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之争锋乱世 >

第215部分

三国之争锋乱世-第215部分

小说: 三国之争锋乱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当然了,王上,现在我可是公达的姨夫了!”郭嘉龇牙道。

    王旭看了看另外一边的荀攸,果然,此时荀攸的脸色已经黑了下来。

    荀采儿是荀彧的妹妹,荀彧是荀攸的叔父,这郭嘉还真是荀攸的姨夫了,平白无故又低了一辈。

    此时的政务厅之中有王猛、荀攸、郭嘉、钱良以及王旭。

    钱良还是不改往日的样子,板着个脸,一丝不苟的看着政务。就算王旭他们开玩笑,他也不掺和,就像是一个透明人一般。

    “王上,你可别说我了,最近你的麻烦事可是也来了。”郭嘉忽然笑道。

    “我?”王旭指了指自己的,有些疑惑,他能有什么麻烦事啊?嘴角蔡邕可没有闹腾,忙着文试的事情呢。

    现在想想,文试与武试还有一个月就要举行了,武都的人比以往明显多了很多。

    但王旭还是没想到他有什么麻烦事啊?

    “王上,看来你是不知道了,最近那一句千百年来流传的话可是又席卷了整个大汉。”郭嘉沉声道。

    “什么话?”王旭微微皱了皱眉。

    “代汉者,当涂高也!”郭嘉说道。

    王旭眉头一皱,这句话怎么这么耳熟呢?好像是演义之中袁术的称帝时说过这句话。

    但是这句话绝对不是三国时期才流传的。

    “样子,给我看看这个代汉者,当涂高也是什么时候流传的。”

    搞清楚这点还是有必要的,幕后散播这句话的人肯定有他所要达到的目的。

    代汉者,当涂高也。这是历史上很有争议,也流传很广的一句谶语。两汉之时,汉武帝就感叹过“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

    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太平御览)、公孙述和光武帝也为此进行激烈的讨论(《后汉书》)、袁术也曾说过“吾字公路,正应其谶”。

    (《后汉书·袁术传》),另外当时有女巫道人还对李傕说:“涂即途也,当涂高者,阙也。傕同阙,另极高之人谓之傕。”

    当然目前认为契合度完成度最高的还是许芝那句“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让曹丕心花怒放。另外生拉活扯要跟它拉上关系的还有后世的石勒、萧道成、郭威。

    如果说具体的意思,那就是说汉王朝气数已尽,注定要有新的代替它,而代它的便是“当涂高”。

    “我知道了。”

    王旭看了看郭嘉,说道:“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郭嘉微微笑了笑道:“王上,这句话从汉武年间就开始流传,当年王莽也真是以这句话揭竿而起。”

    “最近武都一直在流传,王旭,字子阳,旭和阳都是最高的,涂高,就是最高的地方,也就是阳,而当字把三点一划掉,再移一下位置,就是王。”

    “因此说的就是王上了!”

    “说的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王旭无语了,还能这么说?

    郭嘉笑道:“王上,其实这对于你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哦!”

    “哦?何以见得,此时冒出个这样的玩意,要是本王真的称帝了,天下诸王还不群起而攻?”王旭淡笑道。

    郭嘉摇了摇头道:“王上,你说的是事实,但却不是我并州的事实。”

    “如果王上称帝,只能说此时不是时候,但是也不是不行。”

    “先不说他们会不会群起而攻,就算会,他们加在一块未必能够攻破武国。”

    “而且王上怎么可能会称帝呢?恐怕又是谁在算计某个倒霉蛋了。”郭嘉摇了摇头道。

    “还能是哪个倒霉蛋?袁术抱着传国玉玺这件镇国神器,不算计他算计谁?”王旭没好气的说道。

    “而且啊!我还猜出来是谁算计的八成是曹操了。”

    “目前有能力攻打袁术的也就只有曹操了。”

    “如果曹操此时攻打袁术,虽然袁术也是刚刚大战不久,曹操能打的下来,但是曹操担心项羽回去帮忙。”

    “根据我们的情报来说,曹操是算计了项羽一道。”

    “所以他要让袁术成为众矢之的,他才能拿下荆州与扬州。”

    “我们就先别管了,告诉韩信,盯着项羽,守好白龙战区就行。”

    “等武试一过,本王也要动手了。”

    “诺!”

    ……

    扬州,寿春。

    “代汉者,当涂高也?当涂高!当涂高!”

    袁术喃喃细语,不时的来回走动。

    “杨弘,你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袁术问道。

    “王上,我哪儿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啊!千百年来各有各的解释,我也不好说啊!”杨弘无奈道。

    “不知道?本王倒是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袁术悠然自得的说道。

    “啊?”杨弘顿时就懵逼了,你知道?别人光武汉武都不知道,你知道?

    但是这话杨弘可不敢说出来。

    “那是当然了,涂高是什么意思?就是路途高远,路途就是公路啊!”

    “而我袁家四世三公,论起名望,如何不高?”

    “所以这当涂高,指的就是我袁公路。”袁术大笑道。

    杨弘心里嘎哒一声,拐求,王上魔障了。

    尼玛,自从传国玉玺到手里之后就魔障了,没想到又来了个当涂高。

    还硬生生扯成了袁公路,是哪个乌龟王八蛋传过来的?

    “杨弘,召集众臣,后天本王要开一个朝会,都给本王到齐。”袁术高声道。

    “王上,你可别犯糊涂啊!”杨弘苦涩道。

    “糊涂?我犯啥糊涂?让你去你就去。”袁术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杨弘只能离去,在通知其他众臣的同时,杨弘又去了一趟孙策的府邸,这个时候也就只有孙策能够劝说袁术了。

    杨弘看袁术那个样子,怕是心里又想着那个位置了。

第448章 称帝吧!() 
“你说什么?义父他又魔障了?”孙策惊呼道。

    “这一次的谶语也不知道是谁带起的,王上听说之后就成那个样子了。”杨弘无奈的说道。

    孙策走动几下,沉声道:“杨左相,你先回去,这件事情我需要和公瑾商量一下,不然义父这边我也劝不动啊!”

    杨弘急忙点了点头道:“好好好,伯符啊!再过两天就是王上朝会的时间了,如果再没有办法,事情就大条了。”

    “到时候必定有奸臣跳出来,蛊惑王上啊!”杨弘苦涩道。

    “这样,左相,你回去时刻警惕,避免有人用精神力干扰我父王。”

    “好!我即刻回去!”杨弘心里一惊,差点忘了还有这茬了。于是杨弘急忙赶回王府。

    孙策沉思片刻,朝着周瑜的府邸奔去。

    “公瑾!公瑾!”孙策敲开府门之后,急匆匆的朝着周瑜的院子走去。

    而此时周瑜在弹着古筝,小乔正在跳着舞。

    “小乔,你先进去吧!”周瑜微微皱眉,显然此刻有些不喜,但是没办法,谁让来的是他的义兄呢?

    “伯符,发生什么事了?”周瑜看着急匆匆的孙策说道。

    “公瑾,你一直在家吗?当年的那句谶语,如今又席卷天下了,义父魔障了。”孙策叹道。

    周瑜眉头一皱,说道:“这和王上有什么关系?当涂高怎么也扯不到王上身上吧?”

    孙策急道:“问题义父硬生生的将这句话扯到他的头上了。”

    “你就说现在该怎么办吧!”

    周围顿时陷入了沉思,但是却百思不得其解。

    谁能劝动袁术呢?根本就没有人,王后?看王后那个样子,一直对袁术将孙策当做继承人培养而耿耿于怀,她会帮忙才有鬼呢!

    袁耀?这小子胸无大志,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现在也不知道跑去哪座青楼了。

    “那就顺其自然吧!”良久,周瑜叹道。

    “什么?顺其自然?公瑾,这可不像你啊!”孙策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周瑜说道。

    “那我能怎么办?此时的王上根本没有人能够劝得动,只能顺着他的心了,王上高兴之余,你我提出的建议他也就会采纳了。”周瑜无奈道。

    “伯符,如果此时王上是你,我怎么着也好,都会将你打醒,但是不是你啊!你要明白!”周瑜沉声道。

    孙策默然不语!只好随机应变了。

    ……

    两天后,袁术召集众文武,袁术坐于正中,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用锦缎包裹着的物件。

    “诸位爱卿,本王召集大家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一个疑问,想问问诸位爱卿。”

    “你们说,当涂高是什么意思啊?”

    “当涂高?”

    长吏李丰眼前一亮,当即走了出来,高声道:“启禀王上,丰有所见解。”

    “哦?你有何见解啊?”见不是他希望站出来的人说话,袁术有些失望。

    李丰,一个长吏而已,他更希望的是左相杨弘,或者右相阎象站出来,这样更有说服力。

    “启禀王上,涂高是何意呢?涂高就是路,高远的道路,也可以说是厚实的道路。”

    “怎么样才能厚实呢?那就是拥有雄厚的实力。”

    “王上四世三公,如今又坐拥扬、荆两大洲,带甲五十万,可以说是天下间实力最强的王了。”

    “而王上表字公路,拥有如此实力的王上不就是涂高吗?”

    “最重要的是,王上手里有镇国神器,传国玉玺!”

    “李丰请吾王称帝!”

    袁术越听越高兴,越听越高兴,最后更是哈哈大笑起来。

    “臣弟恭请吾王称帝!”

    一个身材魁梧人单膝而跪,洪亮的声音瞬间响彻整个大殿。

    “崇焕,你也是这个意思?”袁术笑道。

    对于袁崇焕他还是毕竟喜欢的,虽然也是袁家庶子,甚至没有表字,但是从他脱离袁绍而投奔于他,袁术十分开心。

    而且他这个弟弟能力是有的,在统帅一道已经超越了纪灵,现在管着他五分之一的兵马。

    开玩笑,袁崇焕是何人?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汉族广府人,民族英雄,抗清名将,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

    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并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复辽,赴任后持尚方宝剑将东江毛文龙设计杀害。

    袁崇焕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皇帝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磔刑。

    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他的肉,南明永历皇帝率先为他平反,到了清乾隆时期,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

    袁崇焕可是被称为民族英雄的人物,历史上这样的人有几人?

    更为关键的是,袁崇焕是抗清名将,就连乾隆皇帝等几位大清的帝王都为他平反,这就很不一般了。

    此时的袁崇焕心里想的就是可以称帝。

    就像李丰所言,袁术确实具备了这个实力。

    袁崇焕沉声道:“启禀吾王,就在两日前,我军成功凝聚信仰之魂,正是吾王,战斗至少提高了三层。”

    袁术顿时惊道:“此言当真?”

    “末将岂敢哄骗吾王!”袁崇焕沉声道。

    袁术顿时笑得合不拢嘴了,没有征讨刘秀之前,他的三十万大军硬是整不出一个信仰之魂,没想到打下荆州,袁崇焕因为战功被提拔之后,他所率领的大军竟然凝聚出了信仰之魂。

    前面为什么凝聚不出?袁术有他自己的想法。

    袁术对手底下的将士是真的好,无论是吃的用的,绝对是当世顶尖的存在。

    可能吃的比并州差了一点,但是军饷绝对是最丰厚的,死去的烈士比王旭对待烈士还丰厚。

    不为什么,就因为袁术同样爱护将士,自己也有钱。

    只可惜啊!

第449章 被算计的袁术() 
可惜什么呢?袁术虽然有一颗爱护将士的心,但是对于百姓袁术能够爱护,也能够狠下心来。

    袁家家大业大,也禁不起袁术如此折腾啊!所以这其中的粮饷大部分都是压榨百姓得来的。

    就比如说袁术收的税是九分税,就只给百姓留下一分的收成,若是战争时候,袁术这一分都有压榨百姓,充当军饷。

    而且袁术办事全凭喜好,他开心的时候比谁都好,他不开心的时候你肯定是不会好过的。

    然而这一点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清楚的看到。

    袁术称帝之后,若是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一旦经历战争,特别是战败,很容易就会崩盘的。

    但是这一点又需要很长时间来消除。

    “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然后本王还是不能那样做啊!”袁术叹道。

    孙策一惊,急忙抬头看着袁术,难道袁术转性了?

    但是看到袁术那喜笑颜开的表情之后,孙策就知道是他想多了,袁术还是那个袁术,一点都没变。

    “王上,不可啊!称帝之事事关重大,王上,慎之又慎啊!”杨弘猛然跪下道。

    袁术看了一眼杨弘,明显有些不高兴了,语气有些平淡,说道:“左相言之有理,诸位可还有什么建议吗?”

    “启禀王上,称帝之事万万不可!至少现在不是时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上前说道。

    这位老者可不简单,是袁术的右相,乃是文臣之首,阎象。

    “为何?”袁术问道。

    袁术的态度明显好了很多,阎象多年来对袁术尽心尽力,袁术遇到什么困境的时候,都是阎象站出来解决的。

    阎象就没有让袁术失望过。

    “王上,老臣敢问可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