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超神大军阀 >

第482部分

超神大军阀-第482部分

小说: 超神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反坦克地雷等多个品种。张绍曾让战士们亲自动手,在阵地前方长达十五公里的地区内,布设了大量地雷。这些地雷是掺杂在一起布置的,步兵雷和反坦克雷混合埋设的。

    这样的布置会让红联军难以破解,如果用坦克一味推进,很容易被反坦克地雷摧毁,而如果让步兵去拆毁反坦克地雷,又容易被步兵地雷炸死。加上伞兵师用炮火时不时的偷袭,要想经过这片没有保留安全路径的雷区,可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

    气势汹汹而来的红联军很快就感受到了这份诡异,当一个班的红联军士兵被一枚阔刀雷打成了碎片,所有人都震惊了。第十九集团军的不少战士都亲眼看到了这一幕,没上过战场的新兵们当场晕倒了好几个,从那以后许多红联兵患上了地雷恐惧症,一旦发现有地雷当场就会昏厥。

    红联军打算派出步兵排雷,但很快就遭到伞兵师炮兵的偷袭,损失了不少人。尽管红联军的炮兵很快压制了红联军炮兵,但步兵的损失已经难以挽回。不少有排雷经验的步兵被炸死,负责指挥的伏罗希洛夫立刻命令派出新的部队前往探雷。他们每人被发给了一根探雷针,一旦针头接触到了地下硬物,就可能是地雷。到时候拨开土层就能见到地雷了。

    不过磁性地雷可没有这样的好脾气,战士们背着的步枪和头上的钢盔磁性太强,当步兵靠近到一米之内的时候,地雷就会因为强烈的金属反应而爆炸,根本容不得红联士兵排雷。

    红联军根本不知道磁性地雷的工作原理,自然无法预防,他们只是明白有的地雷不需要触发就会自己爆炸。探雷的工作难以进行下去,红联军士兵甚至到了谈雷色变的程度。

    红联军高层急了,斯特林不得不将图瓦切夫斯基换到了指挥官的位置上。面对强大的地雷阵,图瓦切夫斯基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集中全军火炮实行了一次弹幕徐进战术。只不过这次弹幕徐进目标不是掩护步兵冲锋,而是利用炮弹的爆炸,引爆那些埋设的各式地雷。

    图瓦切夫斯基的方法非常管用,红联军的炮弹虽然被严重消耗,却很快在彼列克普地峡的正面开出了一条宽达两公里的安全通道。尽管零星的漏网地雷依然会给红联军造成伤害,但已经无关大局了,红联军得以对伞兵师展开了进攻行动。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伞兵的弱点() 
张绍曾见到自己的地雷阵被轻易破去,也暗暗心惊对方指挥官的头脑灵活,幸好在地雷埋设的同时,他也没有放松阵地的建设,整个彼列克普地峡都被纵深达到十公里的阵地所覆盖了。

    这个阵地修建的相当优秀,七条防线内不但有各种机枪和火炮堡垒,各种弹药所、防炮洞、包扎所等设施也样样俱全。而且七条防线都被交通壕贯穿,可以轻松的机动兵力用于防守。在七条防线的前方是三条反坦克壕与三道铁丝网,足以挡住红联军的所有主流装备。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个精明的军人,素有“红色拿破仑”之称,他知道在如此狭窄的正面战场,遭遇到如此严密的防守,唯一的办法只有以力破除。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也是个爱惜士兵生命的指挥官,他宁可多耗费弹药也不会用人命去填,这一点他与伏罗希洛夫正好相反。

    当发现对方防守严密的时候,图哈切夫斯基立刻调动了所有炮兵,用超过四百门火炮对阵地实施猛烈轰击。伞兵师没有重型火炮,只能躲在阵地中默默忍耐,好在利用空投的大量速干水泥和钢筋,伞兵师修筑了坚固的穹顶防炮洞。这种防炮洞比临时用原木盖顶制成的要坚固许多,至少如今红联军最大口径的一百五十二毫米口径火炮难以击穿。

    所有人都蹲在防炮洞内,捂紧耳朵张大嘴巴,忍受着对方猛烈的炮击。犹如炼狱般的炮击进行了一个小时,驻守前沿阵地的彭清宗感觉自己的头都要炸开了。当炮击过后几分钟,他还感觉晕乎乎的,不过现在可不是休息的时候,炮声结束之后就是步兵冲击了,彭清宗二话不说,直接冲出了防炮洞。

    作为仅次于特种部队的精锐,伞兵师里充斥着老兵,他们都明白炮击结束意味着什么。红联军的火炮刚刚停歇,战士们都扛着装备冲入战壕,准备打击对方的冲锋部队。

    彭清宗快步冲入战壕,入眼的情况让他大吃一惊。战壕受到的破坏还算轻微,毕竟在战壕的两壁上都进行了加固处理,不但有钢管作为柱子,还排设了一些木板用于稳固,但是在阵地前方的反坦克壕和铁丝网就遭殃了。

    因为这些地方都是炮击的重点,受到的迫害也特别严重。原本整齐划一的三道铁丝网如今变成了一副地震过后般的景象,用于加固的钢柱东倒西歪,滚筒式铁丝网多处被炸断,已经失去了阻挡步兵前进的能力。而原本深达五米宽达四米的反坦克壕,如今已经成了半米深的小浅坑,就算是步兵也能轻松翻越了。

    彭清宗正了正自己的军帽,心中暗暗担心,他知道今天的仗不好打了。对方是个高手,懂得以炮火铺平前进的道路,既然对方肯下这么大本钱进行炮火准备,接下来的进攻必定是狂风骤雨般的。

    他猜的一点都没错,很快在七十多辆t18坦克的掩护下,大队红联军士兵发动了进攻。这是红联军第一次使用步坦协同的作战方式,看上去额运用的却颇为熟练,显然是有高人指挥的。

    彭清宗眯起眼睛,对着旁边的伞兵道:“命令反坦克炮进入阵地。”

    “明白。”那个伞兵去了不久,一队队扛着粗大炮管的士兵就从后方阵地增援了上来。因为害怕被红联军炮击毁掉,反坦克部队都被配置在了后方,如今接到命令,这才进入了第一线阵地。

    伞兵们一阵忙活,将粗大的炮管安装在纤弱的三脚架上,这正是华兰军独门的反坦克利器,一百毫米口径无后坐力炮。超过五十门无后坐力炮被安装完毕,等待着红联军坦克的靠近。

    最大时速只有17公里的t18型坦克蹒跚着向前推进,这种仿造世界大战时期高卢国ft17雷诺坦克的产品,早已落后与时代了,但如今却是红联国最好的选择。尽管这些坦克不甚令人满意,但至少能够为步兵提供遮蔽,同时在抵御对方机枪火力的同时,也为己方提供了移动的火炮和机枪火力。

    红联军坦克兵们志得意满,驾驶着自己的坦克向着伞兵师冲来。他们早已被告知,在他们面前的是只有轻武器的伞兵部队,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全部消灭。事实上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也是这么想的,伞兵虽然还是个新生事物,但各国高级军官都进行了论证。

    各国之所以迟迟不编组这个兵种,就是因为他们无法携带重型武器。一支注定被包围的军队,却没有重型火炮和坦克能用,在如今这个对火力越来越重视的年代来说,这样的组合是致命的。当今世界上,唯一编组了伞兵部队,并有实战经验的就只有华兰军而已,而这些战例也都是在对国内作战的时候取得的,面对缺少炮火的华兰国内军阀,这些战例并不具备可参考性。

    事实上这次听说华兰军派出伞兵,一举切断了克里木半岛的对外联系,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也暗暗吃惊。他即吃惊于伞兵的神出鬼没,竟然毫无预兆的就降落敌后,出其不意的切断交通要道。也吃惊于华兰军的决绝,竟然让这样一支军队深入敌后,坚守似乎是不可能守住的阵地。

    不管是赞叹伞兵的神奇,还是赞叹于华兰军的失误,图哈切夫斯基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这支部队。他的心里非常清楚,就算伞兵很容易被消灭,但他们切断交通要道的战略影响也是很大的。

    克里木半岛被切断交通,驻守在那里的部队士气将受到极大影响,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打通交通线,将援兵派过去,克里木半岛很可能被对方直接攻克。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再消灭伞兵部队,也无济于事了。

    正是因为知道彼列克普地峡的重要性,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才会倾尽全力,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伞兵。在战斗一开始,红联军的炮兵就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火力覆盖,直到将所有炮管打红,不得不停下来才作罢。紧接着就是两个坦克团掩护着一个步兵师发起了进攻,打算先试探一下对方的火力如何。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三棱军刺() 
“开火。”彭清宗很快就让对方知道了,他们面对的绝不是一个软柿子。无后坐力炮纷纷开火,在一千米的距离上就命中了那些t18坦克。前装甲仅有16毫米的轻型坦克,如何能够抗住100毫米口径的炮弹,当无后坐力炮的炮弹撞击在坦克装甲上,因为威力过大,炮弹居然直接穿过前装甲在坦克内部引发了爆炸。十足的装药爆炸起来威力十足,结果孱弱的坦克竟然被炸得完全爆开,成了如盛开的菊花般放射性的结构,看的步兵们目瞪口呆。

    接连七八辆坦克被打成了灿烂的菊花,其中的坦克兵骨肉无存,看得红联兵们一阵发呆。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原本强大的坦克居然会被虐得这么惨。后面的红联士兵赶快对着华兰军阵地射击,希望能够压制对方的火力,不过他们很快就遭到了几十挺二六式机枪的射击顿时死伤一片。

    红联军士兵悍不畏死,即使遭到了重大伤亡,依然毫不退让的继续发动进攻。见到伞兵师火力强大,图哈切夫斯基元帅非但没有将进攻部队撤下来,反而又增派了两个步兵师上去,作为后队的支援。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很清楚,对方可能武器精良,但人数绝不会多。与其慢慢用添油战术消耗对方的弹药,不如利用梯次兵力的不断进攻,接近对方打近战,这样对方人少的劣势就会暴露无遗。

    这个判断是绝对正确的,政委们手里举着铁皮喇叭,与战士们一起发动进攻,在冲锋路上他们依然大声鼓舞着士气,催促着战士们加快速度。“同志们,红联军的战士们,万恶的敌人已经踏上了我们的国土,侵吞我们的财产。为了保卫祖国保卫红联国保卫我们的家乡,跟着我冲啊。”这些政委们的鼓动非常有效,红联军士兵们在这些政委的带领下,低头冲向了华兰军的阵地。

    前面的红联军士兵倒下了,后面的人又顶了上去,士兵们一批批的死在进攻的道路上,却为后面的战友争取到了机会,眼看着红联军的进攻部队越来越近,彭清宗满头都是汗水。

    第一批发动进攻的红联军坦克已经被全部摧毁了,现在红联军士兵们只是在以血肉之躯铺平进攻的道路。那些无后坐力炮也调转过来,换装榴霰弹对着红联军士兵射击,可惜弹道低平的无后坐力炮即使使用榴霰弹,对步兵造成的伤害也有限,根本不足以阻挡对方的进攻。

    阵地上华兰军的机枪都打红了枪管,换上新的枪管之后,还不等旧枪管凉透,新的枪管又被打红了。眼看着机枪没有了枪管可用,一些战士灵机一动,解开裤子对着机枪撒尿,用尿液为机枪冷却。看着嗤嗤的白烟从枪管上升起,尽管气味实在令人作呕,但毕竟枪管凉了,他们又端起机枪开始了欢快的射击。

    红联军已经是第五波军队派了上去,看着华兰军阵地前密密麻麻的尸体,几乎将大地变成青灰色,图瓦切夫斯基也感到心情沉重。不过在这样的战斗中,坚持就是胜利,有时候只需要多坚持片刻,就能见到胜利的曙光,而现在冲锋在最前面的红联国士兵已经距离华兰军阵地不足一百米了。

    嗵嗵的闷声响起,数十门榴弹发射器几乎同时被扣动了扳机,密集的榴弹射向红联军,爆炸将上百名红联军士兵抛向了空中,然而这却无法阻止对方的冲锋。

    那些红联军士兵仿佛是麻木不仁的机器,身边伙伴的死亡根本无法影响他们的情绪,他们知道向前冲锋再冲锋,直到生命的尽头。政委们同样损失惨重,但正是这样一群人,鼓舞着全军的士气,让那些战士可以舍生忘死的战斗。

    彭清宗少将皱了皱眉,他知道必须立即出击,如果被对方压在战壕里,华兰军将非常被动。他顺手抄起一名牺牲战士的半自动步枪大声喊道:“不能让红毛子比下去,大家跟我来。”说完他纵身跃出战壕,挺着上了刺刀的半自动步枪,大步冲向了红联军的队伍。

    见到旅长亲自上阵,几名警卫员紧紧跟了上去,随后华兰军全线都发起了反冲锋,用手中雪亮刺刀迎向了数量众多的敌人。眼看着双方刺刀交击在一起,图瓦切夫斯基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只有拼刺刀才是红联兵的长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与对方优势火力交手,达到以小代价赢得大胜利的机会。

    之前上万人的死伤是值得的,因为正是他们的死伤,为红联军争取到了一个肉搏的机会,当刺刀交击在一起,就不是先进武器能够做主的了,人数的优势将越加明显。

    可惜图瓦切夫斯基从未领教过,来自东方的刺杀高手们,这些由武林高手训练出来的战士,拼刺技术极为精通,根本不是野路子出身的红联兵所能比拟。

    华兰军安装在半自动步枪上的折叠刺刀同样不容小觑,这种被称为三棱军刺的新型刺刀乃是华兰军冷兵器最新的巅峰之作,它脱胎于古代的三隅矛,整个刀身呈三棱形,对应三处刃口的则是三道深深的血槽。

    这种军刺放弃了劈砍削等功能,专一于刺的功能,可谓将刺杀动作用到了极致。三棱军刺采取锰钢材质,刀身经过亚光处理,整体呈灰白色。通常一柄好刀需要兼顾韧性与硬度,但这两个指标却是一对矛盾,通常硬度高的材质比较脆,容易折断,而韧性好的又不够硬,但三棱军刺却解决了这个难题。

    因为军刺本身比较厚实,不会轻易折断,而刃口厚重且硬度高,又保持了锋利和耐磨性。这种军刺还能阻止人体自动止血的功能,通常有刀刺入身体之后,一旦拔出身体会自动挤住刀口,慢慢减小流血。而三棱军刺的破口是方形的,而且每一面都有血槽,伤口不容易因为内外压力差而吸住刀刃,而且肌肉的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