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 >

第228部分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第228部分

小说: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之间,高昌易主。

第六百三十五章 复归北平(第一更,求订阅)() 
李渊西域用兵,罗成则是带人归北平去了。

    在离开之前,他已然做好充足准备,留下了秦琼等将领以及数万兵马。加上长孙无忌以及其他文臣,关中自无大恙。

    如今天下反王皆聚于北平,罗成自然不能一直在长安耽搁。因为在这个时候,有些东西已经确定下来,天下不可一日无主。

    自古以来汉人便有着大一统情怀,若是天下分崩离析,到最后定会有一强人将之整合。哪怕群雄并起,也只是内乱而已,终究是个整体。

    现在都到这个份上了,罗艺显然不可能推托,罗成亦是情理之中。这是众将士用性命换来的,他们自然要将之拿于手中。

    罗成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在如今这个时代,皇权才是统治的最好工具。如果非要来什么民主共和,无异于自寻死路。

    在没有根基的情况下贸然提出这些,恐怕群臣没有造反,天下都直接乱了。有些东西必须做好铺垫才行,否则只能是反遭其害。

    在归途之中,罗成和姜松皆于军前,若是罗艺当真称帝,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们二人。因为他们是罗艺子嗣,严格意义上说是竞争者。

    罗成看着姜松,他倒是不担心自己的兄长是别有用心。二人相处了这么久时间,若是连这些都无法确定,岂不是让人笑话?

    姜松了解罗成,罗成同样了解姜松,他这个大哥无欲无求,对权力根本就不看重。他之所以会率军南征北战,只是为了做些事情罢了。

    所以罗成并不担心姜松,他只是有个疑问,如果罗家当真为帝,姜松会想要做什么?总不能待在家里做个宅男吧。

    是以罗成正色,看着姜松问道:“大哥,如今天下局势已定,恐怕父皇登基之日已然不远,不知大哥日后有何打算?”

    听得罗成之言,姜松显得有些诧异,亦是陷入沉吟之中,方才说道:“是啊,如今天下已然稳定,突厥外患也除,恐怕难有战争了。”

    但罗成却摇了摇头,严肃说道:“大哥此言差矣,哪怕当真称帝登基,我等处境依旧不稳,这天下远不止我等想象的这般藐小。”

    姜松怔了怔,亦是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说道:“二弟是准备对外用兵吧,可若是长此以往,未免有些劳民伤财,恐生其乱。”

    正因为姜松了解罗成,他不会轻易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才选择疑问语气,而不是直接否定。毕竟他说的也是实话,如果长时间征战,并非好事。

    征战四方,厮杀的是士卒,却也要耗费国家钱粮,若只是为了所谓的开疆扩土,确实是让人难以笃定,姜松便是如此觉得。

    罗成不以为意,笑着说道:“大哥放心好了,日后我中原百姓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哪有深陷其中的道理,哪怕是战争,不也是为了利益吗?”

    姜松看着罗成有些恍惚,他能够感觉到罗成心境的变化。不过他稍作沉吟,又觉得罗成的初心依旧如一,便是莫名有些唏嘘。

    似乎是看出了姜松的异样,罗成点点头说道:“日后之事总不可能一成不变,世道便是如此,唯有稳中求进才能让天下安定。”

    若是这世界全无改变,那只能是一滩死水,从古至今,天下变化何其之大。罗成自然不能让自己因之懈怠了,而应奋力向前。

    姜松了然罗成心意,颔首说道:“安民之道上为兄远不如你,况且你本就是世子,为兄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只要你不违正义,为兄自然助你。”

    哪怕姜松不求权势,他依旧有着自己的坚持,他可以放任罗成,却不愿看罗成误入歧途。若是有朝一日能够看见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倒也不枉。

    姜松毕竟不是穿越者,他不知道真正的盛世是什么模样。在他看来,恐怕百姓能够安定生活,吃饱喝足就已经是巅峰了。

    实际上在现今,这样的想法很是实际,因为百姓根本就无法生活下去。若能和姜松想象一般,确实称得上是难得的盛世了。

    可罗成和姜松不一样,那些只是基础而已,他岂能甘心让华夏百姓这般平庸。他既至此,当然要走得更远才行,目光已然放眼‘天下’。

    或许罗成的所作所为,将给外族百姓带来灾难,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严格意义上说,罗成也是在促进他们的发展,只是方式有些差别而已。

    能够想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时让全世界遭受了多少劫难。罗成不过是将之提前一些,乃至于减少了他们的磨难。

    不过这是后话,罗成暂未考虑那么多,如今摆在他们眼前的事情。便是归去之后,要如今登基称帝,里面的问题有很多,如国号、定都之类。

    罗成和姜松的对话,更加坚定了各自的心意,既然他们都已经走到这里,又有什么理由不更进一步呢,这只是开始而已。

    可能他人的想法没有罗成那么远,可毫无疑问,只要他们跟着罗成的脚步,必将推动诸夏更进一步,亦是天下期望。

    ……

    就这样,罗成率军急行,终于是赶回了北平。

    在安置大军后,罗艺便是召见罗成和姜松二人。

    看着自己的两个子嗣,罗艺莫名有些唏嘘,正是他们能够齐心协力,并未因为权势而反目成仇,如此他才能够放心啊。

    而且这两个儿子,都不是一般人,罗成文武双全,且有治世之道。姜松同样精通兵法,自身实力也是强横无比,让罗艺很满意。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罗艺如此想到。自己能够走到今日,自是少不了罗成和姜松的助力。

    实际上罗艺也未曾想过此事,因为他和姜松相差不多,一个北平王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他并未心有不甘,或者愤然进取。

    罗艺之所以选择起事,还都是因为罗成的缘故。既然和杨广有仇怨,那就趁早了结好了,免得日后多生事端。

    谁能想到,这一起兵,就到了今天这步。

第六百三十六章 国号都城(第二更,求订阅)() 
默然在心中感慨了一番,罗艺缓过神来。

    他将目光看在罗成二人身上,沉声道:“此番征战李唐,辛苦你们二人了。如今归来却有要事,想必你兄弟二人也都清楚了。”

    罗成和姜松连忙点头,这事他们在归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准备。这本就是一件极其繁杂的工序,除了必不可少的礼仪,还有其他众多事情。

    就像这么多年来,燕云众多将领,若是罗艺登基为帝,必然要论功行赏。因为若是没有赏罚分明,他人怎能心甘情愿为你卖命?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和骁龙军一般,为系统所约束,对罗成忠心耿耿。有的时候,依据利益才能更好的钳制和激励部下。

    看见姜松二人早就准备的模样,罗艺微微颔首,又说道:“其他事务就无需你们兄弟担心了,为父召集你们只是有一事欲要询问。”

    “若是我罗家当真称帝,该立什么国号,又该于何处为都。是在此北平,还是迁往长安。”这些无疑是罗艺考虑许久的问题,今日特来询问罗成兄弟。

    毫无疑问,在此之前定然有其他人向罗艺进言,但他并未应允。或许相对于他人而言,罗艺还是比较尊重自己两个儿子的看法。

    像祭礼上的礼仪能够听从他人安排,但有些东西罗艺还是想要自己抉择。他的封号乃是北平王,并非燕王之类,显然不适合作为国号。

    且北平地处北地,相对于长安而言未免太过偏僻了一些。这里虽然是老罗家的根基,却称不上天下核心之地,是以罗艺有些犹豫。

    听得罗艺的询问,罗成顿时哑然,但这正合他意。因为如果他不满意,依旧会上书进言罗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稍作考虑,罗成便是抬头看去,拱手道:“启禀父亲,我等汉民,起自华夏,若要立国号,不如就取着夏字,父亲以为如何?”

    “夏……华夏。”罗艺起身念叨,随后面露喜色,点头说道:“成儿所言甚是,我罗家起自华夏,便用这夏为国号,实乃大妙。”

    罗艺并不是什么有文化的人,他虽然识字,却只看过兵书,其他什么东西并不太了解。但是以他的喜好而言,这夏字实在是很合胃口。

    其实罗艺不喜欢燕,哪怕他的老巢就在这边,因为这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偏安一隅不合他的理念,全然比不上这个夏字。

    李渊称帝,用的便是自己的封号,名之为唐,倒也听得过去。但罗艺这边号为北平王,显然不妥,他人欲名之为燕,又不合罗艺胃口。

    满意的念了两遍,罗艺便是笑着对罗成说道:“还是成儿明白为父的心意,我等华夏苗裔,自然该以夏为国号,方才合适。”

    那些卜者之类,本就是为了皇权服务,既然是罗艺之令,他们显然不能违背。反正国号叫什么对他们而言根本不重要。

    无论是唐还是燕,又或者是夏,对他们的礼仪并无实际影响。若非要说有,那就是违背了那些传统的既定礼仪,有些尴尬罢了。

    但现在的罗艺,一家独大,天下也将再度归合,岂有什么说话的地方。若是惹得罗艺心中不喜,直接将他们砍了也无人敢说废话。

    在绝对力量碾压四方而统一的情况下,罗家的威严显然堪比始皇帝一统六国。因为其中没有任何的妥协,此刻若有人违背,恐怕逃不过必死结局。

    见罗艺应允,罗成亦是觉得高兴,显然这个决定也不是他贸然想出的。他都来了这个世界,岂能不做出一些改变,若是照常如旧,岂不是穿越者之耻。

    听得罗艺之言,罗成笑了笑,又考虑起定都的问题来。他们到底是定都于北平,还是往长安而去,这是个严肃的问题,结果很重要。

    不得不承认,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选择长安等地定都,无疑要比北平优越得多。如今的燕蓟之地可算不上好地方啊。

    像长安等地,位于关中,联通天下,地理位置极其优越。但北平却是被局限一地,在没有便捷交通工具的今日,很是不便。

    可罗成并不担心此事,因为蒸汽机的研究已然被提上正规。只要等新式交通工具出现,前面的那些事情都不是问题。

    至于如今周边地区开发不足,显然也无需担忧,只要国都于此,用不了多久时间,这里就将是天下的核心无疑,罗成表示笃定。

    不过北平这个名字显然有些不合时宜,罗成很快有了想法,便是再度向罗艺拱手道:“定都之事,于长安还是北平皆无关紧要。”

    “但我罗家起兵于燕云,发家于北平,若是定都北平,无疑根基更稳,是以孩儿以为,定都于北平更为妥当。”罗成正色说道。

    罗艺思索片刻,亦是觉得颇有道理,北平也是个好地方啊,去不去长安又有什么关系呢。那里虽是数朝古都,历史悠久。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里也是覆灭了几个朝代,很不吉利的呀。还不如就定在北平,最起码根基稳固,不至于出现其他情况。

    见罗艺表示应允,罗成也是松了口气,因为他只是提建议而已,其他之事还得看罗艺抉择。对于罗艺,罗成从骨子里的敬畏。

    这无关权势和实力……

    但这里还有个问题,罗成再道:“定都北平自然是极好,但若为国都,便不能偏安一地,父亲不如将北平改名为夏京。”

    罗艺一听,确实是这个道理啊,自己坐镇燕云时,北平当然没有问题。但如今他坐有天下之地,岂能还用这个名字,有必要改一改了。

    罗成提出的建议悉数被罗艺采纳,让其很是满意,在罗艺看来,那些祭祀卜者又有何用,还是自己的儿子明理啊。

    就这样,诸事被确定下来。

    不过罗艺并未让罗成闲着,他直接说道:“成儿,如今各路反王皆在北平城中,你不如先去见一见,将此事处置妥当。”

    既是罗艺的命令,罗成自无异议,便是拱手领命而去,这便是罗艺正式登基称帝前的一个重要步骤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各地掌控。

第六百三十七章 再见众王(第一更,求订阅)() 
既得了罗艺的吩咐,罗成便是不再闲着。

    毕竟离罗艺正式称帝还有段时间,除了整顿地方,还有建设宫室的问题。北平城相对于长安,还是太过寒酸了。

    哪怕北平城池坚固,就卖相上而言,还是有些差距的。毕竟长安城被历朝历代经营许久,岂能没有其特殊之处,罗成也觉得正常。

    不过宫室华美在此刻也算不上什么,只要权势足够大,哪怕是住在牛栏之中也无人敢说什么,至多就是在心中腹诽这特殊爱好罢了。

    若是罗艺当真决定定都于北平,无疑是要建造宫室的。不说和长安城比较,但绝对要有,否则所谓的登基称帝也只会让人笑话。

    好在北平城的建设早在数年前就开始了,在罗成的推动下,已然发生不小的变化。如今需要的只是一个雏形,长此以往北平也必然能够达到长安的程度。

    为了不让众反王搞事,罗艺便是将他们安置在一处馆舍之中。实际上在燕云威压之前,众反王早就没有了反抗之心。

    如今来了北平,已然是抱着投效归顺的念头,岂敢在这时候冒出来作死。如果真的心有不甘,就得在李唐覆灭之前站出来才行。

    得知罗成前来,众反王显然心惊,因为他们知道罗成的强横和恐怖,不只是和李元霸一般的万人敌,更是机谋厉害。

    面对这样的人物,众反王显然压力不小,好在他们和罗成打过交道,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何况众反王已然做好了思想准备?

    在此之前,众人都是有过合作的,是以为了表示关系亲昵,众王皆是称呼罗成为世子,态度恭敬无比,不敢稍有愉悦。

    看见众人模样,罗成不由得哑然失笑,但仔细想想他便明白过来,若非他强势率军扫平李唐,这些人如何会这般低声下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