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之争锋乱世 >

第230部分

三国之争锋乱世-第230部分

小说: 三国之争锋乱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泰元年(531年),洛阳城被尔朱氏攻破,孝庄帝遇害。高昂与父、兄在信都(今河北邢台)起兵,声讨尔朱氏。

    殷州刺史尔朱羽生率兵五千,偷袭信都。高昂忙乱之际,连铠甲都来不及披挂,便率十余骑仓促迎战。

    即便如此,尔朱羽生数千人马,竟抵挡不住高昂的凌厉反击,而四散奔逃。高昂的武力值,堪称爆表。

    “皇叔,当年你和我父皇曾言,高昂不是安分的主,为何?”

    刘伯温沉声道:“高昂确实不安分,但是总有能让他安分的东西。先帝有恩,加上许以高位,恩威并施。”

第480章 刘协要三结义() 
“更何况,我们有制约高昂的手段,并且此人已经来了!”

    随着刘伯温的话语,一个身影缓缓的出现在刘协的眼帘。

    同时,刘协身后出现一人,凝重的看着那人,正是王越。

    “老师稍安勿躁,这是自己人。”刘协急忙说道。

    “王师,许久未见了!”刘伯温有些感慨道。

    王越微微躬身,王旭十分好官,当年正是刘伯温推荐他入朝,成为当今帝师,王越十分感激。

    “姜松!不的无礼!”刘伯温低喝道。

    “臣姜松叩见陛下!”那人单膝而跪,朝着刘协一跪到底。

    “姜松?姜松!你是松哥!”刘协猛然上前,一动不动的盯着姜松,浑身开始颤抖起来。

    “正是微臣!”

    刘协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是姜松,这个儿时的大哥哥。

    以前他和刘辩贪玩,总是姜松背锅,受灵帝的责罚。

    “没想到今生还能再相见,足矣!”刘协的眼神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神枪将军姜松罗松,罗艺之子,罗成同父异母的哥哥,字永年,母姓姜,姜家枪法第一绝罗家枪法姜家传,《隋唐演义》四绝罗松枪法、秦琼交友、程咬金三斧子半、杨广的昏庸中的头一绝。儿子是罗焕,手使八宝玲珑枪,武艺绝伦。

    隋唐演义里的第一绝。跨下马掌中枪,是天下无敌的英雄。此人从来没有漏过真功夫。初次登场手下留情,让少保罗成尝到败绩;大破一字长蛇阵时不穿盔甲和杨林交手,当时秦琼要求手下留情,那真是,想怎么扎,就怎么扎,说扎多浅,就能多浅,扎得杨林一身小眼。功夫练到如此收放自如,世间恐无几人。

    评书里还有曾经有一段叫做,一猛四猛:今世孟贲罗士信、铁枪大将来护儿、四宝大将尚师徒、八马将军新文礼,一杰会一绝。

    讲的就是隋唐四猛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会斗隋唐十三杰第一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枪和锤缠交在一起,没人敢上前。最后隋唐四绝第一绝姜松枪尖一挑分开的,足见这位英雄了得。

    “文龙,你也进来吧!”刘伯温微微笑道。

    “诺!”

    一道身影突然出现,身后背着两杆长枪。

    王越右手一紧,又是一个超过他的人物,那就是半神了。

    刘家终究是皇族,底蕴可以说没有哪一个世家比得上。

    这可是一千多年的底蕴啊!

    “这位是?”刘协压下心头的悸动,看着文龙问道。

    “陆文龙!叩见陛下!”不等刘伯温介绍,男子顿时跪了下去。

    陆文龙是“说岳全传”中的虚构人物。具有神话色彩。

    金兀术义子,岳家军第二号猛将。

    陆文龙本是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之子,金兀术攻陷潞安州陆登夫妻双双殉国。金兀术将还是婴儿的陆文龙和奶娘虏至金营,收为义子。

    陆文龙对自己的身世完全不知。王佐讲述了他的身世,文龙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并说服同是汉人的曹宁一同归宋。

    猛将陆文龙回到宋朝后,立下不少战功。岳雷北伐中再度出战,杀死金国猛将连儿心善,粘得力,后被封为总兵。

    南宋时,岳飞与金兵会战于朱仙镇。文龙武艺出众,用双枪打败了宋军中使用双锤的四员大将。宋营参军王佐自断左臂,假说是被岳飞所害,来投兀术。

    王佐利用说书的机会,向文龙挑明他是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之子,兀术攻打潞安州时,陆登城破殉难,文龙被兀术收养。乳娘证明了王佐的话,文龙十分震惊、悲痛。

    文龙装病,暗作准备,打算伺机逃回宋营。这时王佐得到消息,一种很凶猛的武器铁浮图运到了,兀术决定次日大举进攻。王佐写了信,由文龙用箭射向宋营,向岳飞报告紧急情况,不料被军师哈迷蚩发现,文龙逃出军营。

    乳娘遇害,王佐被擒。琼芳得知自己身世,她父是在攻打潞安州时死在陆登的剑下,兀术同时收养了她。

    她追上了陆文龙,要报仇,却又不忍心。文龙向她诉说了自己的国仇家恨以及对她的感情,终于得到了琼芳的理解和同情。在兀术追来时,文龙正待复仇,琼芳却不幸死在金兵箭下。

    文龙悲痛欲绝,大杀金兵,抱起了琼芳的尸体,跃马回归宋营。

    这个陆文龙是真的猛。

    起初陆文龙对自己的身世完全不知,曾与岳家军对垒,秒杀呼天宝、呼天庆兄弟俩,曾一人面对岳云、张宪、何元庆、严成方等几员猛将的车轮战而毫不畏惧,成了岳家军的心腹大患。

    岳飞无奈挂起了免战牌,岳家军将领王佐为了规劝陆文龙归降,施展苦肉计诈降金兀术、王佐讲述了他的身世,文龙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并说服同是汉人的曹宁一同归宋。

    “陛下,陆文龙还是永年的结义大哥。”刘伯温笑道。

    “什么?没想到文龙竟然是松哥的兄长,那边是朕的兄长。刘协见过兄长。”刘协说着竟然对着陆文龙深深一躬。

    “陛下,使不得!”

    “陛下不可!折煞微臣了!”

    陆文龙与姜松急忙又跪倒在地。

    刘伯温暗自点头,如今的陛下可了不得了,能够低下头颅,忘记皇家的尊严,如此笼络姜松与陆文龙,这大汉还是有救的。

    “松哥待我如弟,我视松哥为兄长,文龙自然是我的大哥!”刘协朕都不说了,满脸的笑容。

    随后扭头看着刘伯温说道:“皇叔、师傅!如今你二人做个见证,我要和松哥与文龙大哥结拜!”

    “什么?”众人顿时惊呼,刘伯温大喜,没想到刘协竟然有如此心机与抱负!实在让他开心。

    而王越三人就是纯震惊了,汉室虽然日薄西山,甚至已经跌落山林,但是皇帝就是皇帝,他们也是心向大汉,没想到刘协竟然要和他们结拜。

    “陛下不可!微臣必定效死力,然微臣不能与陛下结拜!”姜松沉声道。

    “松哥看不起我吗?”刘协顿时说道。

第481章 朕会回来的() 
“念刘协、姜松、陆文龙,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这铮铮誓词在许昌皇宫的深宫之中回荡,而这一切,在刘伯温与王越的见证下完成了。

    大汉的气运金龙猛然壮大,发出一阵龙吟,腾飞九天。

    “不好!速速前往皇宫!”正在处理政务的荀彧猛然大喝道。

    “陛下!快走!”刘伯温忽然大惊道。

    没想到刘协与姜松和陆文龙结拜竟然会使大汉的龙脉增强这么多,看来这两人有扭转大势的能力啊!

    那如果回到夷州!那两个人投降刘协之后呢?

    众人飞起的时候,刘伯温不禁暗自思量道。

    “哈哈哈!许昌!朕走了,再来之时,必定携饕餮之势而来!”刘协看着身下越来越小的皇宫,疯狂的大笑起来。

    禁空阵,在姜松等人的能量下根本没有多大的影响。

    此时刘伯温的心思却不在眼前的局面上。

    他在想一个人,那就是他的亲儿子,他的亲儿子在他的培养下能力非凡,但是不该滋生的野心他也察觉到了一丝。

    虽然他在极力的掩盖!

    他的儿子就是刘裕,一个很普通的名字。

    问题是这个人虽然是刘伯温的亲生儿子,但是却是一位大神。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自称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南北朝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着。

    后功高震主,代晋自立,建立南朝宋。隆安三年(399年),参军起义,对内平定战乱,先后消灭刘毅、孙恩、卢循、桓楚、西蜀、司马休之等分裂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对外致力于北伐,消灭南燕、后秦等国,收复山东,河南,关中。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林邑国全境归附。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国号宋,定都建康,南朝开始。

    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

    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重大贡献,被誉为“南朝第一帝”。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奠定南朝政治的雏形。

    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

    寒门庶族刘裕“奋起寒微”,依靠军功和手中握有的北府兵权,登上历史舞台,他和他周围的人们组成的寒人武士集团,开创寒人掌权的局面。

    公元420年灭掉东晋,建立南朝第一个朝代刘宋政权。在刘裕入朝执政到称帝的二十年中,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力矫晋时弊政,加强集权,铲除分裂割据势力,努力发展经济先后于402年平定孙恩,405年灭桓楚,409年灭南燕,收复青、齐,411年灭卢循,收复岭南,412年攻破江陵,杀割据者刘毅。

    413年,灭西蜀,收复巴蜀,杀割据者谯纵。415年攻克襄阳,收复荆、扬二州,驱逐割据者司马休之,417年,又大举北伐攻灭后秦,收复关、洛,420年,派兵南征林邑,林邑降服,黄河以南的大半个中国尽归一统。

    同时对东晋以来的一系列弊政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集权中央,整顿吏治。又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废除苛法,赈济穷人,减轻人民负担,又两次实施“义熙土断”,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其子刘义隆(宋文帝)继续刘裕的政策,终于出现“元嘉之治”这个分裂时期的大治盛世。

    当时北魏的大政治家崔浩曾把刘裕与曹操相提并论,他指出:“刘裕之平祸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则认为:“裕之为功于天下,烈于曹操。’’李贽则直接以“定乱代兴之君”赞誉刘裕,近代大师鲁迅先生说他是南朝唯一值得肯定君主。

    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是时势造就的英雄。刘裕是东晋南北朝,颇有作为,成就最大,最有建树的皇帝。

    他所做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王谧:“‘卿当为一代英雄。”

    崔浩:“刘裕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禽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刘裕者,司马德文之曹操也。”

    姚兴:“刘裕拔起细微,能讨诛桓玄,兴复晋室,内厘庶政,外修封疆。”

    沈约:“汉氏载祀四百,比胙隆周,虽复四海横溃,而民系刘氏,惵惵黔首,未有迁奉之心。魏武直以兵威服众,故能坐移天历;鼎运虽改,而民未忘汉。及魏室衰孤,怨非结下。晋籍宰辅之柄,因皇族之微,世擅重权,用基王业。

    至于宋祖受命,义越前模。晋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君道虽存,主威久谢。桓温雄才盖世,勋高一时,移鼎之业已成,天人之望将改。

    自斯以后,晋道弥昏,道子开其祸端,元显成其末衅,桓玄借运乘时,加以先父之业,因基革命,人无异心。

    高祖地非桓、文,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翦暴,祀晋配天,不失旧物,诛内清外,功格区宇。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咸熙之末。

    所以恭皇高逊,殆均释负。若夫乐推所归,讴歌所集,魏、晋采其名,高祖收其实矣。盛哉!”

    刘裕,虽然不是秦,不是汉,更是唐宋元明清的皇帝,而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帝王,鲜有人知。

    但是不能否认的就是他的能力,他的功绩,就算是在这些众所周知的朝代之中的皇帝,很少有人能够与宋武帝刘裕相比。

第482章 宋武帝刘裕() 
李延寿:“晋自社稷南迁,王纲弛紊。朝权国命,递归台辅,君道虽存,主威久谢。桓温雄才盖世,勋高一时,移鼎之业已成,天人之望将改。

    自斯以后,帝道弥昏,道子开其祸端,元显成其衅末。桓玄乘时借运,加以先资,革命受终,人无异望。

    宋武地非齐、晋,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剪暴,诛内清外,功格上下。

    若夫乐推所归,讴歌所集,校之魏、晋,可谓收其实矣。然武皇将涉知命,弱嗣方育,顾有慈颜,前无严训。

    少帝体易染之质,禀可下之姿。外物莫犯其心,所欲必从其志。崄纵非学而能,危亡不期而集。其至颠沛,非不幸也。悲哉!”

    裴子野:“宋高祖武皇帝以盖代雄才,起匹夫而并六合,克国得隽,寄迹多于魏武,功施天下,盛德厚于晋宣,怀荒伐叛之劳,而夷边荡险之力。”

    萧方等:“夫蛟龙潜伏,鱼虾亵之。是以汉高赦雍齿,魏武免梁鹄,安可以布衣之嫌而成万乘之隙也!今王谧为公,刁逵亡族,秄恩报怨,何其狭哉!”

    虞世南:“宋祖以匹夫挺剑,首创大业,旬月之间,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