲部队也沿公路开来,只是炮兵困难一些,但也要千方百计赶来的,你在同古坚持几天,情况也许会有改变。”

    杜律明这番话说的很没有底气,因为他对于这种事一向简洁明了,张子文是听出来的。

    而戴安澜却是从杜聿明那游移不定的眼神看出这番话是毫无把握的,然而,事已至此,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军座,关于敌情方面,指挥部有没有比较可靠的详细情报?”

    杜律明仍然没有底气,缓缓说到:“情报倒是有是靠华侨提供的,并不详细。,日第十五军团板田洋二郎所部第三十二师团在普罗美附近,第五十五师团在同古以南地区,第十八师团在泰国景迈附近。”

    得,除了番号啥也没有,怪不得在昆仑关南天村指挥部从未动过的杜律明这一次竟然不放心到直接来前线检查阵地。

    张子文已经做好了死在同古的准备了,好在杜律明又给了一个好消息。

    “据所掌握的敌情,估计当面之敌不会太多。所以,你也不要指望什么装甲、炮兵了,就你第二百师的火力,足以对付了。”

    张子文几乎要狂呼了,谢天谢地啊,总算有个好消息,不是张子文怕死而是怕死的毫无意义,为了英国佬而死不值当啊。

    戴安澜答道“是,部下甚至并不指望新二十二师能来增援,立足于自己打!”

    声音慷锵有力,少了几分死气多了几分虎将的味道。

    杜聿明看了对方一眼:“第五军是国军的精锐,两百师是第五军的精锐。”

    戴安澜明白杜律明说的是什么,大声的回答道:

    “是,部下当谨慎用兵!”

    杜聿明喜笑颜开:

    “好,好一个谨慎用兵!你好自为之,战斗打响,我还会来的,答应你们两的事我一定做到。我只请两位能够替中华,替党国,替远征军,替我,守住同古。”

    戴安澜与张子文立正答是,杜律明这是把希望寄托下来了。

    两人将杜律明送上车,杜聿看着吉普车消失在夜幕之中,可一直道连扬起的尘土都已落定,戴安澜却还站在那里,呆呆地望着公路。因为他此时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他戴安澜出生安徽省无为县,一九二二年考入陶行知先生任校长的南京安徽公学高中部。一九二四年初,因受革命影响,赴广州投考黄埔军校,因为身体瘦弱未被录取,他毅然谢绝了别人的保荐,决心参加国民革命军当兵锻炼身体。

    天不负苦心人,在军队他的身体素质很快得到提高,是年底再去投考,获得录取,分配在第三期步兵科学生队受训,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两次东征,誓师北伐,军阀混战,五次“围剿”,他从枪林弹雨下滚打活了下来,一直“九一八”事变,他已是国民党第十七军二十五师一四五团上校团长了。

    古北口一役,他为增援东北军,他率部与日寇激战三昼夜,予敌以重创,自己也光荣负伤。为此,他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云麾勋章。

    卢沟桥事变后,他升任第十三军第七十三旅少将旅长,先后参加保定漕河、漳河作战。

    一九三八年三、四月间,又率部参加台儿庄大战;五月,在中艾山浴血奋战四昼夜,打退日寇数十次进攻,连日寇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军队指挥官指挥有度。

    同年八月,奉命参加武汉会战,在瑞昌至阳新间,将日寇吸引到敌海军无法用炮火支援陆军进攻的山区,使日寇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很大代价。因而受到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的嘉奖。

    直至一九三九年一月晋升为机械化部队第五军第二百师师长,已不止是身经百战了。从小兵到将军,每有战斗,从无畏缩犹豫,这是的他想起滇缅公路上游击支队放声高歌的

    “向前!向前!向前!”

    这便是他在一个简单的意念,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可怕,就是在抗战中他两次身负重伤时,也没有为自己的生死存亡皱一皱眉,还是坚持指挥部队消灭敌人。

    今天,大敌当前,难道他戴安澜怕了?自从决心投入黄埔军校,他戴安澜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个人的生死存亡算得了什么呢,他担心的是自己是一师之长,手下有上万将士,这上万将士的生死存亡,操在他的手里,他不能拿上万名信赖他的将士去作无谓的牺牲!

    在加上自己身边老弟的四千多人,都是中华好男儿啊。

    现在,两百师师已是孤军深入,侧翼空虚,后援无望,被日寇重重包围是意料中的事。

    他坚持在同古与敌决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有良知的将领不忍为的。但是,不按命令行事,后果又是什么呢?是的,师长可以不当了,军衔也可以不要了,甚至去受军法制裁也无所谓。但是,换一个师长就能把弟兄带出同古,避免上万将士必遭的厄运吗,他想不出该有谁能做到,就算那张灵甫也做不到。

    倒不如自己在此指挥,与将士共存亡要心安理得一些。他思之再三,唯一的希望就是马上向蒋介石发一电报,说明缅甸的情况,英国人的态度,两百师师的处境。然后要求蒋介石考虑换一个地方,换一个远征军主力能够集中的地方,作好充分准备,再与鬼子决战!

    话又说回来他只不过小小师长,有资格向最高统帅提出建议,越过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参谋团、英国人、美国人,直接向最高统帅申诉意见,又会引起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即使这些都不去考虑了,又该怎么措词向蒋介石陈述。

    那么便死在这里吧,只是要连累这些弟兄们了。

    张子文也不说话,就这样陪着戴安澜站着,面北背南而生。

    良久,戴安澜醒过神来,发现自己两人已经站到深夜。

    “老弟,老哥对不住你。”

    戴安澜再次说出这句话,张子文这次没有做任何反应,是英国佬美国佬对不住我们啊。

第两百一十九章皮尤河() 
第两百一十九章皮尤河

    缅甸的三月对于贵州人来说也是炎热的,所以张子文早早的就爬了起来。

    起的早的该有皮尤河阵地的将士们,他们不是不想睡而是因为今天凌晨已经有报告看到英军溃兵。

    现在直接是毫无组织的打溃退,却没走听到枪炮声,为了防止英军冲击阵地,皮尤河先头阵地直接撤出皮尤河大桥。

    “团副,你看看这些英军,跟当年淞沪大战的时候差不多啊。”

    当年淞沪大战,他不过是一名小兵,自己这个团副也就只是一个排长,打着打着自己活下来了,还成了一名中校团副。

    “吩咐弟兄们,不要和这帮英国佬起冲突,只要日军一到皮尤河大桥上,不管上头有没有英国佬都给我炸咯。”

    “团副,真的要炸?”

    挨了一巴掌,这才安分的去做事。

    太阳初升,远远听见了两声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鬼子来了,全体注意。爆破组最后一次检查,机枪连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