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复秦之大将赵佗 >

第64部分

复秦之大将赵佗-第64部分

小说: 复秦之大将赵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嗯,你饿了话自己让下人做一点,你不必在亲自动手了。”

    月儿点了点头,“哦,王布先生等了你大半天了,就在内庭。”

    赵佗笑了笑,朝内庭走去,看到王布正睡坐在内庭,手里还拿着一卷竹简。

    赵佗走了过去,小心翼翼的将竹简从王布手中抽出来,仔细的看了看。看了一眼之后,赵佗差点笑出声来。因为王布居然在挑良辰吉日,并且似乎已经挑好了三个日子。

    赵佗悄悄凑近王布的耳旁,大吼一声:“血衣侯!”

    王布瞬间叫醒,慌忙环顾四周说:“血衣侯打来了?在哪里?”

    赵佗见状,不禁大笑不已。王布看着赵佗这幅样子,叹了口气说:“将军,此事不可说笑。”

    赵佗点了点头,笑着说:“先生挑了三个日子,是不是也是同本将军说笑?”

    “哦,将军,这三个日子是我精挑细选的良辰吉日,一个用来复国,一个用来大婚,一个用来祭天。”

    赵佗算了算,“那么也就是说复国将在三个月之后,然后紧接着就是大婚,然后再一个月便祭天?”

    “就是如此,这一年也就这三个日子适合。”

    虽然不相信这个,但是是人都图个吉利,赵佗也只得笑呵呵的接受。并且按照宫殿扩建的速度,三个月后确实可以宣布复国。

    赵佗拿着竹简,“还请先生替我安排一个日子,用来出征,是时候去试探一下刘恒的实力了。若是任由其休养生息,只怕于我不利。”

    王布笑了笑,“将军放心,从细作带回来的消息来看,此刻刘恒正面临着北境的压力,此时确实可以敲打敲打他!”

    ……

第145章 北汉来使() 
复国之日定在了入秋的朔日,对于日期自然没有多少人会有异议,毕竟复国之事,所有文武都是受利益者,一旦复国,那么官职俸禄注定就是要上升一个等级的。

    而大婚的日期也被确立了下来,按照赵佗的意思,一切从简,不可奢靡,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权力的联姻,自然也不在乎什么天子之礼。

    赵佗这些日子就是监督上党城的扩建工程,顺便还会去军营进行宣传教育,闲暇时就带着月儿在上党城转一转,毕竟这个妹妹过段时间就要出嫁了。

    这样的安逸日子,不禁让赵佗有了卸甲之心,然而天下未定,赵佗不能停下步伐,因为赵佗明白,这是自己的使命,更是自己的责任,谁也不能让华夏的未来是分裂的局面。

    上党城的扩建进展神速,从长沙国修来的直道也在这几日便能连通上党城,这又将使得上党城的扩建速度加快不少。

    而在上党城扩建的一片火热时,一件怪事发生了,那就是有人在北方商道里看到了一队送葬的人,巡逻队发现这个异常之后,迅速扣押了这队送葬的人。根据这几天各地的反映,这支送葬队居然扛着棺材已经在上党城走了三天。

    被秦军扣押之后,为首的送葬人却直接提出了要见赵佗。

    ……

    赵佗看着这送葬的一行人,一个个都是灰头土脸,身上的孝服也已经是破破烂烂,在看看他们用马车运送的棺材,赵佗心里立马有了底,因为需要用送葬来掩饰,那么一定就是从燕地而来,“你们是吕禄派来的使臣?”

    为首的送葬人愣了愣,拱手道:“正是!为了掩人耳目,故意假扮为送葬的队伍,从燕地到此花费了半个多月。”说罢,为首的送葬人命令两个人打开了棺椁,从中取出了一件使臣的衣服,并且将吕禄的文书交给赵佗。

    赵佗笑了笑,“阁下掩人耳目的手段实在是高明,不过吕禄这等贼子,我实在是不愿意相助。”

    从文书中的内容来看,吕禄遭遇到了匈奴的胁迫,然后又遭遇到了刘恒、刘襄的压力,所以一时不知所措,只得寄期望于赵佗出兵,以缓解其南边的压力。

    “将军不妨看完吕相国的大礼后再说!”为首的送葬人笑了笑,一挥手,四个人便从棺材中抬出一座方尊出来。

    赵佗看了看这个方尊,惊讶之色溢于言表,因为这个五角方尊居然是用血玉打造的。“这东西是怎么来的?”

    为首的送葬人笑了笑,“当年项羽自刎于乌江,其身上搜出一块碎玉,有人将其献于高祖,而高祖就打造了这个方尊。”

    赵佗摸了摸这个方尊,笑道:“这又有何用?将此物献于本将军,不如割让几座城池来的痛快!”

    送葬人不慌不忙,又从棺材中拿出一卷地图说:“方尊只是帮助让将军明白,这天下上有不少东西是将军无法想象的,而这幅地图,可以帮助将军寻找到一件绝世之宝。”

    赵佗接过这卷地图,翻来一看,发现居然是夷岛的地图,而且似乎就是羊皮卷缺失的那一块。“此物从何而来?”

    “楚地!”

    赵佗负手而立道:“那吕禄希望本将军怎么帮助他。”

    “将军只需要率领精锐之师进攻长安,届时刘恒自然会回防,而吕相国将亲自率领大军追击,最后与将军会师长安城下,只要将军帮助吕相国取回长安,那么日后还有大礼相送。”

    赵佗笑了笑,“此事容易,但是吕相国若是追击不得,那又如何?”

    “将军大可放心,此次一同起兵的还有匈奴。”

    赵佗眉头一皱,“匈奴?他们出兵多少?”

    “整整十万骑兵!”

    赵佗一怔,十万骑兵入中原,这后果着实令人难以相信,要是匈奴攻下长安之后调转马头,把自己一齐给收拾了,那岂不是自己成了千古罪人?

    “本将军可不愿意同匈奴合作,吕禄的礼还请带回去。”赵佗有些不舍的将那卷地图扔给送葬人。

    “将军所担忧的不过是匈奴祸害中原,但是此事将军大可放心,吕相国也清楚匈奴之害,不过若是拿下长安之后,吕相国也容不得他们,届时里应外合即可。”

    赵佗想了一想,笑了笑说:“那好,若能如此最好。本将军答应不日就将起兵。”

    送葬人大喜,“那就有劳将军了!”

    ……

    待送葬人离开之后,赵佗冷笑一声道:“连匈奴都容不下,又怎能容得下我?”

完本感言() 
这本书总得来说算是一个遗憾,因为一开始大纲设定是以九行为线索,然后逐步的统一吞并其他势力。但是问题就是整合的时候出了一些问题,我承认这是因为细纲出了问题。在卡文的时候没能找到一个新的副本来承接剧情,所以主线被淡化了,最后使得这部小说缺乏一个让主角为之奋斗的目标。

    并且历史背景选择方面,同样出现欠考虑的状态,再继续写下去,那么就完全是架空历史了。但是那样的话,又会同前面的铺垫显得格格不入,所以这本书成绩不好也是正常的。

    因为我是第一次在阅文写书,思维还停留在**状态,所以很多方面都没有“入乡随俗”。对于这本书不能继续更新下去了,我深感歉意,我知道这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

    所以我还是大致的谈一谈这本书的后来的结局,也就是我大纲的内容。

    赵佗在开启同刘恒、吕禄的争霸之后,三国鼎立,但是由于血衣的介入,使得赵佗不得不腾出手来找寻剩下的九行。也就开启了一个新的副本,赵佗于长江训练水师,目的就是去攻取夷岛,因为通过对九行的研究,发现夷岛就是扶桑。

    在登陆夷岛之后,赵佗见到了徐福的后代,通过交流得知了当年秦始皇同血衣的联系。解决完夷岛之后,赵佗兵强马壮,开始了对血衣的最后一战。并且联合了刘恒和吕禄,因为血衣志在屠戮天下,以求长生。

    血衣的覆灭也就是本书最后的结局。

    这本书遗憾很多,问题主要出在细纲上。在总结了这本书的创作经验之后,我期待下一部作品会更加优秀。
://162219 。
手机阅读请点击://1622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