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血染大秦 >

第64部分

血染大秦-第64部分

小说: 血染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颜齐的退去,那是早在李显预料之中的事情,而此时,在朝中,李显确已经是忙得昏天暗地。

    这些可恨的士大夫阶层,在咸阳城内,集体辞官那就算了,可是,他们竟然又在各州各郡各县内,发动他们的门生子弟,一起向李显辞官。

    大秦国六州八十一郡数百个县,,下至九品的师爷算起,上到公卿大臣,这大大小小的官算起来,那得是多少个官?

    而如今,这些大大小小的官,竟然同时的向李显挂印封官而去。

    他们全都留下一封信,然后附上官老爷大印,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人了。一时间,几乎是差不多让这整个大秦国各地的官府系统都处于瘫痪状态。

    这是在赤果果的打脸,打李显的脸。

    你不是很能吗?你不是很强嘛,想杀谁就杀谁吗?我们不给你做官了,看你李显这个武穆王又能如何?看谁来帮你治理这个国家。

    呵!!!!可悲,可叹,可恨而又可怜,对于这帮士大夫们的这种无声的抗议,李显却是只哂然一笑而过。

    你们以为就这样,就能难倒他李显了吗?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全天下之间,六州八十一郡,拢共算起来,一起有一个千个县吗?没有。估计也就四百来个县而已。

    才四百来个县,加上六州八十郡,用得着他李显五百个人不?

    在这些士大夫阶层们同一时间辞官挂印而去之后,李显就使上了狠招,下令于骁骑营,令叶步,方悦,荀则,王平,萧谨,吕亮六人,暂代大秦六州刺史之职,六州之地,暂行以军管之制,而各郡,各县上,李显分派骁骑营诸千夫长,百夫长里善施政者而去,暂时全部实行军管之制,若有敢反抗者,诸军统领可行先斩后奏之责。

    连骁骑营里一个营的人都没派到,整个天下间,就全部回到了李显的掌控之中。

    如此,只待这些大将们到各地方去,各自拉起一支军队来实行军管,可能如此一来,因为如王平,柳尚他们这些高官们,身边在没有佐官的情况下,可能会比较繁忙,可是,那也仅此而已,基本的框架上,李显已经担了起来,只要待李显熬过了这头三年,等到李显那蒙学里的那一批小家伙们都念过了三年的蒙学书,而在接触到更高级别的四书五经后,到时候李显再择其中优秀者,重点先培养一批人才出来,那么,到那时,这天下的士大夫们可就要转过头来求他李显了。

    所以,李显对于这大秦天下百官们的辞官挂印的行为,是表示毫无压力的,更是相当欢迎的。

    李显以前他还正愁着这天下间如许多的全都是些蛀虫般的官员该如何换掉,如何为这大秦朝的官场来场大换血呢。

    毕竟官员大换血这种事情,若是由李显这个一国之君来做,那就会显得李显太过于残暴,太过于独断专行了。

    而如今确正好,全大秦国里,竟然有九成以上的官员都选择了请辞,李显只回了一个字,准。

    然后通告天下,凡是这会请辞的官员,全部都登记造册,以后,大秦国将会永不录用。

    永不录用啊。。。这天下间多少士家子弟,就因为这四个字,而在捶足顿胸,在后悔不迭。

    他们当初想着要请辞的时候,有的是因为家中长辈所给予的压力,有的则是因为上司,同僚再或者是授业恩师等所给予的压力。

    家中长辈,上司,同僚,恩师这些人,大家都辞官不干了,你还在为那个李显卖命,这算啥?没得说的赶紧给辞掉了。

    而有的人,则纯粹是跟风行为,看着大家都辞官不干了,难道你让他一个人窝在衙门里面吗?那还不被同城的世家子弟给笑死。

    所以,他们也辞官不干。

    而有的人,则纯粹是因为好玩,反正他们都是世家子弟,想当官的话,只要他们想,那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几百年了,全天下都是这样。

    世家子弟还愁不能当官?那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所以,有的人则纯粹是因为好玩而辞官的。

    可是,不曾想,李显竟然是给予了如此一个迎头痛击,所有辞官都永不录用。

    天下世家子弟,一下子,倒是有大半以上的人,慌了。

    毕竟,天下世家里,真正的豪门也就是数得上的那么几个,大半以上的那一部份,也只能是个陪衬,只能是称呼上是个世家,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实力的那种。

    他们仍然是需要靠着国家的哺育才能够成长壮大起来的,缺少了国家这个大机器的运行,他们就会如同普通的平头百姓们一样,慢慢的变得贫穷,慢慢的变得一无所有,直至消失。

    ~~~~~~~~~~~~~~~~~~~~~~~~~~~~~~~~~~~~~~

    嘿嘿。。。还是老样子,咱求一下鲜花啊,收藏,贵宾什么的。。。

    skbshge

第八十五回 孺慕之情() 
在李显处理了外敌,处理了内乱,处理了那些无能的士大夫阶层之后,整个大秦国内,现在也算是暂时性的平静了下来,而此时已经是时近十一月间,整个大秦国,甚至于整个天下间,亦都呈现出一副平静的画面。

    因为,年关,将近了。

    武穆元年马上就要过去,回首这一年的时间里,李显做过很多的事情,得到了很多,同样的,也失去了很多很多,包括他最亲近的人,包括他最敬爱的人。

    此刻,这些人,有的,已经永远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有的,却远在千里之外。

    此刻,在这基大的王城里头,除了李显和几个宫女之外,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李显这一脉之下,人丁上本就单薄,如今老太后,凉王李延,相继死去,整个李氏真系血亲当中,除了李显,李晃以及李思的儿子李邈之外,也就剩下宗正李丰的几个儿子了。

    都说一处侯门深似海,看不到半点亲情,以前的李显,处在一个和谐社会的小家庭当中,并不能够理解这句话,而此刻,当他站在了人生当中足够的高度再去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确突然发现,原来这一句话,确是如此的让人感觉到凄凉而惶恐。

    漫步在后院里的碎石道上,就这般一个人,李显慢慢的走着,走着。。。

    感受着这北方的寒冷,感受着那在这寒风当中,正含苞待放准备着在大雪来临时而盛开的朵朵梅花。

    远处的凉亭内,正有人影在舞动,偶尔传得来那厚重的憨笑声和那轻脆的童音,确又是那心智只有三五岁小儿般的李晃又在同他的那个侄儿李邈在玩儿了。

    李邈,乃是武昭王李思所出,如今也只有四岁,而李晃,人虽然已经有十三四岁了,可是,心智上,确并不比那李邈强上多少,所以,这二位倒是成为了一对很不错的好朋友。

    “李王氏见过大王。”边上,一直微笑着跟随在李邈身边的李思原配夫人李王氏,此时见得李显独自一人前来,忙上得前来见礼。

    “三哥。”李晃亦是对着李显憨憨的喊了声。

    虽然他脑子不怎么好使,但是对于他几个哥哥和母亲,他在见到后还是会很憨厚的喊上一声的。

    “王叔。”一直中蹲在地上的李邈,此刻,亦是站了起来,奶声奶气的喊了声王叔。

    “邈儿乖。”轻抚了抚这小家伙的脑袋,李显却是对这小家伙颇为喜爱的。

    这小家伙长得有点随他这亲娘的像,属于虎头虎脑的那种,眨着一张水灵灵的大眼,很是讨人喜欢。

    一把把这孩子给抱了起来,李显让他坐在了自己的大腿之上,方才满面温和着笑道:“邈儿最近可有好生学习。”

    “邈儿读书可用功了,可是叔爷爷都好几天没有来教我读书了。”小孩儿天真不懂事,见得李显问起,却是嘟着张嘴,老大的不高兴。

    他属于李氏子弟,平常的学业,都是老宗正李丰教他的,可是,如今李丰已经死于国难,又如何来教得这孩子。

    “邈儿无知,还请大王莫要怪罪。”边上的李王氏,早已是吓得脸色一片苍白。忙向李显陪不是,他确是生怕李邈天真无知,而惹了李显不高兴。

    李邈年纪太小他不懂事不知道,可是,李王氏这般大一个人,对于王城内发生的一些事情多少也还是知道一些的。

    据说这位叔叔,杀入塞外之地,心狠的屠杀了整整五十万人。

    五十万人,那是什么概念?估计除了武照这位铁娘子外,这无论换成是哪个妇人来,都会是吓得心惊胆颤的。

    轻抚了抚那虎头虎脑的脑袋,李显暗自怜惜之余,温声轻笑道:“邈儿乖,你叔爷爷年纪大了,教不动了,我们得体量他老人家,让他好生休息,改天三叔帮你请过一个年富力强而又有才学的老师来可好?”

    “哦。”李邈老大不高兴的点了点头。他家娘亲有教过他,只要是李显吩咐的事情,无论是什么事情,他都必须得答应,如今,这位三叔只是说要帮他换一个老师,他自也是答应了的。

    “四弟,你最近可曾学得些什么?”打发走了这个小的,李显却又把头转而看向了身边的李晃问道。

    这家里头,与他李显亲近的,估计也就只有这个四弟李晃了,他虽然天生脑子愚笨,可是,那一份血肉亲情,却是最让人有着孺慕。

    更何况,如今当初打理着这李晃生活的老太后,如今已经不在了,家中,长兄李思英年早逝,二兄李延,又被李显给幽禁了起来(前文说李延被腰斩于市,只是吕莽个人说法。)

    所以,对于李晃,他的所有责任,现在就全部落于李显身上。

    “三哥,我不想读书识字,可好?”苦拉着一张脸儿,李晃一脸可怜兮兮的看着李显。

    他并不知道李显就在今年,坑杀过大宛国足足五十万的大军,更不知道,李显是位凶名昭著的战争天才,他只知道李显,就是他三哥,而他天生来,就有些怕这个原本有些脆弱的三哥的。

    只是,对于学文之事,曾经有许多次,他都向那母后禀报过,说他不愿意,学不会,但是,他那严肃的母亲,却非逼着他去识字,就算一天认上一个字,那也得让他天天去认。

    这对于李晃来说,那简单就是一种受罪。

    “那你想学什么?”以李晃的头脑,想要他成为一名博学大儒,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对于这一点,李显是很有清楚认识到的,所以,对于李晃的讨厌学习,以前因为他一直有王老太后管着,李显也不会去过问,如今王老太后不在了,而李晃的所有责任又全都交在李显手上,他自然是需要问问。

    “我想习武。”弱弱地抬起头来,看了看眼前的李显,见得李显没有同他那严肃的母亲一样因为他的之句话而大发雷霆,李晃不由得嘿嘿的憨笑道:“三哥你看我给你耍一手,我很厉害的。”

    说完,也不待李显反映过来,李晃就直接跳出了凉亭,大步的奔向远处侍卫那要了把腰刀来,就在这凉亭外,呼呼哈哈的耍起刀来。

    好家伙,你实在无法想像得出,这么一个智商只有三五岁孩子大小,读书一整天连半个字都记不下来的人,这一趟刀使下来,那刀光霍霍,璀璨明亮,以李显估计,就李显那两下子,估计再炼上两年,也保准打不过这会的李晃。

    很难以想像,他李家里竟然还藏着位学武的奇才,如此人才,若是加以名师*,那绝对是位不可多得的猛将也。

    看着这李晃耍了套刀法后,脸不红,气不喘的,李显不由得大是奇道:“四弟这刀是跟谁学的。”

    “我知道,我知道,是梁老将军教四叔的。”边上,李邈蹦蹦跳跳的走了上来,高兴的说道:“四叔太笨,教过的字老是忘记,又不愿意学,梁老将军就说,若是四叔能识得十个字,他就教四叔一招刀法。”

    梁镇,,,你还真是用心良苦啊。看着眼前那呆愣着的李晃,李显哂然轻叹出声。

    ~~~~~~~~~~~~~~~~~~~~~~~~~~~~~~~~~~~~~~

    抱谦哈,刚开车国乡下老家过节去了,刚回来,先更上,一会还有一章,再码!!!

    skbshge

第八十六回 因为他是武穆王() 
慢步走在咸阳城的街头上,身后,李晃,李邈二人一左一右的把个李显给夹在中间,他们正四处地张望着这热闹非凡的咸阳城。

    正处于腊月之初时分,这处在北方的咸阳,已经是下过了一场雪了,而今日这雪过天晴的日子里,街道上无疑是正热闹的时候。

    今年,李显在减免去了许多的苛捐杂税后,让压在这天下百姓肩头上的重担,一下子是轻了许多许多,而让他们在不用为过冬的粮食发愁之余,亦是多了份心情能够出来买上些新时的东西。

    而特别是在这咸阳城,各大街小巷内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作坊,家家户户里都有着人来挣钱养家糊口,所以,在今年的咸阳城,可谓是自这咸阳城建立以来后最为繁华的一年。

    慢步在这繁华的街头,耳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叫卖声,嘻戏声,感受着这其中的一点一滴,这些,都是李显这一年来波奔劳累,劳力劳神所得到的结果。

    而这个结果,显然是可喜的。

    看着街道上那一张张微笑着的脸,蓦然间,李显确是突然想起当初咸阳城楼上,大秦国的王老太后,她在那临死之前,所说的那一句话。

    “为这天下苍生,我儿定要做这秦王。”

    为这天下苍生,做好做秦王。。。。

    为这天下苍生,为这天下苍生啊,他李显想要为这天下苍生,想要做好这秦王,那该有多难。。。

    可是,老太后那临死之前的话语仍然是回响在李显的耳边,而当他看着这咸阳城内的百姓们,那一张张喜笑颜开的脸,李显,却又是乐在于其中。

    ~~~~~~~~~~~~~~~~~~~~~~~~~~~~~~~~~~~~~~~~~~~~~~~~~~~~~~~

    八仙楼,如今已经成为了这咸阳城内的第一楼,甚至是可以称之为天下第一楼,那亦是不为过的。

    因为,当那还算不上陈年的八仙醉给拿出来开始贩卖之后,那翠绿如青竹的酒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