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血染大秦 >

第124部分

血染大秦-第124部分

小说: 血染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这刘秀竟然差不多已经是指着鼻子在骂他这个蜀主无能,刘康更是大怒道:“黄口小儿,汝又岂识得天时耶,还不退下。”

    那刘秀却是不肯,只以头呛地痛声道:“若真至山穷水尽之时,便当你匀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奈何降乎!”

    “还不退下。”蜀主刘康再次怒声而吒骂。

    “天赐此霸王基业于我刘家,今却拱手而让于他人,吾宁死不受此辱也!”说罢,刘秀却是再一次叩拜而起。

    临出殿外,那一双鹰眼,环视于左右,只若腊月之寒霜,只让朝中诸臣遍体生寒而不敢与这刘秀对视。

    朝着堂中诸多文武大臣狠狠地啐上一口浓痰,骂一声狗贼,转而却是一拂衣袖哈哈大笑而去。

    转至刘秀王府上,却正见得府上诸小厮,丫鬟等怕恐不安,显是他们亦收到了秦军已经攻破锦阳,兵临成都城下之言。

    对于这等枉命小人,刘秀自也懒得去分说,只分派下去着人准备了汤浴,三牲等物。

    待得沐浴更衣之后,刘秀举三牲而焚香于祖宗祠堂之上。

    “夫君这是作何?”边上,刘秀妻刘林氏,见得刘秀竟然换上一身亲王袍,并以三牲太牢之礼而祭拜于祖宗祠堂之上,不由得大是惊讶。

    要知道今天也不是什么大日子,更不是什么祖宗祭日,何以用得上太牢之祭。

    “今秦兵将近,父王从诸朝臣之言,已作降书献我大好河山于秦矣,后日君臣便要同出,降于成都城外,社稷从此殄灭。天赐我刘氏此等霸王之业,却毁于一旦,如今更是要屈膝于他人,吾羞于见先祖于地下矣!遂愿先死以全社稷!”说罢,刘秀却是再一次嚎哭出声。

    “夫君忠义,蜀地无双,得夫如者,妾有何憾,今夫亡,妾亦羞于见世人矣!”言罢,刘秀妻刘林氏却是先刘秀一步而撞柱而死。

    “夫人。。。”一声大喊,抱住其妻刘林氏,刘秀仰天痛呼出声,斑斑血泪再次狂涌而出,只若死灰。

    “罢。。罢罢。。夫人且先走一步,为夫便带瑜儿,珮儿下来陪你,让我等一家于阴司再相聚。”言罢,却是拔剑而起,先以剑割下刘林氏之头颅,捧于手心,踉跄间,转而径直走入后院,寻得自家两个螟蛉幼子,皆以剑而杀之,割下二幼子头颅来,一并而捧于手心处,提至刘氏宗庙内,九拜而下,嚎哭道:“今有子孙刘秀,因羞于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妾,再杀子女,以绝挂念,今将一命以死孝祖宗,望祖宗有灵,知儿孙之心。”

    “吾刘秀纵死亦蜀臣矣。”

    言讫,以剑自割头颅而下,滚滚热血,自腔内喷洒而出,溅满整个宗堂。

    ~~~~~~~~~~~~~~~~~~~~~~~!

    哇哈哈哈,感谢邪恶的香蕉你的贵宾票和PK票,96个贵宾啊,第一次收到这么多,好激动,嘿嘿,没话说地,今天没准备,明天就爆两更。。。谢谢哈

    skbshge

第九十八回 议征南蜀() 
大秦武穆五年秋八月十六日,蜀主刘康令近臣推出宫门,令周访作降书,遣侍郎张丕、都尉邓肯,同周访一起赍玉玺来锦州城内请降。

    时秦将白起,正聚将以议攻蜀之事。却听得有探马来报说自成都内有使臣举降旗而至。白起大喜,遂自引军中诸多大将迎接而出。

    不一会,待蜀使至,二方相见过面,那来的张丕,邓肯,周访三人皆拜伏于帐下,呈上降款玉玺,并蜀国户地文簿等物,说明了来意,白起大喜,遂把这三人迎入城内,好生款待后,径送还于是成都。

    蜀地出降,却是省去了白起,王翦等诸将的大般工夫,当下,由白起引大军而入成都城,以出榜安民,交割库房,一边遣人奔赴咸阳城处报上此等大捷,一边又着那蜀主刘康,起草文书于三山关处之大将关胜,说关胜来降。

    要知道,那关胜处可是领着十数万的蜀军坐守三山关以守楚,这等要地,白起又如何能继续让那蜀将继续再拥重兵而坐守。

    而此时,在这蜀中成都城内,白起,王翦,李斯,萧谨四人当中,论官职当属萧谨为最,但论起才能来,却是以李斯为最,只是,这一次却是白起部先一步于众人而攻入涪城来,而那蜀国所降的,也是白起,所以,自然而然的诸将士就转而以白起为首。

    且说这一日,白起复又聚集王翦,李斯,萧谨及其实一些军中大小将佐一并而前来,商议于如何攻取南中七郡之事。

    南中七郡,虽名义上称之为蜀国地界,但是其实,在内地里他却是一个以南越蛮夷为主的国中之国也。

    那南中七郡里,几乎九成九以上者皆是南越蛮夷,汉民那是少之又少,为何?皆因此七郡贫瘠不堪,穷山恶水,猛兽横行,非山越夷民而不可居也。

    对于这等恶劣的生存环境,对于以农耕而事生存的汉民来说,这等地方,那简单就是人地狱,如何能生存得下去?

    “今日,锦衣卫处已经着人传得来战报,大王如今已经兵退了赵国,齐,吴二国联军不出半月亦可为大王平定,至时唯楚国独木难支,必先行退兵,所以,大王旨意,让我等在兵定蜀国后,乘势一鼓而定南蜀。不知诸位将军有何以说教之处?”白起,居于左侧第一位处,当先站了起来,朝下说道。

    “啊。。。大王竟然已经兵退三国了?”

    “大王真霸王也。。。”

    “大王神人也。。。”

    当听得白起说李显竟然一举而退赵,齐,吴三国之兵,一时间堂下诸将不由得皆是大惊失色。

    赵,齐,吴三国联军有多少人马,那麻九麻指挥使使领的锦衣卫早有向他们传送过具体的战报来,他们心里头自是一清二楚的。

    可是,这才过去了多久,他们只不过才攻下了半个蜀地,秦王李显却已经是逼退了三国联军,此等战功,如何又能不让他们惊讶。

    “本将意以为,南蜀之事,当以剿为主,抚为辅,剿抚相结合,以德而王化于蛮夷。”边上,李斯第一个道。

    他乃是大秦军中真正意义上的军师人物,当初,李显招李斯入仕于大秦国以来,所给予李斯定的位置就是军师祭酒这个位置,而李斯也是不负所望,在刚入军之际就为李显取得魏,晋二国而做为进阶之礼以献于秦王。

    而此次,为李显分派入蜀国,随王翦,白起,萧谨三将征服蜀国,李斯的作用,自然就是起到一个军师之职。

    如今蜀国可以说已经是为秦国所并,唯有南蜀那些山越蛮夷盘踞的地段,还需要乘大胜之势而去收服。

    而李斯,所给予的提议,就是剿为主,抚为辅,简单的说就是打击一批敌对分子,而拉拢一批亲近于秦军份子的蛮夷。

    只是这其中怎么个拉拢法,怎么个打法,却需要好生的思量了。

    南蜀之地不比中原,那里山穷水恶,猛兽横行,嶂气四溢,大军行进于其中,几乎是很难得到粮食,水等有效的物资。而其内山川险峻,阻隔重重,其道路,比之蜀中之地更是复杂上万分,若是不熟悉地形者,就是光让你走,你也是走着走着就迷路了。

    南蜀之地形,有此可见一般。

    而世代相居于南蜀之地的山越蛮夷们他们却正好相反,这种极度恶劣的地形,对于他们来说,却正是如鱼得水,实用非常。

    在此消彼涨而成十倍百倍的相差情况之下,秦军,想要大举而攻入南蜀之地,又如何能形得通。

    “李斯将军此言差矣。”边上,王翦亦道:“南蛮不服王化久矣,自来皆是仗着地利,自居于南蜀七郡,而成国中之国,历朝历代以来,南蛮之地皆是如此。然如今天下之势纷杂,众诸侯国纷争不断,此等蛮夷偏鄙之辈,心性残忍,虽为不了大恶,但却总是个麻烦,为此等小人而拖累我大秦精锐之军,当为不值。值此乱世当用重典,对此等冥顽不灵之辈,本将意以为当剿之。”

    “哦,王翦将军意以为当剿乎?”边上萧谨接口问道。

    “然也。”王翦继续道:“南蛮之民不过三百万,其青壮可为兵者,不过五七万人而矣,若不是仗着地利之势,如何能挡得诸王师以伐之?翦以为,对此等恶人当以恶而治恶,以杀而止杀,行快刀斩乱麻之事。如大王征乌恒,月支之举般,凡身高过车轮者,皆杀之,如此,只须我大秦十万虎贲,不出一年,必能大伤南蛮之元气,尔后每三年一征南蛮,以南蜀之贫瘠,不出十年,南蛮之民,必灭绝矣。”

    “咝。。。。咝。。。。”在场近百余大将,此刻,在听得王翦这般说来,却是忍不住都狠狠地吸了口冷气。

    南蛮之辈,不识生产,不懂耕种,只会以打猎捕兽为生,几乎过着的都是那种原始的生活,所以,相对于中原之人来说,他们生育能力低下,而能让一个婴儿成长为成人,这却是更为艰难。

    所以,就算这南蜀七郡之地是他们的大本营,如此大一个地盘,维持了这许多年月来,人口亦不曾超过五百万之数。如此可见得他们生活条件的艰辛。

    而王翦提议,先以十万秦卒南征七郡,见蛮夷者即杀之,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自家舍得扔出十万秦卒于此等深山大泽内,必能杀死杀伤更加庞大数量的南蛮之辈。如此,如王翦所说那般,每三年便征一次南蛮。

    不出十年,南蛮,就真的要灭国矣。

    细细地把王翦打量了一番,然而,白起终是没有说些什么,只是轻叹了口气道:“此计,大有伤天和。然,我等为将者当须为国尽忠,本将自当修书以报于大王,诸位将军且各自回营着紧安抚大军,守要蜀地诸关卡,待得大王回复后,我等再行计较。”

    “诺。”诸将相继退帐而去,百独留下白起一人,细细地思量着。

    skbshge

第九十九回 铁索横江(第一更)() 
对于蜀祖刘康竟然直接举国而降于秦这一点,李显自然是还不知道的,不过,他既然已经答应了东珠公主刘洛,答应放过他们家人一命自然也就会去做到。

    这些都只是小事,只要一纸书信过去就可以了,如今摆在李显面前的大事,却是如何以逼迫吴国的水师。

    颖水淮阳段上,八百里水路,却至少有一半的路段,为李显安放下了足够的暗桩于水底之下,那整根的圆木两头削尖了竖于水底之处,四处又以铁链拉扯住,如此一来,就算吴国水师舍得下大力气以大船相撞上来,也是撞不倒这些处暗桩的。

    而在河面比较窄的地段,秦军所搭建的浮桥此刻早已经是固定住,上铺稻草,碎石,再以泥土踏实,如此一来,即能防住吴军的火箭,又能起到很好的拦截作用。

    八百里水路,铁索横江而拦,二十万秦军精锐镇守,李显他倒是要看看吴国的那群水鸭子们,又如何闯过他这道坎。

    ~~~~~~~~~~~~~~~~~~~~~~~~~~~~~~~~~~~~~~~~~!

    大帐内,李显正闭目盘腿安静坐,他自领着二十万大军,奔赴于这淮阳处,已经是历时小半个月之久,而诸多防御工事,如今也已经是全部完工,只待着吴国水师来闯此路,所以,此刻的李显,反倒是难得的获得些许空闲时间。

    他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喝喝茶,下下棋,整个大秦国的重任都压在他的身上,虽身在咸阳城外,可是,咸阳城内的诸多大事,这一个国家民生大计万万千千,千头万绪全都需要靠他来确定。

    他很忙,是真的很忙,而这会能这般忙里偷闲的闭目静坐上一会儿,这对于李显来说,这已经是一件幸事了。

    “禀大王,吴国水师已至老河口处下寨,黄将军传来问讯,请大王示下。”帐外,有小校禀报声而打破了这一份安静。

    “终于来了。。”悠然间,虎目开合处,却正有两道皎皎精光,自双目内斗射而出,映射于整个大帐内,只欲让这大帐一时间亦是要亮上三分。

    “着诸将前来议事。”一声分派下去,不过数息时间,军中大小百余位大将,济济一堂于此。

    “王离,蒙武,你之二人,各领军二万,自东江口处分左右成倚角之势而下寨,替孤守住我大军后方,以防吴军援军来攻,汝之二人可能办到?”看着眼前这两员生机勃发的少年郎,李显大是欢喜的问道。

    这王离,蒙武二人,乃是王翦,蒙恬二家族里的子弟,如今秦军中缺少大将,名将,而对于这王离,蒙武二人,李显多少也是喜欢,这二少年,虽年少,却很有章法,也因此,李显从王,蒙二家诸多族人中,而挑选出此二人来,准备带在身边,也好让这二人多识得些兵法战略,好生培养一番。

    对于李显来说,这方天地间,他收不到太多的名将,但却可以自己选出一些好苗子来,加以细心的培养,虽成不了什么绝世名将,但独领一军,替李显坐守一方却是足矣。

    王离,蒙武二少年,此刻在听得李显之命后,虽之一愣,却是马上就反映了过来,忙大喜出列应诺。

    以他们二人之年少,却是不曾想到,秦王竟然还会把此等大任交于他们手上。

    “嗯,如此,我自派王忆,杨易,何里,留选四校尉协助于你。”

    这四员校尉,乃是从军多年的老兵,虽谈不上什么名将,但是却亦是老于战阵之士,对军中诸事亦是娴熟非常,有这四人相助,就算那王离,蒙武二人有何差错,这四校尉自是能帮助他们二人改正过来。

    “诺。”王,杨,何,留四校尉出列而应下。

    “其余诸将,皆随孤前往老河口,且去认认那一群只敢在水里撒泼的野鸭子。”难得的李显竟然会开口说句玩笑话,帐内诸将无不是脸色一松,继而微笑有声。

    其实,所谓的老河口,也只是颖水路段中一处水面比较宽阔的地方而已,而此刻,就在这一处水面上,连绵数十里内,舟船林立,各牙船,走舸更是往来穿梭如水中游鱼,灵活非凡。

    吴国水军之精锐,由此当可见一般矣。

    当黄泰引着军中大小将佐出得营盘而把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