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血染大秦 >

第5部分

血染大秦-第5部分

小说: 血染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李显给换了上去。

    待一切就绪后,司空袁烨,司徒杨允,司马伍瑜,宗正李丰,武威大将军梁镇,并着那仍然是处在懵懂无知中的燕王李晃一起,一并而跪于堂下,拜服于地,齐声高呼道:“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便是连退出主位而立于一边的王老太后,亦不得不半服身子而喊上一声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这么半是被强迫,半是自愿的被这一帮老头子们给推上了王位,说实在话,一直到此刻,李显的脑子里仍然都是乱哄哄的。他实在是不知道此时的自己应该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

    刚才的李显还在努力的算计着自己的前程,算计着,以自己这般一个亲王的名头,应该走什么路子,整个什么办法,学学人家明太祖的求外放,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策略,亦或者学学中国起义先峰陈胜,吴广二位大凶,直接就是扯了旗就造自己家的反?

    只是这变化来得太快太快,快到李显都还没完全反应过来时,他就已经被人给推上了那王位,成为这大秦国的第三任君王。

    这就算是登基称王了?俺们记得电视里演地皇帝登基不是这么个样地么。。。就这么简单?那排场呢?那君临天下的气势呢?那叫万民臣服的气势呢?有木有?

    俺是否该对着下面跪着的这一帮人喊上一声“众爱卿平身”?又或者说装着更威严一点?指着这堂下的某个老大人喝一声:“国难末靖,吾势不登基?”

    李显显然还不是那种智商无限偏下的脑残份子,在这封建社会里,能当上这一国的统治者,本身就是一种保命的最佳方法,当然,像大秦国这种如今已经被敌国四面围城的情况,这种所谓的最佳保命方法自然是要打些折扣的。

    登基称王延续国祚并通过自己的能力,使这个王国逐渐的强盛起来,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小命不丢失,这是一种本能,无所谓于成与败,更不关那是否爱国或者是年青人的热血这种事情,当然,这或许与此李显已经非彼李显而有些区别,但不管怎么样,李显的目的很明确,他要努力的活下去,而且是活得很潇洒很快活的那种。

    没有机会的时候,就自己创造机会,如今,这天大的事实就摆在自己面前,试问李显又怎么会去放弃。

    没有所谓的光棍心里,更不是说什么血性,有自信,其实这完全应该算是一种自然性的心里反映。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突然被人给推上这么一个人生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试问,这对于一个原本就是很普通的人来说,在突兀之间达到这种高度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的反映?

    别个人怎么样,李显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只在乎着自己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应该知道些什么?

    是的,没错,李显他并不了解自己现下所处的环境,或者应该说是原本那个李显所处的环境,在原来那个李显的记忆里,满脑子的只有那些精美的诗句,什么花前月下,桃李春秋,悲春而伤秋,总之纯粹就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对于国之民生大事,便是李显搜破整个脑仁,也是没找着半点有用的资料。

    没有,没有。。。完全没有,对于国之民生大事,自己现下所处的国家地理,军政民情完全是一无所知。

    废物般的亲王啊!!!李显大是哀叹。

    以前的李显或者可以如此不管任何事情,安心做他的逍遥亲王,可是,如今此李显已非彼李显,更何况一点就是,李显已经登基称王,成为这个大秦国里的最高统治者,有这么一个能让他一展心中所思,胸中所志的舞台摆在李显面前,试问,不管换成谁来,只要不是傻子,谁又能不去在这个宽广的舞台上一展自己心中抱负呢?

    李显虽然年青,更谈不上是个什么有血性的热血青年,但只要是个人,处在另一个高度之后,心中总会有着一展抱负的心理的吧。

    虽然登基的有些匆忙,但至少李显现在名义上已经是这个大秦国的帝王了,甚至于便是连国号,那位饱读诗书的宗正李丰李大人也是想好了。

    史载:大秦武昭八年秋,大秦武昭王思没于王事,大道崩沮,遂于郊南立祠,祭告天地,传国祚于秦穆王显,定年号武穆,改元武昭九年春为武穆元年!

    skbshge

第四回 情何以堪(求收藏)() 
“诸臣公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司礼太监这一声清唱,汇合着左右一帮大臣的山呼万岁之声中,李显登基称王后的第一般朝会,就这般算是开始了。

    “臣雍州牧韦昭有奏。”

    “臣左武卫大将军梁宽有奏。”

    “臣大鸿胪寺卿梁启有奏。”

    “老臣伍瑜有奏。”

    这才刚开始呢,呼啦啦就蹦出三四个重臣来,皆说是有奏。只是末了,又蹦出个前司马来,这位老大人一出马,谁还敢与他老人家争峰。前头那什么大鸿胪寺卿,什么雍州牧的只能是靠一边站去了。

    “伍老大人先说。”

    “启奏大王,先王中道而崩,我大秦擎天巨柱轰而倒塌,国势转衰,致有我大秦雍、凉、肃、安、金、汉六州八十一郡,现已是反了安、金二州二十五郡之数,肃州九郡尽数投靠于未入境的蜀国,汉州除汉中,汉阳二郡外,其它十四郡皆已转投楚国门下。”

    “凉州偏远,羌胡杂居,往常畏我大秦兵威,而不敢有所动,如今先王新丧,凉州必乱,诚如此,我大秦天下六州之地如今已是失其五,而国门外尚有虎狼相视左右,臣肯请大王,当继先王之遗志,尽速发兵以击之,一则彰显吾国之军威,二则以收复国土以救我国民于水火之中。”

    “什么?”一直坐于上首处装老沉的李显此时听得这前司马老大人的话,呼啦一声就站了起来,惊叫出声。

    我的个娘亲唉,刚还兴奋着自己终是当上一国之帝王了,可不想这转眼来这个国家就要灭国了说。

    李显自来到这世上起,连今天一起算起拢共也没超过二十四个小时。

    要知道昨天的李显还被关在自己的亲王寝宫里,出不得宫门半步的,而到得下午,又被那一帮子虎贲卫士给架到这太宣殿来,登基称了王,当此大兴的时候,那一帮子朝臣们自然不会向李显提及什么坏的消息。

    而在那原来的李显脑子里也没有关于这个世界的格局,原来那位李亲王,完全就是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物。

    所以,直到此刻的李显,仍然是两眼一摸黑什么都不知道,仍然在做着大好的美梦,想像着这若大的一个大秦帝国,以后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幸福生活。

    可是,这一刻李显的美梦破裂了,而且是完全的,很惨无人道的,被这位前司马的一句话给打破了。犹如一个美丽的泡沫,被这位狠毒到可恨的前司马伍瑜大人很无情也很无意识的给戳破了。

    此时的李显惊讶,彷徨,失望,甚至于恐惧和绝望。

    对于一个亡国的帝王来说,他的命运归宿李显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被敌国削成人棍,或者是被抓去剁碎了喂狗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最理想的一种结局,无非也是就是被终生囚禁而已,只所以说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结局,无非也就是因为终生囚禁至少还能苟延残活着而留下一条小命。

    “老臣肯请大王,尽速点将发兵以退诸虎狼。”

    “臣等肯请大王,尽速点将发兵以退诸虎狼。”

    “臣等肯请大王,尽速点将发兵以退诸虎狼。”

    。。。。。。。。。

    。。。。。

    随着这位前司马的话落,朝堂上,顿时呼啦啦的跪下一大片,全都是一个声音,肯请大王尽速点将发兵以退国门外诸虎狼。

    “准奏。”

    在这山呼海啸一般的声浪中,此时的李显,确是显得颇有些狼狈,亦或者说是有些懵掉了,实在是对这个场景有些胆怯了。

    诚所谓人有人气,官有官威,这并不是空话,这就如矮个子站在高个子面前,总会觉得有一些压抑是一个道理,这能上得这朝堂上的人物,哪一个不是正三品以上的大员,哪一个不是位高而权重的人物。

    他们久居高位,自然能养出一副权威的样子。

    此时若是换成以前那李显,虽然肯定也会有些惊讶,可是,他本身亦是位亲王,属皇天贵胄之流,平日里也是使唤惯了人的上位者,对于眼前这场景,必不会过于难于应付。

    可是,此时的李显呢,他只是个平凡的人,不管是上辈子,亦或者上上辈子,上上上辈子,亦都是个平民出生,当然,这里说的上上上辈子,并非是指李显的前世,而是指李显的祖上。

    李显就是个平民子弟,从他数起,往上十代人里也都没有出过一个做官的,突然面对这种场景,能不被吓傻掉就已经算是他李显祖上积德了,碰上这种事情,他的脑海里,哪还能有着其它的想法。

    这就比方,你在家里务农,正割着麦子什么的时候,突然间在你身后出现一堆小轿车,下来个个都是省级以上的领导人物,说要请你吃饭,你会怎么样?不是吓傻了,就是直接神经大条了。估计与此时的李显会是一个样子吧。

    “臣大鸿胪寺卿梁启有奏。”

    冒然间,很突兀的,在山呼万岁之后,竟然又冒出了个声音出来。

    典客中丞令,李显努力的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来,好像,就在刚才,这家伙也有站了出来,说是有本要奏的来着。

    轻舒了口一直藏于胸中的闷气,李显很是感激的看了一眼这位身材飘逸的中丞令,坦然道:“梁中丞所奏何事?”

    “昨日,晋国有使者至我鸿胪寺,并要求面见大王,现以在殿外等候。”

    “晋国?”李显打眼四处看了看殿下诸位大臣,见诸位大臣当中听得这晋国之名并无怒色,更有甚少者,更是听得晋国使者至时,皆面带微笑,显然,这晋国定是与大秦交好之国。

    内心中告诉自己,这可能是一个盟国,在大秦国如今这种情况之下,还能有一个盟国过来,李显没有不招见的理由。

    “传晋国使者上殿。”

    随着殿前司礼太监的呼喝,这时自殿外,施施然走进一位略微有些发福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不高,以李显目测估计也就一米六五左右,一张大大的柿饼脸,一笑就有两个因肥胖而深深的陷出来的“酒窝”,加上视角的问题,在李显看来,眼前这位中年大叔,绝对就是个挫男的代表性人物。

    施施然间,这位晋国使臣走至大殿前排处,弯腰行了个晋见礼道:“晋国使臣吴中平拜见秦国大王。”

    “即是盟国使臣,礼当赐坐。”

    “谢秦国大王,此番小臣乃是奉我王陛下旨意而来。”

    “哦??”

    “闻秦国有芙蓉名安阳,有羞花闭月之容,我王十八公子输,天资聪颖,温文雅尔,圣冲眷佩,值此芳华之期,愿再续佳话,以求秦晋之好。”

    “哦!!此事容孤与诸臣公商议后再行定夺回复。”此时的李显满面笑容,不急不缓的答道。

    其实,此时的李显是连这老头在说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他根本就听不懂这种咬文嚼字的文言文话题,你让他如何来回答,所以,李显是不得不先使个缓兵之计,先行拖着一会。

    “谢秦国大王,小臣先行告退。”眼前这吴胖子施上一礼后,是连睬都不睬身边诸位大秦国的朝臣们一眼,就这般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待得那吴中平走出大殿后,李显很自然的就向身边的宗正李丰问道:“叔父,此番这晋国是所谓何来?”

    毕竟这李丰也算是他李显的亲叔叔,而且据说此人在整个李氏皇亲中,亦是才学最高之辈,诚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此时的李显不向他求教,那还向谁。

    见得李显当着满庭朝臣亦是如此不耻下问,宗正李丰颇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道:“回大王,依老臣之见,此晋国之所求,当允!”

    “哦?当允,为何?”

    “回大王,如今我大秦新君初立,朝野震荡,国力更是衰退如厮,而四周尚有虎狼相视,此晋国历来与我大秦尚有姻亲往来,此时晋国来使以求安阳公主以为巩固盟友关系,此当是大利也,有何不允之说?”

    “和亲?”李显呼啦一声从王位上站了起来,两眼瞪得灯笼般看着李丰道:“叔父是说此次那晋国来,就是为了让我们送小妹去晋国和亲?去巩固这所谓的盟友关系?”

    “然也。”对于李显的大惊小怪,李丰确是觉得有些无所谓,和亲而已,不过是个公主而已,虽然说开国太祖李密就只有安阳公主这么一个女儿,可是这又如何?在这个时代,公主,就是一个用来送人,用来巩固两个国家关系的最好礼物。这也成为了全天下人的共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如此大惊小怪的。

    “不行,孤反对,孤绝不同意把安阳送给晋国去和亲,这晋国此时来,这是在乘火打劫,是强盗。。”此时的李显,绝对是用吼的声音,把自己心底里想说的话给吼了出来。

    这并不是说李显有多么的爱那位安阳公主,甚至于可以说,直到现在为止,李显连那位安阳公主,他名意上的亲妹妹到底长的是方的还是圆的都不知道,可是,不管怎么样,李显就是不愿意就这么同意了。

    这无关乎于亲情,更无关乎于生死,这只是一种尊严,一种男人的尊严,或者说是一个国家,一个帝王的尊严。

    李显,大秦国,他是这个帝国的帝王,是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虽然,这个帝国此时已经只剩下了一州之地,可是,大秦国,不能没有骨气,不能靠和亲这种手段来求得生存。

    若是答应了这门和亲,大秦将何以续?大秦帝国的将士们又将会如何看待这个刚登基还没有两天的大王?

    是说他能屈能伸是个大丈夫,还是说他是个懦夫,是个需要靠女人,需要靠和亲才能够活下来的可怜虫?

    你让全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