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 >

第10部分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第10部分

小说: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李先生仍旧不能确信,便是沉声道:“罗成,近日在北平城中,众人传言的才子,是你吗?”

    罗成苦笑,不过这倒是个很好的解释,他点点头道:“正是学生?”

    “那流传的幽州台歌也是你所做?”李先生目光依旧犀利。

    不过此刻,罗成倒是习惯许多,只是微微一笑,心中想着,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这《登幽州台歌》的作者还没有出生呢,总是推给其他人也不是办法。

    若是如此,还不如干脆利落的应下来。一切都是如此名正言顺,毕竟他是第一个将这首诗带到这个世界上,不扯其他,这确实是算得上是作者了。

    南宋陆放翁有言:“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再不行,等下次遇见丁延平和袁天罡二人,给他们解释一番,毕竟他也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毕竟现在看李先生的表情,若是他不认下,李先生定然不肯轻易放过他。说不定到时候又搞出一堆事情,那就很尴尬了。

    “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李先生口中喃喃自语,紧接着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痴呆之色,口中念叨不断,竟然有些魔怔了。

    “呃?”罗成此刻也回过神来,见李先生状态十分奇怪,又听见李先生口中自语,才是有些懵逼自语道:“难道我刚才不小心说漏嘴了。”

    “真是妙啊!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哈哈哈。”不等罗成反应过来,李先生又是发狂一般的放肆大笑起来。

    罗成心头一凛,心中暗道,该不是不小心玩过火了,老人家受不了,被玩疯了吧?他额头又冒冷汗,李先生的状态,真是不大对劲啊!

    “先生,先生,您这是怎么了?”罗成连忙叫道,此刻他感觉自己很衰,为啥最近啥事都往他身上撞呢?虽说他是被系统选中的天命之子……但也没必要诸事缠身吧!

    “哈哈,老夫没事,实在是小友方才所言,当真是惊醒老夫,老夫心中通畅,不由自主便是失态了,小友莫要见怪才是!”李先生爽朗笑着,又是轻松释然一般,对着罗成微笑着说道。

    “小友?呃先生,这……”李先生的变化让罗成一下接受不过来。

    李先生便是解释道:“小友天资过人,并非凡人,非是老夫能够教导,这些典籍,老夫依旧会给小友讲解,但是这先生就不必叫了,你我朋友相称便是!”

    “啊?”罗成赶忙摇头,异常肯定道:“先生德高望重,罗成不敢放肆,还是叫先生好了。”

    罗成估计,若是他真要和李先生朋友相称,罗艺未必会把他吊起来,但是毒打肯定是少不了一顿的。

    罗艺费心将李先生请来,是让罗成学习学问,可不是要罗成这样乱了辈分。

    听得罗成此言,李先生越发欣赏,点点头道:“也罢,便随小友了,小友那一句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当真是警醒世人,让人焕然大悟啊!老夫数十年之困惑,亦是豁然开朗。”

    罗成好奇道:“数十年困惑,先生这是困惑什么?”

    李先生感慨叹息一声,解释道:“文章诗词,本是随心而来,若是太过刻意,反倒是失了本质,若非小友提醒,老夫如今尚在彷徨呢,也难怪小友能够写出《登幽州台歌》这般气魄万千的诗啊!”

    罗成不好意思挠了挠头,但是看着李先生眼中,却是年少谦逊的表现。李先生继续赞叹道:“于幽州台上,看千古豪杰,亦是有如此心胸胆魄,壮志凌云之下,着实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了。”

    罗成懵逼中,不得不说,读书人的脑补实在是太强大了。李先生吹得罗cd是头皮发麻,不过此刻既然接下来了,硬着头皮也要上。

    “先生所言甚是,学生受教了。”罗成老老实实说道。

    李先生大笑道:“小友客气,乃是小友教我,若非小友,恐怕老夫蹉跎数十载也是难明其中道理了,受制其中,如何能有所成就呢?治学数十年,胸襟反倒不如小友开阔了。”

    罗成:“……”

    总而言之,李先生讲了很多,罗成不动声色,微眯双目,凝神聚气……

    “方才讲了这么多,如今时间也不早了,以小友的天资,想必学习亦是不费力气,小友且看此《孟子》……”李先生终于是想起正事来了,便是一本正经给罗成讲起孟子来了。

    罗成撇了撇嘴,也不知道为啥,总感觉脑瓜子疼!

    又是听李先生讲了一遍《孟子》,罗成将李先生所讲,悉数记在脑海之中,又是随便把《孟子》给背了下来。

    一日天色已晚,李先生先行离去,留下罗成在院中挥舞五钩神飞亮银枪,施展枪法,虎虎生风,威势不凡。

    罗成亦有所感,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如今日一般平静了。

    本章完

第23章 考校一番() 
如此接连数日,李先生绝望的发现,他已经无书可讲。这样的进度,堪称恐怖,他人寒窗十年才成,罗成却是数日之间,便已初成。

    李先生不得不承认,罗成确实是天才。这样的人,千万不要和他比较,否则必定会自惭形秽。

    “小友,这些经义,老夫已经没有能够教给你的了。”李先生捋了捋胡须说道。

    罗成颔首,这几天来,他以飞快的速度学习着这些典籍,这般速度,哪怕是他自己也是觉得惊讶。

    李先生又是看了罗成一眼,虽然罗成表现出来的天赋确实是让他惊讶,他又是存了考校罗成的想法,目光一闪,便是微微笑道:“在经义上,老夫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如今,老夫考你一考如何?”

    罗成正色,却是没有拒绝,此刻他要完成系统的任务,靠他自己显然是颇为困难,可若是能够借助李先生的影响力,那就简单许多了。

    李先生乃是大儒,在燕云之地,影响力甚高,自己展现出来的能力,如果能够得他宣传,自然是事半功倍。

    “先生若要考校,还请出题。”罗成淡淡说道,紧接着目光望向李先生,似有思索。

    李先生点点头道:“好,小友看这院中的梅花,小友有何感?不若作诗一首,小友以为如何?”

    “梅花?”罗成口中喃喃,便是随着李先生目光所向,这是一直种在院中的梅花,只是因为平日并不起眼,亦是不曾注意,故而存在感极低。

    便是转念一想,罗成便是有了主意。有一首咏梅之事,他记忆深刻,此刻说起梅花,不由自主便是浮现心头,几乎是没有多少犹豫,罗成便是将之吟诵而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罗成一气呵成吟诵而出。

    李先生先是一怔,罗成速度如此之快,有些出乎他的预料,可是当他听清楚罗成所吟之诗,却是禁不住露出讶异之色,同时难以掩饰的喜色,这是爱诗之人,得见好诗时的喜悦。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好诗啊好诗。”李先生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刻内心的心情了。

    前一句墙角数枝梅,便是形容了此处梅花并不起眼的处境,凌寒独自开,在寒冷之中,开出了雪白美丽的花朵……

    简短诗句之中,便是将这墙角梅花的姿态形容的淋漓尽致,仿佛是梅花尽纳于其中,吟诵此诗,便是能够看见雪白梅花在白雪寒冷之中独自盛开的场景,是何等的凄美……

    罗成作揖道:“先生谬赞。”他也是知道这首诗实在是太过契合主题了,但还是要稍稍表示谦逊。

    “好啊,之前小友的《登幽州台歌》,老夫尚有疑虑,此刻得闻此梅花,却是再无丝毫怀疑了,小友天资,当要独步天下。”李先生啧啧赞叹,想起此前的质疑,李先生亦是有些尴尬,此刻他竟是觉得,外面的传闻也未必不实嘛!

    李先生的反应,倒是有些出乎罗成预料,罗成微一沉吟,便是又道:“先生,我方才又有一诗,欲赠予先生,先生以为如何?”

    李先生注意力被吸引,登时好奇看向罗成道:“还有一诗?小友速速吟来!”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罗成一边看着李先生,一边将那《墨梅》吟了出来。

    这《墨梅》罗成亦是思考过,其中的风骨气度确实是不凡,但是和现在的场景却是有些不符。反倒是风骨和李先生有些契合。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李先生一时愣住了,仿佛是沉入其中,他恍惚,这一声不要人夸颜色好……仿佛是对他前半生的写照。

    他不慕名利,不求权贵,此番来教授罗成,也是罗艺纡尊降贵来请他的,这首罗成送给他的诗,是何等的贴切,岂不是真为他做的?

    李先生说不出话来,他想到了自己,亦是想到了罗成吟诵的墨梅,那淡淡颜色,迎风而起,那淡淡清香,并不浓郁,却是如此清晰……要留清气满乾坤!

    “取纸笔来!”李先生终于是动了,却是目光之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令身旁的侍者取来纸笔。

    李先生摊开白纸,罗成面露奇异之色看着,他好奇李先生到底是想要干什么?是想要将罗成吟的诗记下来,还是其他……

    很快,罗成的疑惑便是有了结果。

    在那白皙的纸张之上,淡淡的墨色渲染,忽然朵朵墨梅花出现在之上,那颜色恬淡而不浓郁,但是从纸张之上,却仿佛能够感受到那清香。

    “这是墨梅?”罗成也是愣住了,李先生这一着实在是出乎预料,此刻天地之间,仿佛只有李先生和那副尚未完成的墨梅花。

    当墨梅花逐渐开放,清香渐渐浓郁,仿佛一幅画都要鲜活起来一般。

    “好美!”罗成望着墨梅,忽然赞叹。这种水墨画和西方油画不同,其中更在意的是画中所蕴含的意境。更让罗成惊讶的是,他仿佛在这墨梅中,看见了方才的墨梅之诗。

    就像杜牧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貌似被他一不小心,和李先生一起搞出来了。这一副墨梅,意境契合墨梅诗,而墨梅的意境又是恰同墨梅画,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先生的画技,着实不凡。”罗成发自内心的说道,这样的画术,已经堪称大家了。

    李先生稍稍松了口气,望着那墨梅画,却是长长叹了口气,他感慨道:“此画,恐怕是老夫的巅峰之作了。”

    他郑重看向罗成,说道:“此画,乃是感小友《墨梅》所做,这画,老夫便赠给小友了。小友之诗,老夫亦是收下了。”

    李先生一本正经,提笔在墨梅画上提上《墨梅》,又是不禁道:“今日作这墨梅,恐怕日后,再也难有如此画作了。”

    罗成苦笑道:“先生多虑了,今日能成,日后自然能成,过多忧虑反倒徒增烦恼”

    李先生哑然失笑道:“若是如此,便借小友之言了。”

    李先生将墨梅交给罗成,罗成稍作犹豫,便是伸手接了下来。

    本章完

第24章 名动北平() 
送出这幅墨梅,李先生眼中流露不舍之感,又是微微摇头,说道:“能够画出这幅画,此生也算是无憾了。”

    李先生虽然是一个大儒,却是不仅仅是一个大儒,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亦是才子。李先生喜爱画画,此番能够画出墨梅这般惊人之作,在精神上自然是极为满足。

    罗成观察李先生模样,心中若有所思,他微微点头道:“先生将此画相赠,却也不急在一时,若是轻易将之放在府中不见世人,不如先生先带出去令众人相观,也不枉如此佳作。”

    李先生闻言一愣,不过脸上露出淡淡尴尬之色,有些犹豫道:“小友,如此是否有些不妥?”

    罗成哑然失笑,摆头答道:“先生多虑了,这副墨梅,先生既然相赠与我,此番,小子再借予先生如何?”

    李先生一咬牙,便是点头道:“如此便多谢小友了。”

    罗成又是作揖笑道:“先生教我典籍尚未言谢,岂能先生道谢,此事应当之举,先生不必介怀。”

    李先生郑重点头,看向罗成的目光亦是微微有变,罗成能够有如此品行,日后亦是不必忧虑走上邪路了。

    自古聪慧之人,多行偏执。

    李先生带着墨梅图走了,罗成注视着李先生的背影,忽然一笑,顿时放松下来。他取出五钩神飞亮银枪,继续练习枪法。

    在经历一天疲惫的脑力劳动后,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

    ……

    时间过去一日,北平城中,忽然有一首名为《墨梅》的诗开始流传起来。一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侧目。

    在北平城最大的青楼映红楼中。

    一众青年才俊于此聚会,作为读书人,自然是要风流倜傥,这映红楼无疑是个好地方。美人相伴,配上美酒佳肴,岂不快哉?

    “那一首《墨梅》,着实是非同一般,吟诵之间,只觉荡气回肠,虽然写的是梅花,却是将梅花之品格尽数容纳期间啊!”一名长相英俊的年轻男子微微叹息说道。

    “这诗王兄是从何处得来?据我所知,如今北平城中,并无人能够写出这般诗词,便是李公等,也是并不精通此道。”一名稍显高瘦的男子有些好奇道。

    他初次听闻这《墨梅》,亦是惊讶无比。这样的好诗,他是万万无法写出来的。这可不仅仅是言辞华丽,更重要的是诗句之中的品格和韵味。

    这首诗,只从诗句上,便是能够看出写诗之人,定然是一个正直之人。那一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何等让人心生快意啊!

    那被称为王兄的青年点点头,便是露出微笑解释道:“此诗乃是在下昨日同吾师去李公府上拜会时所见,一副墨梅图,一首《墨梅》诗,当真是绝配啊!”

    “李公又出新作?难不成此诗亦是李公所作?”高瘦男子诧异问道,他露出疑惑之色,毕竟他们了解,北平城中虽有李公等几个大儒。但是他们也只是精通典籍经义,德高望重,在诗词一道上面,却没有如此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