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超神大军阀 >

第46部分

超神大军阀-第46部分

小说: 超神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之中有不少曾经留学西大陆的人嘛,我最近打算建立一家海事学校,专门训练船长和水手,希望他们能够来当客座教授,有时间讲讲学。也让学生们了解一下西大陆的先进知识,开阔一下眼界。”赵守宏笑着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有用吗?我们这些人学的都是海军,那是要打仗的,教商业水手没用啊。”程璧光挠头道。

    “商船水手是海军的有力补充嘛,一旦国家有战事,海军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商船水手就是最有利的补充啊。”赵守宏道:“何况我也不会让大家白白讲课的,每节课我给五个鹰洋的课时费如何?”

    程璧光被说得有些心动,不论其他的,光是这动动嘴皮子就有五块鹰洋的报酬,足以让军官们趋之若附了。海军实在太穷了,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果真的当了客座教授,赚些外快补贴家用也好。

    程璧光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而赵守宏又说道:“如果海事学院的学员能够上舰实习几个月,我愿意每人每天出三个银元的实习费,作为对海军的补偿。”

    “当客座教授没问题,我和几个老兄弟说一声就行。至于上舰实习,这个我做不了主,要请示萨军门才行。”程璧光回答道。

    程璧光口中所说的萨军门,正是统管龙江和巡洋两大舰队的统制官,如今华兰海军第一人的萨镇冰。赵守宏也知道程璧光的难处,这实习的事情只好暂时作罢了。

    “怎么?有海军的人找上门来了?刚才那个帅老头是谁?”见到程璧光走了,住在隔壁的沈若雪走了进来,对着赵守宏询问道。

    “著名历史人物程璧光,看起来很帅吧,人家可是巡洋舰队的司令官。”赵守宏笑道。

    “程璧光?看起来卖相不错,年轻个三十年足以当小鲜肉了。他来做什么?要订购新军舰吗?”沈若雪问道。

    “订购新军舰?”赵守宏莞尔一笑:“海军连吃饭都困难还订购新军舰?这次来他是化缘的。”赵守宏笑着将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得沈若雪连连摇头:“在咱们那个时代,哪一国的政府不是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太空舰队的建设之中,生怕落后于他国挨打。想不到华兰国在这个时代如此愚昧,连海军的经费都被压缩到这种程度,真是不知死为何物。”

    “算啦,朝廷也不容易,他们手中的钱连维稳都不够,怎么会有心思维持海军。”赵守宏摆摆手道:“国家积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朝中又有那么多顽固派不思进取,实在艰难啊。”

    “怎么?去了趟帝都,你就变成皇太后的贴心人了?还给他们说好话。不会是皇太后逆生长,让你心动了吧。”沈若雪取笑道。

    “说什么胡话,我连皇太后长什么样子都没看见,只是隔着帘子上了次朝而已,说什么心动啊。要说心动,有你这么个大美女在身边,心动也是对你啊。”赵守宏反击道。

    “居然调戏人家,不理你了。”沈若雪听得脸上一红,随即扭过身去。

    “你这么早过来,不会是叫我吃早饭的吧。”赵守宏做到椅子上,将自己杯中的茶喝了一口问道。

    “被你瞎闹我都忘记了,我有正事找你。”沈若雪回头瞪了赵守宏一眼叉起腰说道。

    赵守宏一阵无语,到底是谁先瞎闹啊,这种事情也能怪到我的身上。不过看在她那娇俏的摸样上,自己还是原谅她好了,毕竟和女人讲理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好吧,沈大小姐,那就说说正事是什么吧,我还赶着去吃早餐。”

    “黄炎培这个人你听说过没有?”沈若雪道。

第一百零八章救援黄炎培() 
“当然听说过,黄炎培号楚南,笔名抱一,江北省川沙县人。华兰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华兰民主同盟主要发起人之一。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华兰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华兰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赵守宏这些日子看历史书,没少对这个时代的名人下功夫,对于黄炎培这样的著名人物,他自然是如数家珍。

    “那就对了,你不是打算兴办学校嘛,这样的教育家应该对你有很大帮助。前两天有人告发他运动办学,鼓动排金革命,如今已经被两江总督端方下令抓起来了,江北省提学使毛庆蕃正在光海城调查这件事情。”沈若雪话音刚落,赵守宏已经抓起衣服冲出了房门。

    “唉,你怎么跑了,你还没吃早饭啊。”沈若雪在后面叫了两声,可是赵守宏却连头也没回。

    “安康道兼建昌道员赵守宏?”毛庆蕃手里拿着下人递来的拜帖满脸的困惑,他是听说过这位家世显赫,文武全才的少年英雄的。只是自己一个江北提学使,似乎与这个中川道员没有什么交集才对,他来见自己到底为了什么事情。

    “快请。”尽管对方比自己低了一品,可是赵氏家族势力极大,他得罪不起。何况人家依足了礼数,先送拜帖然后亲自登门拜访,拒之门外于理不合。

    进门之后两人是一番寒暄,赵守宏开门见山的问道:“听说毛大人正在彻查黄炎培一案?”

    “的确如此,有人举报黄炎培运动办学,鼓动排金革命。”毛庆蕃愣一下才回答道,他想不到赵守宏问的竟然是黄炎培。

    “我认为这纯属是诬告,黄先生创办广明小学和师范讲习所宣讲西学,自然被那些顽固守旧之人所忌讳,被人诬告在所难免。如今像黄先生这样一心为国培育英才的开明人士不多,如果任人诬告就逮捕下狱,岂不是寒了众多学子的心,于毛大人的名声也有损啊。”

    “这我也非常爱惜黄先生的才学,只是总督大人有命,我不得不如此作为。”毛庆蕃感觉自己太冤了,他也是同情黄炎培的,可是如今却好像自己忌贤妒才一样。

    “卑职愿意用身家性命担保,希望毛大人能够对黄先生网开一面。”赵守宏施礼道。

    毛庆蕃叹气道:“其实这两天有不少士绅过来为黄先生求情,我也十分为难啊。这样好了,既然赵大人愿意担保,我就与你联名担保黄先生,也算是我的一份心意。”

    “如此多谢毛大人。”赵守宏笑着说道。两人联名上表端方不提,赵守宏没有等着结果,也没有亲自去接黄炎培出狱。他知道对于这些文人,不能太过亲热,否则他们可能会怀疑你有什么企图,倒不如欲擒故纵等他来找自己。对于自己给黄炎培作担保,如果他不亲自登门道谢,那就不是文人作风了。

    等待着工业区的建设,赵守宏闲来无事琢磨起文化宣传来。来自后世的赵守宏深知宣传的重要性,而喜欢历史的他,可以在历史书中找到无数依靠宣传取得优势的事例来,所以他也有这样的想法。在当今的华兰,消息扩散最快,思想最为开明的,自然是已经成为远东最繁荣商埠的光海城。

    1907年的光海城,虽然还没有后世远东第一大海港的雄姿,但对于如今的华兰已经是最繁华的地方了。这里的消息传递最快,也有最多的知识分子能够注意到这里。想要宣传自己的思想理念,将大量人才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占据这个文化阵地是最为有利的,所以他开始琢磨着收购一家报纸。收购报纸自然要找后世最有名的,所以赵守宏将目光第一个就投向了申江新报。

    申江新报也就是后世有名的申报,这家报纸与古宁十一年,也就是一八七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在光海创刊,直到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停刊,总共发行七十七年,是近代华兰国发行时间最久,最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华兰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它前后经历晚金、北域政府、共和政府三个时代,共出版两万七千余期,其出版时间之久,影响力之广泛,是同时期其它报纸难以企及的。

    在1907年的这个时候申报还由撒尔人美查所有,报纸的影响力也没有后世那么大。不过这家报纸在公共租界之中,又临近白鹰国教会在上海刚刚创办的沪江大学,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在后金末期的这段时间之中,华兰的新闻基本上没有管制,加上租界的地利,可以说一旦办起报纸,是没有多少掣肘的。只要赵守宏想,他可以利用报纸这个阵地,改造国民思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甚至改变华兰的历史走向。

    此时赵守宏拿着一份申报,一门心思想着办报纸的事情。就在他愣愣出神的时候,一名卫兵走进来道:“大人,有个叫黄炎培的人求见。”

    “哦?他终于来了。”赵守宏笑着将手中申报扔到桌子上道:“让他进来。”

    很快一个方面大耳身穿长衫的中年人就走了进来,他衣着朴素却十分干净,一对浓密的扫帚眉下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的书卷气显示出他的不凡,让人看起来就感觉这是个大学教授。

    “黄先生你好,快请坐吧。”赵守宏热情的招呼着,同时让卫兵去泡茶。

    黄炎培施礼道:“感谢大人不惜以身家为我担保,黄炎培感激不尽,今日登门特来拜谢。”

    “黄先生大才,我实在不忍让您受到如此屈辱,担保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先生不必挂怀。”赵守宏笑着谦逊道。

    黄炎培摇了摇头道:“大人这是冒着身家性命之危保护我啊,在下自然永感于心,怎么能说是举手之劳。”

    赵守宏请黄炎培坐下,随即笑着道:“其实我早就知道黄先生是共兴会的人,应该是两年前加入的吧。”

第一百零九章登门拜访() 
赵守宏的一句话让黄炎培脸色大变,此时的共兴会又被朝廷叫做革命党,如果被人知道他加入了共兴会,这是反叛朝廷的大罪,是要砍头示众的。如今赵守宏直接道破他的身份,等于判了他的死刑,这如何不让他心惊。

    见到黄炎培脸色发白,赵守宏摆摆手笑道:“黄先生不必惊慌,其实我非常同情革命党人,毕竟大家都是为了救华兰民族,为了让国家强盛。华兰非一家一姓之华兰,乃是全天下人之华兰,这一点我深以为然。”

    赵守宏的话有些大逆不道,他甚至还说同情革命党人,这样的话一出口,黄炎培心中稍安。“赵大人身居高位,竟然同情革命党,实在让炎培大出意外。”黄炎培忍不住感叹了一句:“大人既然同情革命,为什么不加入共兴会,我们共襄盛举?”

    赵守宏不禁哑然失笑,自己还没有劝黄炎培加入先锋党,他倒是先提议自己加入共兴会了。赵守宏摇头道:“我同情革命党人是因为我知道,他们是一群怀着一腔热血,能够为祖国的强大牺牲一切的人。但这并不代表我认同你们的前进方向,认同你们以暴力革命推翻后金王朝的行为。”

    “这么说赵大人是保皇的?”黄炎培道。

    “无所谓保皇,我说了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皇帝只不过是个象征,是个供人崇拜的偶像而已。”赵守宏道:“我只想问问,黄先生认为如今参加革命的志士们,有多少真心革命,有多少是为了私心的。”

    “这有什么可说的,所有加入革命党的仁人志士,自然都是为国家强盛,心怀天下的。”黄炎培道。

    赵守宏笑了笑道:“那么刚刚叛变的孙毓筠又是为何?”他提起的正是被端方巧施美人计收拢过去的,宁江省革命党领袖之一的孙毓筠。

    “那是极少数叛徒,不能代表革命党的大趋势。”黄炎培道。

    “不错,他的确只是革命党之中的少数派,可是参加各地起义之中,掌握兵权的却并非革命党,而是那些会党人员,这一点黄先生不可能不知道吧。”

    “这个我自然是知道的,想来那些会党成员也是同情革命,愿意反抗后金的。”黄炎培点点头道。

    “也不尽然,这些人的想法我比你更加明白。”赵守宏道:“其实这些人所想只不过是冒险搏个出身而已,他们以为改朝换代的时候已到,如果能够建首义之功将来新朝建立就能以元老自居,即能获得实惠又能光宗耀祖。最不济也能收拢一群人建立自己的势力,捋取足够的好处。有这样一群人加入革命,即使孙文海先生带领的共兴会成功推翻了后金朝廷,最后会如何?”

    “这不可能,这些人都是愿意反抗后金朝廷的,他们必然会团结在共兴会周围。”黄炎培话说的很没有底气,其实连他自己也知道这不太可能。只是如今革命党的想法就是推翻后金帝制,对于之后的事情想得并不多。

    “是不是团结不一定,就算后金朝廷被推翻,他们也等于完成了反金的任务,到时候就是自己捞好处的时候了。为了捞取好处,就要占据地盘,尤其是那些富庶的地方。有了广大的地盘和足够的钱财,就能掌握更多的人枪,就能蝴蝶更大的利益,这些掌握的军队的人最直接的想法自然就是出兵抢了。到时候整个国家将会因此陷入军阀混战的境地,国家元气流散,人民苦不堪言,甚至比后金时更甚,这是你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吗?”赵守宏双眼盯着黄炎培道:“何况外国势力虎视眈眈,尤其是倭国和罗刹亡我之心不死,照这样下去最后我们只能做亡国奴,这却都是拜革命党所赐。”

    黄炎培大怒道:“胡说八道,难道你认为保留后金朝廷,让腐败的封建王朝一点点葬送华兰国土是对的吗?”

    赵守宏摇头道:“黄先生稍安勿躁,我只是按照事实推理,并不是否定革命党人。相反我认为革命党还是做出了不小贡献的,至少如今后金朝廷已经感受到危机,开始想要立宪了。”

    “立宪只是一个幌子而已,到头来还不是后金权贵掌权?”黄炎培怒道。

    “说的没有错,黄先生算是直透本质说到了根子上。”赵守宏靠近黄炎培说道:“可是民众不可能都有黄先生这样的眼力,他们不知道这是后金朝廷的缓兵之计。毕竟民心思定,只要能够安稳的生活下去,他们是不愿意冒死革命的。其实真正想要救华兰,最主要的不是推翻后金朝廷的统治而是开启民智,只有让民众彻底觉醒,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开民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