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血染大秦 >

第69部分

血染大秦-第69部分

小说: 血染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骁骑营的将士们,端起你们身前的酒碗,让我们满饮此碗,以敬那些永眠于塞外的兄弟,愿他们能安息,也让我们这些还活着人的,活得更精彩。”

    “愿为大王披荆斩棘,至死不渝。”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

    55555,,,小血终于是回来了,努力发章节上来,加更,补上

    skbshge

第一回 三年() 
武穆三年春,正月二十七,正处在北国之地的大秦国,虽然还是有些寒冷,但是因着已经是走向了季末,此时比起腊月那天气,自然是要好上许多。

    大秦国在李显的努力之下,匆匆地走过了三年,虽然谈不上什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三年,但是,这三年来大秦国的发展,那绝对是目共睹的。

    经过三年的发展,大秦国的国力,早已是今非昔比,虽然,在官体建制上,因为这些士大夫阶层们的强力抗争,大秦国的统制阶层,仍然是处在官员极度空缺的层面上,可是,经过这近三年的时间,原本外放到各州郡县上的原诸骁骑营将校们,此刻,亦多少是能谈得上一些政治,理得上一些民生了。

    如今的大秦国,原本的梁家,因着梁镇的死去,加上梁宽的被李显外调至金州镇守去了,再也不如以前那般,权势滔天,而在军权上,虽然里面仍然是有着许多曾经梁家的镝系在里面,可是,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梁家,在军队中的威望,将会慢慢的变少,而李显,将会更彻底的掌握住整个大秦国的军队。

    如今,整个大秦国内的军队,马步军八十万,分守大秦六州,八十万大军,光骑兵就超过二十万左右,而这八十万大军,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没粮,没盔甲,没武器,没饷银。

    因着董,舒二家,加上新起的麻家的支持,整个大秦国的八十万大军,那是被李显养得是膘肥马壮的。

    每月饷银足额发放,每月武器,盔甲,战马,全部都有得更新,后勤上来了,军队的精神面邈自然会是大为改变的。

    如今,这八十万虎狼之师,除了咸阳城李显安排的二十万大军外,其它六十万人马,全被李显分散到大秦国各州去,就让那六个州刺史,按着骁骑营的训练方法,在疯狂的操练着,以备来年之需。

    军队上一片欣欣向荣之色,而在民政之上,虽然因为缺少了一系列的官员体制,可是因为有着军管这个大利器的存在,这天下间,自然是太平无事的。

    再说了,大秦国手工业,商业上的井喷式的发展壮大,现如今,整个大秦国那就是这整个天下的产业发源地,人流如织,天下百姓们是忙着去挣钱都来不及,哪还会有其它什么作奸犯科的事情能发生。

    特别是因着李显实行的军管制后,这些被李显下放到全国各地上的骁勇营将士们,一上任,就是四处在严厉地打击土匪,强盗,无赖这些个不稳定群体。

    三年时间来,就算原本是个巨无霸样的强人,若不想死的,如今也是乖乖的从良去了。

    如此一说来,虽然不排除偶有的小小犯罪,但是大体上来说,整个大秦还算是处在一片平静之中的。

    而在这三年时间内,最让李显可喜的事情就是,孔慎的引大秦国四水入民的超大水利工程,以及全大秦国的驰道修建工程,如今,已经是全部走近了尾声。

    只要再过个三五个月,这两个全国性的大工程,将会圆满的结束,虽然,这其中,投入的钱财,已经不计其数,可是,这成效,确是显著的。

    以前,从凉州之地,发一份战报至咸阳城来,一人双马不计一切外因的疯狂赶路,那至少亦是要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时间,而若是碰上连绵大雨,或者是雪天的话,这其中的时间,那就更无法计算了。

    而如今,因着这驰道上的畅通,从凉州之地至这咸阳城,若是换马不换人的话,估计大半个月时间就能到咸阳城来了。

    战时,时间就是一切,能提前近一个月时间,这驰道的作用,可想而知。

    大秦国,正因为李显的一系列举措,而在发生着翻天腹地的变化,而如今,摆在李显手上的头等大事,确正是历时三年的蒙学考试。

    蒙学,学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音律启蒙》五本书,总体上来说,这五本书,除了那《音律启蒙》外,其它四本的作用,也仅仅只是一个让人识字的阶段而已,除了一些道德示意之外,其它完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所谓的蒙学考试,也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存在于里面,毕竟,这就如同是一群幼稚圆的孩子们升学考试一样,是完全没有必要去引起什么关注的。

    只是,因着如今这蒙学,乃是这大秦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开办,第一次参加考试。

    当初,李显顶着钱财上和士大夫们所给予的双重压力,千方百计的整出了这么个蒙学来,如今,熬过了这艰苦的三年,李显自然是想着要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的。

    在考试的试题上,李显就简单从这五本书上截取一些出来,以填句的形式,答出所有的题目,答出优者,就为录取。

    当然,其中不乏会有一些天才儿童的存在,李显有鉴于此,确是特意的在考卷后,分发一题,就名“道德”。

    因为,如《三字经》《弟子规》这类的书,里面虽然用的都是些让人识字的基础东西,可是,里面所包涵的一些道德层面的教育,却仍然是发人深省的。

    所以,李显给出的自由发挥的一个命题,就是道德,一个从这些书中而得出来的论道德。

    若有天才子弟,而靠着这几本书,再结合日常生活而把这个“道德”的命题真给论了出来,李显是不会见意把这种天才级的童子给招入这国子监,让他留在身边,让李显亲自教授的。

    当初李显设置了翰林院,设置了文渊阁,设置了国子监,如此许许多多的机构,其中,李显想做的唯一一点那就是储备人才。

    储备上一些能用得上的人才。

    如今,大秦国的人才上,那是完全的一片空白。若果真有如此天才般的儿童,李显自然是要把这些童子全留在身边的,让他们努力的学习。

    可以说,如今整个天下间,是没有谁能比李显更为清楚,四书六经这其中所蕴含的真解所在了。

    没有人能比李显更清楚这四书六经的意义。

    ~~~~~~~~~~~~~~~~~~~~~~~~~~~~~~~~~~~~~~~~~~~

    第二卷齐家治国平天下,暂时来说,也就这般结束了,今天,开始第三卷,血染大秦,这一卷,将会是李显开始真正的征战天下的开始,小血将会用疯狂的暴更来回复于你们的订阅,嘎嘎。。。

    skbshge

第二回 议西征() 
大秦国,就有如一条上紧了的发条一样,正随着李显的指挥,随着李显的号令,而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着,发展着,壮大着。

    如今,大秦国内一切的一切,都已经逐渐的走上了正轨,

    而到了如今这一步,大秦国想要再次发展上一个大台阶,唯一剩下的路,那就只有向外扩展。

    而西征乌恒之事,却又一次被李显给摆上了日程。

    如今,大秦国经过了李显近三年的疯狂爆炸式的发展,在整个大秦国里,只要是明眼人心里都明白,如今的秦国,不比当年了。

    所以,早在两年前,一些中小型世家子弟,就开始逐步的自我叛变转而投向李显这一边来了。

    到得如今,这全天下里,虽然真正有才能的还没有几个,但一些如县丞,幕僚,师爷,从事之类的官佐,却是大有了着落。

    也正因此,被李显分派到大秦各地的诸骁骑营将士们,现如今也算是能多少轻松一些了。

    而今日,李显准备着要议西征乌恒之事,原骁骑营里的一票大将们,此刻,那是一个都不少的,全都被李显给招了回来。

    王平,马起,项延,柳尚,方悦,叶步,荀则,刘明,吕亮,余新,郭栋,萧谨,梁宽,外加上几个骁骑营里的新招统制,林林洒洒拢共二三十号人,此刻,确正全部给围在李显这御书房内。

    此时的御书房内,正厅墙上,确正挂着一张若大的乌恒国地图。

    这一张地图,自然就是李显吩咐那董家,舒家偷偷绘制出来的。

    他们在那草原上奔走行商数十年,手上自然会藏有一些地图,以前的他们,那是一直都没有想着去系统的整理而已,商人们,只管拿着自己常走的那一条路线图,而在常年累月的奔走着。

    而如今,李显下令把这些地形路线图,全部都集中起来,统一的画出一副详细的地图出来。

    十个人,二十个人的信息量集合在一起,那可能是少数,可是,成百上千的人呢?

    自然,就能得出这么一副详细的塞外乌恒国地形图来。

    上首处,李显确正拿着根细长的木棍,指着这张地图一脸淡然的说道:“乌恒国,正处我大秦侧后方,东起金州外的楼凡国边界,南至原大宛国边境,北至匈奴国边境,而西处,确正好与我大秦安州之地接壤。”

    “如今,南边大宛以为我大秦所灭,我大秦之军,若要攻入乌恒,此时,确可有两条路可走。”

    “一路,在明面上直接从安州之地出边境,一路大张旗鼓,做出强攻之势,横扫沿路看到的所有乌恒国部落。”

    话落,李显却是拿眼看了看场中诸多大将后,李显方才点名道:“此一路,孤当以蒙恬将军为主将,领马军六万,步军、弓军十二万,合共十八万人马,强出塞外,一路所过之处,凡年高过车轮者,杀无赦。。”

    很意外,在场这诸多跟随于李显身侧的老将当中,能征善战者虽不多,但亦是有着十余位上将之才的,然而,李显此一刻确是亲自点名着了蒙恬这员曾经的大宛国奴隶来领这一支主军。

    曾经,蒙恬做为天水郡的校尉,在被那大宛国虏了去成为奴隶之后,他确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而直到李显成功的功破大宛国城东都城,又让蒙恬亲手报了仇,杀了吉利这位曾经的大宛国国主后。

    蒙恬,确就这般沉寂了下来,而一直在努力的学习着骁骑营里的一些他完全都没有学习过的东西。

    比如骁骑营里的训练之法,骑射之法,排兵步阵之法,当然,最主要的是李显当初写给梁镇那老头儿的《三十六计》。

    如今,李显手中无大将,在着力培养着自家大将的同时,自然是把一些先进的军事理念,狠狠地往这些大将们脑子里灌了。

    什么三十六计,什么孙子兵法了,司马法了这类的,只要李显还能记起来的一些大概的东西,那都是全都给写了出来,交给麻九给印刷成册,分发给这些值得李显培养的大将们手中。

    那绝对是人手一本的超级科普教材。

    经过三年来的时间,这些大将们本身就有着不错的实战经验和理论底子,再加上李显时常的在一边提点提点,如今,这些个曾经只知道提着刀子,喊着号子,勇猛向前冲的猛将们,这会儿,那是个个都能使些计策什么的。

    而包括萧谨,马起这些个人在内,很让李显意外的是,其中学习掌握这些全新的军事理念知识最快的人,竟然是蒙恬,面再加上蒙恬的勇猛,和他的那一份冷静的心,这一次在明面上西征乌恒国的主将,当然是非蒙恬莫属了。

    点了西征主将蒙恬后,李显以手上细棍轻点地图上的凉州而缓缓的在地图最西北处绕了一个大圈道:“这二路,孤将亲领大军,西出凉州,绕道大宛国,以三万轻骑疾袭乌恒国都城,黑林堡。”

    乌恒国,说得来,也是个同当初大宛国一样的地形。一路平原,全乌恒国内之民,皆是逐肥美水草而居,同那大宛国一样,也是一个纯粹的游牧民族。

    而乌恒国,唯一的一座都城,也是他乌恒国的国都,黑林堡,就处在那草原的深处。

    李显的意图很明显,他就是想着以蒙恬在明面上的主力大军来吸引住整个乌恒国 大军的视线,然后,再由李显这边,出凉州之地,绕道原大宛国地界,横穿整个大宛国,直插乌恒国国都黑林堡。

    在强吃下黑林堡之后,让乌恒国大军丧失掉所有的锐气之后,再回头,与蒙恬大军双面夹击乌恒国大军。

    如此一来,乌恒国必亡。

    这就是李显想出来的一个简单版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大王此蛮天过海之计大妙矣,到时候必能杀得那乌恒国的仔子们屁滚尿流的。。”边上,黄泰粗着个嗓门,嗡嗡地在那怒吼着。

    轻抽了抽嘴角,李显对于黄泰这等张冠李戴的本事,实在也是没有什么办法可想了。

    能让这货识上几个大字,能喊得出蛮天过海这么四个字来,李显都已经是谢天谢地,谢他黄泰用功读书了,哪还敢去苛求其它。

    没有理会于黄泰这大块头儿,李显却是拿眼看向了萧谨和蒙恬,梁宽三人道:“不知诸位将军以为,孤之此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若何?”

    场中,这诸多大将里头,唯有蒙恬,萧谨,梁宽三人最是学得那本《孙子兵法》当中的三味。

    萧谨,那是凭着他那过人的头脑,以及以前看过的一些兵书结合最近这二三年来,李显不断给予他提点后,他才把这《孙子兵法》给悟得了个三五分。

    而梁宽,则是凭借着他那丰富的领兵经验,靠着他家传的领兵之法,再加上李显的提点,他才把这本深奥的《孙子兵法》给吃透了个三分左右。

    而蒙恬,却是位完全靠着自身的悟性在看这本《孙子兵法》,他的观点,他的理念,完全都是没有受到半点那些老旧兵法的影响,就算他曾经贵为天水校尉,可是,那也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儿。

    所以,在他原本就一片空白之处,冒来然接受这一本《孙子兵法》,在场这数十员大将,当属他人为最,而在这三人里头,却又当属蒙恬为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