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超神大军阀 >

第415部分

超神大军阀-第415部分

小说: 超神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任何讹诈的意思。我不知道尼赫鲁总理是如何看出,其中有讹诈成分的。”

    “你们要求按照级别赎回俘虏,总价值达到三千万撒尔镑,这简直就是抢劫。”尼赫鲁咆哮道。

    叶宜伟淡然一笑:“这不能怪我们,只能说俘虏太多了。我方总共俘虏贵国军政高官与士兵近三万人,其中士兵每人开价两百撒尔镑,尉官价格提升一倍,校官提升五倍,将军提升二十倍。地方官员省长与将军等同,其下各级也都明码标价,你可以计算一下,这有的估值是否太高?”

    “就算如此,赎回俘虏的钱也太多了,我们根本负担不起。”尼赫鲁道:“还有你们的物资价格如此之高,但是车辆用汽油的价格,比市价高出二十倍,这恐怕不合理吧。”

    “贵方应该知道,我们从西疆地区向疆南转运物资不易,需要马帮少量托运,需要通过海拔四千多米的山口,耗时半个月才能抵达。这样的运输成本,要你二十倍价钱贵吗?”叶宜伟的解释让尼赫鲁闭嘴了,物资转运困难他也知道,这么说来成本问题实在难以挑出毛病。尼赫鲁又对其他赔款提出质疑,叶宜伟都一一作了解释。因为事先早有准备,叶宜伟对答如流,尼赫鲁竟然找不出反驳的话来。

    到了最后,尼赫鲁叹了口气道:“就算贵方的损失清单成立,我们也无力赔偿。超过两亿撒尔镑的赔款,不是我们这样刚刚建立的国家所能赔偿的。”

    “无力赔偿是一回事,应该赔偿是另外一回事。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国家也不例外。既然贵国悍然发动了对西部特区的入侵,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心理准备。”叶宜伟的话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尼赫鲁脸涨得通红,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他已经实在找不出理由反驳了,但又不认可这样的条款。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大厅内一时间变得落针可闻。最终还是陈文新打破了沉默:“我们作为受害方,取得补偿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斋尼共和国没有支付能力也是实情,我看大家可以变通一下嘛。”

    听到陈文新语气似乎有了缓和,尼赫鲁心头又燃起了希望,他连忙点头道:“不错,如果可以变通一下,我们愿意接受,比如说贷款。”

    叶宜伟冷笑道:“以贵国如今的经济状况,我认为你们连贷款的利息都无力承担。如果想要变通也可以,必须要用实实在在的东西来抵偿。”

    “实实在在的东西?”尼赫鲁眉头皱了起来。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虽然斋尼共和国缺少资金,但有大片的土地嘛。”陈文新笑道。

    “要我国割让土地?这绝不可能。”尼赫鲁怒道。

    “如果对方不肯以土地进行赔偿,我只好选择答应撒尔帝国的要求了。”叶宜伟纵纵肩道。

    “什么?撒尔帝国什么要求?”尼赫鲁反问道。

    叶宜伟冷冷一笑:“撒尔帝国已经向西部特区派出特使,希望与我们合作对斋尼共和国开战。等到消灭斋尼共和国以后,我们平分这片土地。”

    “什么?”尼赫鲁失声惊叫,他心里很清楚一旦西部特区和撒尔帝国联手,斋尼共和国的败亡就在眼前。

    叶宜伟实际上在说瞎话,撒尔帝国根本就没有派出使者。但事关国家兴亡,就算明知有诈尼赫鲁也不敢不信,何况就算现在没有,这种情况也很有可能发生,他不能用自己的国家冒险。

    思量片刻,尼赫鲁颓然坐回了椅子中,他的心里明白斋尼共和国在这场谈判中彻底失败了,他必须答应这些苛刻的条件,否则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对于这次谈判的胜利,叶宜伟却丝毫也不感觉欣喜,他知道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

第九百八十八章元帅评定() 
一场外交谈判的胜负,与国家的综合实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国力孱弱哪怕外交官舌灿莲花,也无济于事。军队从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外交官别想从谈判桌上拿到,这是恒古不灭的真理,所以尼赫鲁的失败早就注定了。

    在双方正式签订条约之后,斋尼共和国承认疆南是华兰国的神圣领土,同时将哲孟雄、大吉岭、廓尔喀和克什米尔等地割让给华兰国西部特区,作为放回三万俘虏的赔偿。双方明确划定了国境线,大致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为界,斋尼共和国保证不在国境线十公里以内以任何形式驻扎武装人员,同时将割让土地上的所有斋尼族人迁回国内。

    最后一点是尼赫鲁坚持要求的,他知道有人口就有兵员,就有工作的劳动力。在斋尼国建立初期,军事尚显孱弱的时候,这一点至关重要。何况斋尼国地处赤道附近,土地肥沃河流众多气候温润,是农作物生长的极佳地区,人口多了也能够养活。

    华兰国境内有大量人口,赵守宏正好移民以彻底掌控这些地区,所以他欣然同意了对方的请求。此外为了让斋尼共和国有充足的实力对抗撒尔帝国,双方还签订了粮食换武器计划。

    为了不过分刺激撒尔帝国,粮食换武器计划以保密条款的方式签署的,双方约定每年西部特区必须向斋尼共和国提供不低于一万枝步枪和五百挺机枪,子弹随时足量供应。双方的武器交易以斋尼共和国出产的水稻折价支付,价格按照当年的实际市场价格而定。

    赵守宏对这份和约相当满意,这样一来斋尼共和国有了对抗撒尔帝国的实力,却无法对西部特区构成太大威胁。有了雅鲁藏布江河谷这样的险地可守,加上有了大片的缓冲区可以利用,西部特区在南方的防线将得到大大加强。

    对于华兰国与斋尼共和国签订的和约,最郁闷的莫过于撒尔帝国。本来撒尔帝国承认斋尼共和国,并与之划分国界只是权宜之计。撒尔帝国经济难以承担远征,他们打算等到经济恢复之后,再对斋尼共和国作战。

    可是如今斋尼共和国却找死的去撩拨西部特区,结果被打得如此之惨,还割让了大片领土。从法理上来说,那些领土并入了华兰国,已经受到国际法的保护,撒尔帝国也不能轻易违规。就算今后撒尔帝国灭掉了斋尼共和国,他们对华兰国的地利优势也不存在了,未来一旦对华兰国有什么动向,撒尔帝国会非常吃亏。

    无论如何事情已经摆在那里,就算撒尔帝国想抗议都找不到门路,他们如今唯一能做的就算拼命恢复经济,让国力再次充盈起来。其实不光是撒尔帝国,在战后的这几年中,各国都恢复了一定元气,他们重建国家的速度都越发快了起来,但是有一个国家却将重点放在了政治斗争上面。

    疾风敢死队正潜伏在这个政治为纲经济让路的国家之中,这里就是全世界政治体系独一无二的红联国。自从布宁去世以后,这个国家刚刚开始的工业大发展计划,就出现了停滞的迹象。

    因为布宁的努力大力推行,红联国在被斯曼共和国占领的巴库油田北方开辟了第二巴库油田(实际上就是在里海石油圈外围盗采)。凭借着石油出口换取的外汇,红联国大量购入各种机械设备,逐步将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发展。

    本来依靠举国体制建设的速度非常快,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过半,重工业产值就提升了一半,可谓形势大好。但因为意外遇刺破坏了身体健康,并在半年前终于撒手人寰的布宁没有想到,他死后的红联国就陷入了政治**。

    作为布宁之下的两大巨头,托洛茨基因为经常与其顶撞,在布宁逝世前就遭到了打压,势力已经大不如前。虽然他如今依然是红联军总司令,但其部下却被安插了不少人,如果不是军中威望最高的伏龙芝与他交好,同时图哈切夫斯基也对他很有好感,恐怕这位昔日红联国的军队灵魂已经被捕入狱了。

    作为原来政府二号人物的斯特林,在布宁逝世之前被任命为布党总书记,权势得到了极大扩展。不过如今他在军中的势力并不算强,除了伏罗希洛夫之外,布琼尼只是对他表示过好感,远赴华兰国的布柳赫尔则是个地地道道的中立派。

    因为军政两方错综复杂的关系,让托洛茨基尽管在与斯特拉的政治斗争中处于劣势,却暂时没有人身危险,而最让他高兴的是布宁在生前推动了元帅晋封工作即将结束了。

    元帅晋封是由布宁提出的,打算将在国内战争之中,功劳最大的五位将领晋升为元帅军衔。布宁本打算借助这些人在军中的威望,牢牢掌控整个红联军,同时巩固布党在全军的威望。

    在多方推举和投票之后,如今五位元帅的人选已经基本有了定论。伏龙芝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红联军第一人,而以骑兵著称让罗刹帝国军队闻风丧胆的布琼尼也稳坐元帅宝座了。

    布柳赫尔以稳重善战著称,虽然进攻上没有太多建树,但防守确是滴水不漏,让进攻者多有无力之感。当初临危受命,以孱弱部队驻守斯摩棱斯克,并最终让白兰军止步于此的正是布柳赫尔。

    叶戈罗夫虽然不如以上三人出彩,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他的战绩主要在保卫乌克兰的战斗中体现出来。正是因为他的节节抵抗,才让白兰军在乌克兰消耗了大半年的时间,最终给红罗军击败罗刹帝国军争取了时间。随后叶戈罗夫还在对邓尼金的作战中赢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基本稳定的南方动荡的战局,这才逼得邓尼金同意了赵守宏的提议,暂时归顺斯曼共和国以积蓄力量。

第九百八十九章医院巧遇() 
图哈切夫斯基虽然在华沙城下打了败仗,但那次却并不能怪他,之前他曾经多次上报要求撤兵,同时后勤补给的困难多数是伏罗希洛夫的责任,那是由他直接管理的。此外在国内战争之中,图哈切夫斯基也多次以弱胜强,有力支持了伏龙芝的作战,可谓军功赫赫。

    这五位红罗军高级将领都有赫赫战功,几乎是毫无争议的成了元帅候选人。而伏罗希洛夫的战绩比较糟糕,每次胜利都会损失惨重,更是有华沙城下的溃逃记录,尽管他自己从未承认过。因为这种种的问题,尽管有斯特林的大力支持,他也只是屈居第六,难以称为新的元帅。

    对于这件事,伏罗希洛夫显得非常上心,他在军内的活动更加频繁,对斯特拉也更加忠心了。可是在看中战功的军队之中,伏罗希洛夫这样善于钻营的人并不被看好,而斯特林在元帅选举方面,也不可能插手过多,毕竟他属于政府方面。

    直到布宁去世,斯特林当上了布党总书记,他才有机会插手这方面的事务,但元帅的选举已经接近尾声,他再插手为时已晚了。眼看着元帅名单即将在一周后被公布,伏罗希洛夫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对于这份荣誉他志在必得,却又不得其法。

    斯特拉同样想让伏罗希洛夫当上这一个元帅,这不光是因为关系紧密,还有政治斗争问题。如果这份几乎板上钉钉的名单公布出去,托洛茨基将会受到两位元帅的支持,而他自己一方却只有一个布琼尼对他表示过好感而已。在军队这一方面,托洛茨基将取得完胜,这对斗争双方的士气至关重要。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如果无法掌控军队,哪怕政治上再有威望,也要投鼠忌器。斯特林心里清楚,他必须做点什么,否则自己将在接下来的斗争中处于劣势,尽管他已经取得了几乎整个布党最高委员会的支持。

    斯特林这些日子都在为此事发愁,过度的忧虑甚至他头疼的老毛病又发作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去了莫斯科陆军总医院诊治。见到总书记来了,医院对脑外科最权威的拉莫斯基副院长亲自为他检查了一番。

    在检查并未发现问题之后,拉莫斯基给斯特林开了一些舒缓压力的药品,并亲自送他出门。“总书记您放心,头疼只是精神过度紧张所致。您为国家大事太过操劳了,只需要稍事休息在吃些药调养一下,头疼很快就能得到缓解。”两人一边走出医院,拉莫斯基副院长一边微笑着解释。对于这位全国最显赫的大人物,即使是红联国最权威的脑外科专家,也必须刻意巴结。

    “总书记您好,想不到您也来医院了,身体出什么问题吗?”两人说话间突然听到有人询问,斯特林抬起头来,却发现一身戎装的伏龙芝就站在他面前。

    伏龙芝是个纯粹的军人,他虽然比较倾向于托洛茨基,但仅仅是在军事方面而已。他认为托洛茨基军事素质很高,又对乌托邦主义无比忠诚,不应该受到斯特林的打压。

    除了在托洛茨基的问题上,伏龙芝对斯特林也并不恶感,尤其是对方也是杀伐果决的角色,很对他的胃口。所以伏龙芝见到对方也在医院中,自然亲切的过来打招呼。

    “哦?伏龙芝将军也在这里啊,你也是来看病?”斯特林虽然将伏龙芝看做托洛茨基最大的助力,并对他保持着警惕,但表面上还是显得非常亲热。

    伏龙芝苦笑着按了按肚子道:“您知道的,是胃溃疡,这是我的老毛病了。最近几天天气不太好,我的胃又开始疼了,所以过来看看医生,开点药缓解一下痛苦。”

    “红联军百战百胜的名将,怎么能被胃病打倒,你可要好好检查一下,一定要完全治好才行。”听到伏龙芝的话,斯特林眼前一亮,顿时犹如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这恐怕很难治好的,只能开点药缓解一下。”伏龙芝何尝不想治好,但长年的军旅生涯让他的胃口完全坏了,如今他的胃有着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多种病症,根本不是如今的医疗条件所能治好的。

    “一定要治好,一定要治好。”斯特林满脸的笑容更盛了,说话的语气也亲切了许多。两人聊了一会儿,斯特林详细了解一下伏龙芝的病情,并嘱咐他多多休息这才离开。斯特林如此关心他的病情,让伏龙芝不禁有些感动,他哪里知道其实对方心中另有想法。

    回到克里姆林宫之后,斯特林立刻拿起了电话:“伏罗希洛夫吗?你立刻来我这里一下,我有重要的事情交付给你,这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

    二十分钟以后,伏罗希洛夫急匆匆的驱车赶到克里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