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 >

第204部分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第204部分

小说: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思邈微楞,沉吟说道:“贫道云游四方,走到何处便医治于何处,不过细细想来,每日能够救得的百姓不过三五人。”

    这番话自然不假,虽然孙思邈医术高超,但毕竟条件有限。路途遥远,以及药材难寻都是大问题,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听得这番话,罗成很快有了主意,便是笑道:“然如今乱世纷起,百姓流离,处境危难者数不胜数,单凭孙真人一人如何救得过来?”

    “可若有医学院存在,情况便大不相同,天下之医皆从师于孙真人,以孙真人医术救治百姓,非救一人十人,乃是千人万人,甚至于黎民苍生。”

    孙思邈闻言,终于是按捺不住,罗成方才所说,几乎都是一针见血,说进他的心坎里面去了,他一怕医术失传,二忧天下百姓。

    不过他依旧有些疑虑,看着罗成正色说道:“话虽如此,但天下若不安定,单凭医术如果能够救得了黎民百姓?”

    虽然孙思邈没有直言,但罗成却听出了其中深意,这是在考较于他啊,于是罗成颔首答道:“诚如孙真人所言,要想拯救黎民苍生,唯有扫平天下。”

    “若是天下不平,仅靠医术是救无可救,罗成亦深以为然。是以诛灭逆贼,一统天下,使百姓安乐,罗成义不容辞。”罗成慨然说道。

    听见罗成这宛如做保证一般的话语,孙思邈忍不住有些吃惊,想不到罗成决心于此,果然不是寻常人物,也难怪袁天罡、李淳风会留在北平了。

    想必就是看好罗成的潜力,有如此大志,又心怀天下,寄予百姓,恐怕日后真能和他方才所言,诛尽天下叛逆,还百姓一个安乐太平。

    不得不说,罗成的几番话,已然打动了孙思邈。自己留下来并无坏处,反倒是颇为有利,不仅能够传播医术,更能拯救黎民。

    罗成恍然一笑,他看得出孙思邈已经考虑得差不多了。只要他稍加提点,必然能够说动其下定决心,到时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是以罗成轻轻向前踱了一步,说道:“不知孙真人一路到北平,可曾看见周边百姓,他们是否如罗成方才所言,能够安居乐业,无忧无虑。”

    毫无疑问,这便是罗成的绝杀了,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燕云经济的发展,百姓早就没有昔日的困苦了,和其他反王的地盘形成了鲜明对比。

    果不其然,孙思邈听见这话,终于是下定决心,燕云百姓的处境,他一路过来看得清清楚楚,想必罗成也是言出必行的人物。

    经过短暂沉吟,孙思邈目光微凝,作揖说道:“既然世子盛情相邀,贫道却之不恭,便和天罡、淳风一同叨扰了,”

    袁天罡、李淳风二人听见这话,顿时哭笑不得,你答应就答应吧,为何将他们二人拉上?他们可是许久之前就来北平投资了,情况大不一样。

    不过总的来说,孙思邈选择了留在北平,这着实是好事一件。虽然对袁天罡二人影响不大,但对燕云一方势力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

    得到孙思邈确切的答复,罗成眼前一亮,亦是十分高兴,如果这个医学院当真能够建起来,对燕云的好处毋庸置疑。

    罗成可不怀疑孙思邈的能耐,这个被后世称之为药王的传奇人物,必然会给他许多惊喜,也许不少人都能够保得性命。

    在这个时候,罗成当然不能做出置身事外的态度,他恳切的拱手道:“孙真人愿意留在北平,那真是再好不过,罗成方才说的医学院,稍后便去安排。”

    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对罗成来说,都不算事。

第五百七十九章 李渊忧虑(第二更,求订阅)() 
钱财乃是身外之物,更别说像罗成这样的大款了。

    若是能够收服孙思邈这等奇人,付出一些根本不算什么。

    是以在得到孙思邈应允之后,罗成并未耽搁时间,先是招募了一批工匠,又清出一块空地,作为医学院的起址,即刻开始建造。

    ……

    且说在罗成离去之后。

    孙思邈环顾袁天罡、李淳风二人,微微摇头苦笑着说道:“真是没有想到,贫道辛辛苦苦前来拜会,竟然被你们二人给卖了。”

    袁天罡尴尬笑道:“孙道兄此言差矣,与其天涯奔波,倒不如留在北平施教,亦能活人无数,我等这是在给孙道兄安排退路呢。”

    虽然有些无语,但孙思邈知道袁天罡所言不差,从他方才和罗成的交谈之中,已然下定决心,留在北平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只要罗成不违其言,孙思邈相信,自己的愿望有朝一日定能实现。

    就在孙思邈沉吟间,李淳风若有所思道:“孙道兄放心便是,这纷乱天下,用不了多久便会合二为一,百姓亦能度过劫难了。”

    “希望如此吧!”

    ……

    就在罗成诸多准备时,李渊也不愿坐以待毙。

    作为除燕云以外的最强反王,如今更是改王称帝,一时风头无两。

    虽然李唐声势极大,可真要应对起燕云,李渊还是没有半分把握。罗成实力以后足够强悍,再加上骁龙军的助力,简直无往不利。

    是以李渊一直在谋划如何对抗燕云,单以他一家之力自然是不可能的。他需要拉拢盟友,而其他反王早就是罗成一派,想来无用。

    于是李渊很快将目标转向塞外,既然各路反王皆不可用,那他就借助外族的势力,说不定有机会和燕云搏一搏。

    但说起塞外最大的势力,莫过于突厥了,但根据李渊知晓的情报,貌似在数年之前,突厥就被燕云给扫平了,达头可汗殒命,如今的可汗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

    正因为这个缘故,李渊召集群臣商议。

    李渊看着众人,沉声说道:“如今燕云势力颇大,单我大唐恐怕难以应对,不知诸位觉得与突厥联合对敌是否可行?”

    稍作思量,李渊便简洁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欲要听听众人见解。哪怕其中没有聪明绝顶之人,也有赛过诸葛亮的可能。

    群臣听了,顿时纷纷议论起来,一人出列,拱手说道:“陛下此计甚妙,突厥兵强马壮,若能与之联合,必然能够击败燕云。”

    此人说话完全是怕马屁的,并无有用之言。

    此刻李世民亦在其中,他看见群臣议论,莫名有些无语,他们难道不知道突厥早就是燕云的后花园了吗,还在这里思来想去。

    犹豫片刻,李世民觉得议论无益,便说道:“启禀父皇,儿臣觉得王大人所言不妥,要知道突厥早就为燕云所败,如今可汗不过是傀儡罢了。”

    李渊也知道这些,是以他只沉默着点了点头。

    但那王大人听了,顿时不忿道:“秦王所言,微臣自然知晓,就因为如今可汗只是傀儡,我等才有利用之处,才可与之联合啊。”

    李渊闻言,点头说道:“如今我大唐处境已经颇为不利,王爱卿你有何见解,尽管直言,朕定然不会怪罪于你。”

    那王大人拱手说道:“昔日燕云出兵进讨突厥,兵锋强悍,再加上突厥正值内乱,是以能够一举将突厥讨平,双方可谓有深仇大恨。”

    “如今的突厥可汗虽然只是傀儡,但其确为达头可汗之子,严格来说,燕云与他有杀父之仇,如今虽然没有显现异常,却也只是表象。”

    “微臣以为,这突厥可汗必然在蓄势待发,就等着时机到来,为父报仇,也让突厥挣脱燕云掌控。”王大人振振有词说道。

    李渊露出恍然之色,由此看来,这王爱卿所言也不无道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双方联合就很有机会,此事一旦成功,他便有把握抵抗燕云了。

    也就是李世民依旧无语,事情哪有这王大人想的这么简单。燕云既然让立下可汗,自然是有其把握的,怎么可能轻易被策反?

    不过如今李渊已经顾忌不了那么多了,李唐处境颇为尴尬。各路反王早就归附燕云,他独木难支,想要正面对抗燕云,只能借助外力了。

    虽然此事未必完全成功,但有些许机会,李渊就要前去试探一番。如果成功了,自然再好不过,若是失败了,也无关紧要。

    思量之后,李渊看向王大人,正色说道:“王爱卿此言甚是,朕亦觉得可以一试,不过此事关系重大,唯有精干之士方能胜任。”

    王大人闻言一呆,顿时觉得有些不妙,但现在是李渊说话,哪里有他反对的机会,只能老老实实的低眉俯首,听着李渊说话。

    李渊目光微凝,沉声道:“既然王爱卿对此颇有把握,亦是难得的才学高士,此番同突厥联盟,便拜托王爱卿了,待爱卿归来,朕定有重赏。”

    王大人无力吐槽,自己果然是掉进坑里去了,竟然自己站出来。现在好了,竟然被李渊选成使者,万一没有成功,岂非自己坑自己?

    想到这些,王大人顿时觉得脑阔疼,但事已至此,他没有回绝的理由,只能毕恭毕敬的拱手领命,否则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自古以来便是如此,伴君如伴虎,如果惹得李渊不高兴,完全是自寻死路。

    实际上这王大人方才所言,虽然有些依据,但大部分都是随口猜测,哪有什么把握?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使至突厥会发生什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就这样,这位王克王大人,作为李唐的使者,带着十数名随从往突厥而去。

    李世民见王克为使,莫名露出微笑,这应当就是所谓的抱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

    在此侃侃而谈自然没有问题,可如果为使突厥,情况又大不一样,谁也不知道情况如何,会发生些什么。

    而且到时候失败归来,可是要背锅的。

    别看这是李渊的想法,但计策不成,首要的责任就在于此。

第五百八十章 直抵王庭(第一更,求订阅)() 
不论如何,这王克已经被李渊指派成使者,再无退路可走。

    他也很清楚,一旦发生意外,自己便是毋庸置疑的背锅侠。

    虽然心中后悔,但王克只能老老实实憋着,毕竟是自己主动插嘴,怪不得别人。也只能吸取教训,日后千万不能如此了。

    ……

    在王克离开之后,群臣散去。

    李世民有些无奈说道:“父王,这突厥早就成燕云的后花园了,哪有这么容易取信,恐怕到时候不仅无法联合突厥,反倒为其所害。”

    这番话自然是李世民诚恳的提醒,虽然他对突厥的详细情况并不知晓,但对于罗成的传奇故事还是听说过不少的,李渊此举,殊为不智。

    但李渊闻言,却是摇头说道:“世民你勿要再言,如今我大唐处境殊为不利,纵然此去希望渺茫,也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而且此行未必没有机会,正如王爱卿所言,罗成与当今可汗而言,乃是杀父仇人,怎么可能没有半点间隙?若是利用得当,可建奇功。”李渊颔首说道。

    他有着自己的考虑,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李渊也不会拿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开玩笑。一旦大军败于燕云,他们李家也必然倾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但李渊还是想得太过当然了,如今之突厥可汗,虽然是达头可汗之子,但其与达头可汗并无分毫亲情,反倒是仇怨众多。

    李渊也考虑过,说不定这可汗亦有图谋,并非甘心屈居人下。只要自己派人前去,双方一拍即合,或许就能够成功。

    可是现今的乌延可汗确实是无欲无求,既然跟着罗成日子过得美滋滋,为何还要不知死活的去搞事,乌延可是知道燕云兵锋强悍的呀。

    见李渊如此决然,李世民自知失言,也不再多说。如今要应对燕云,确实是一个难题啊,或许像李渊这般准备才是对的。

    ……

    不管怎么说,王克已然动身。

    带着十数随从,直抵突厥王庭而去。

    在罗成讨平突厥之后,乌延便将王庭维持于一地,并未轻易移动。

    毕竟没有了死敌,也就无需东躲西藏了。再加上有了燕云的钱粮支持,牧民自四处散去,无需乌延担心,王庭安然不动。

    在疾行大半个月时间后,王克可算是接近了王庭所在。对于联合之事,他并无十分把握,却也想着尽可能的将任务完成。

    无论他此来突厥是否心甘情愿,李渊都是他主公,安排的事情自然要尽力做好。如果真的非能力所及,也怪不了他。

    望着这苍茫草原,王克有几分怅然,微微摇头,感慨说道:“这草原之上风景倒是不错,也不知道此行是否顺利,希望不要发生意外。”

    这是一个很实际的愿望,毕竟他远道而来,成不成功是一回事。如果在此发生意外,被人给咔嚓了,那岂不是搞笑?

    但此行来的,也就是王克一人,那些个随从虽然能够护卫安全,真要问起什么问题,只能是一问三不知,让他颇为落寞。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都到突厥王庭了,王克走是不能走的,只能硬着头皮刚上去,带着随从靠近王庭,还颇有几分气势。

    但这王庭乃是突厥可汗所在,岂能没有半点防备,哪怕乌延没有达头可汗这般野心,也不可能毫无布置,是以王克一行的踪迹,很快被人发现。

    一队突厥骑兵出现在王克眼前,他们缓缓靠近了过来,马蹄声起,让他有些惶恐。这些突厥骑兵是想要干什么,为何这般凶神恶煞?

    好在这队突厥骑兵并无太多恶意,这数年来,他们已经见多了汉人。在乌延可汗之下,双方基本上没有冲突战争,自然仇恨淡了许多。

    但王克一行的面容还是陌生的,是以突厥骑兵中为首那人看着王克,沉声问道:“尔等靠近王庭,究竟意欲何为?”

    这几年时间,随着汉人文化在突厥内的传播,汉语也不显太过稀奇,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但像此人这般清晰就有些难得了。

    听见是汉话,王克顿时松了口气,拱手答道:“我等乃是大唐使者,今日前来王庭,是有大事要与乌延可汗商议。”

    那人看了王克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