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超神大军阀 >

第123部分

超神大军阀-第123部分

小说: 超神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终根很快秘密抵达了雅州,在路上生化卫兵们已经将恩人的身份全盘告知,同时将赵守宏吹捧的天上少有,这让安终根对这次会面十分期待。在他们抵达雅州的第二天,赵守宏在城外的一处私宅会见了安终根。

    “你好赵大人,谢谢你对我的救援。”安终根一见面就表示了感谢。

    “这没有什么,华高之间关系始终都很密切,我们的关系保持了数千年,就算说成一家人也不为过。”赵守宏笑眯眯的说道:“帮助自己的兄弟,这不需要感谢。”

    安终根神情一滞,随后问道:“可是当初后金国却抛弃了高丽,在马关条约中将我们推给了倭国,结果造成了我们如今的亡国之痛。”赵守宏的话激起了安终根的心事,他忍不住出声询问道。

    赵守宏摆了摆手道:“甲午战败,当时后金朝廷也是迫不得已的。何况如今的华兰即将成为华兰人之华兰,后金朝廷可代表不了我们华兰民族。”

    “或许吧,不过如今后金朝廷依然统治着华兰,这是不争的事实,就如倭国实际统治着高丽一般。”安终根叹气道。

    赵守宏道:“我相信这种情况不会太久的,华兰的曙光已经在眼前了,但高丽的曙光是否来临,还需要你的努力。”

    “这么说来,赵大人是打算资助我继续对抗倭国了。我不知道你的目的何在,打退倭国势力之后掌控高丽?还是你认为华兰难以对抗倭国,想要让我们牵制倭国的力量,充当炮灰?”安终根一路上都在想对方救自己的理由,在礼貌性的表示了谢意之后,他急需弄清赵守宏的目的。

    赵守宏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头道:“你的思想无需那么复杂,如果你了解我的理念,就不会这么想了。华兰国向来是个和平的国家,华兰民族历来只有抵抗外敌的传统,可没有多少侵略的野心。高丽的稳定关乎着华兰北方的稳定,但我们未必一定要吞并它。一个稳定独立自主的高丽,更加符合我们的利益,所以我希望你能够领导高丽的反抗组织。我会从资金上大力支持你,等到赶走了倭国人,你可也在高丽建立新的国家。至于到时候政体是君主还是民主,这个高丽人说了算,我是不管的。”

    “可是你的目的何在,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有理由,你总不会在没有利益的情况下,白干这件事情吧。”安终根道。

    “打造华兰的防御圈,如果想要保住华兰的和平安定,高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高丽不被敌国当做跳板,华兰的战略环境才能得到保障。等到你可以掌控国家的时候我需要一个承诺,一个与华兰世代修好的承诺,就这么简单。”赵守宏语气坚定的说道。

    “既然如此我就相信你一次,不知道你的打算援助我们多少武器?”安终根问道,现在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高丽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如果没有外援,单凭自己根本无法对抗强大的倭国。

    赵守宏摇了摇头道:“你和你的战友还没有学会使用那些武器,在这之前我认为你应该乔装改扮进入中川陆军大学,在那里学习一段时间对你有好处。等你学成之后,我会给你调集足够的枪械,供你组织强大的义兵。”

    “好的,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去上学。”对于学习军事知识,安终根是心甘情愿的。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他需要系统的进行学习。

    “明天就可以上课,你们现在这里安顿下来,会有专人安排你们去上课的,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会让倭国人头疼的。”赵守宏鼓励他道。

    在回来的车上,同去的谢明爵忍不住问道:“主席,难道你真的打算帮助高丽复国,只是为了让他们当做华兰的屏障?”

    赵守宏微微一笑道:“国家与国家之间,本就没有什么诚信可言,何况我们两个还不是国家的领导人。这种事情如何能够预测,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吧,或许到时候高丽会变成我们的一个省。”谢明爵会意的点了点头,他明白赵守宏的意思了,在己方无力打击倭国之前,给他们找点麻烦也是好的。

    新年将近,被派去光海的杨粲三被召了回来,他回到中川之后没有回家,第一时间就去面见赵守宏了。“粲三这么快就回来了,快进来坐吧。”看着风尘仆仆的杨粲三,赵守宏赶快将他让了进去。

    时值午时,赵守宏家里正在吃饭,桌上也没有别人,只有孙玉婷和沈若雪做在桌前。见到有女眷在,杨粲三显得有些拘谨。赵守宏笑道:“还没吃饭吧,快坐下边吃边聊,来人添一副碗筷。”

    “大人,这使不得啊。”杨粲三诚惶诚恐想要推脱,在华兰人看来与对方的女眷共桌吃饭相当失礼。

    赵守宏笑道:“粲三怎么也学起那些俗人了,我的两位夫人都是留洋的学生出身,她们可没有那么死脑筋。在西大陆各国,男女共桌吃饭很平常,这也是开化的表现,华兰就是太过封闭了。”

    “这”杨粲三的脸色有些为难,他始终不敢坐下。此时沈若雪抬起头笑道:“粲三兄不必如此,既然相公让你吃饭就坐下嘛。何况没有我在,下面的事情也没法谈。”

    “啊?”杨粲三一愣,他不知道沈若雪话中的什么意思。

    赵守宏借机将杨粲三按在椅子上说道:“不错,我的这位夫人可是掌管着整个集团的财权,没有她后面的话也就没法说了。”

    既然被按在椅子上,杨粲三也只好就范了。只是端起碗筷的他依然侧着身子目不斜视,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他的双手发抖显然十分激动。在华兰的传统意识中,如果自己的上司肯让自己在内宅里吃饭,那是引为心腹的意思。此时他感觉着赵守宏的信任,心中不免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

第二百九十二章中川币制() 
赵守宏可不知道杨粲三此时的心里活动,他吃了两口饭说道:“其实我这次将你找回来,是为了筹建一个银行。”

    “银行?大人说的钱庄?”杨粲三一愣,立刻明白了赵守宏的意思,他在光海也是见过中外许多银行的。

    “钱庄和银行有些不同,粲三兄在上海应该也都见过,如今华兰人外国人都有许多银行在光海,这极大繁荣了光海的金融市场,让那里的繁荣程度不是国内其他地方可比的。至于这钱庄嘛,功能实在太少了,咱们还是要建设现代化的银行为好。”赵守宏心里的打算很清楚,自己的产业已经全面铺开了,但实业的流动资金很少,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对抗灾害的能力较弱。

    如果有一个银行加以扶植,将自己的产业链串起来,资金往来就会方便许多也隐蔽许多,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两大集团公司连成一气共同发展。同时有了银行就有大量资金,依托这些资金,企业发展也能够大大加速。

    如今虽然沈若雪控制的好莱坞财团旗下有着花旗银行的存在,但那毕竟是一家白鹰国银行。自己想要站稳这个民族资本家的位置,资金全靠外国银行,很容易遭人诟病。这对自己将来在国内的影响力有很大影响,所以赵守宏才决定让这位后世的金融巨子来组建自己的银行。

    在赵守宏详细交代了一番建立银行的想法之后,杨粲三面露难色:“大人不是我不想干,实在是不甚明了。我在父亲那里担任的是商号经理,后来加入大人麾下,所经营的也全是实业,对于这种银行的运作毫无经验。听大人所说这银行干系甚大,一个不好就会影响其他产业,如果我做不好可怎么办?”

    “这个你放心,我手下有不少金融人才,可以调拨给你一些,你可以边学习边工作嘛。”沈若雪插话道:“我先给你投资一千万两白银,将摊子支起来如何?”

    “一千万?”杨粲三吓得险些咬到自己的舌头,他没想到赵守宏的实力如此雄厚,甩手就是一千万两白银。他偷眼看了看赵守宏,发现对方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心下不禁凛然。自己的父亲虽然也是个富商,但充其量不过几十万两白银的身家,在那里又能干出多大的事业来。如果能够跟随这位赵守宏大人,说不定自己还能博得个名垂青史。

    此时杨粲三已经将赵守宏看作了未来李鸿章式的名臣,只要自己尽心辅佐,说不定还能博得个功名。杨粲三一咬牙道:“好,这件事情我应承下了。只是还请夫人多派几个能人来,我定当好好请教。”

    “太好了。”赵守宏笑道:“你建立的银行就叫做中川工商银行好了,先在雅州开总行,然后在蜀都、巴塘、宁远厅、重山和光海各开一家分行。除了存取款和贷款业务之外,我还需要你做两件事,第一就是帮助我名下的两个集团公司进行资金周转,第二就是统一中川币制。”

    “统一币制?”杨粲三皱眉道:“这却是难了,据我所知统一币制最好的办法就是国家政策为先,然后利用商业流通慢慢进行转换。可是如今朝廷既无明文,商业方面也由不得我们做主,这币制如何统一?”

    “你还说自己不明白,这不是说的头头是道吗?”赵守宏笑着说道:“其实我们所谓统一币制也只是个预想而已,如今国内各种货币繁杂不堪,相互之间的兑换困难,这极大阻碍了商业交流。我认为只要将中川内部所用货币,尽量都换成鹰洋就好。我会让其他部门大力帮助你,现在整个中川所用的重轻工业产品,多数都是由我们的工厂提供的,下属的店铺也多是我的盟友,你父亲不也是吗?”

    赵守宏呵呵笑道:“只要我们所有店铺都打出只要鹰洋进行交易的旗号,不接受其他货币,大家自然就想要将手中银钱换成鹰洋了。这个时候只要你的银行支持兑换,哪怕给出少许优惠政策,就能很快将其他各种货币都收上来,让中川只通行鹰洋。”

    “大人这个办法不错,只是我们这样兑换难免会吃些亏的,银行照此运作岂不是亏损?”杨粲三皱眉道。

    “这个你无须担心,银行有多少损失,我照样补偿给你就是了。兑换回来的各种货币都交给我,我通过物流公司去光海找外国银行兑换,到时候还怕你吃亏吗?”沈若雪笑道。杨粲三这才想起来,自己在光海供职那么久,内部人士都风传在光海的大部分产业都由赵守宏的二夫人暗中打理,现在想起来应该就是这位了。

    “也好,也好。”赵守宏笑道:“有你兜底,我就不怕赔钱了。”沈若雪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有现成的房子,有充足的资金和人员,中川工商银行很快就开业了。杨粲三走马上任,他手下也有了数名专业人士负责具体运作,这些都是被沈若雪输入金融知识的生化人。他们对银行的运作手段十分熟悉,根本不会出什么纰漏。

    1910年的元旦将近,汉兴集团公司首先报出了一个消息,从西历一月一日开始,汉兴集团公司辖下所有商铺不再接受鹰洋以外的其他货币,如需要购买物品,必须将货币在银行兑换。

    很快与赵守宏有联系的各个商家都先后宣布了这个要求,一时间中川境内八成买卖都统一了对鹰洋的使用,百姓们有些措手不及。别的东西可以暂缓购买,这米面以及日常所需的火柴肥皂等物却无法暂缓,所有人都开始着急,手中各式各样的银元纸币却花不出去,这让他们感到十分焦急。

    杨粲三也非等闲,他很快宣布中川工商银行让利一毫,敞开兑换各种货币。同时刚刚建立的几家分行都派出专门的兑换人员,在各地基干民兵的保护下,前往各县城设立兑换点,吸收各地的杂乱货币。

第二百九十三章兑换杂币() 
兑换工作进行的很快,中川民众本就困苦,家中没有多少闲钱,兑换起来相对容易。至于那些富户家中银钱虽多,他们却愿意去正式的银行兑换,安全性也有保证。结果半月之内,中川境内就实现了币制统一。到了这个时候,谁要想在中川境内继续使用各种杂币,连百姓们都不收了。

    赵守宏之所以这样做,也有他的战略考虑。自从鸦片战争之后,外国的大量银行进入华兰,最早的有撒尔国丽如银行、汇隆银行,晚的有渣打银行、汇理银行、正金银行等等。最初这些银行的生意差强人意,由于华兰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于商业的流通与互补性要求很低,所以银行的业务难以展开。

    直到洋务运动开始以后,使用机械的各种产业出现,华兰开始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小农经济因此而崩溃。大量洋行涌入华兰,造成了繁荣的商业活动,华兰开始慢慢转变经济模式,商业流通就成了必然。

    商业的流通就需要资金的流动,这就让银行的作用因而凸显,可是华兰历史上并没有银行,这个职责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外资银行的手中。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金融市场都是受控于银行的,而华兰完全依赖于外国银行,这就让外国人有了捋取中国财富,压榨剥削民众的可能。

    随着工商业的大力发展,贸易行为的增加,所需资金量就大了许多。银行的资金周转率是极低的,押款大多在一年以上,恰巧华兰还没有自己的法定货币。在这种情况之下,各外国银行就钻后金朝廷的法律空子,自己发行各种货币,以补充短缺的货币量。这些货币都是银行私自发售的,加上各国的货币也同样在市面上流行,这就造成了整个华兰的货币市场驳杂不堪。

    一个国家的商业流通,使用的货币却五花八门,货物交割时所付给的货币都不相同,光是这些货币之间的换算就让人伤透脑筋。这还不是最为可怕的,那些外国银行为了谋取利益,故意大量发行纸钞兑进白银,明目张胆的掠夺华兰的国家财富,对此赵守宏始终耿耿于怀。

    为了惩罚这些外国银行,赵守宏决定在适当时机,给这些银行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对付这些银行最好的武器自然是他们各自发行的纸钞,因此赵守宏借着统一中川币制的机会,大量吸纳了这些纸钞,用轮船全部运送到光海的仓库储存起来。

    由于中川工商银行的兑换有一毫的优惠,这个优惠虽然很小,但如果钱的数目极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