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超神大军阀 >

第380部分

超神大军阀-第380部分

小说: 超神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之前比较关注海源,赵守宏知道那里驻守着一个卫戍营的部队。当初防备地震的时候,还将这个营调出海源一个月,结果没有动静就回去了,没想到这地震还是出现了。

    赵守宏道:“立刻发布命令,抽调空军所有轰炸机和飞艇,以及能够搜集起来的民间飞艇队组成第一批救援队。让张绍增和他的伞兵旅带上充足的粮食和药品,先期空投到灾区救援。命令附近所有驻军尽快开入灾区救援,附近的铁道部队和工兵部队全力抢修道路,务必要在五天之内将道路恢复。”

    “是,我立刻就去。”周屏佟知道不能耽误时间,听到命令之后他转身就走。

    看到赵守宏严肃的神情,曹汝霖和顾维钧也知道事态肯定非常严重,他们立刻起身问道:“我们能帮上什么忙?”

    赵守宏叹气道:“我本来预感到了地震,可是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来,都怪我放松了警惕。”

    “大人说哪里话,地震岂能预知,如果每次地震都能预报,大人岂不是成了神仙。”曹汝霖摇头道。

    “对啊,大人不必自责,我们还是先想想如何对外公布吧。”顾维钧也提议道。

    赵守宏点了点头:“你们外交部立刻召开各国记者招待会,如实告诉他们地震的情况,就说这次地震为里氏8。5级,烈度极高。西特军已经派出部队前往救援,不管灾区有多么危险,身为人民的子弟兵,西特军无惧任何挑战。”

    “是,我们立刻就去。”曹汝霖和顾维钧连忙起身告辞。赵守宏也不挽留,在两人走后他立刻拿起电话,开始调配起人员物资,以便更快的对灾区进行救援。

    张绍增站立在机场上,看着眼前一个个坚毅的面庞说道:“根据最新的消息,西域省海源城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当地交通已经断绝,受灾的百姓们急等着我们去救援,大家说应该怎么办。”

    “不畏艰险,保证完成任务。”战士们纷纷呼喊着。

    张绍增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总领大人已经下达了命令,我们空降旅将作为第一批进入灾区的部队,立刻前往救援。这是总领大人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发挥实力的时候,所有人都听好了,这不是一次救灾,这是一次战役,一次非常艰难的战役。我希望各位都能够拿住最大的力量,打好这一战。现在我命令,所有人放弃一切武器弹药,装好粮食和药品,跟着我登机。”

    “是。”战士们纷纷应和着,训练有素的伞兵战士们将轻重武器和弹药统统卸掉,身上只保留着工兵铲。随后他们背起事先准备好的药品和食物,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上了飞机。

    蜀都城的一个茶馆内,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坐满了所有的座位。如今茶馆文化在西部特区内部已经发生了质变,以前代表颓废和闲散的茶馆,如今成了人们解除工作疲劳,同事朋友间增进感情的好去处。

    天气热了以后,茶馆里虽然买不起空调,却在安置了好几台雅州电器厂出产的壁挂式电扇。如今特区的百姓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家家用得起空调的程度,有电扇已经非常好了,何况在这里喝茶乘凉,又不要花销电费(西部特区已经实现了一户一表,所以单位家庭用电都按照流量计算了。)是相当好的一种选择。

    “老张,怎么才来啊,我们都来了好一会儿了。”一个穿着工作服的人走入茶馆,立刻有人招呼他。那个被叫做老张的人快步走了过去,此时桌旁已经做了三个人,他们都是熟识。老张也不客气,坐在桌前要了个茶碗边给自己倒茶边说道:“老陈啊,你们来的可真早。今天我在的那个车间出了一个次品,结果调查是流水线生产的问题还是检查员的责任,所以闹到现在。”

第九百零四章踊跃捐款() 
老陈道:“其实我来的也有点晚,和你的情况差不多,我来的时候老王和老刘都喝上了。现在咱们的工作也是太困难了,一点次品也不让出。当初我在夏口兵工厂干的时候,那产品差不多行了,谁还管那么多啊。我看当初夏口兵工厂的优等品,在这边连合格品都算不上。”

    老刘也答话道:“其实这也是好事,你看看咱们现在用的东西,哪一个不是结实耐用。工厂的产品质量好,大家也都认可,只要是出来的产品都供不应求。据说我们轧制的钢板,都是直供撒尔帝国造坦克用的。”

    “谁说不是,大家工作认真一点,对所有人都有好处。”老王也开口道:“上个月我内弟来了封信,说他在南华城的一家棉纺厂啊,现在东西都卖不出去了,老板直发愁。”

    “你怎么不让他来特区啊,咱们特区的纺织厂可是红火的很啊。”老张提议道。

    “我当然说了,他也答应尽快过来了,明天我还要去移民处登记一下,给他做个担保。”老王说道。

    四个好工友正在聊着天,耳边突然听到了一个悦耳的的声音:“各位听众,这里是中川广播电台,现在发布一个最新消息。就在两个小时前,西域省海源城发生了里氏8。5级地震。根据统计当地损失惨重,预计有数十万人遇难或者受困。特区军队已经于第一时间赶往救援,政府号召广大民众有钱捐钱有物捐物,为灾区人民尽一份力。”

    “8。5级是多大的地震?”因为这是广播里第一次广播地震的消息,老陈听不懂这些专业名词,当即询问道。

    实际上别说老陈,在场的大部分人都听不懂,一个教书先生摸样的人推了推眼睛道:“我告诉你们啊,8。5级可以很大很大的地震了。据说超过7级的地震房子就会倒的,当初咱们总领大人还是道台的时候,北疆不是有过一次大地震嘛,那次还是道台大人派兵救援的。”

    “对啊。”有人接茬道:“那次地震多大?”

    “据说只有7。5级而已。”教书先生说道。

    “哎呀,这么说来海源的地震可真大啊,我看咱们也表示表示如何?”老张惊呼一声,问向了几个兄弟。

    “对,都是特区的百姓,那就是兄弟姊妹啊。海源百姓有了困难,我们怎么能不帮忙?”老王一挥手段道:“我看咱们都去,先把身上的钱都捐了,然后看看还能帮什么忙。如果需要人手,我二话不说就去海源。”

    “对,咱们一起去。”老刘也站起身来,随后老张和老陈纷纷表示同意。四人快步出了茶馆,向着广播电台中所指定的政府门前走去。

    “咱们都去看看,大家都是特区人,可不能见死不救。”茶馆里又有人挑头,其他人纷纷响应。很快茶馆里所有的人离开桌子,乱哄哄的向着外面跑去,就连那位教书先生也是一样。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原本熙熙攘攘的茶馆就空了,几个伙计赶快收拾东西。

    那名茶馆老板焦急的看了看街上回头道:“你们看着店,我也去看看。”他说话间将收账用的钱匣子拿了出来。本想从里面抓一把钱带着,老板想了想最后一咬牙直接抱起匣子就走。

    “老板别介啊,我们也想去尽一份力,能不能让我们一起去。”一名伙计拦住老板说道。

    “是啊老板,我们也想去。我看这店里一时也没人来了,不如关了店大家都去。”另一名伙计提议道。

    “好吧,关店。今天打烊了,咱们都去看看。”老板招呼着,伙计们赶快关了店门,一行人簇拥着走上街道,在人流之中向着政府大楼走去。

    老张等四人所在的茶馆距离政府大楼比较近,他们最早来到了此地。见到十几名政府工作人员在外面摆开了桌椅和捐款箱,他们赶快走了过去。

    “兄弟,这里是不是给灾区捐款的地方?”老陈走上去问道。

    “是啊,你们看这不是有条幅吗?”工作人员指了指头顶,在上面三米的地方挂着大大的“为灾区献爱心”条幅,红底白字的条幅相当醒目,隔着很远就能看清。

    老陈道:“太好了,这是我一天的工钱,全捐了。”他说话间将兜里的钱全都掏了出来,一把塞入捐款箱里。

    “还有我的。”老张也同样捐了身上所有的钱。

    “还有我的。”老王和老刘也不甘落后,捐出了所有的钱。

    “我也全捐了。”一个慢条斯理的声音传来,原来是那位教书先生。捐了钱之后,教书先生问道:“请问这位兄弟,除了捐款我们还能做什么?”

    “这个啊。”工作人员道:“亲自去救灾是不用去了,附近县市的志愿者和驻军都出动了,咱们这里太远也没必要。不过听说灾区不少受伤的人需要输血,所以如果体质好的人可以去医院献血。哦对了,就是用针管从你们胳膊上抽出血来,然后送到灾区去给伤员用。”工作人员也不是太懂,他只好含糊的解释着,但大概意思却是清楚的。

    “走,咱们献血去。就咱们这身子骨,抽出点血不算什么。”老张说道,其他几个兄弟也纷纷响应,就连那名教书先生也跟了上去。

    “等一下,我也去。”气喘吁吁跑到捐款点的老板将自己的钱匣子打开,直接全倒入了捐款箱内。听着那噼噼啪啪的硬币落地声,旁边的人无不啧啧赞叹,这可是一个茶馆一天的营业额啊。不过那个老板并未理睬别人的赞叹,他将钱全都倒入捐款箱以后,迈开大步也冲向了医院,在他后面的是捐过款的伙计们。

    整个蜀都城都沸腾了,几乎所有人都向政府大楼涌去,随后又有不少人再从这里奔向医院。实际上在整个西部特区境内,所有的城市都是如此境况,百姓们自觉的捐款捐物,将灾区的百姓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一般。

第九百零五章万众一心() 
总领府就在政府大楼的不远处,此时赵守宏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满含微笑的看着不远处攒动的人头。一旁的蒋方震问道:“主席,我很不明白。特区的百姓们并不富裕,而政府手中又不缺钱,为什么要号召大家为灾区捐款捐物?”

    赵守宏摇头道:“这个你就不懂了,这次地震的确是场大灾难,但是只要利用得好,就能变成凝聚人心的利器。我们的确不缺钱,但我们缺人心。”

    蒋方震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的眼中闪过一抹精芒。赵守宏继续说道:“如果我们持续的跟踪报道,告诉所有人百姓们的行动,告诉他们捐出的物资给灾区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这就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的民族如今所欠缺的,就是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觉悟。他们今天可以为了灾区捐款捐物,当国家遇到危难之际,他们也同样会做,甚至不惜献出生命。凝聚力永远是一个民族繁衍发展的不二法门,只要万众一心任何国家能够富强。”

    “主席的话发人深省,领蒋某茅塞顿开啊。”蒋方震不禁感叹道。

    赵守宏道:“除了凝聚人心,我们还要提升军队的形象。任何一个国家不尊重军人都是难以维系的,只有尊重军人,爱戴军人,全民都有尚武之心,一个国家的繁荣才能有保障。这次大军入海源抗震救灾,正是我们的机会。只要报纸和广播电台跟踪报道,全民对军队的形象都会有新的认识。”

    “不错,借地震一箭数雕,将坏事变成好事,主席的大才果非常人能比。”蒋方震感叹道。

    赵守宏叹了口气:“不管是不是坏事变好事,海源的百姓还是受苦了啊,不知道张绍曾他们是否已经抵达了。”

    救灾赵守宏叹气的时候,张绍曾乘坐的轰炸机已经飞临海源城上空。因为驻守蜀都的轰炸机部队承载量有限,第一批赶到的只有一个营,其他部队还乘坐着飞艇在路上。

    看着下方一片断垣残壁,张绍曾拉下自己的风镜对面的伞兵说道:“现在要看我们的了,所有人记住你们是人民的子弟兵,现在是你们解救人民于危难的时候了,跟着我跳。”说完张绍曾一纵身第一个跳了出去。

    嗡嗡的发动机轰鸣声响彻云霄,数十架轰炸机铺天盖地而来。这一次轰炸机投下的再非死亡而是希望,随着一名名伞兵跃出弹舱,洁白的伞花铺满了整个天空。

    此时的地面上哀鸿遍野,受灾的人们尚未从突如其来的灾难中醒悟过来。不少人在自救,他们用能找到了一切工具,甚至是自己的双手趴着废墟,希望能够将掩埋在下面的亲人救出来。

    就在这是一个人抬起头来擦汗,突然看到了漫天的飞机与降落伞,他吃惊的喊道:“天上,那是什么东西。”

    经他这么一喊,附近的人都抬起头来望向了天空。有个眼尖的人看清了降落伞下,那熟悉的草绿色军装,他当即惊叫道:“是军队,是我们的军队来了,我们有救了。”

    他的话引起了一片欢呼声,地面上很快再度恢复了生气。张绍曾小心的操作着降落伞,快速降落在一片空地上。他顾不得收起降落伞,直接解开了锁扣向着附近的百姓冲去:“老乡你们怎么样?这里的情况严重吗?”

    那个人见到一名军人冲到身边先是一愣,再听到他的问话后止不住嚎啕大哭:“房子全都倒了,我的老爹还埋在里面,可是房梁太重了,我搬不开啊。”

    “什么?在那里,我们立刻去搬。”刚刚落地的几个战士听到了他的话,立刻赶了过来。

    “大家赶快开始工作,救人要紧。”张绍曾喊了一声之后,他也投入了救灾工作之中。实际上战士们根本无需命令,在降落地面之后,他们立刻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普通战士们抡起工兵铲就开始挖掘废墟,寻找被困的群众,而那些卫生兵则为受伤的群众们包扎伤口,做简单的外伤处理。在官兵们的带动下,幸存的百姓们也展开了自救,此时再无分家族亲属或血缘关系,只要是能够动弹的人,都投入到了救援工作中。

    三个小时以后,伞兵旅的后续部队也乘坐飞艇抵达了此地,他们同样以跳伞的方式降落到灾区内。一些飞艇甚至冒着危险降落下来,将两个师级野战医院和器材药品,以及大量救灾物资运抵灾区。

    两个野战医院抵达之后,救灾工作变得顺畅了起来,大量等待救治的重伤员被送入临时手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