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先烈血 >

第40部分

先烈血-第40部分

小说: 先烈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子文同学分析的是对的,但是战场的决胜点在于台儿庄………………”

    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日军占领滕县后,骄狂之极,尽其所有,濑谷支队直奔台儿庄。台儿庄守军为第2集团军孙连仲的第31师181团,在整个鲁南会战的过程中与日军自3月23日一直激战到4月3日。

    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台儿庄防御工事,随后以坦克为前导,冲进城内。台儿庄一带宅室多为石头建筑,故每一房屋皆为一堡垒。守军据房为垒。至死不退。日军猛攻三昼夜,与守城将士发生激烈巷战。

    181团伤亡高达十分之七,三分之二的阵地己为日军占领。台儿庄守军仍据守南关一隅,拼死不退。日军再次调集重炮、坦克猛轰、猛冲但是中国军人比机器更为顽强多次打退日军,直到全线反攻。

    这时李宗仁一面下令坚守,一面急令汤恩伯军团火速南下增援。4日黎明时分,台儿庄北面炮声隆隆,汤恩伯军于日军背后出现,日军撤退不及,陷入重围。台儿庄守军全线出击,杀声震天。

    血战十余天日军军己成强弩之末,我军打的狼狈突围逃窜。除一部分突围至峄县城固守待援外,日军遗尸遍野,坦克车战斗过程中毁坏30多辆,遗弃的各种车辆、弹药、马匹遍地皆是。台儿庄一役连同徐州南北各战场共歼灭日军两万余人。

    “你们祖国的军民取得了在对日战争以来,在正面战场一次最重大的胜利。”

    瓦列里对这一场战争给予了应有的评价,在鲁南会战的过程中中国军队伤亡五万余人,战斗伤亡比例为二点六比一,这却是中国对日战争以来伤亡比例最小的一次。

第七十五章 瓦列里的离去() 
第七十五章瓦列里的离去

    “文哥,听到没?歼敌两万多。”

    张子文哪里没听到,他以为的胜利是守住了徐州,没想到竟然在鲁南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歼敌两万余代表着日军起码还有至少一万余的伤员,这一下鬼子就少了一个师团的兵力,现在整个华南华北地区也不过十三个师团的兵力。

    鲁南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击毙日军那么简单,这是第一次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重大的胜利,其军事、政治的影响都很大。

    台儿庄大捷粉碎了日军占领陇海铁路和京浦铁路的意图,避免了日军通过京浦和陇海线直插中华腹地,同时能极大的鼓舞军人的士气,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场的都是经过四个月学习的军官,都知道这次胜利的重要性,不由自主的高兴起来。瓦列里看着眼前听到胜利用各自方式表达情感的军官觉得自己教对了人,眼前的人在学习时都有斗争,中国的军阀问题最为严重。

    但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却第一时间站出来抵抗侵略者,这样浓烈的爱国情怀是瓦列里在中国才感受到的。

    瓦列里知道自己教导的103师是一帮农民组成的,整个师里上过学的没几个更不用说上过军校的。他还知道103师从一万多人打到自己看到的五百来人,但正是一个由农民组成的部队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从一万多人一直打到了五百多人。

    在战损高达百分之九十五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拿起枪抵抗侵略者。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场战争胜利的原因,这一场战争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韩复渠的擅自撤退导致山东大部被日第十师团不伤一兵一卒直取济南和泰安。日军第五师团从台潍公路直扑徐州,同一时间第十三师团由南向北进攻对京浦南线进逼。

    我军因为南京的失利而导致各地区没有像样的军队,接连被日军攻破多地。这时日军三面合围徐州犹如二十几天天前的南京。

    第二阶段;李宗仁集结三十万军队与日军纠缠于皖东和鲁南地区,日军十三师团在南京的机械化部队支援下一度攻破蚌埠。

    鲁南战场方面山东老乡部队第三集团军和从四川千里奔向战场孙震将军的第二十二集团军三个军的兵力加上西北军张自忠和庞炳勋的夹击整整抵抗了一个多月,王铭章将军殉国。

    日军不断增兵于四月二十三日攻至京杭大运河北岸的台儿庄,李宗仁急调西北军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和中央军汤恩伯第二十集团军北上阻敌。

    第三阶段;日军以第十三师团为首的部队被从云南而来的滇军拖住脚步,日军虽然眼见就能攻到徐州却无法再前进一步。李宗仁和白崇禧调中央军采取远动战的方式穿插赖谷支队后方从而围歼,取得台儿庄的胜利。

    “在这一场战争中,有一个战术不得不提,这也是徐州会战胜利的关键点。”

    我军之抵抗日军开始采取的基本上是单纯的阵地防御战,所以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加之武器装备等不如侵略者,屡战屡败。在经过淞沪会战及南京保卫战的教训后。

    统帅部接受了以往的教训,开始改用攻势防御新方针,即将阵地战的守势与运动战的攻势及游击战的袭扰密切结合。在预选的战场地区,以一部分兵力固守阵地,吸引和消耗敌人;以一部分兵力游击敌后,破坏交通,袭扰据点,牵制敌人;以主力兵团迂回敌军侧背,实施强有力的攻击,从而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于被动中争取主动。

    瓦列里说到这里张子文急忙记下,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游击奇袭和远动消耗这个词语。

    “在台儿庄战役中,李宗仁派部队前出诱敌,日军赖谷支队孤军深入,汤恩伯远动打击,这是教学般的战役,希望各位同学能在这最后一节课中学到最适合你们国家现状的战争方式。”

    瓦列里选择在最后一节课用徐州战场的胜利来进行教学,是因为针对中国装备落后人数众多而且有坚强意志力的特点而特意提出来的。

    张子文把瓦列里的分析全都记了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是一次重大胜利和是瓦列里的最后一节课,更让张子文在意的是在这场战争中作用的战术太适合于103师这样装备落后太多的部队。

    “同学们,这将是我在中国最后一堂课,希望你们在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中幸运。”

    张子文一听瓦列里不仅是不继续教学而且还要回国,自己本想以后还能继续跟他请教这一走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联系上。

    对于瓦列里的离开其他人的感触并不大,接受过科班教育的更是如此。只有张子文认为育人者为人师,为人当尊师重道,但不好开口,只能下课后跟这瓦列里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亲爱的张,你再跟着我该到我的房间了,你有什么问题吗?”

    瓦列里看张子文一路从教室跟到家门口必定是来问问题的,张子文听到瓦列里问自己下了一跳。

    “瓦列里上校我有一些问题需要问你,您有时间给我解答吗?”

    被瓦列里叫破张子文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只能顺水推舟,张子文平时问题积存的不少不过因为瓦列里教学任务太多没有得到解决,瓦列里看张子文如此好学把张子文问题一一解答,解答完已经凌晨。

    解答完张子文的问题后,瓦列里看张子文还不走只能询问。

    “亲爱的张,请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张子文在瓦列里解答完的时候就想问瓦列里第二天什么时候走,只是觉得有一些矫情不好提出来,瓦列里一再追问,张子文觉得自己别别扭扭的跟大姑娘似的,于是爽快的说了出来。

    “瓦列里上校听您在在课堂上说,您是要回国?”

    “是的亲爱的张,你们国民政府聘请我的时间已经到了,我要回到我的国家去,等你们国家战争结束可以到苏联了我将带你去看看北极几月不落的太阳,带你品尝最美味的伏特加。”

    瓦列里的话中有两层意思,一是中国胜利请张子文去做客,二是中国失败让张子文可以到俄罗斯避难。张子文听到了瓦列里肯定的回答只能可惜自己以后不再有学习的机会。

    “瓦列里上校,等待我们国家取得战争的胜利我将会去苏联拜访您,还望您到时不要见怪。”

    张子文的话里同样有两个意思,一打败日本人去做客,二死了的人是没法做客的。

    “你们中国人是最有礼貌的民族,到时候我必将欢迎你。”

    张子文看半天没问到自己想知道的,于是单刀直入。

    “瓦列里上校请问您明天什么时候走?我想送送您。”

    张子文在得到瓦列里告知明天六点将从营地坐车直往长沙坐火车南下广州坐车漂洋过海前往海参崴。

    第二天早上五点三十分,张子文爬了起来,从今天起103师教导大队将恢复为国民革命军第103师,早上五点多除了营地门口的哨兵就只剩下昏黄的灯光作为陪衬。

    张子文在门口才站了一会天空中就飘起了春雨,让张子文想起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瓦列里当得上杜少府而自己却比不得王勃。

    六点多的时候张子文早已经被雨淋透,这是一辆黑色的福特才慢慢开出来,车到营地门口时就停了下来。

    “亲爱的张,你怎么不打伞?赶紧回去换一套衣服。”

    瓦列里昨夜知道张子文问自己出发的时间必定会送自己,本想准时出发的瓦列里没想到列昂尼德前一天和戴之奇喝醉了耽误了十几分钟才把列昂尼德弄上车。

    远远看到张子文站在门口等自己,瓦列里看天空下着雨不大,下车时却看到张子文衣服已经开始滴水才知道张子文已经等了很久。

    “瓦列里上校,这两个小玩意是我送给你们的离别礼物。”

    张子文掏出自己买的孙悟空和沙僧的木雕,瓦列里曾说过他欣赏沙僧的奉献精神而列昂尼德欣赏孙悟空的斗天斗地的精神,于是张子文写信给卢青蔓让她在武汉请师傅雕了这两个木雕打算在离别时送给两位苏联教员。

    瓦列里结果张子文送的木雕,回头那了两本书递给张子文还在书上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一句话不说上了别,在泥泞的道路上往长沙驶去。

第七十六章 贵州子弟兵() 
第七十六章贵州子弟兵

    目送瓦列里两人远去,张子文才有时间看手里的书,书名是英文根本不知道手里到底是什么书,只好带着书回了营房等待出黔弟兄的到来,至于书只能等送到卢青蔓那去让他翻译出来。

    张子文手里两本厚厚的书分别是苏联对一战整理出来《大纵深战术总结》和是《制胜的科学》。

    沈奇玉带着两千七百多经过三个月的贵州子弟兵已经到达长沙,同行的还有四百多在路上要求参军的贵州老乡,沈奇玉不好自作主张但架不住老乡参军的意愿只能一路带着。

    贵州只有那么几只部队,进了兵站的新兵大多补充到其他部队去,跟着沈奇玉的都是想进黔军的,只是不知黔军不过是整个革命革命军中装备最落后,待遇最差的部队。

    他们只凭着保家卫国的意志带着干粮就跟着沈奇玉奔赴平江。

    沈奇玉思来想去无法将四百老乡送回去,现在贵州城市附近的兵员已经征召的差不多了,再想征召只能多农村去或者是到家中独子一类的家庭去征兵。

    而103师遭受重创急需补充,沈奇玉带着的两千多人还是他从102师手里撕下来了七百人,一齐出黔部队都有损耗。102和103两人主力师最为严重可没想到这一期还有五千贵州子弟被送往中央军,103师没有带头说话的只能默默承受。

    沈奇玉跟102师的师长柏章辉苦求之下才分了多七百人,这也是沈奇玉带着四百多老乡的原因。

    沈奇玉带着部队爬上火车,他们将赶往汨罗,从汨罗步行前往平江,平江这边已经把103师教导大队的牌子换成了103师驻地的牌子,103师又回来了。

    “今天这个会议是宣布恢复建制后,各团的任命情况。下面我宣布最新任命……”

    万式炯依然任618团长,615团是还在汉口“养伤”的周相愧担任,613团的团长不出张子文意外是从中央军校高教班毕业的王景渊,他也是贵州人张子文并不排斥。

    “下面我宣布各营连任命结果…………”

    由于补充兵员不充足,加上现教导大队的人数不过三千多人,才刚刚达到一个团的兵力,万式炯决定暂时不设师部,反正也没有师长要他干嘛,至于师部参谋主任王恕怀早跑去拍何扒皮的马屁去了,周相愧不在更没人反对。

    万式炯下令,师部参谋分到613和618两团,每营暂设两连。

    当初在黄陂提的七个人都当上了营长,夏英不同意调到618团坚持在615团,这一下万式炯悔的肠子都青了,当初就不和王景渊提这个方案了,这下张子文、沈奇玉和夏英一个没捞到手。

    613团三个营,营长分别是一营吴子建,吴子建虽然考试不及格但是战功够,王景渊为了以防万一把张子文一分队的师部参谋分了一个给他当营副。

    二营是沈奇玉,沈奇玉没有在教导大队学习但是也足够担任,跟何况他在贵州训练新兵没功劳也有苦劳。

    三营是张子文,张子文是王景渊用不争取夏英换来的,万式炯想613团团营干部已经打光于是把张子文留在了613团,有夏英也就行了,没想到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

    张子文不得不佩服王景渊的魄力,一点不担心张子文几人将他架空,103师所有都知道613团三个营长是一个小集体的。

    这意味着只要张子文三人不听命令王景渊毫无办法,其他团也不可能去解决613团的家务事,而何知重又不管事,这是张子文佩服王景渊的原因。

    接下来就是各连的连长人选问题,万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