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复秦之大将赵佗 >

第27部分

复秦之大将赵佗-第27部分

小说: 复秦之大将赵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祭祀台上,赵佗生硬的按照大祭司的指示完成这各项动作,整个过程仪式感非常强,最后一步是要扶着犁走几步。完成这些祭祀之后,就象征着春耕的开始,也代表着一种权力的更替,因为以往都是闽越王来举行祭祀的。

    领到谷种的百姓以最大的热情投入了生产,最卖力的当属那些刚刚翻身的奴隶,因为这是他们人生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赵佗看着这一幅人间耕作图,不禁感叹道:“一个国家最伟大的还是种地人呐!没有他们卖力,那能养活这么多人。”

    一旁的俞涉点了点,笑着说:“我在闽越生活这么久,还是第一年看到百姓如此积极。果然是新政呐!非老一套能比啊!”

    说罢两人在田埂间并行,眼下饥民问题已经解决,百姓也分到了土地,生产也渐渐恢复。赵佗认为是时候向闽越的官制动手了,必须让哪一群遗臣的根系彻底断除。赵佗并走边对俞涉说:“俞涉先生,我想是时候改改官制了,你可有好的意见?”

    俞涉微微一笑说:“将军已经胸有成竹,又何必来问老夫呢?将军若是害怕闽越遗臣反抗,大可由小闽越王来颁发。闽越国的官制确实棘手,若是可以一齐杀了,倒也省事,但就是短时间内难以找到人来替补。”

    赵佗点了点头,旋即二人朝王宫走去。赵佗自然知道如何限制这些官员的权力,问题就是难以找到那个度,并且最主要的就是避免这些人结党营私。

    第二天早朝,闽越文武百官照例早早来到王宫大殿,此时小闽越王正襟危坐。赵佗则在嬴华的陪同下负剑而立,俞涉作为总督已经成为了早朝的主角。

    待简单的礼节过后,赵佗缓缓走到大殿中间,一脸肃穆的说道:“诸位闽越的大臣们,你们一定很惊讶我为何会立于此,那我告诉你们,我今天为了官制而来。闽越官制落后,官员效率低下,为了更好的恢复和发展闽越,我决定采取内阁制。”

    底下一片骚动,不少官员皆窃窃私语,站在前面的一个官员直接质问道:“何为内阁,出自那本治国经书?是何人提出?”

    赵佗冷笑一声说:“内阁制出自闽越国情,取自闽越民意,诸位可有疑问呐?”

    众人一听此话,立刻停止了议论,因为旁边嬴华手里拿着的赵佗配剑提醒着他们,有疑问者会是一个什么下场。

    “都没有疑问,十分不错!简单来说内阁分为一总五部,一总即总督,掌管领政大权,五部即吏部、户部、刑部、礼部和工部。其中吏部主要负责官吏的选拔、考核、任免和监督。户部负责人口税收,府库登记,土地登记等。刑部则负责全国监狱和对犯罪的处罚。礼部负责百姓教化和教育。工部负责水利、道路和建筑。五部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发生问题,先交给总督处理,然后上报闽越王。”

    听着这所谓的内阁制度抛出,闽越官员纷纷明白了赵佗的意思,因为内阁一旦形成,那么所有的官员权力其实都被削弱了,而总督则是架空了闽越王,闽越王又制约着百官。如此再加上赵佗推行的下级官员由百姓层层推选,不出五年这群遗臣就都得告老还乡。

    而闽越的武官更是忽然之间发现自己失业了,因为没有一个兵部的存在。一个闽越将领忍不住发问道:“为何没有内阁没有武将官职?莫非此举是让我们回家种地?”

    听罢赵佗大笑一声说:“闽越国内设立执法队即可,诸位将军如果不嫌弃,明日去新成立的北部军区报道,哪里统管各地驻防和军队的调动。当然如果你们要走,我给你们发土地发路费。”

    所有武将脸色瞬间铁青,但是也只得默默接受,因为本来他们的兵权就已经被解除,如今也只能靠着这个官职吃吃俸禄了。

    俞涉站在一旁琢磨着内阁制度,心中不禁暗暗称奇,他很难想象如此合理的制度居然是出自一个武将之口。因为内阁制度不仅仅是制约了这些文官,还顺带制约了王权和总督的权力。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官员结党营私,更使得犯上作乱成为了不可能。

    终于收拾了这一群闽越遗臣,赵佗显得有些兴奋,饶有兴致的找王布下起了棋,王布当初可以以一局棋证明自己的才能,赵佗自然要领教一番,而同行者还有俞涉。

    一个时辰之后,赵佗已经无子可落,只得认输感叹,要知道刚刚自己可是在俞涉的帮助下与王布对弈的,然而旁观者都不能清啊!赵佗叹了一口气,拱手道:“先生棋技果然高深莫测,佗自愧不如啊!”

    王布捋了捋胡子笑着说:“棋道,亦是人道和天道。围棋者虽然以围为宿命,但是取势才是根本,势高才能细水长流。若是纠结于一地一子之得失,那么必失去其势,倘若放眼长远,不计一地一子之得失,安心取势,自然可以反败为胜!”

    赵佗点了点头,暗暗钦佩于王布以棋道论天下。拱手道:“先生之言实在是令人受教啊,赵佗一定谨记先生此番教诲。”

    王布点了点头,看着棋盘说:“其实将军还未输,若是将军肯舍弃自己的这一块棋子,那么便可以化险为夷,只需下在平四六。”

    看着棋盘,三人对视大笑。

    然而就在此时,一封八百里加急信传到了赵佗手里,此信署名王离,来自于长沙国驻军。

第61章 累赘() 
日落黄昏,赵佗的将军府大厅里,坐着嬴华、王轼、俞涉和王布几人。赵佗手里拿着王离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信,一脸的忧愁,其他人也是如此。因为王离来信中说,前日有秦人赴长沙国求援,称他们得知赵佗大军同汉朝对立,欲复兴秦国。便护送秦国王室之后从燕地赶来,不料途中行踪暴露,被汉军截杀,秦国王室之后被汉军所俘,关押于丹阳城内。

    赵佗拿不定主意,救与不救都各有利弊,但是不救代价是更小的。然而不救的话又从道义上说不过去,救的话耗费粮饷物资不算,还要得罪于汉朝。

    就在赵佗犹豫不决的时候,俞涉缓缓靠了过来,在其耳边低语道:“将军难道真的想要一个累赘?”

    听罢赵佗猛的睁大了眼睛,俞涉的明显是告诉自己,若是自己想要这个天下,那么秦国皇室就是毫无作用的累赘。此时救下他们,那么要面临的就是日后该如何安置他们。赵佗试探性发问:“诸位都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看看我们到底该不该救?怎么救?”

    王轼第一个站了起来,直接大声说道:“不该救!如今我大军无法抗衡汉军,且闽越新定,句町也未真正臣服。此时若是为了一个秦国皇室后人出动大军,未免是断送复秦的大业。”

    赵佗点了点头,王轼的回答确实中规中矩,没有夹杂私心。而嬴华则面露难色,作为禁军出身的他,对于秦国皇室自然有特殊的感情。但是嬴华没有直说,因为他明白,由此可能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正当赵佗欲宣布自己的打算时,一旁的王布缓缓的开口了,不紧不慢的说:“我认为要想方设法将其救下,不仅如此,还要让秦国皇室之后登基为秦王!”

    赵佗不解,正欲询问时。突然想起了同王布下棋时,王布所说的那句“取势为根本”,忽然恍然大悟。略带激动的说道:“围棋者,以围为宿命,但是以取势围根本!”

    王布笑了笑,继续不紧不慢的说:“如今汉虽然得了天下,但是秦人依旧有反抗之心,只是秦国皇室之后尽数被项羽屠杀。如果今日将军救了一个秦国皇室之后的消息传到秦地,秦人会怎么样?假如尊其为秦王,日后待将军实力足够北伐时,老秦人将成为将军最好的内应,届时取了天下,将军可做他图!”

    听罢赵佗大笑,拱手行礼道:“若非先生指点,恐怕赵佗将误了大事啊!”

    不过王布却叹了一口气说:“不过如何救却是个问题啊,若是真的引兵与之决战,势必不行。派人暗中去救难度又太大。”

    赵佗笑了笑,拍了拍王布的肩膀说:“办法不是没有,只是我有些不舍。只需派遣大军入长沙国,然后遣一使入汉,说服吕后,代价就是半个长沙国,甚至整个长沙国。”

    王布稍加思索了一番,旋即大笑不已,因为他想到了赵佗昔日以此地名为三百里欺诈于闽越王。但同时王布也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赵佗明明有把握救出秦国皇室之后,但是却想选择不救,王布明白赵佗是不想日后有个累赘阻碍自己的大业。

    二话不说赵佗立刻命令王轼和嬴华集结部队,只命李原带领五万南海郡军驻守闽越,明早大军饱食之后便急行军赶赴长沙国。并且赵佗立刻修书一封,以八百里加急送给王离。要求王离速速派遣使者前去交涉,防止秦国皇室之后被诛杀。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赵佗单独同俞涉沿着王宫转了转,赵佗此行远征,只留俞涉来管理者偌大的闽越国。虽然赵佗信任俞涉的能力,但是赵佗还是十分忌惮闽越国可能潜在的复辟力量。

    赵佗向俞涉嘱咐道:“我此次可能几年后才会回来了,总之闽越新政必须永远推行下去,闽越的遗臣如今也不需要太担忧,不出两年他们就得被替换。我最担心的就是复辟力量的存在,虽然闽越国内军队全部被解除,但是无法避免有人养死士。若是真有复辟力量,你可以立刻找李原将军,他驻守北部军区,负责句町和闽越的防务。”

    俞涉点了点头,略带试探的问道:“适才将军其实早已经想好了要救秦国皇室之后吧?并且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老秦人的力量,我猜应该是同九行有关系吧?”

    赵佗没有回答,只是用一丝诡异的微笑回应了俞涉。因为俞涉很聪明,但是赵佗不希望他聪明到可以猜透自己的意思。赵佗自然想要破解九行的秘密,那日听王布说出苍龙七宿有“房”和“心”没有被破坏时,赵佗立刻联想到了自己的那块玉佩,那块已经送给了蒙恬的玉佩。因为自己清楚的记得拿玉佩只有一半,少了“房”和“心”,两半玉佩。一种奇妙的联系诞生在赵佗脑海中,而秦国皇室之后自然或多或少会知道一些秘密。尤其是这些人是从燕地来的,那么他们必定同扶苏有一定的关系。

    而此刻在丹阳城内,一个少年和一个少女被关在大牢里,陪同他们的还有一个老伯。少年临危不乱,少女一脸坚贞。

    “公子,公主,我们派出去的人估计应该找到赵将军了,如今赵将军割据一方,又以复秦为己任,相信肯定会救我们的。”

    少年脸上波澜不惊,只是淡淡的说:“如此险境,恐怕要救出我们代价极大,赵佗若是真的想要复秦,就不会选择来救我们的。”

    少女一脸不快,骂道:“我说哥!多少年了,你看问题就不能往好的方面想吗?当初东躲西藏,不也挺过来了吗。”

    老者叹了一口气,眼神闪过一丝泪花说:“都怪我没有照顾好公子和公主,若是九天之上的太子看见儿女如此凄苦,肯定会痛心不已啊!”

    少女听到这话,眼泪汪汪的安慰着老者。这么多年来,他们早已经不畏惧死亡,但是他们还背负着使命,而如今使命没有完成,而他们就将命丧于此了。

第62章 汉廷(一)() 
当赵佗开始启程赶赴长沙国时,长安汉室皇宫大殿中,吕后正在主持着早朝。由于抓捕到秦国的余孽,所以早朝主议的就是此事,吕后听从着两种的意见,迟迟不愿意下决定。赵佗平定句町和闽越的消息她早已经得知,对于汉朝来说,南方大患莫过于赵佗也。面对众臣的辩论,吕后一直选择了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语,毕竟“朝内无派,千奇百怪”,吕后必须考虑各个派系之间斗争。

    而此时赵佗正走在闽越国通往南海郡的直道上,这条直道比较简陋,是李原先前所修建的,但是这条直道也能缩短至少三分之一的路程。并且一路上,赵佗看见了一些士兵正在扩建和加固直道。赵佗同王布并行,嬴华和王轼作为前锋,率领骑兵走在了最前头。

    一路上赵佗闲来无事,便与王布马背上谈论天下大势。赵佗一直觉得王布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但是王布这个人却是可靠的。赵佗看着沿途的风景,幽幽的说道:“先生,这江山如画啊!”

    王布听罢笑道:“这世上有无限的江山,无论怎么样也征服不完啊!”

    赵佗:“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所以先生不是说九行出,意味着天下江山将包括百越之地吗?”

    两人相视而笑。

    王布若有所思,略带忧愁的说道:“将军此行留俞涉统管闽越国,非明智之举。此人不可轻信,老夫阅人无数,唯独难以看透俞涉。虽然短期内他不能怎样,但是将军不能不防啊。隐士通常选择山野深林隐居,然而俞涉隐居于王城之中,并且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国政的研究。此人虽有才,但是必须防止其独当一面。”

    赵佗点了点头,俞涉这个人确实令自己有点害怕,因为这个人似乎总是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俞涉确实是人才,所以才会选择用他,等闽越治理妥当之后,我自然会将他调到其他地方。”

    王布捋了捋胡子说:“嗯嗯,这是最好的方法,不过还是要小心为妙。还有就是此次救秦国皇室之后,我猜将军其实早就做好了打算吧?只是不好用来告知众人,毕竟将军是想得到九行才愿意去救秦国皇室之后的。但是还请将军记住,九行只是天下一统的象征,真正能否统一天下,还得看‘房’和‘心’。”

    赵佗一脸诧异,王布早已经洞悉自己心中所想,甚至比俞涉还要清楚,但是对于王布,自己没有太多的排斥感,否则任由一个人可以猜到自己心中所想,这都是不得不防。“还请先生明示在下!”

    王布笑了笑,风轻云淡的说:“将军真不知道答案吗?我看将军一直都十分明白,又何须老夫多言呢?”

    赵佗尴尬的笑了笑,拱手表示歉意说道:“适才是赵佗无礼,如今我打算故伎重演救下秦国那群皇室之后,只是害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