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皇宋 >

第4部分

皇宋-第4部分

小说: 皇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把宋庠气的经常吹胡子瞪眼睛,教导到赵禳六岁实在扛不住了,出外当官了。

    一晃眼,便到了明道元年,也就是宋仁宗登基的第十一个年头。赵禳今年已经十一岁了,虚岁十三岁。在当时看来,已经算是差不多成年了。特别是赵禳经常练武打熬骨子,显得体格魁梧,身高足有五尺八寸(约莫一米八),在同龄孩子里显得是那么的鹤立鸡群。

    今天在宗学那里,赵禳兴致一来,召集一帮刚刚打败了勋贵子弟的宗室人来。因为赵禳身份高贵,再加上手段了得,目前手底下已经有二三十号宗室子弟依附其中,几乎四分之一的宗室子弟都是赵禳的小弟。

    赵禳小大人一般跳上一块刻着‘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励志石上。幸亏一帮老夫子都不在,要不然哪怕赵禳已经被封的会稽郡王,都少不得一顿怒斥。

    一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孩子王见赵禳那么嚣张,反而一个个深受刺激,高呼道:“大哥威武!”

    “小王爷厉害!”

    赵禳摆了摆手,示意下面的孩子静下来。“兄弟们!今天我们又获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击败了西街的石元孙!”

    “万胜!万胜!”

    一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孩子王,立刻高呼着。

    “不过本王觉得,我们还不够!我们要起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让我们都团结在一起!称霸汴梁城!”赵禳大呼道。

    “称霸汴梁城!”小孩子完全不知道他们的口号是多么的幼稚,不过于年纪幼小的他们,只感觉这个口号很豪迈,这已经足够叫他们激动的瓜瓜大叫了。

    赵禳一脸肃然的说道:“本王决定了!以后我们就是宗社党的人了!由本王担任党魁,下设副党魁一人,白扇子一人!双花红棍四人,红棍十人!”

    不得不说,赵禳的恶趣味很足。拿了近代满清反革命组织的名字不说,还大致仿效了香港。黑。社。会的配置。一帮孩子却没有感觉,毕竟这是后世的事情,他们都打算附和,高呼好。旋即一个个立刻为了位置而争权夺利,谁说小孩子的心思就单纯的?

    最后豪侠仗义的赵宗悌因为人缘好,再加上武艺也不错,当了副党魁。他的哥哥诗文出众的赵宗礼被推为白扇子。赵嬴武等一番比较能打的,经过一番较量,选了为双花红棍和红棍。

第8章 突如其来的弹劾() 
第8章突如其来的弹劾

    在选好大小干部后,赵禳得意洋洋的定下三条党规。第一条,称霸汴梁城。第二条,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第三条,非宗室子弟不可加入!

    一个很幼稚的团体就出现了,赵禳还没有把这事情当一回事,把这宗社党的事情交给赵宗悌处理后,自己就小步跑的回到皇宫。这是赵禳三岁起的习惯,都不坐车,就跑步,出来跑步,回去跑步。

    为此朝野上下都知道,宋朝出了个怪王爷。不喜欢坐马车、轿子、骑马,喜欢跑步。还喜欢扎入工匠堆那里,给出一些古怪的建议。不喜欢去青楼那里逛,就喜欢到大相国寺那里玩耍。不喜欢诗文,最喜欢的是带着一帮宗室子弟到处惹祸害勋贵子弟,和他们玩打仗。

    还不喜欢留着长头发,经常偷偷自己剪头发,为此不少学道夫子对此捶胸顿足,一副国之将亡的样子。

    更叫一帮文官哭笑不得和无奈的是,赵禳不喜欢穿贵人的服饰,只是穿下层百姓才穿的短打衣服。

    其实赵禳对于衣服上的事情也很是郁闷。估计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显贵,贵人穿的衣服很复杂,当然也很豪华。为了凸显出贵人的高贵,用料自然不能够少了,在当时布料可是可以当银子来用的。比如澶渊之盟里面是岁币三十万,并非是指送三十万两,而是分别十万两白银和二十万匹绢帛。

    正因为如此,当时明明是两件衣服的衣料,硬生生的制成一件衣料。衣服宽大,习惯了后世简洁衣服的赵禳怎么能够接受得了,自然得要离经叛道。

    为此赵禳没有少给御史弹劾,也亏宋仁宗和杨淑妃重情亲,再加上刘娥自己想当女皇帝,刚刚开始的时候便是存了几分趁机拿赵禳试探士大夫的味道。

    到了后来,刘娥已经习惯了,对于这些弹劾都无视了。反而感觉安心,这些年来,刘娥以女子之身,宋朝立国以来第一起垂帘听政,受到的压力可不少。

    虽然鉴于祖制,没有杀士大夫,但流放的也有不少。流放了,自然不是什么好地方,因此而郁郁而终,或者在当地水土不服病死的可不在少数。

    刘娥也怕有人会铤而走险,用力赵禳。不过赵禳这是在自毁名声,就算有人想铤而走险,恐怕朝野上下也不怎么欣赏这怪王爷。刘娥自然对此护着赵禳了,北宋的上大夫可是打不死的小强,你护着,可就激起了士大夫的逆反心理了。

    为此一众清流,可是憋着劲儿准备给赵禳来一个狠的。赵禳对此虽然有所接触,但并没有什么,因为这些清流都讲究名声的。这名声怎么来?自然是要不畏权贵了,不怕贬官,弹劾官家的弟弟,这不是刚正不阿吗?

    正所谓无欲则刚,赵禳知道自己当不了官,这一生估计也就当是太平王爷,对于这些弹劾自然是直接无视了。难不成这些清流的家伙,还能够把自己弹劾的杀头不成?甭提自己没有造反,就算真的造反,以宋仁宗那软绵绵、重亲情的性格,恐怕都不大可能真的砍了和自己的弟弟。

    要不然换了宋太宗、明成祖朱棣这等心狠手辣的杀神来,你道赵禳还敢如此嚣张放肆不成?

    只是终日打雁,不想被雁啄了眼睛。

    赵禳肆无忌惮惯了,但那些官员却不是这么想了。特别是刚刚在官场上有所成就的官员。这些官员基本都是天圣五年、八年的进士。

    这些新科官员说好听一些,便是锐意进取,说难听的,便是愣头青,想出名。

    以十七岁之身,得进士第一的王拱辰等一帮牛人,知道了赵禳的所作所为后。那叫一个兴奋啊!当然,他们并不认为是兴奋,而是愤怒。以王拱辰为首的几人,立刻联合几名相熟的同科进士,其中包括石介、李之才等官员。

    经过一番激昂的讨伐后,他们决定联名上奏,弹劾赵禳!

    几个人不愧大才子,洋洋几千字,不怕夸张,就怕不够夸张。直接把才十一岁的赵禳打到千古奸佞那里,仿佛不杀之,这宋朝要灭亡了。

    开篇就看得出一众愣头青的心气了。

    太宗皇帝定令,宗室不许干预政事,赋以重禄,别无职业,违法者无赦!

    圣明在御,乃有肆无忌惮,浊乱朝常,如会稽郡王(赵)禳者。敢列其罪状,为陛下言之。

    禳本遗腹子,得天之幸。现今不以恩,诚之。不以孝,待之。

    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

    大罪一,祖制,不得结党营私。禳罔顾祖制,立宗社党,以宗室子弟,欲控国都,控国都则控朝廷,控朝廷则控天下,坏祖宗七十余年之政体也。

    大罪二,不孝也!圣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又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

    林林总总下来,给赵禳找了八条大罪,从乱祖制到不孝、不自爱、幼自以军阵训小童,自小就脑后有反骨,不忠国家,不忠社稷等等。

    总而言之,赵禳看了这奏折后,都有种自己不死,地球要被毁灭的错觉。

    朝野上下也为之哗然,不少士大夫都对此大赞痛快,特别是那些传统的老夫子,他们对于离经叛道的赵禳,实在是痛恨。你喜欢扎到工匠那里掉身份也就罢了,你喜欢穿穷人的衣裳也就算了,你不喜欢读书,也就罢了,你喜欢练武,这个不大好。但你妹的,为什么你喜欢剪发?这不是藐视孔圣人吗?

    这一次就连一众宰相都沉默不语,这几乎等同于默认了这些王拱辰等人对赵禳指控。

    赵禳的目前小娘娘杨淑妃大为惊恐,她可是知道刘娥虽然不是什么嗜杀的人,但如果关系到赵禳真的想造反,做事果断的刘娥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御史台的一帮清流,可是痛并着快了,为什么这样说呢?痛自然是不爽小辈居然抢了他们的风头,快就不用说了。

    一众御史台的清流连夜写上疏,为了引经据典,在那一夜,更是有不知道多少书籍被太过激动的老夫子翻裂了书页。

    不过让赵禳首先倒霉的不是这些御史,而是杨淑妃。得到消息的杨淑妃,这一回真的怒了!

    赵禳被杨淑妃派去的人,迅速唤到保圣宫。

    “逆子!你给娘过来!”见赵禳跨过门槛,一向性情温和的杨淑妃禁不住怒火中烧,失态的怒斥道。

    老实人虽然不容易发怒,但老实人一发怒,可是比性情暴戾的人发怒更加恐怖。一向无法无天的赵禳也有些傻了眼,悻悻然的走到杨淑妃那里。“娘!你这是怎么了?别气坏了身子啊!”

    “逆子,你到底想干什么!你想气死娘不成?”杨淑妃就差捶胸顿足了,慈祥的脸容上,尽是懊恼。“你为什么要结党营私啊!你为什么啊!你是不是真的像王(拱辰)通判说的,想造反了!你喜欢剪发,娘从了你。你喜欢穿那窄衣,娘让人都给你做。你喜欢学武,娘也认了!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想当皇帝啊!阿攘,这是你哥哥的,知道不!是谋逆!”

第9章 延福殿() 
第9章延福殿

    说着说着,杨淑妃眼泪便宛如缺堤的河水,止不住的洒下来。

    落在青色的宫装上,立刻便化为几点深绿。

    赵禳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杨淑妃哭,本来还死撑着的,现在当真是手足无措。虽然赵禳知道杨淑妃并非是自己生母,但人心都是肉做的,杨淑妃对于赵禳当真是疼到骨子里头。前世十五岁就没有了母亲的赵禳,对于这份亲情慢慢从抗拒到接受,再到现在的珍惜。

    赵禳霍然跪下,诚恳的解释道:“娘!孩儿真的没有那心思,孩儿不过是玩玩而已!你别信那帮老夫子说的话,他们弹劾孩儿的还少吗?他们就看孩儿是眼中钉!孩儿出生就没有见过父皇了,就娘一个,娘啊!你别哭了!孩儿这就去死!反正都孤儿寡母了,父皇在下面,恐怕都寂寞了!”

    赵禳一番后下来,立刻叫本来就泪眼汪汪的杨淑妃更是忍不住,抱住赵禳,嚎啕大哭。“孩儿啊!孩儿啊!……”

    一众在旁边侍候的宫娥小太监,都禁不住低下头,被赵禳这一番深情的话,感动得愁眉泪眼。

    “小娘娘,罗侍制来传话,大娘娘传小王爷到延福殿觐见!”内侍在外面高声传话。

    小娘娘杨淑妃登时脸色大变,延福殿并非是普通的地方,乃是自太祖以来,便作为皇帝的寝宫。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帝,自己睡觉的地方,自然都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再加上只有刘娥的命令,并无宋仁宗的命令。这是在暗示宋仁宗对此不满,还有说明这次事情的严重性,说白了,这便是叫赵禳去延福殿三堂会审。

    “阿攘啊!祸事啊!祸事啊!”杨淑妃哭的更加厉害。

    在外面侯着的罗制侍,也就是刘娥的心腹太监小罗子罗崇勋尴尬得很。如果不是刘娥发话,这等得罪杨淑妃的事情,罗崇勋还真不想干。

    得罪了外官也就罢了,得罪了小娘娘,自家在宫里面可就有不少麻烦了。现在罗崇勋只能够寄望,杨淑妃不会迁怒自己。

    赵禳虽然被突如其来的弹劾弄得有些反应不过来,但赵禳也不笨,趁着这段时间,已经有些明白这事情的来龙去脉。

    坏就是坏在宗社党这名头上!宗社党一听就知道是以宗室为主的党派,宋朝是士大夫与官家共治天下,但并不包括宗室的。士大夫是怕给赵禳弄成气候了,虽然不至于三足鼎立,但无疑要均出一定的资源给宗室。

    从古到今,官场从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了。士大夫自己内部都不够消化,还拿一部分给宗室子弟?开什么玩笑啊!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出,是想把危险扼杀于萌发当中。

    赵禳又是恨又是无奈,当真应了那一句话,人在江湖,那能不挨刀。

    自己只是想平静的过一生,不想风波却不断涌向自己。赵禳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再以一个小孩子的心态处世了。自己必须要拔剑而起!

    当下定了决心,赵禳忽然间发现,原来自己并非是想象中喜欢平静的生活。

    赵禳安抚了几句杨淑妃,赵禳的话没有问题,但附近的宫娥小宦官心中都禁不住冒出一个念头,这还是昔日的怪王爷了吗?怎么突然间感觉变得成熟了?

    “走吧!”赵禳看了一眼,呆在一边的小宦官小玄子,平静的说道。

    “哦~……是!”小玄子登时有些手忙脚乱,连忙双手叠于腹部,恭敬的跟在赵禳后面。

    延福殿位于宫城外,是一片独立的宫区。为了赶时间,赵禳并没有坚持跑步,而是坐了马车,在马夫驱赶下,过了半个时辰,赵禳才抵达延福殿外。

    赵禳还没有下车,便已经有人疾步上前,掀开布帘,做了个请的手势。

    出了马车,便是延福殿了,延福殿不算大,但也谈不上小,一路步行了约莫十分钟,这才抵达御书房,皇帝夜晚批阅奏折,便是在这里的了。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

    刘娥穿着冕服端坐正中央,咋一看,还道刘娥已经当了武则天。实际上并非如此,刘娥这人于国于民,总体也没有什么大恶,她是典型是有贼心没有贼胆。

    宋仁宗绷紧着脸坐在刘娥一边,除此之外,赵禳还看到几个宰相,宰相吕夷简、枢密使张耆、枢密副使夏竦、参知政事陈尧佐。不少有名望的人,被贬一般都加宰相和节度使之名,给对方一个面子,一个安慰。

    所以这四人不是眼下朝廷仅有的宰相,但却是拿捏最大实权的宰相。军政一把手、二把手都在,可见朝廷对这事情的重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