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超神大军阀 >

第159部分

超神大军阀-第159部分

小说: 超神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让他坐下一班火车来蜀都,我在都督府等他。”赵守宏皱了皱眉。他感觉这可能与即将开始的江夏起义有关,或许是黄彬打算求自己援助武器的。

    在年轻人到来之前,赵守宏先将先锋党的高层汇集到一起开了个会。七人团一致认为,如果革命党打算在江夏起义,应该大力进行支援。张列五还表示虽然火炮生产严重滞后,但枪械生产非常顺畅。如果赵守宏不希望支援新式枪械,中川兵工厂的仓库里还有一套停产的夏口造步枪生产线,只要稍加维护就可以开工。赵守宏思虑之后,决定立刻重新投产。

    “大人,您等的那个年轻人已经到了。”第二天早上,赵守宏正在办公室里看着文件,都督府的接待人员打来电话。

    “让他进来吧。”赵守宏放下电话一挥手,作为贴身秘书的小翠乖巧的将桌上文件全都收拢到一起,封存到了文件柜中。

    “让若雪也来一下,说不定咱们还需要一些资金方面的调动。”赵守宏说道。

    “好的,我这就去。”小翠微微一笑,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很快那个年轻人在两名卫兵的伴随下走入了办公室,在见到赵守宏以后,他立刻脱掉帽子深深的鞠了个躬。看着来人赵守宏有些迷惑,对方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似乎就算是来求援,黄彬也不应该派这么年轻的人来啊。

第三百七十七章华兰电影之父() 
最让赵守宏迷惑的是对方的装扮,他穿着一身合体的西装,衣服虽然不华贵但十分干净,二八分的短发梳的十分整齐,手上还带着一只中川钟表厂生产的天王牌腕表,当然这是钟表厂三大品牌中最为廉价的一个。如今朝廷尚未灭亡,敢于剪掉辫子的人并不多,敢以这副装扮在华兰土地上晃的,多半都是倭国人。

    想到这里,赵守宏不禁为对方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他抬头问道:“你是华兰人?”

    “是的。”年轻人恭敬的道:“我来自于香港,曾经与黄彬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我表达了想要建立话剧社,以话剧激起民众爱国热忱的想法。结果黄彬先生对我说,能看到话剧的人终究是少数,不如求助于影响力更大的电影。他因此推荐我来中川试一试,希望能够得到都督的资助。”

    赵守宏听得有些发愣,他原本以为是江夏起义的事情,没想到却是对面这个人想要找投资拍电影。当初在光海城养伤的时候,黄彬在芦潮港的电影院看过好几次京剧电影。想不到黄彬竟然能够看到电影的影响力,希望将话剧融入到电影之中,这个思想还是很超前的。

    听说这个年轻人打算拍电影,赵守宏来了兴趣:“你叫什么名字?你又对电影了解多少?”

    年轻人昂首道:“我叫黎民伟,毕业于香港圣保罗书院。在上学的时候我就曾经参加过话剧和粤剧演出,对此还是很有经验的。至于电影我了解的不多,我想应该和话剧差不多吧。”

    “黎民伟?”赵守宏的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他之所以在国内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有很大一个方面就是为了吸引人才。让共和国时期的那些著名人才能够到自己的麾下来工作,看来这个目的已经初步达到了。

    黎民伟这个名字对于普通人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电影界来说,却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后世的香港明星黎姿就是他的直系后人。

    黎民伟今年刚刚十八岁,他是华兰电影事业的先驱者,华兰电影之父。后世的他曾经在1913年于香港组建了华兰第一个电影公司,华美电影公司,并于同年制作了华兰第一部电影。

    赵守宏一直都很重视文化宣传,对于这样的文化先驱自然不愿意放过。自从有声电影出现之后,赵守宏始终希望大力发展电影业,让这个产业变成华兰文化输出的窗口。但是因为管理和制作人才的缺乏,他只能采取拍摄戏剧电影的折中方案。

    尽管戏剧作为国粹,一经登陆西大陆和新大陆就获得了不少好评,但那些白人大多是看个新鲜,时间久了也就腻歪了。正是因为这样的问题,第一批拿到有声电影录制设备的好莱坞影视公司才能够一举成名,凭借着爱情片出水芙蓉在全白鹰国大卖。如今的华兰电影如果不能做出突破,恐怕戏剧电影很快就会被淹没在西大陆和新大陆的故事片之中。

    如今有了黎民伟这样一个有着高文化素质,又矢志为电影业做出贡献的年轻人,赵守宏自然要牢牢抓在手里。

    “说说你的想法,不懂电影没有关系,我手下有不少拍过戏剧电影的队伍,如果你打算建立电影公司,我可以帮忙。”赵守宏饶有兴趣的说道。

    黎民伟点点头道:“前几个月白鹰国电影出水芙蓉在香港上映,我也曾经去看过。我想既然白鹰国可以拍摄出那么好的故事片,为什么华兰就拍不出来,所以经过黄彬先生提点,我才打算投身电影行业。我可以从话剧社召集演员,只要有好的编剧,就能拍摄出足够好的电影来,这不成问题。”

    “好,我会全力支持你的。”赵守宏高兴的拍案而起:“只要你打算建立电影公司,我给你出拍摄组和场地,另外再投资十万鹰洋。”

    “投资做什么?”沈若雪推开大门,与小翠一起笑着走了进来。见到沈若雪绝世的容姿,黎民伟神情一滞,但他随后就恢复了正常。将目光转向了赵守宏,黎民伟的眼神中带着疑问。

    赵守宏笑着介绍道:“这是我的夫人沈若雪,我的公司财务都在她的掌握之下,具体投资还需要她的认可。”

    “总督夫人?”黎民伟连忙施礼:“我叫黎民伟,我打算开设一家电影公司,拍摄好莱坞电影公司那样的电影。”黎民伟表着决心,他却不知道眼前这个女子正是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幕后老板。

    沈若雪白了赵守宏一眼,随后对着黎民伟道:“我同意支持你开办电影公司,也同意赵都督给你的投资,但是汉兴集团公司要占六成股份。我们不会干涉你的工作,但也有优先建议权和优先拍摄权。”

    “这是什么意思?”黎民伟听得一愣。

    沈若雪解释道:“我们有时候会提出电影公司的发展规划,当然只是供你参考。至于优先拍摄权,就是汉兴集团公司有权付款让你帮助拍摄影片,我们会做出种种限制,当然也会付出足够的报酬。你们必须优先拍摄我们指定的电影,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

    黎民伟眉头皱了皱道:“不知道集团公司打算拍多少电影?如果数量太多了,我岂不是同样没有自由拍摄的权利。”

    沈若雪笑道:“放心,这样的电影我们会全额投资的,而且每年不会超过两部。”

    沈若雪的话让黎民伟放心了许多,在这个年代一部电影的拍摄周期大多只需要一个星期,每年两部并不算多。黎民伟点头道:“好吧,我打算开设一家民新电影公司,总部就设在重山城好了,我希望人员和资金能够尽快到位。”

    “没有问题,我会尽快给你解决的。”赵守宏点头笑道。

    送走了黎民伟,沈若雪娇哼道:“你不会和我打对台戏吧,如果这位华兰电影之父拍出什么好电影,岂不是抢好莱坞电影公司的生意。”

第三百七十八章共兴会的分裂() 
“哪儿能,我只是打算振兴华兰电影业而已。你也不要太在意白鹰国的产业,小心把感情用错了地方。”赵守宏笑着靠在椅子上道:“好莱坞电影公司毕竟是白鹰国公司,就算属于我们也是白鹰国文化的传播者。我们需要的是传播华兰文化,让全世界都认同我们,这一点更加重要。”

    “你说的没错,看来我们需要重视一下个小家伙了。”沈若雪笑道。

    “那个出水芙蓉很好看吗?能不能让中川的电影院也放映几场?”爱看电影的小翠在一旁问道,她最近一直再看戏曲电影。

    赵守宏努努嘴道:“问问你二姐吧,那可是她的公司。”

    沈若雪没好气的道:“我的公司怎么了?还不是和你的一样?小翠啊没关系,改天我在总督府建个电影放映厅,咱们自己看,什么电影都能看到。”

    “真的吗?那太好了。”小翠满脸的喜色,赵守宏则是翻了翻白眼。这两个女人真会败家,全家就这么点人,有必要单独建电影院吗?赵守宏心中一动,想要降低成本,后世的录像带、光盘不都可以吗?或许自己应该加快电器的研制,有自己这个无敌的存在,华兰想不在电器行业上领先都难。

    赵守宏琢磨着加速电器业的发展,此时的中原省却在经历着一场大动荡。这场动荡的起因,却要追溯到很久以前。

    早在数年之前开始,以孙文海的‘贪污案’为起因,共兴会内部就开始闹分家了。当时的章太炎首先发难,带着他的宁江派脱离共兴会,重新启用原来的光复会名号,孙文海、汪精卫、胡汉民等人只好无奈的将共兴会总部从倭国搬到了南洋。

    黄彬的南原派虽然表面上也叫做共兴会,但实际上他们与孙文海的粤东派不相隶属,基本上是各行其是。直到上次悲壮的粤州起义前夕,他们才为了集中力量发动起义而再次联合到一起。

    分裂出共兴会的几大派别之中,最为激进的就要属共进会了。当初孙文海搞边角革命,希望在远离朝廷中枢的地方发动革命。借由海外的援助,在朝廷统治薄弱的地区起义,进而将革命扩展到全国。

    孙文海的想法是好的,理由也很充分,但一直以来经历十次起义却始终无法成功。这个时候开始有人质疑孙文海的决定,他们认为孙文海的边角革命太过保守,倒不如中心开花,在龙江中下游各省进行起义。这样可以一举切断帝都与南方的联系,迅速推翻后金朝廷的统治。

    在这样的思想之下,中原省的孙武、刘公、居正,以及来自南原省的焦达峰一致认为,共兴会目光短浅,不敢解放思想,将新军视为革命死角不予理会。此外他们搞地域歧视,只重视华南一隅。胆子太小,根本不敢在后金朝廷腹地发动起义。因此他们决定跳出来单干,将共进会割裂出共兴会。

    这个激进的共进会在发动起义上的确雷厉风行,两次在中川发动起义的熊克武实际上就是根据共进会高层的决议。只是为了便于购买武器弹药和召集人手,共进会依然顶着共兴会的虚名,熊克武也因此成了跨党派人士,他即是共兴会的成员,也是共进会的理士。

    几个月前激进的共进会在中川活动遭到惨败,不但熊克武被迫撤离出川,他们还损失了超过两百名会员。见到中川军力日益壮大,孙武等人不得不将起义的目光转向他们的根据地中原省。

    中原省处于华兰大地中部,其省会汉夏交通十分发达,号称‘九省通衢’。因此汉夏不仅仅是后金朝廷重视的腹心之地,也是各国列强争夺的地盘。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汉夏三镇之中的江口就被开辟为通商口岸,随后这里设立了撒尔、条顿、罗刹、高卢、倭五国租界,此外还有工部局、巡捕房、领事法院等迥异于华兰传统体系的管理机构。

    这些租界的管理自成一派,成为后金帝国统治的空白区,这非常便于革命党的活动和起义准备。

    不仅如此,汉夏还有着两个对起义大为有利的地方,那就是思想开化的中原省新军,和足以提供大量武器弹药的夏口兵工厂。在共兴会四分五裂,粤州起义再次失败的大背景下,中原省当地的革命组织文学社开始和共进会接触,希望能够联合组织一起起义,以打击后金朝廷的统治。

    早在9月14日的时候,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多位革命前辈的推动下,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他们决定联合反金,统一指挥在江夏将要进行的起义。因为大家都没有武装斗争的经验,因此他们一致决定由居正作为代表,到光海城请黄彬和宋教初或谭人凤来汉夏城作起义指挥,以主持中原省起义的大局。

    9月24日,两个革命团体召开联席会议,最终决定10月6日发动起义。新军各标营党人代表均参加了会议,会上通过了‘人事草案’和‘起义计划’,并选举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但很快一件事情的发生,几乎打乱了起义的计划。

    中原省新军中的南湖炮队恰好有老兵退伍,因为彼此感情不错,士兵们给老兵摆酒送行。酒桌上喝多了酒,话自然也就多了起来,一些人有些失控,在那里高声嚷嚷。此时正好有个巡逻的排长经过,听到营房内大声喧哗,他当即对士兵进行了严厉呵斥。

    士兵中带头的目兵叫做汪锡九,他是在部队中多年的老兵油子,本来脾气就很大,加上喝了酒的缘故当即情绪失控。双方从口头争吵到动了拳脚,原本只是上级饬令下级的举动,却让双方打出了真火。

    士兵之中大多喝了不少酒,他们自然不会如平日般思前想后,结果与汪锡九交好的一些人打开军械室,拿出储备的十几杆马枪对着军官室胡乱射击。好在他们枪里都是训练用的空包弹,根本打不死人,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第三百七十九章意外状况() 
枪是无法伤人的,但事情已经闹大了,这些醒了酒的士兵干脆决定大干一场。他们从军械室里拉出三门快炮打算轰击军官,可是当时后金朝廷火炮和炮弹是分开放置的,他们不得不又分兵去抢劫弹药库。结果抢劫炮弹的人还未回来,却招来了后金军马队的镇压,没有炮弹也没有子弹的士兵们只好扔掉快炮一哄而散。

    南湖炮队事件之后,两原总督瑞澂认为一旦处理过严,会损害总督府和新军的关系。因此他决定外松内紧,只是下令收缴新军部队子弹,将带头闹事的士兵开除军籍草草了事。同时增强市面军警力量,严加盘查以防出事。为了应付严峻的形势,当局随后召集官长会议,决定军队提前过中秋节,八月十五日不放假。

    1911年9月28日,南原省党人焦达峰函告江夏起义指挥部,10月6日起义南原省准备未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