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血染大秦 >

第107部分

血染大秦-第107部分

小说: 血染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显,曾经已经选择了放弃。

    然而就在这一份深深的遗憾,一直纠缠于李显内心之时,确在这突然之间,吕不韦就这般奇迹般的出现在了他李显的面前。

    这一份惊讶,这一份错愕,这一份喜悦,此刻,已经是不足以为外人道也。

    “汝乃是那楚之大商吕门子弟?”

    “非也,某之吕氏非彼之吕氏也,某之商门,乃一脉单传。”吕不韦淡然答道。

    “哦,那不知先生于此等我,所谓何事?”对于吕不韦所谓何来,李显内心已是有了些底。

    “某之家门,世代行商,皆以奇货而居之,虽无大富大贵,但亦为一方富甲,此番来见于秦王,吕某特为自卖自身矣。”双手间轻托起那三卷竹简至李显面前,躬身而立。

    “哦!”对于吕不韦这般说辞,李显却是大为惊叹,随手接过那三卷竹简,也不进这莲花居,就在这门外席地而坐,轻轻地翻阅了起来,

    卷首处,以阴雕之法,就在这竹简上,深刻着《吕览》二字,不论其它,只论这吕览二字之笔峰,其中这一份之锋芒,已足以概述吕不韦的一切。

    人说观字如观人,特别是对于这种以刀而雕住之法,更可见一般。

    “此处只三卷,可还有二十三卷之数?”抬起头来,李显所问的第一件事就是问这吕不韦可曾还有其它卷,那一双眸子深处那一份火热,却是任是谁也能感受得到。

    对于李显来说,这《吕览》可以说乃是李显来到这一方天地间,除那策论,赋论等学物之外,所看到的唯一的一卷杂书,而眼前这吕不韦也正是李显所知的第一个著书立说的人。

    这一本吕览,虽之有区区三卷之数,但是,就在这开篇之中,已经阐述了数十点治国安邦之策,惠民之举。

    相信此等旷世经典巨作,一旦面世,必镇惊于天下。

    “不韦自六岁于家父行商而遍走天下诸国,行行而三十二年,至秦地,有幸得秦王墨宝《中庸》《大学》二书,不韦如获至宝,遂潜居于渭水河畔,焚烧旧书,重开墨典,而历时五年,成此三卷,以此而献于秦王。”

    说到此,吕不韦躬身而朝李显再拜了三拜,此算是行了半个师礼矣,毕竟来说,他这吕览三卷,也是从李显写出的《中庸》《大学》二书中所获得而来,对于李显的才学,他自是佩服的,而对于他自己从李显所著的书中而悟出的这些道理,他自也是向他行了个半师之礼以敬之。

    “先生,请!!”对于吕不韦这一礼,李显也不闪身,生受了他这三拜,方才把这吕不韦给让入莲花居内。

    李显身受吕不韦这三拜,一则当然是为了能压住吕不韦的傲气,毕竟对于李显来说,吕不韦以后自然是要提入秦朝之中的,更甚者,可能还是要封侯拜相参政入阁之人,对于这等人,能有一个半师之身而压着他,这不论对于李显来说,还是吕不韦来说,这都是一件好事。

    再则当然也是因时而宜的事情,此时吕不韦以半师之礼而参拜于李显,若是李显闪开了,不受这三拜,那么这般一个大才,可能就会转而投奔于别国去了,因为,他在李显这里,并没有受到重视,这就是尊师重道的思想。

    所以,对于吕不韦这行的半师之礼,李显自然得生受之,而且还是要坦然的受之。

    挥退了左右,李显把吕不韦引入厢房内之后,就在这个小小的厢房内,二人是尽情的谈论着。

    从政治谈到民生,从民生谈到礼法,从礼法到大律再到军事,又从军事谈到天下大势,诸侯教义,甚至于各地之风土人情,钱货地域,阳文阴学等等等等。。。

    这一谈,却是直至掌灯时分,听得门外吕莽进得前来提醒该吃晚饭之时,深谈之中的二人方才如梦初醒般,方才发现,原来此刻已经是到了掌灯时分矣。

    二人双目凝视间,却忍不住哈哈大笑不已,再对彼此的教学佩服之余,不由得大感相见恨晚之意。

    ~~~~~~~~~~~~~~~~~~~~~~~~~~~~~!

    两更上来了,,,继续求收藏,,,顺便吼一声,那啥。咱不是开了个龙套楼嘛,可惜连个鬼影都没有。。真憋。。

    skbshge

第七十回 荆苛刺秦王() 
韩之百里奚,一个从伢子身份转而被秦王提拔为一国之六部尚书一事,对于大多数平头百姓来说,可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这地于一些有心人来说,确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秦王,是一个能识人更是一个敢用人的人,天下有识之士但碍自己身份者,一时间只如过江之鲫般,疯狂的往秦国涌来,他们不求能封侯拜相,但是亦是想要谋得上一官半职,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李显却早已经是昭令下去,由李斯量才入用,才德兼备而身家清白者,李显自然是不会拒之于门外。

    秦国,看似庞大,却太缺少一些有识之士了。

    而这吕不韦亦是这其中的一员。

    他本商人出身,家里世代以经商为谋生之道,在士,农,工,商之间,属于最末一等的贱民。

    然而,吕不韦却亦是位王佐之才也。就在这般空乏的知识环境下,他竟然就靠着自己的才智和见解,靠着李显所编写出来的四书中的《大学》《中庸》二本书中所得到的一知半解而开始著书立说,创出《吕览》这等惊世之作。

    而在那莲花居内,在吕不韦有意卖弄间,更是舌灿莲花,从上古先贤,说到当今风流人物,民生,政治,军事,司法,甚至于商贸,农事等等等等,虽杂,却皆精华也。。

    此等人物,李显又如何能不引以为已用。

    ~~~~~~~~~~~~~~~~~~~~~~~~~~~~~~~~~~~~~~~~~~~~~~~~~~~~~~~~~!

    御花园内,李显安坐于凉亭之中,正轻品着茶,石桌上,却正摆着厚厚的一叠纸,其上一页,笔墨甚至于尚还末完全干去,却是李显又在思索着一些关于兵法上的书籍,他正在努力的整理出来。

    如今在文方面,李显已经整理出了四书,六经,三算术,这十几本书。

    而在兵法上,却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建树,除了一个当初写给梁镇老将军的三十六计总纲外,其它的是什么也没有。

    可是,军中大将一直以来除了李显偶尔的耳提面命一下,其它的,李显自己亦不知道该如何去教。

    有见于此,所以李显才决定,要尽快的整理出一二部兵书战策来,到时候再建立个军事学院之类的东西,让军中诸多大小将佐们好生的深造一番,想来必有惊人之处。

    此时已是到了早春三四月间,天气逐渐转暖,伴着偶尔的丝丝暖风,暖风习习怡然自得间,李显,亦是开始有些喜欢上在上朝之余转而在这个小小的凉亭中工作。

    “禀大王,有天大好消息矣。”正这时,确听得御园外,李斯快步而入,嘴上亦是忍不住高兴不已。

    “哦,却是何等喜事儿让通古这般高兴。”李斯不由得暗自奇怪。

    李斯,李通古,在李显的印像当中,他就是一位沉着,冷静,睿智而又不失风范的人物。如今竟然也有让李斯这般兴奋的,那自然是真如李斯所说的那般,是天大的喜事了。

    “微臣自下朝回府之时,却于府外碰上一人,他愿献西川地形图于大王,微臣已看过,此图颇为详细,蜀中之地形,以及各军防重地,皆是应有尽有,有此图在手,入蜀将容易上三成矣。”

    此时的李斯,原本那一双细眼,此刻经是快要被眯成了一条缝了。

    “哦,图呢,可曾有带来过了?”听得李斯这般说来,便是李显也是颇为兴奋起来。

    蜀之地,占着的无非也就是地利之势,若蜀国的地利及军镇布防都掌握在了秦军手中,有此图在手,再依据这份掌握的先机,不说能攻入蜀国,但是拿下横在秦国与蜀国之间的如阳平关,阴平关,散关,剑阁等等这等雄关却是没问题的。

    只要秦国掌握了先机,而命下这数座雄关,那要吞并蜀国,也只是李显的一句话的问题。由此可见,这一副地图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如此也无怪乎于李斯会如此的兴奋。

    “图在那老儿身上,只是他想要亲自呈于大王。”

    对于李斯这话,李显自然也是理解的,如今大秦国内,不论是士,还是农,工,商,甚至于下九流的贱民,只要你有才,李显都会着李斯量才而入用,以补充秦国那空虚却庞大的空缺官位。

    如今见这献图之人,想着要亲自来见他李显这个大秦国的武穆王,无非也就是想仗着这泼天大功而在李显面前捞上足够的好处而已。

    哂然轻笑间,李显是完全不足以为意,此等人物,若要金银细软之类的,只要他李显打下若大一个蜀地,这点赏赐又能算如何。而若此人想来求高官,他本身有些才能便罢,若是没得什么才能的,就算李显把他给硬提上了高位,估计不出三五年,就会引得来灭族之祸矣。

    毕竟,朝庭中不比朝野之外,朝中之水,可是深渊好海的,一不小心,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甚至还会连累于家族之中。

    “那便着那献图之人进来就是了。”李显不已为意的挥了挥手,让李斯把那人给带上来。

    他已经有些等不及了,入蜀之事,自然是宜早不宜迟的,这从那蜀地突然送来一个公主,准备和亲一事就可以看一二。

    而此刻,能先一步得到这般一个西川地形图,李显那是大为乐意的。

    他已经在准备着若是此图能成,立刻就送入肃州萧谨手上去。

    “诺。。。”轻应了一身,李斯转身而去,不消一会儿,便带了一汉子进来。

    看其人,已经年过四十余,着一身粗步麻衣,脸色黝黑无光,一双手处,更是布满了老茧,一看就是一位常年劳作于地上的老农。

    “草民平阳刑可见过秦王。”战战兢兢间,这汉子方才拜倒在凉亭之外。

    “嗯,汝之心意,孤已尽知,自当满足于你的要求。”秦王一诺千金不换,这是整个天下间都传遍了的事情,这汉子自然也是知道的,如今得了李显这般承诺,他那一张黝黑而长满褶皱的脸庞,此刻却是充满了喜意。

    “谢大王。”说罢,自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卷绢布来,而以膝跪地,向着李显爬了几步。自上得凉亭内,就在这地板上摆开来。

    “此图乃草民自己所画,怕大王有怕不识,特为大王一一指出。”就着这地下,那汉子缓缓打开地图,一边却指着地图上的小字道:“此处就是阴平关,其中有蜀国老将军杨任领大军六万五千余人驻守。”

    “老将杨任乃是蜀之宿将,兵法武略皆为不俗,镇守蜀地数十年,乃是蜀地第一流的大将,然而,杨任并不可怕,可怕的乃是其子杨龄(本来是左齿右乞这个字的,但是这个字五笔打不出来,咱也不认识是啥字,嘿嘿,所以用个龄字代替了。这位仁兄也是始皇帝帐下一员大将,相当厉害。)”

    “此处为阳平关,守将。。。。”

    随着画卷慢慢的打开,在不知不觉间,李显,李斯二人皆是轻轻地躬下身来,以便能更好地看看清平铺于地上的这一副西川地形图。

    然而,就在这时,图穷而匕现,一抹寒光一闪而过,随着李显的一声惨叫,殷红的鲜血如注般喷洒而出。

    “大王。。。刺客,有刺客。”李斯,一把扶住向下倒去的李显,嘴角处,已经在疯狂地呐喊着。

    “啊。。。。畜生!!”一直站于亭外的吕莽,此刻,早已经是怒吼着,举刀而冲了进来。

    “唉!!”一声深深的叹息,却自那汉子口中传出,确对于身后那些怒吼而来的侍卫们,是看也不看一眼。

    “秦王善政,活万千苍生百姓,某亦敬服万分,然各为其主,不得不为也。”轻拢起左袖,自袖臂内复又取出一柄暗淡无光的铁匕来,一声苦笑,却是翻手而刺入自己的心脏处。

    正如他所说那般,秦王李显的善政,养活了万千天下苍生百姓,而秦王更是一位真正把天下百姓放于心上的好帝王,这一点,不论是哪国之民,他们都知道的,但是各为其主,对于国与国之间来说,如秦王李显这般绝世枭雄般的人物,却是必须杀之而后快矣。

    所以,他不得不为,唯一的办法,也就只有以死以谢天下矣。

    “传御医,,快传御医。。。”此刻,原本从容而淡然自若的李斯,此刻,那一张脸早已经是扭曲得不成样了。

    点点殷红的鲜血自李斯眼角处滴落,这却是李斯此刻早已经是怒而瞪破了眼角。

    “着吕不韦,百里奚,孔慎,陆准,梁宽来见我。”颤弱的声音,自李斯怀中而起。

    这一剑,李显被那个汉子刺穿了整个胸膛,那一颗心脏,此刻怕是已经为这一剑而给刺穿了。

    此刻,或许是李显的回光返照吧,李显微闭着双眼,就这般,以头靠在李斯的怀中,沉重地喘息着。

    他已经感觉到了生命的流逝。

    “大王。。。”

    “大王。。。。。”

    吕不韦,百里奚,孔慎,陆准,梁宽五人,此刻已经是急急地赶了过来。

    惨然轻笑,看着眼前这六人,这六人里有除了梁宽外,其它五人都是他李显或收服或受降而来,这六人,个个皆是人中之龙,若是可能,这整个大秦国都会因着这六人而变得一片繁荣。

    可是,就在秦国的根基正在为李显慢慢打好之时,确突然横遭此祸,此天意乎?

    微微地喘了口气,李显方才颤声道:“孤死后,当立十万兵马俑以为陪葬,万不可以活人为陪葬品。”

    他是知道,若一国之主死后,必须要以其生前的妻妾妃嫔,以及婢女,宫娥等以为活葬的,这等有伤天和之事,李显自然是要阻止。

    “大王。。。”

    此刻,场中诸人,早已经是血泪横流不止,他们已经看到了那正刺入心脏的一剑,如此一剑,便是有回天之术,亦是无力矣,而随后赶来的太医,亦只是简单的为李显包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