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超神大军阀 >

第197部分

超神大军阀-第197部分

小说: 超神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左省的事情的确不易,这哪里像中川,一个保路同志军将大户都解决了。而西域青原等地又是地广人稀,根本不存在这些问题。”秦仲义点头道。

    “慢慢来吧,咱们总不能一下子全都改过来。只要咱们初步显露出这个意向,慢慢的搞重商仰农,相信很快就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赵守宏道。

    “说起商人,都督让我约见沙逊家族的人,现在他们已经回信了,不知道都督何时去?”秦仲义问道。

    “这么快?咱们明天就过去。”赵守宏笑着挥手道。

    第二天早上,赵守宏带着秦仲义等几个人前往沙逊洋行,会见沙逊家族的管事人伊利亚斯?沙逊。沙逊家族是撒尔籍犹太人,1832年大卫?沙逊在斋尼孟买创立了沙逊洋行,后来由长子阿拉伯特?沙逊继承父亲的实业,产业多置于斋尼。

    大卫?沙逊的次子伊利亚斯?沙逊自立门户,他于1872年在孟买开设了新沙逊洋行。光海城新沙逊洋行创设于1877年,地址就在仁记路5号,赵守宏要去的地方就是这里。

    早期的沙逊洋行是将撒尔国的纺织品和斋尼的鸦片销往华兰,因而发展为巨富。新沙逊洋行仍然继续经营鸦片、纺织品,但自从去年的罂粟事件,让全世界所有的罂粟都无法再生产出鸦片,他们的这项业务也就停了。

    为了弥补损失,新沙逊洋行从斋尼进口大麻,然后出口到华兰替代鸦片。但是大麻的制作比较复杂,其利润远低于鸦片。而且华兰人对大麻并无什么好感,因此他的生意十分艰难。为了摆脱困境,沙逊洋行在最近又涉足军火和五金,并开始向着房地产业发展。

    赵守宏此次登门拜访,新沙逊洋行上下受宠若惊。伊利亚斯?沙逊更是很明白,如今赵守宏是光海城的地头蛇,他不但掌控了整个光海城的军政,还开始向青帮等黑社会组织试探。如果沙逊洋行想要在光海城继续存活下去,与赵守宏搞好关系是必须的。

    对于赵守宏的来访,伊利亚斯早就开始准备了,今天早上他很早就来到了洋行,在将对自己打扮停当之后,他就坐在办公室里静等对方登门,可是一直到喝了三杯茶之后,却始终没有听到赵守宏来访的消息。

    “你们派人去大门口看看,为什么赵都督还没有来?”伊利亚斯走到门边,对着外面的工作人员说道。

    一名主管笑道:“老板,你都问了七八次了。你不是说赵都督九点钟才来吗?这还差十分钟。”

    “对,对,是我心急了。”伊利亚斯又把头缩回了办公室。

    “老板,赵都督到了。”伊利亚斯屁股刚刚沾上椅子,外面的下属就跑进来报告,他立刻跳了起来,带着人就往外走。

    伊利亚斯将赵守宏一行人迎入洋行之中,随后又引着他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不知道赵都督这次来,是否打算与我的沙逊洋行合作,我想咱们有许多可以合作的地方。”伊利亚斯一上来就尽显商人本色,其实他坐不住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赚钱。这阵子赵守宏的光明集团在光海城收拢大批华商,以不少新产品打开市场,占据了光海城以及周边数省极大的份额。

    这些出产自中川或是光海城两个工业区的产品都十分精巧,甚至比西大陆进口的产品还要好。结果各大洋行的利润因此被打压的很厉害,就连沙逊洋行也有些吃不消了。今天赵守宏居然主动登门拜访,他心中有着种种猜测,而最让他兴奋的一种就是双方合作了。

    “算是吧,我有与沙逊先生合作的意向,不过还需要详谈。”赵守宏笑着说道。

    “不知道赵都督打算与我的沙逊洋行合作什么?”伊利亚斯顿时兴奋了起来。

    “伊利亚斯先生有没有想过代理我的产品,在西大陆打开市场?”赵守宏笑着说道。

    “您的意思是说华药吗?”伊利亚斯眼前一亮,顿时满脸笑容。

    赵守宏摇了摇头:“对于华药我们是厂家直销的,何况如今的华药已经在西大陆打开了市场,根本不需要代理商的销售渠道。。”

    听说不是利润最丰厚的药品,伊利亚斯的心情有些沮丧。赵守宏却不慌不忙的说道:“相信伊利亚斯先生应该知道,倭国人正在打压我国生丝行业,企图摧毁我国苏杭地区的支柱产业。”

    “这个我当然知道,因为倭国生丝的冲击,沙逊洋行的业务也有部分损失。”伊利亚斯点了点头,因为上次股灾给倭国经济造成了极大损害,其政府极力想要挽回损失。因此加大了对外的经济掠夺,而作为倭国拳头产品的生丝产业自然是打先锋的角色。

    早在明治维新之处,倭国政府在出口获利方面就做过一番考量。作为东大陆地区利润非常高的产品,生丝和茶叶一直受到政府关注。由于政府大力扶植,倭国的生丝业得到了极大发展。1878年倭国生丝出口量为726吨,总产量1226吨,尚不足中国江浙两省一年产量的三分之一。1883年倭国生丝出口量达到1347吨,总产量为1682吨。

    到了1890年前后,其生丝质量已经超过了满清生丝,制茶叶也全面改为了机器化生产,倭国逐步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生丝出口国和第五大茶叶出口国。

第四百六十八章洋行的怨念() 
倭国的生丝业发展越来越快,1903年,倭国生丝出口总量达到了6750吨,而到了1910年的时候,倭国已经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生丝出口国,其每年的生丝总产量更是达到了12460吨,出口总量为9462吨,比18978年增长了十五倍还多,其产量为后金全国的六倍,占据了全球出口总量的75%。

    倭国四大财阀几乎都是靠着生丝出口赚取的利润,支持者其他产业的扩张,并借此扶植本国重工业的发展。生丝业几乎成了倭国的经济命脉,可以说只要生丝依然畅销,倭国的工业进程就不会受阻,其国家财政就还能够支撑。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并且彻底掌握生丝定价权,倭国就需要获得更大的出口份额,因此他们的目光转向了第二大生丝生产国华兰。趁着民主革命爆发之际,国家已经无力关注地方经济发展,倭国开始了对华兰生丝业的狙击。

    首先是大规模降价,利用政府补贴猛砸世界生丝市场的价格。随着生丝价格的持续走低,华兰本小利薄的生丝业首先支持不住了,那些基本属于家庭手工作坊的华兰生丝业主们纷纷破产,其产业被倭国商人大量兼并。

    仅仅用了数月时间,两江地区的生丝产地就被倭国控制了一大半,就连大蜀军政府控制的区域也不能幸免。光海城周边遭遇了一次经济动荡,幸亏光明集团的轻工业园区扩张,吸收了大量失业工人,这才没有造成民间的过激情绪。

    赵守宏和秦仲义失察之下,居然被倭国人占了大便宜,这个场子自然是要找回来的。在从山田茂那里详细了解了如今倭国生丝业现状之后,赵守宏就找到了沙逊洋行。

    沙逊洋行对倭国同样有着很大的怨念,为了利益最大化,倭国的各大财阀建立攻守同盟。其掌控的生丝产业行成产销一条龙,全部产品自产自销,根本不许外国商人插手。作为在华兰经营多年的沙逊洋行,其业务中的很大一块就是生丝销售,如今就算是有钱都买不到货源,这自然让伊利亚斯心中不痛快。今天被赵守宏提起,他又想到了那些可恶的倭国人。

    “这些该死的东亚病夫。”伊利亚斯气的咬牙切齿,随后他反应过来,对着赵守宏解释道:“我说的是倭国人,可于华兰人没有关系。”对于伊利亚斯的解释,赵守宏不以为意,因为他知道东亚病夫这个名词其实是倭国人强加给华兰的。

    东亚病夫这个名词最早产生于打开倭国国门的白鹰国,当初倭国秉承闭关锁国政策,断绝对外的一切往来,致使世界各国并不了解倭国。直到白鹰国的黑船入侵,彻底打破了倭国的国门,西方白人这才惊愕的发现,在这个封闭的岛国上,竟然居住着这样一群瘦小低矮的黄种人。

    相比于西大陆人的高大,倭国人的矮小就特别突出,加上他们那奇特的罗圈腿,以及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瘦弱,白鹰国人才给他们冠以东亚病夫的名号。这个名号因为白鹰国的传播,在西大陆非常流行,因此在白人们的意识中,东亚病夫所指的就是倭国人,当然在这个时代的西大陆,倭国人和华兰人并不是很容易区分的。

    通过明治维新逐渐强大之后,倭国人非常痛恨东亚病夫这个带有侮辱性的名号,他们认为这是对一个日渐强大国家的歧视。当时倭国对西大陆发达国家的崇拜无以复加,西大陆各国都被视为不可战胜的存在,倭国当然不可能因为一个名号与他们翻脸。

    既然无法抹去这个名号,倭国人自然就想要转移注意力,将这个不雅的名号送给别人。甲午战争之后,倭国人自然找到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开始在公开场合称呼华兰人为东亚病夫。

    依靠民间和官方的双重宣传,巧妙的将这个名号转移到华兰人身上。不过这样的混淆转移,也只不过是倭国人为了提振本国士气的一块遮羞布而已。尽管在东大陆各国之中,不少人都将这个名号按在了华兰人身上,但在西大陆这个名号依然是属于倭国的。只不过西大陆的多数人对倭国和华兰难以区分,因此这个称呼也相当模糊。

    伊利亚斯在华兰多年,自然能够清楚的区分倭国人和华兰人,因此在对倭国的不满达到极点之后,他自然而然的将这个名号脱口而出。对于伊利亚斯的道歉,赵守宏微笑以对:“伊利亚斯先生无需道歉,我知道这个名号的来由,自然不会认为您是在说华兰人。”

    见到赵守宏不见怪,伊利亚斯松了口气,他又询问道:“不知道赵都督这次来有什么事情,为什么要提到倭国的生丝?”

    “当然是与倭国生丝有关的事情,才会来找伊利亚斯先生的。”赵守宏微微一笑,他向着后面招了招手,随行的卫士给他递过来一个纸袋。

    伊利亚斯的双眼盯着纸袋,满脸的好奇神情。赵守宏笑道:“如果我说这纸袋中的东西,足以让伊利亚斯获得堪比华药的利润,你会相信吗?”

    “什么?”伊利亚斯的气息为之一滞,尽管不知道华药的利润有多高,不过光是看其供不应求的状态,相信赵守宏也没少赚钱。如今有一个同样赚钱的项目摆在面前,而且赵守宏似乎还有意与他合作,这如何不让他感到兴奋。

    “与赵都督合作,肯定是大生意了,我自然非常愿意接受。”伊利亚斯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

    在伊利亚斯关注的目光中,赵守宏从容的打开纸袋,拿出了让对方大出意料的物品,一双薄如蝉翼的女式长筒袜。

    “这是”伊利亚斯看的双眼放射出炯炯光芒,他的心脏几乎漏跳了一拍。生丝是制作丝绸的主要原料,在当今世界上丝绸的用途有这样几种,第一就是制作装饰用品,比如窗帘、靠垫、沙发面料等,这些东西用丝绸制作表面光滑明亮,质地坚韧使用时间长。第二个用途是在工业上的,例如新型的机电工业之中,丝绸所谓绝缘材料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而化学、面粉及酿酒业中的过滤稠用量也不少。

第四百六十九章畅销产品() 
尽管这些产品对丝绸的用量都很大,但在最近几年,其用量却被一个服装业的新兴产品所取代。对着西大陆各国工业的大力发展,各国民众日益富裕,有了钱自然要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新的流行服饰日益增多,而高筒袜就是这样的产品。

    因为生活在寒带地区,白人大多体毛茂盛,对于男人来说这是阳刚之气,但对于女子这却是极大的缺陷。加上白人的皮肤比较粗糙,因此白人女子的服饰在之前多是拖地长裙,以防止将难看的腿部暴露出来。

    长筒袜的出现改变了这样的情况,由于腿部被长筒袜所包裹,遮盖了皮肤缺陷和腿毛,同时又能显露出优美的腿部曲线,使腿部变得光滑细腻。这样一来使得白人女子的曲线优美,魅力更是大增。正因为这样的原因,长筒袜一经出现,立刻风靡西大陆各国。白人女子都以拥有一双长筒袜为荣,很快短裙也因此开始流行了。

    在这个时代,制作长筒袜唯一的材料就是丝绸,这也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生丝的价格一涨再涨。但是丝绸制作的长筒袜却有着不小的缺陷,首先因为丝绸十分光滑,稍不注意就容易脱落。此外丝绸耐光性不好,时间一长就会破损,而且由于生丝的制取繁琐,产量无法大规模提高。其价格居高不下,使得长筒袜几乎成了一种奢侈品。

    作为长筒袜的唯一材料,丝绸的长筒袜虽然美观,但比起这双长筒袜却多有不如。单单是这双长筒袜那近乎肉色的色泽,已经非常吸引人了。而接下来赵守宏对这双长筒袜尽力拉扯,即使让它的长度增加一倍却依然不会破裂,这可是丝绸所无法比拟的。

    “赵都督,我能不能现场试验一下这双长筒袜?”伊利亚斯说道。

    赵守宏点了点头:“当然可以,伊利亚斯先生可以随便试验。”他说着将长筒袜递了过去。

    伊利亚斯拿过长筒袜,打开门对着外面喊道:“玛丽你可以来一下吗?”

    “好的老板。”很快一个金发的白人女子走了进来,她是沙逊洋行的雇员,也是伊利亚斯的女秘书。听到老板的招呼,她满脸好奇的走了进来,知道老板正在会见重要客人,她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会叫她过来。

    伊利亚斯将长筒袜递了过去道:“玛丽,这双最新款的长筒袜,你能不能穿上试一试,让我们看看效果?”

    玛丽听得脸上一红,在这个颇为保守的年代,这样的要求似乎有些过分。可是当玛丽看到那双长筒袜的时候,她的双眼就再也挪不开了。薄如蝉翼色泽鲜亮的尼龙长筒袜十分吸引人,她笑着接了过来对着几人略一点头,随后转身走了出去。

    一分钟后,换上短裙的玛丽就再次走了进来,当她踏入办公室的那一刹那间,在场除了赵守宏之外的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