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超神大军阀 >

第98部分

超神大军阀-第98部分

小说: 超神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汰馀今年二十三岁,他是重山城人,如今正在东川学院读书。这位后世的著名实业家,裕大华传奇性的奠基人,华兰纺织业巨子,自然是新型混纺织物纺织厂经理的最佳人选。

    杨粲三同样是重山城人,作为巨商杨文光的第三子,华兰著名的金融家,赵守宏自然也不会放过。他打算先让杨粲三管理香料工厂,等过些日子就建立自己的中川工商银行,作为自己各个产业资金流动的门户。杨文光本就与自己有着密切的商务往来,相信自己能够如此信任他的儿子,其对自己的好感还会增加的,这样自己就能更强的团结本土商人,组成属于自己的利益集团了。

    赵守宏在家里埋头工作,谋划着如何扩大自己的产业,此时却有人登门拜访。赵守宏命人将来人带进来,他吃惊的发现来人竟然是亲自拜访而不得的虞洽卿和朱葆三。见到两人联袂而来,赵守宏自然亲热的迎了上去。

    “虞老,朱老,两位怎么有时间来我这这个小地方?”赵守宏将两人让到上座,随后笑着问道。

    虞洽卿笑道:“不错我们的确很有时间,算来我们在这中川转悠了半年多了。”

    “说起来这半年也没白过,所到之处真是大开眼界啊。”朱葆三也哈哈大笑道。

    “两位居然来了半年多,我这些日子去了西大陆,实在慢待了二位。”赵守宏说道。

    虞洽卿摇了摇头:“这样不算慢待,毕竟我们事先没有打招呼。何况我这人有个毛病,让你自己介绍我还未必信,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虞洽卿指了指自己的眼睛道。

    “这一次咱们老哥俩眼睛都快不够用了,这气派果然非同一般啊,我还从未在华兰看到过这样庞大的工业区。”朱葆三补充道,其实赵守宏如今的工业区还很小,就算与西大陆二流国家相比也远远不如,但在贫苦落后的华兰,已经相当了不得。

    “两位如此推崇,莫不是有了来这里经商的想法?”赵守宏笑着看了看二人,他很希望把更多的华兰商人拉入自己的圈子,以壮大华兰的工商阶层。

    虞洽卿和朱葆三对视了一眼,点头道:“不错,这里的经商环境非常好,路上没有苛捐杂税,商路通达又有抢手的产品,不来这里才是傻子。我最看重的还是交通,如今你所掌控的两道之中,水泥路密布交通发达。蜀渝铁路、蜀都经雅州到巴塘的川青铁路支线,雅州到宁远厅的蜀昆铁路支线都快要修成了,而从巴塘到西宁和从宁远厅到交趾的两条铁路也进展迅速,假以时日不可限量啊。”

    “就连兰伊铁路也快要从兰州修到西宁了,等到全都修成了,赵大人手下控制的铁路,估计能占到全国铁路的八成了。”朱葆三补充道。

    “所以两位认为这里生产的东西肯定运的出去,所以才想到来此经商?”赵守宏问道。

    虞洽卿感叹道:“与赵大人合作能够赚大钱啊,去年大人给我的江南船坞股份,我还有些看不上,可是一年来光是造船获得的利润,就让我获益匪浅了。”

    “所以这次来,我们是打算与大人合伙开工厂的。”朱葆三与虞洽卿一唱一和,说的确是颇为默契。

    “看来两位终于看得上我这小地方了?”赵守宏笑着看看虞洽卿又看看朱葆三道:“不知道两位对什么行业有兴趣?”

    “我们仔细观察了一下,大人的产业门类齐全,很少有我们插得上手的,唯独没有航运与金融两项,我们在上海也是开银行的,倒不如与大人合作开一家银行。”朱葆三笑眯眯的说道。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这个朱葆三一上来就像抓住金融命脉,这对赵守宏可是非同小可的。赵守宏当即摇头道:“对于银行我也正在准备组建,人选我已经挑好了,就不劳二位了。至于航运虽然我已经准备组建公司,却还没有合适的经理人选,这却是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第二百三十二章合作计划() 
朱葆三又看了看虞洽卿,对方也正好看了过来,他们的眼神中都有了一种坚定的目光。本来他们就不是赵守宏的亲信,对于金融业他们是不敢奢望的。这种经济命脉行业,向来都是其最亲信的人来掌管的,他们本来也没有想能够获得,如今能得到部分航运业的份额,他们也知足了。

    “不知道两位对食品行业有多少兴趣?”赵守宏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听得两人莫名其妙。

    “这”虞洽卿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不知道赵守宏想要说什么。

    “难道大人有意与我们合作食品工业?可是中川到底是道路难行,那些工业品运输还勉强可以,如果运输食品就难了。”朱葆三摇头道。

    “如果是能够保存一年的食品,你认为如何?”赵守宏说道:“我只是想要开办一家速食品工厂,生产的包括火腿肠、方便面、压缩饼干、罐头、以及袋装熟食。”

    “这些东西可以保存一年?”虞洽卿顶大眼睛问道。

    “差不多,而且这些食品非常美味,一定很吸引人。”赵守宏说道。

    “我们自然要合作。”虞洽卿想也不想的拍板道:“与大人合作一定成功,这没有什么好考虑的,我出十万两白银做本钱,大人感觉如何?”

    “钱多少并不重要,我更在乎各位能够提供多少熟练工人和管理人员。”赵守宏又将头转向了朱葆三道:“虞老有了合作项目,朱老还没有。这样如何?我刚刚建立了一个纺织厂,出产一种很耐磨的布料,不如朱老从我这里进货,建立一家成衣厂如何?我保证你能赚大钱。”

    朱葆三有些犹豫,在如今的华兰直接卖成衣那叫做估衣,一般都是卖旧衣服的,买新的成衣还并不时兴。在普通人家一般都是买来布料,或是在裁缝店或是自己在家里缝制,服装款式比较单调,颜色也比较单一。

    尽管朱葆三不是什么思想封闭的人士,他也知道在西大陆直接买成衣的情况已经开始兴盛起来,可是他担心国内百姓的思想不开放,自己做成衣卖不出去,因此他不想接这单生意。“制衣非我所长,倒不如我与大人合作航运如何?”朱葆三最终还是选择了保守一点。

    “也好,那我们就联合建立一家龙江航运公司,我在宁远厅的造船厂已经开始建设了,估计有一个月就能建好,到时候让他们建造一批内河轮船,此外江南船坞也能制造一些,估计有一年时间这公司就能开张了。”赵守宏并不以为意,既然对方不愿意合作,他自己来做也是一样的。本来他想要与商人们合作,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壮大民族资本,让华兰的资本家实力更加强大,足以抗衡外国。

    见到赵守宏没有坚持,朱葆三松了口气,既然已经敲定了合作项目,双方的谈话越来越融洽,到了最后虞洽卿已经保证自己能从宁波商帮里拉来一票人马,到中川投资建厂了,对此赵守宏是非常欢迎的。

    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赵守宏对二人十分热情,还特意邀请他们去参观如今中川的最高学府——中川综合大学。宁波帮是未来宁江财团的雏形,那是支持蒋光头,帮助其问鼎全国的重要经济力量。

    赵守宏始终坚持扶助民间资本工业,自然要极力拉拢这些未来的华兰经济魁首。有知识才有力量,有人才方能发展,这样的思想在各界高层之中是非常认可的,所以带他们去参观大学,就等于在宣誓自己的实力底蕴了。

    这两年赵守宏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他利用巴塘小学的毕业学生以及归国的有志青年,在全川各地建立小学和中学一千多所,并在学校中推行华兰撒尔条顿三语教学,为了弥补教师不足还建立了三家师范学校。

    然而这些只是教育工作的基础,他真正重视的还是中川综合大学,为了这个大学他请来孙熙泽和黄炎培担任校长,又由詹佑铭等人推荐,从帝都大学堂挖来一批著名学者,此外还从国外拉来了不少高人,其中不乏后世诺贝尔奖获得者。

    为了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赵守宏在雅州县城附近一个山坳中修建了现代化的教学楼与场地,同时斥巨资购买各种先进设备建立大量现代化实验室,以及各种运动场馆与图书馆。

    对于教育和科技的投入,赵守宏是不惜工本的,学校内光是各种口味的食堂就多达十七个,足以供应三万师生同时就餐,这样的学校别说是在全国,就是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进入校区之后,虞恰卿和朱葆三彻底震惊了。远近高低不同形态各异的教学楼与实验楼,一排排六层高的学生宿舍,多达数十个运动场馆和图书馆,十二个大型操场和二十七个小操场,光是大型浴室就有十个之多。

    虞恰卿饶有兴趣的走入学生宿舍,此时正是上课时间,宿舍里没有人。走在楼道里,他发现内部设施极为整洁,显然每天有专人打扫。

    每个房间住六个人,都是上下的双层床,屋子中间摆着学习吃饭用的桌子,内务同样十分整齐。所有行李都放在专门的橱柜里,床头甚至还有书架。

    赵守宏领着两人转悠并亲自给他们做着解释:“这些宿舍都有专人打扫,每一层都有两个专门水房,作为学生们洗漱的场所。学校每个月免费提供香皂、肥皂、牙膏和牙刷毛巾。”

    赵守宏的话听得两人连连点头,朱葆三道:“这样的好学校真是闻所未闻,只是这桌子似乎太小了,晚上六个人一起温书似乎不够大。”

    “每个人都配有折叠炕桌,他们可以坐在床上看书,此外学校晚上有大量自习教室,学生可以去那里学习。”赵守宏解释道。

    “我好像没有看到油灯,到了晚上该如何学习?”虞恰卿又发现了问题。

第二百三十三章中川大学() 
陪同参观的黄炎培和虞恰卿是老熟人,他笑道:“你呀,见识的太少了,这里早就不用煤油灯了。”

    “不用煤油灯该如何照亮?”虞恰卿更摸不着头脑了。

    赵守宏笑道:“自然是电灯。”他说话间按了墙上的按钮,楼道里的灯很快打开了。

    “太厉害了,竟然有这样的好东西。我只是听说白鹰国有这个电灯,可惜光海没有电,自然无法使用,想不到这里有。”虞恰卿惊呼道。这半年时间他们虽然见到过几个县城的路灯,却不知道那是电灯。

    在他们的印象里,只有白鹰国才有这样可以自己操控的电灯,至于落后的华兰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实际上由于高压输电技术尚未成熟,雅州县城尚未通电,而学校则是赵守宏特批,优先供电的。

    “我们在雅砻江有水电站,那里的电用电线引过来的。”赵守宏解释道:“其实如今水电站的发电机还未全部到位,发电量不足。除了工厂所需就剩下不多了,只有就近的巴塘县等几个县城能用上电。但我对中川大学很重视,这省出来的电就给大学用了。”

    “赵大人对学子们相当不错啊,大人的府邸距离此地几十里而已,那里都没有通电。”对于这件事黄炎培一直津津乐道,这也是促使他离开共兴会,转投先锋党的原因之一。有这样一心为公的领导者,怎么可能不成其大业。

    “大人用心良苦啊,只是我听说白鹰国灯泡使用竹炭丝的真空玻璃泡,对工艺要求高难以生产。此外灯泡用不了多久便损坏,耗费十分大啊。”虞恰卿显然也是见多识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是电力工程师出身,自然不会忽视这种问题。事实上我们已经有了更耐久的灯泡,比白鹰国的爱迪生灯泡使用时限要高许多,而楼道里的这种灯管,是采用汞蒸汽进行电离发光的,比灯泡更加省电亮度也更高。”赵守宏解释着。

    “快到吃饭时间了,咱们去餐厅看看如何?”黄炎培笑着提议到。

    “不错,咱们边吃边谈,去看看学生们的就餐情况,找个能做宁波菜的食堂吧。”赵守宏为了照顾两人口味,自然想让他们吃到家乡菜。

    黄炎培指了指东面:“去学二小食堂吧,那边提供宁江菜。”

    几人走在校内的石板路上,看着身边匆匆而过的学员,黄炎培解释道:“这个学校可是倾注了大人无数心血,请来的国内外教授不计其数,光是专业我们就成立了数个学院,建立包括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学、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学、材料学、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制造、工业设计、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管理学、会计学、轴承制造、冶金制造、地质学、考古、历史、石油化工、煤炭化工等专业。硕士和博士生进修又还增加核物理,航空航天等专业,大名鼎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妇,就刚刚成为核物理学院的导师。对了,我们还有专门的外国语学院以及吏科学院。”

    尽管不知道居里夫妇是谁,但能让黄炎培单独说出来的必然是他所佩服的高人,虞恰卿和朱葆三只有在旁边点头倾听的份。“外国语学院我们明白,自然是研究西大陆各国语言的,可是这吏科学院是什么意思?”虞洽卿有些听不懂。

    “这个我来解释好了。”赵守宏笑道:“如今的官场上,官员上任并不熟悉地方情况,多半依靠那些吏员。可是吏员没有多少学问,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其能力参差不齐,给上听下达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打算训练专门的吏员,他们经过专门训练,就可以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对衙门的工作效率提高有很大效果。”

    “不错,这个想法却是十分新颖,果然名不虚传。”虞洽卿笑道。

    几人来到学二小食堂,这里已经是人满为患了,正是吃午饭的时间,不少刚刚下课的学生都在排队打饭,各个窗口都排起了长队。不过学生们十分有秩序,大家都整齐的排着队,没有人大声喧哗,也没有人插队,秩序非常好。

    “看来学校的思想教育非常到位啊,学生的素质这么高,实在太好了。”赵守宏满意的点了点头。

    黄炎培笑道:“学校有专门的思想导师,专门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