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霸宋 >

第23部分

霸宋-第23部分

小说: 霸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

    《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夏伯龙看完之后,不禁为之一叹:“张兄的画工真是高超啊,不知道这如此宏伟的图画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呵呵,这也很简单,我曾经连续一年去了这个地方,在那里一直细细的观察,回来之后,我就凭借着脑海中的印象,便将此画给画出来了。现在正在上色,只差这最后的一部分了,同时也差了一个名字。不过,好在刚才你来了,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准备将此话命名为《清明上河图》。”张择端道。

    夏伯龙听完之后觉得很不可思议,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清明上河图是最先从他口中说出来了。

    “呵呵,我是奉陛下的命令来拿一幅画的,是皇上最近画的。皇上让我来找你,问你拿画。”夏伯龙道。

    “哦,陛下让你来取何画?”张择端问道。

    “《腊梅山禽图》,陛下让我来拿这个画。”夏伯龙道。

    张择端呵呵笑道:“看来你是得到陛下的欢心了,不然的话,陛下又怎么能将这幅画赏赐给你呢?你在这里稍等,我去去就来。”

    说话间,张择端便走进了府库。

    夏伯龙站在外面等候,过了没有多久,张择端便走了出来,手里还握着一幅画卷。

    “给,这就是《腊梅山禽图》了,你拿去吧。”张择端道。

    夏伯龙见张择端约莫三十多岁,他有意结交这样的画家,便急忙说道:“多谢张兄,不知道张兄今年贵庚,现任何职?”

    “呵呵,我今年三十四岁,现在供职翰林图画院,陛下见我画的好,便把我调来这里,负责看守府库。”张择端道。

    夏伯龙呵呵笑道:“在下夏伯龙,今年二十四岁,整整比张兄小了十岁。张兄而立之年,专攻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是也不是?”

    张择端听到夏伯龙如此一说,当即吃惊道:“我与你初次相识,没有想到你只看了我这画一眼,便能说出我的擅长来,此等眼力天下无人能及。张某不才,愿闻先生赐教。”

    “不,不是这样的,我只是知道你,对书画没有什么研究,毛笔字都写不好。反正我不是什么才子,只是懂得多一点而已。张兄,只要你继续努力,你的名字将会名垂千古,千百年后,这幅《清明上河图》,也将成为张兄的成名之作,也是无价之宝。”夏伯龙说道。

    张择端急忙拱手说道:“承蒙吉言,张某必定会多多努力的。对了,你将画打开来看看吧,我只是记得搁在了那个位置,万一拿错了,那就糟糕了。”

    夏伯龙呵呵笑道:“呵呵,好的。”

    说话间,夏伯龙便将那幅《腊梅山禽图》给打开了:

    此图画的是一株腊梅枝干略弯而劲挺直往上伸,极富弹性,互相交错而有变化。枝头几点黄梅开放,似乎有阵阵清香袭来。

    腊梅枝头上的一对山雀相互依偎均向着左侧画面,将观者视线引向画外。刻画工整细致,富有生活情趣。

    腊梅枝干以劲细墨笔钩勒,再用水墨渲染;山雀、萱草均用水墨画出。笔墨的细粗、干湿配合协调和谐。

    左下有画家以瘦金书的题诗一首:“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而其笔法,全应物而生,未有张示。线笔笔精勾,羽片片细染,其虽写实而不失灵逸,而鸟之神岁经千年而不改。

    “宋徽宗不愧是书法家、画家,这样的名作,也只有他才能画的出来。我好像听刘文物说过,这幅图应该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可惜啊,可惜啊,如此名画,却不再大陆。哎!不过,现在到了我手中,我一定要做为传家之宝,传给我的儿子、孙子,一直传下去,打死也不给台湾。”夏伯龙心中不禁想道。

    “是《腊梅山禽图》吗?”张择端问道。

    夏伯龙道:“是的,没错,就是这幅图。”

    张择端拱手道:“那就错不了啦,夏老弟请拿去吧。”

    夏伯龙合上那幅图,当即拱手说道:“张兄,皇上还在那边等着呢,我就告辞了,改日再来亲自拜访。”

    张择端拱手道:“请!”

    回到御书房时,御书房里多了一个人,那个人皮肤偏黄,一脸青须,年纪约在四十岁左右,穿着一身官服,看起来显得颇有气势。

    “哦,夏卿回来了。来来来,快来见见蔡卿。”赵佶见到夏伯龙进了御书房,便高兴地说道。

    夏伯龙听赵佶喊那个人蔡卿,他不知道是谁,但是又不敢问,只得拱手说道:“在下夏伯龙,拜见蔡大人。”

    那个姓蔡的当即回应道:“不必多礼,都快成一家人了,以后就没有那么多礼数了。”

    夏伯龙听那个姓蔡的说快一家人了,他脑袋一转,记得蔡心蕊曾经提起过她有一个大哥,叫蔡攸,只是他一直没有见过。他听这个姓蔡的说出那番话来,便已经确定了此人便是蔡攸。

    “蔡卿,你刚才说什么?一家人?你都把朕给弄糊涂了。”赵佶好奇地问道。

    蔡攸呵呵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夏伯龙就快和臣的妹妹成亲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哈哈哈,原来如此埃夏卿啊,原来你和蔡卿果然是一家人埃不过,朕看你们两个人的样子,似乎没有见过啊?”赵佶道。

    蔡攸道:“臣不在相府居住,所以……”

    “哎,蔡卿啊,不是朕说你,你和你爹也该和解了,这都三年了,有什么仇怨也该了解啦,何况你们又是父子呢。”赵佶摇了摇头,说道。

    蔡攸急忙道:“多谢陛下调和,臣会按照陛下的意思去办的。”

    赵佶道:“嗯,那就好。有机会回去看看你的老父亲,宰相也不容易埃有道是百善孝为先,蔡卿原本就是个孝子,千万不要因为一点误会而遗憾一生埃”

    蔡攸低首道:“陛下教训的是。”

    夏伯龙听到赵佶和蔡攸的对话,也从中听出了一二了,似乎是蔡京和蔡攸父子间发生了什么矛盾。

    “蔡家的家事,我还是不要招惹的好,管他什么蔡京还是蔡攸呢,老子只要管好自己就可以了。”夏伯龙心中缓缓地想道。

    “好了,既然夏卿已经回来了,那你们两个大学士就陪我一起用膳吧。”赵佶说话间便站了起来,朝御书房外走了出去。

    夏伯龙转过身子,斜眼看了蔡攸一眼,却发现蔡攸也在盯着他看,他看到蔡攸的脸上有点阴郁之色,便扭过了脸,准备朝御书房外走出去。

    “好妹夫,皇宫势力纷杂,一旦进入这里,有些事情就由不得你了。伴君如伴虎,希望你伴在皇上身边永远安然无恙。”蔡攸轻声地说道。

    夏伯龙听到蔡攸这样说话,当即拱手道:“多谢大人赐教,伯龙感激不荆”

    “那倒不必,我和蔡京不和,又不是和蔡家不和,心蕊是我最小的妹妹,你以后要好好待她。对了,皇宫之内,你最应该留意的就是大宦官梁师成,他和蔡京积怨颇深,你是蔡京带进来的,须得小心才是。”蔡攸并肩和夏伯龙走出了御书房,一边走,一边轻声地说道。

    “你们两个嘀咕什么呢?还不快点跟来,难道要朕等你们不成?”赵佶在御书房门口淡淡地说道。

    “微臣不敢,微臣这就来了。”蔡攸答道。

    夏伯龙也拱手说道:“微臣不敢。”

    “嗯,谅你们也不敢,随朕来。”赵佶道。

    夏伯龙跟在赵佶的身后,心中将梁师成的名字默默地念了几遍。

第34章() 
在皇宫里陪着皇帝吃饭,而且还连续陪了好几次,这种生活,只怕是夏伯龙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夏伯龙自从穿越到北宋之后,虽然只在宋徽宗身边待了两天,却感觉自己待了两个月那么长。宋徽宗赵佶的一些荒唐的事情他连续见了不少了,这样一个书生气十足的皇帝,也难怪会豢养出蔡京、高俅、童贯等六个大奸臣来。

    吃饭,也是有讲究的。

    大凡皇帝吃饭,可不比寻常百姓家吃饭。夏伯龙在这里陪了赵佶吃了两三次饭,每次吃饭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太监负责配膳,一个太监负责尝菜,一个太监负责夹菜。这配膳太监就是皇帝的专职营养师,什么有营养他让皇帝吃什么。

    负责尝菜的这个太监就不用说了,还不是皇帝害怕有人想毒死他,所以每次吃饭前都会有一个太监先吃,等到每个菜都吃了一遍后,皇帝看到这个太监没死,这才敢吃。夹菜的就是专门给皇帝夹菜的,由于菜比较做,摆放的也远,皇帝总不能起身夹菜吧。

    夏伯龙对历史还算精通,不过,这赵佶的饭菜可不是每顿都那么丰盛的,比起慈禧太后来,那可就差的远了。因为,背上的皇帝比较节俭。

    北宋的皇帝应该说是比较崇尚节俭的,因为宋太祖是马上天子。另外,宋朝的皇帝也很有意思,奉行厚养士人的传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朝代,就是宋朝。在两宋这320年里,武人最郁闷,文人最幸福。

    宋朝宰相一年的总收入,大概折合为今天的三百万人民币,相当于当时两万四千亩土地的总收入。宋朝养兵养官的钱,占到国家财政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八十。国家的钱可能都给官员发工资或者养兵了,所以皇帝很节俭。

    节俭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知道,历史上的皇帝一般很早就开始给自己修墓,比如秦始皇十三岁登基,当时还是秦王,就开始给自己修坟康熙也是,八岁继位,继位不久也开始给自己建陵。

    皇帝不死,皇陵不能完工,因为一旦完工了,这话就不好说了,就是该入住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秦始皇十三岁登基就开始修坟,到他死还没完工,这规模得有多大,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而北宋的规定是,皇帝活着的时候不许修皇陵,皇上晏驾之后才开始修坟,而且七个月之内必须完工,因此宋朝的皇陵是比较简陋的。

    北宋的皇陵在今天的河南巩县,有机会的话,可以去看看,都比较简陋,跟汉唐那种因山为陵、跨谷连山没法比。

    在皇帝用膳的偏殿里,赵佶坐在龙椅上,夏伯龙和蔡攸对面而坐。

    在长方形的桌子上摆放着十几道菜,每一道菜的做工都非常的精细,不仅看着好看,就连吃着也非常的好吃。

    “两位爱卿,在朕面前不要客气。”赵佶一边指着远处的一盘子菜,一边说道。

    一个夹菜的太监迅速地跑了过去,手里拿着赵佶的金饭碗,将赵佶点着的菜给夹了一点放在了碗里,然后又走回赵佶的身边,将金饭碗放在桌子上。

    夏伯龙见到这太监在大殿里忙来忙去的,真为这太监捏了一把汗,这种跑腿的活,真的很累。近一点的菜赵佶自己夹了,远一点夹不到,就得麻烦那个夹菜的太监了。

    夏伯龙随手夹起了一筷子的菜,放在嘴里嚼了嚼,那种味道不是一般的好吃,简直是人间美味。

    “我这两天老陪皇帝吃饭,每顿吃饭花样都没有重复过,真不知道那些御膳房的厨师们是怎么样弄出来的。依我看,绝对比蔡京府里的做包子的厨师还壮观。”夏伯龙一边吃,一边想道。

    “蔡卿啊,今日你就跟夏卿一起回去,见见宰相吧,就说朕的口谕,让你们父子和好。如何?”赵佶道。

    蔡攸哪里敢说个不字,当下点了点头,欢喜地对赵佶说道:“陛下,你放心,一会儿我就跟夏大人一起回去。”

    赵佶道:“嗯,这就好。哈哈,朕赐给你的那座宅子住着还舒服吗?”

    蔡攸道:“陛下所赐,岂能不舒服?到处都彰显着隆恩浩荡,臣每日睡前,都会感谢一下陛下。如果不是陛下,臣哪里有今日呢。”

    赵佶呵呵笑道:“好一张嘴。对了,爱卿近日可有什么见闻吗?”

    蔡攸当即道:“当然,臣此来就是为了给陛下讲解一下的。”

    “哦,那就快快讲来。”赵佶欢快地说道。

    蔡攸张嘴便讲,说有什么珠星壁月、跨凤乘龙、天书云篆之符等等,让赵佶听得津津有味。

    夏伯龙听了之后,看到蔡攸无端献媚的模样,简直比他爹蔡京还要厉害。

    “对了,陛下,臣有一友乃是个修道之人,不仅如此,他还神通广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陛下既然也好道学,不如将他请进皇宫里来,在道学上有何不解之处,也好问问他埃”蔡攸缓缓地说道。

    “哦,蔡卿啊,真有这样的人吗?”赵佶似乎来了兴趣,将手中的筷子放在了一边,急忙问道。

    蔡攸道:“在陛下面前,臣安敢有戏言呢?”

    “好,太好了。蔡卿啊,明日的这个时候,你就将你那个道友给请到皇宫里来吧。要是真如你说的那样,那朕就赏赐给你……蔡卿,你说你想要什么赏赐?”赵佶道。

    蔡攸的眼睛看了看赵佶身后的两个两位容颜妖媚,衣袂飘飘的美人,指着那两个美人说道:“陛下,臣想要陛下身后的两个美人。”

    赵佶看了没看,当即答应道:“好,如果你请来的那个道友真的如同爱卿所说,朕就将这两个美人赏赐给你。”

    “多谢陛下!”

    夏伯龙见那两个美人确实长的很漂亮,看样子也应该被赵佶临幸过,这蔡攸居然张口要皇帝的女人,他心中叹道:“这真是荒唐透顶了,臣子和皇帝居然上了同样的女人。哎!”

    吃了一顿饭,让夏伯龙觉得很是可笑。好在这饭吃的很快,不大一会儿,夏伯龙便和蔡攸一起告退了。

    出了皇宫,夏伯龙和蔡攸一起回了蔡府,一路上两个人都没有怎么说话。

    回到蔡府的时候,守门的家丁见到蔡攸回来了,当即低头哈腰的。

    “大公子,您回来了?”一个家丁说道。

    蔡攸只轻轻的“嗯”了一声,轻声地问道:“老爷身体最近怎么样?”

    那个家丁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