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凤袍 >

第60部分

凤袍-第60部分

小说: 凤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婴,此生我只爱你一人,可作为帝王,你可否谅解我有时的无私?”

    “我理解,我都理解,我就是心里会不舒服。”无声的落泪终究耐不住心中的委屈,变成了低泣,拉住楼澈的手,将脸埋在他的掌心,“我什么都理解,我做你的皇后。”

    这场大雨来的气势汹汹,防不胜防,还未从皇陵离开,便传来了江南一带受灾的消息。楼澈当即决定直接从皇陵处连夜赶往受灾的地方,身边只留下青婴作陪其他妃嫔即刻回宫。即便再不情愿,国难当头,又岂可拖拖拉拉。

    继续奔波,楼澈带着青婴几乎是连夜驱车前往,同一时刻,在朝堂临时监国的楼然得到消息,迅速做出部署,将国库的银两连夜运往灾区,并且派一品巡抚张靖远大人前往协助楼澈。之所以选张靖远,皆因此人刚正不阿,从不徇私舞弊,得到旨意更是连夜赶路,没有丝毫的怠慢。

    江南一带一向富庶,此番遭遇大雨袭击,当属罕见,楼澈一路上不断的接到从南方传来的消息,难免心急如焚。青婴在一旁不好插嘴,看着那一封封从前方传来的消息,小心翼翼的将顺序排列好。

    凤惊尘一直不远不近的跟着,即便他的轻功过人,可是像楼澈这样白天黑夜的赶路也着实吃不消,掀开开始奔跑之中的车帘,一屁股坐了进来,弄的车内的两人直朝着他看去,神态各异。

    “你怎么来了?”青婴先开口,没有什么事他是不可能出现的,瞧着他一脸的憔悴,喘着粗气,顿时觉得自己太不近人情了。

    “前方受灾,你们这样赶路也是无济于事,连日的不休,我怎么可能跟的上。”凤惊尘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白皙的面上因为劳累,带着嫣红,楼澈冷眼看着他们两个,一脸的不悦。

    三人顿时谁都不说话了,凤惊尘也并没有因为坐在车内而感觉到不好意思,反倒是伸手拿过青婴整理好的消息随意的翻看,又引来楼澈的不满。“这里,是主要的受灾点,我们们现在正是赶往这里,周围一定有大批的灾民,这样的话我们们一定不好通过,所以我建议,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们乔装打扮一番,徒步走去。”

    楼澈一蹙眉,犹豫了片刻,转眸看着凤惊尘,“如你所说,这样是最好的办法。”

    前往南方的路因为暴雨的缘故越发的艰难,楼澈开始后悔那时将青婴带在身旁,本就身体娇弱的她若是再次受了伤寒,只怕会落下病根。青婴微微的轻笑,投去一抹让他安心的眼神,“无碍,我还没有娇弱到那般。”

    辇车终于在一座城镇内放弃了,楼澈带着一队侍卫和青婴等人,乔装成一对商户,匆忙的赶路。途中遇到很多的灾民,无疑都是朝着北方走,一路上的狼藉,足以证明这次受灾的严重性。

    张靖远先楼澈一步赶到重灾区,开始与上下官员的接洽,这一查不要紧,差点把这个刚正不阿的大臣气的吐血,从七品县令,到知府,七城十八郡,三十六个县的大小官员,竟然趁着此次受灾,上下一起贪污,牵扯的官员已达数百人。楼澈在三日后赶到,情况比预期的要好了很多,三天之内,张靖远已经办了不少的事情。

    当手中端着那一份官员之间官官相护的名单时,楼澈气的甩手就将名单扔到了地上,“全部押解回京,秋后问斩。”

    受灾的灾民有部分并未离开家园,楼澈亲自前往临时搭设的免费送粥点,力图做到城内的每一个灾民都能吃饱。暴雨过后,太阳再次升起,预示着这一场突然齐来的灾难就此过去了。接下来便是家园的重建,看着日夜忙碌的楼澈一点点的消瘦,青婴心疼的抚摸着他的脸颊,“阿澈,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楼澈轻笑,回手将她抱在怀里,“在我身边便好,一切有我,只要你不离开我便好。”

    每日相见的时间便只有夜幕降临之时,青婴白日里实在无聊便着手画画,画好了,便命楼澈的一个暗卫整理好送到京城,“告诉礼亲王,将这些画全部卖了,所得银两全部用来赈灾。”

    暗卫接过画,突然跪地,“属下替灾民谢皇后娘娘。”

    一场灾难,几乎将国库整个掏空,楼然一筹莫展之际,青婴的画及时到来,可谓雪中送炭,解了燃煤只需,暗卫将青婴的话带到,“娘娘说,画作低于万两不卖。”

    楼然以青婴的名号在京中开设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拍卖,共拍出画作二十三卷,所得银两一千三百二十一两全数用来赈灾。楼澈得到了消息,匆忙赶回去时,青婴正聚精会神的题字,画多了便不稀罕了,字迹倒是不多,所得应该不会比画少,再加上京中香料铺的一些银两,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第四十一章 花灯寄情展心扉() 
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即便是一向爱干净的她,此刻因为无意中将那墨迹沾染到了衣裙上,也没有因此着急的去换衣衫,青丝有些许的凌乱,白净的小脸上,安静而又恬静。

    今日的她,身着一身竹绿的长裙,青丝随意的挽了一个发髻,没有一点的点缀,便是那般的素净和淡雅,可楼澈总也看不够,似乎不论何时看去,都会让人心神一震,像是仙子,却又无意间坠落了凡间,世上再无任何的比喻能恰当的比喻出她的美。看的入神,早已忘记了经过一天的身心疲惫。

    肩膀一阵阵的酸涩,今日已经写了很多了,明后日在写一些,,应该能再筹备一些。青婴一抬头,正看到站在门外出神的楼澈,“阿澈,你怎么来了?今日不忙吗?”

    楼澈恍然回过神来,摇摇头,又点点头,不禁失笑,大步走了进来,靠近青婴,伸手将她拉进怀里,“几日不曾好好看你,不曾想,我的青婴还是这般的漂亮,连我刚刚都看得失神了。”

    青婴娇嗔的看着他,面上一红,微微的轻笑,“今日差不多了,想着明日再写一点,又会有不少的赈灾款。”

    看着怀中的青婴,楼澈轻抚着她的脸颊,“累了就休息一下,不要伤了身子,赈灾款的事,你已经尽力。”楼澈心疼,语气越发的轻柔,青婴为他所做的事,他又怎会不知晓,怎会不感动。

    重灾区的重建是一件费时又费力的事,楼澈自从登基,这还是第一次遭遇天灾人祸,幸而处li的及时又干脆,将善后的事情交给了张靖远,带领着青婴从重灾区一路向北,沿途之中的受灾程度好了很多,百姓并未大规模的离开,而是选择留下重建家园。一匹押解回京的大小官员已被人送回京城,只等着楼澈回京之时一并处li了。

    凤惊尘许久不曾出来,青婴也不知道他躲在nǎ里,直到跟着楼澈回京的途中,他才匆忙间出来过一次,用了膳,一句话不说又消失的无影无踪,青婴早已习惯了他的来去自如,就连楼澈都已经习惯了。

    回去时,为了不引起旁人的注意,他们依旧换了装扮。这一日,正巧路过一座北方的城镇,楼澈带着青婴等人来到一家城中最大的酒楼里。里面丝毫没有因为南方的灾难而受到影响,依旧是人声鼎沸,客似朋来。

    走进酒楼,里面的人纷纷朝着青婴等人看来,眼中有好奇,有惊诧,更多是一种亵渎。青婴虽一身民妇装扮,仍掩盖不住她的绝美,站在屋内,竟将所有的目光都吸引来,就连那店小二都看呆了。

    青婴有多美,她自己总是不在意,甚至根本没有将任何心思放在过梳妆打扮之上,一旁的楼澈面上一沉,清冷的眸子环视着四周,带着一丝的杀意和警告,伸手拦住青婴的腰身,跟随着店小二往二楼走。

    几人衣着和气度一看便不是平常人,再一看青婴的面容,但凡是个会察言观色的,都能看的出来这些人不好惹。几个醉汉倒是没看出来,眼中只有那美得不可方物的女子,nǎ里还在乎楼澈刚刚那带有警告似的眼神。跟随着上了二楼,眼看着楼澈身边的人不足以起到威胁,四五个人就围了上去,其中一人伸手将挡路的店小二甩到了一边,楼澈眯起狭眸,想不到在这里还有会武之人。

    几人之中,有一人长得虎背熊腰,一脸的凶神恶煞,特别的是,他的左眼上还有一道疤痕,从眼皮一直延伸到下颚处,看起来极为的恐怖。青婴蹙起眉,朝着楼澈的身边挪了挪,眼里一闪即逝的厌恶,竟将那个彪形大汉激怒了。嚷嚷着就冲了上来,嘴里不干不净的说着令人作呕的话,一股股酒气不时的传来。

    青婴捂鼻起身,连忙站到了楼澈的身后,一脸的厌恶。

    彪形大汉冲着跑了上来,许是喝了酒,整个晃晃悠悠的,险些摔倒,还未靠近青婴的身,便被一名侍卫抬脚踢飞。身旁的同伙一见,先是一愣,随即清醒了很多,不知是谁,率先从脚踝处的靴子内拿出了一把匕首,咋咋呼呼的就往前冲,那些侍卫个个身经百战,又岂会被这等小人难倒,个个身手不凡,三下五除二的便将这些人制服,一个个云里雾里的,被踩在脚下还嚣张的叫嚣。

    楼澈一听,来了劲头,始终不语的他拉着青婴走上前,蹲在一人的身前,“说说,你如何让我不得好死?你是何门何派?居然和朝廷还有牵连?”

    那人心知说错了话,连忙闭口不言,楼澈心知这样问下去肯定不会再有收获,起身朝着一个侍卫说道,“压下去,带回去严刑逼供。”

    这些人到了此刻才有所惊觉,眼前的男人绝度不是一般人,那份气度,那份沉着和冷静,又是谁可轻易拥有。

    收拾了这些人,一顿饭吃下来倒是津津有味,酒楼里也恢复了平静,这平常百姓所开的酒楼,口味自然比不上宫中,青婴到没有别的要求,楼澈到只是吃了一点,便不再动筷子。

    出了酒楼准备继续赶路,恰好遇到这个城内一年一度的花灯节。在无极,很多地方都有着自己特殊的节日,就像这里,花灯节一般都是许愿较多,也有因为思念已故的亲人,将一盏盏的花灯放进城内的河中,这是一种寄托,亦是一种感情的释放。多数情况下,还是未婚的男女较多,谁不想得到一段人人羡慕的好姻缘。

    青婴好奇,从未见过这样的节日,嘴上不说,看着路过身边的男女手中所持的花灯,那双眼睛晶亮晶亮的,楼澈看在眼里,勾了勾嘴角,带着她穿行在人流之中,找到了一家生yi颇好的卖花灯的店家。青婴看着那些各色的花灯,从中拿出一盏白日透粉的莲花灯出来,捧在手中,好奇的端倪着,楼澈微微的轻笑,对着卖灯的老者说道,“我们们是路过的商人,还是第一次到此,家中夫人甚是喜欢,不知这放花灯,有何规矩?” 

第四十二章 再遇后宫众嫔妃() 
老者一看这么一堆男女来买他的花灯,不由得喜上心来,轻笑着拿过与那莲花灯一对的另一只,“这灯本是一对,只要在灯上写上想念之人的名字和想要说的话便可,再放进那河中,便能心想事成,既是夫妻这对灯就再合适不过。”

    借了老者的笔墨,写下了彼此的心愿,青婴却藏起来如何都不让楼澈看。付了钱,楼澈带着青婴,朝着河边走去,心中忍不住好奇,那灯上到底写着什么。

    河边的未婚男女很多,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中年人,看得出来,那是在为已故或是离家的亲人祈福。看着楼澈将手中的灯放入河中,青婴才背过身将灯放入河中,冲着楼澈笑笑,绝口不提那灯上写的什么。

    一道黑影迅速的穿行在夜色之中,因为太快,只带起了一阵风,便已经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连夜的赶路,青婴早已疲惫不堪,早早的睡下,习惯了在颠簸之中熟睡。不多时,她的呼吸便舒缓起来。

    楼澈轻轻的起身,掀开车帘,一道黑影迅速的出现在他的面前,“属下已经探明。”

    楼澈回头看着依旧熟睡的青婴,压低了声,“上面写的什么?”

    黑衣人一顿,迟疑了片刻,贴近楼澈耳边低语。说完后,便迅速的消失在夜色之中。楼澈狭眸一眯,嘴角勾起一抹看似平静的轻笑,实则内心早已汹涌澎湃,莲花灯上的字,是青婴从未说过的话。

    连续奔波了近一月有余,才再次回到了宫中,距离封后的大典正在慢慢的接近,青婴竟有些许的忐忑。回来的当日匆匆见过一次楼然,将她拍卖的所得如实告诉了她,前后竟有三千多万两,也因此在最早的时间内救助了很多灾民,为朝廷解决了燃眉之急。

    押解回京的大批南方的大小官吏将整个地牢填的满满的,楼澈此次大动干戈,几乎将整个朝廷半数的官员都牵扯其中,当中不乏一些楼英过去的党羽。朝廷的此次大换血,让朝廷一下子欠缺了大量的官员,因此,楼澈将本该明年举行的科举,提早了一年举行,并且派出大量的人力车力,千里迢迢的前往南方一带,将参选的考生接到京中。

    这一日,朝堂之上,楼澈气急败坏的将手中的一卷奏折扔出,刷的站起身,“改立新后?国难之际,尔等竟让朕改立新后?沈昌,你是否觉得朕因为虎符一事,就要处处迁就你沈家?”

    在场的官员一个个垂下头不敢回答,那叫沈昌的,吓得一下跪在了地上,浑身都在发抖,连头都不敢抬起。

    “说,你们还有谁心中盘算着让朕改立新后?别跟朕说要立沈云夕为后,若说朕的皇位有她沈家的贡献,那么保江山,就有她夜青婴的一份,你们一个个在南方出现灾难时,可曾拿出来一两银子?朕的皇后为人温顺,不惜与朕同甘苦共患难,短短数日,独自筹得赈灾款三千万两,你们哪家的女儿能行?”楼澈的勃然大怒让所有的人齐声下跪,除了楼然,无一列外全部因为他的这番话而震惊,三千万两,独自一人筹得。

    楼然上前一步,“微臣认为,皇后娘娘母仪天下,百姓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位皇后娘娘,才在此劫难之中能够如此之快的重建家园,臣以为,皇上不但不能改立新后,甚至应该奖赏,重重的奖赏,才可以安抚百姓之心。”

    其中几位听的实情的老臣,也纷纷走出,十分赞同楼然的提议。

    青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