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超神大军阀 >

第549部分

超神大军阀-第549部分

小说: 超神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了指潜艇,赵守宏道:“既然大家有所怀疑,我就和你们一起下潜,这样总该可以了吧。”

    “这绝对不行。”**摇头道:“以您的身份,怎么可以犯险?”

    “刘将军,这艘潜艇是我国最新科技的成果,绝对不会有危险的。如您不相信,我也愿意陪同下潜。”刘鼎见到赵守宏亲自上舰,也急忙跟了过去。

    “我也愿意去。”钱三强和沈鸿都表示愿意随潜艇下潜。看到几位设计师和赵守宏都要上艇下潜,潜艇兵们纷纷表示愿意承担这个实验,最后**决定他亲自担任艇长,完成这次历史性的下潜。

    在赵守宏的带动下,一群人很快进入了潜艇,**亲自指挥着两名舵手,小心驾驶者潜艇,向着港外驶去。三个多小时之后他们远离港口,来到了大海深处,这里的深度已经接近四百米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操作,潜艇兵们已经慢慢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尤其是那些第一次接触核反应堆的轮机兵们,尽管他们提前经过了特别训练,但还是花费了很长时间才能熟练的操纵设备。使用之下,这些轮机兵们吃惊的发现,在没有任何柴油味的发动机舱内,居然安静的犹如驾驶舱。

    尽管涡轮机依然会有微微的噪音,但因为使用了沈鸿设计的三万吨水压机,加上赵守宏设计的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所有零件的精度都能达到原本历史时空中八十年代的世界最高水平,这样的噪音就算不经过消音处理最多只有六十分贝而已,比超过一百分贝又无法消音的柴油机不可同日而语。

    看到已经差不多了,**立刻下令道:“主舱注水,前后舱注水,向下五度,十节航行。”

    随着**的命令发出,潜艇的主压水舱和前后的四个用于调节姿态的压水舱同时注水,潜艇快速的向下潜去。两名舵手操纵着前后两幅水平翼,努力保持着潜艇的平衡,而原本的艇长高强双眼死死盯着深度表。

    “潜艇下潜深度五十米。”高强大声喊着。

    “继续下潜到两百米深度。”**大声说着。

    “一百米。”

    “一百五十米。”

    “一百八十米。”高强大声报出数据,当达到一百八十米的时候,**再次下令:“水平翼恢复平衡。”两名舵手不敢怠慢,立刻缓缓拉平了水平翼,潜艇终于在两百米左右的深度恢复了水平状态。

    所有人都在侧耳倾听着艇外的动静,这里的海水压力已经相当于二十个大气压,普通潜艇是无法到达的,例如以条顿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其潜艇最大潜深也只有一百五十米而已,撒尔帝国的最新式潜艇更是只有八十米左右的潜深。

    如此大的潜深,以前还从未有过先例,这也是艇员们不敢进入潜艇的原因之一。不过众人倾听了片刻,却没有那种到达极限深度时,海水压迫艇壳产生的咯吱声,显然这艘潜艇的下潜深度还有余量。

    赵守宏看向刘鼎和沈鸿道:“这艘潜艇根据计算,最大下潜深度是多少?”

    刘鼎道:“根据我们的计算,这艘潜艇的战时最大潜深就是两百米了,不过为了应付特殊情况,真正的最大潜深是战时最大潜深的1。5倍左右,也就是说大概三百米,不过那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再增加必然是艇毁人亡的结果。”

    赵守宏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我们这次是试航,不是搞科研实验,两百米已经足够了。提升高度,然后进行航速试验吧。”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优势明显() 
**点了点头立刻发出了命令,潜艇开始慢慢上浮,很快达到了三十米的深度。这个深度已经是战时巡航的潜深,再往上就容易暴露目标了。**从实战角度出发,决定在这个高度上试验航速,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要求潜艇打开主动声呐,以接收海底地形图像,防止出现危险。

    这艘核潜艇因为核反应堆动力充足,根本不用担心动力不足的问题,所以设计师们大胆的在潜艇两侧和后部设计了三个被动式声呐阵列,每个阵列都由高达三十台声呐组成,而在艇首的主动式声呐列阵也有六台大功率声呐。这样的声呐组成,可以让艇上的人更加清晰的了解大海中的一切,不但可以增强战斗力,也能够更好的防止各种危险的发生。

    有这么好的声呐辅助,潜艇得以在陌生的海域快速航行。潜艇的速度在逐渐的加快,然而速度表却似乎无止境一般,飙升的越来越快,只花了十分钟时间就达到了十五节的航速,这让平时习惯了水下三节航速的艇员们大惊失色,然而航速还在继续飙升。

    直到航速抵达二十三节,才最终停留在那里,无法继续加速了。看到这一幕,**中将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平时使用的常规潜艇虽然名义上有七八节的水下航速,但实际上如果真的那么做了,不出一个小时电池的电量就会被耗光了。设计上潜艇的水下最大航程,实际上是以最经济的三节左右速度航行产生的,那样的速度下,简直犹如蜗牛爬。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氧气了,一般潜艇内的氧气供应是依靠压缩空气的。这些空气消耗很快,一般每艘潜艇只需要二十个小时,就能全部耗光,这还是在不执行战斗任务的人必须睡觉,以减少氧气消耗的情况下。而核潜艇却能够依靠水电解为艇内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根本不怕消耗。

    饮用水同样是个大问题,普通潜艇上有专门的底舱放置压舱水,这些压舱水是为了让潜艇保持重心,避免在水中翻滚,同时也是储存淡水的地方。当然因为淡水会被消耗,一般在一个舱室淡水用光之后,会填充海水。等到回海港之后,再排空海水重新充入淡水。这样的做法造成了一个问题,在反复使用之后,淡水舱就带上了淡淡的咸味,无论怎么冲洗也去不掉。

    核潜艇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使用核反应堆带动涡轮蒸汽机,蒸汽机在运行中可以冷凝蒸汽的纯净水,作为艇员日常的饮用水使用,非常方便简单,甚至在制作淡水的过程中,还能为厨房提供食盐,可谓一举两得。

    这一切的好处,都是因为核动力反应堆,能够提供几乎无尽的动力,让他们不需要为了动力而烦恼。而核反应堆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在海底无限潜航,同时能够始终保持最高速度,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当几位工程技术人员,你一言我一语的将核潜艇的好处娓娓道来,**等人已经是双眼放光了。现在他们已经对这艘神奇的潜艇喜爱的不得了。**中将立刻向赵守宏提议,向国会申请投资计划,为海军完全换装核潜艇。

    赵守宏翻了翻白眼,这家伙还真敢狮子大开口,当核潜艇不花钱啊。核潜艇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制造费用和维护费用却比常规潜艇高了十倍不止。何况如今核潜艇是国家机密项目,要靠科研还可以作为保密项目研制,如果装备军队就必须通过国会拨款,那么这样先进的武器就***了,这就是民主最不好的地方,没有秘密可言。

    赵守宏只好安抚他道:“这潜艇如今还在试验阶段,没有最后定型。稳定性方面有所欠缺,核动力装置第一次使用,究竟安全性如何,至少需要两年的试验航行。此外艇形尚未最终定型,武器也没有安装,这都需要后续科研项目的支持。”

    “那要多久,海军才能装备?”**听得心头发急。

    赵守宏道:“至少五年才行。”**闻言顿时气馁,不过有总好过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海狼3型潜艇还属于先进潜艇的时候,华兰国却有比海狼4型潜艇更好的潜艇,他还有什么不知足的。**甚至打算申请自己回去当艇长了,如果能够驾驶这样一艘几乎无敌的潜艇,司令官的位置他并不在乎。

    在测试过核潜艇之后,赵守宏感觉非常满意,他嘱咐刘鼎、钱三强等人,一定要继续完善核潜艇,要让反应堆越来越安全,决不能出事故。对于赵守宏的要求他们自然满口答应,赵守宏则表示这次核潜艇的研制成功,公司会给他们发放特别奖金的。

    如今的武器试验还属于汉兴集团公司内部,赵守宏是有完全决策权的,这也是他能够绕过国会研发武器的原因,当然这样的研究没有国家拨款,一切都是赵守宏自费承担。

    视察了一遍芦潮港工业区,以及附近新兴的无锡、杭州等工业区之后,他就登上了飞机。在退居二线之后,他就决定巡视自己的产业,查看一下发展情况了。如今赵氏财团的光明集团公司和汉兴集团公司,国家企业集团和常驻与南十字星岛的好莱坞财团已经成了华兰国的三大支柱,其势力之庞大令人侧目。尤其是汉兴集团公司,因为掌握着华兰国超过八成的军火生意和全部华药生产,其规模更在光明集团公司的五倍以上,工业基地更是遍布全国。

    自从担任总统以来,赵守宏还从来没有时间好好巡察一下自己的产业,甚至连如今企业规模究竟有多大,他也只是有个大略的概念而已。这么多年来,赵氏财团都是由赵守宏的妻子沈若雪,以及几个跟随他出生入死的经理照管,产业发展一直蒸蒸日上。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先锋2号火箭() 
本来要想了解产业规模和明细,只需要从沈若雪那里调用一下资料,就足以清楚的,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就是看看各个研究基地中的新式武器研究。光海城的核潜艇试验基地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要去另外一个基地看看了。

    在零号基地的西昌附属基地内,他见到了一群研究火箭的专家。经过多年的培养,如今这里的火箭专家已经有超过八成都是华兰人了,而且平均年龄不足四十岁,都是精力充沛的当打之年。

    现在的西昌基地的研究中心,可是不是当初在零号基地时的简陋样子,他们不但拥有各种各样的元器件和燃料生产车间,要有专门在山体中开凿的大型洞窟,作为恒温的维护保养仓库。

    赵守宏在这里看到了已经将十一颗通讯卫星和七颗科研卫星送上天空的先锋1号宇航火箭,以及经过三次试验后,将一名宇航员送入了太空的先锋2号火箭。

    “这种火箭的载重能力如何?能承受多大的太空舱?”赵守宏指着明显打了一圈的先锋2号火箭问道。

    一旁的年轻技术员钱学森说道:“先锋2号火箭采用两级火箭外加四枚助推火箭的设计,最大起飞重量287吨,最大载荷4。7吨。”

    赵守宏听得连连点头,因为他的及早布局,加上利用条顿国的工业体系为基础,如今华兰国在各个基础工业与外国持平的情况下,在许多新兴科技中已经独占鳌头,甚至比国外领先数十年了。

    例如这种先锋2号火箭,已经能够担负起载人航天的工作了。就在一个月前,在经历三次无人宇宙飞船试验以后,第一名宇航员被送入了太空中,不过很可惜这位宇航员是一只猩猩。但是第一次真正的试验成功之后,赵守宏就有了把握,他要将真正的人送入太空。

    以如今华兰国的实力,已经可以将核弹装上这样的运载火箭,让其摇身一变成为核武器洲际弹道导弹了。但是赵守宏不想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如果可以他宁肯多拖上一段时间。

    根据赵守宏的了解,因为他将世界上还不受各国重视的火箭和核物理专家都请了回来,造成国外对这两个学科的研究比历史上滞后十年以上。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情况很可能越来越严重,这正是赵守宏所想要的。

    如今华兰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大势力,已经不需要什么杀手锏去对付敌人了。只要让核武器的出现晚上几十年,赵守宏估计华兰国甚至有可能成为世界的霸主,到时候他更希望将人类社会的秩序导向真正的和平,让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宇宙大航海时代。最不济也要让华兰民族能够尽快步入宇航时代,不受到其他民族的掣肘。

    赵守宏想得有些出神,钱学森却在旁边低声问道:“总统,我有个问题。”

    “不要叫我总统了,我现在只是国家战略安全顾问,你可以叫我赵顾问。当然这里属于汉兴集团公司麾下的产业,你也可以叫我老板或者总裁。”赵守宏微微一笑道:“你有什么话都可以问,我一定会解答的。”对于这位后世华兰国多年的航天学科带头人,赵守宏是倍加呵护的。

    只是个技术员的钱学森点点头,他看看左右的人距离较远,那些随行而来的更是在火箭旁指指点点说着什么,他才低声道:“总裁,你是不是还有另外一支火箭研究团队,水平还比我们要高许多?”

    “什么?”赵守宏一愣,他不明白对方的话是什么意思。

    钱学森以为问得是自己不应该知道的秘密,他的脸上登时色变,全身被吓得打了个激灵。赵守宏此时醒悟过来,看到钱学森的脸色就知道他心中所想了。赵守宏笑着摇摇头道:“不用紧张,说说你为什么判断,我手里还有一个火箭研究团队?”

    看到赵守宏丝毫不以为意,他的脸色略略好了些。虽然赵守宏不见怪,他也知道这不是应该在大庭广众下说的事情。幸好其他人距离较远,他当即压低声音道:“我晚上喜欢用天文望远镜看天象,最近我发现在地球深空轨道上有一个人造物体。”

    “哦?人造物体?”赵守宏笑着道:“继续说。”

    钱学森点点头道:“这个人造物体位于深空轨道,而我们所发射的卫星都在近地轨道,所以不可能是我们发射的。当今世界上也不会有其他国家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判断那是个华兰国制造的人造天体,而且这个天体的规模很大,几乎是卫星的一千倍左右,这让我非常不解。因为根据我的计算,就算是一块一块放入太空再拼接的,以如今先锋二号的能力也办不到,何况还是在深空。”

    赵守宏听得恍然大悟,他的确在中川省的山区中建立有另外一个制造工厂。不过那个制造工厂并不生产火箭,而是依靠零号基地的科研数据结合荣耀的计算分析,制造用于宇航的各种太空舱。

    这些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