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世界历史1000问 >

第13部分

世界历史1000问-第13部分

小说: 世界历史1000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962—973年在位)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和瑞士。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命,对外大肆扩张,对内则以农奴制和依附农奴制的形式剥削农民。

    11—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罗马教皇为争夺主教叙任权发生激烈斗争,这不仅是争夺教会控制权的斗争,也是中央王权同地方封建分离主义势力的斗争。尽管如此,在整个中世纪,帝国和教会在维护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终紧密合作的。帝国统治者为称霸世界,多次入侵意大利,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帝国的实力。霍亨施陶芬王朝统治时期,中央权力衰落,国内各地缺乏经济联系,帝国成为承认皇帝最高权力的各封建公国和自由市的不巩固的联盟。1254—1273年是德意志历史上的空位时期。这个时期,各诸侯、骑士和城市间的纷争和内讧连绵不断。13世纪末,帝国出现许多独立的封建领主,皇帝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诸侯没有管辖权。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从15世纪初起至帝国最终瓦解,皇位均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13世纪下半叶后,由于勃艮第和意大利脱离帝国,其领土主要限于德语地区。1474年起,帝国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已成为徒具虚名的政治组合。

    何谓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the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6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

    总体上说,十字军远征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者的社会成分繁杂不一,武器装备上极不统一。身裹甲胄的骑士使用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一些骑马或徒步的骑士除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大部分农民和市民装备的是刀、斧和长矛。十字军采用的是骑士军战术,战斗由骑士骑兵发起,一接战即单个对单个地决斗,协同动作有限。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交战时,他们先用箭击溃十字军的部队,然后将其包围,实施勇猛果敢的攻击,把它们分隔成数个孤立的部分加以歼灭。

第14章 中古史(2)() 
十字军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罗马教廷建立世界教会的企图不仅完全落空,而且由于其侵略暴行和本来的罪恶面目,使教会的威信大为下降,后世史家评论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比失败还更坏些。”

    十字军东征有何深远意义?

    由于十字军东征是典型的宗教战争,它的命运也和其他的宗教战争一样,因为宗教理想和现实的出入,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最终沦为残酷的玩笑。不过,为当时人民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的十字军,却正面地改变了西方的历史命运,使欧洲人认识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使得欧洲大陆走上了一条世界主义的道路,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在政治上,十字军加速了西方封建制度的崩溃。十字军的堕落和失败,使欧洲人开始对罗马教廷失去信心。许多诸侯和骑士在战争中客死他乡,也削弱了这些封建势力。

    在文化上,十字军东征让当时落后的西欧人民,接触和吸收较发达的东罗马帝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欧洲人入侵东方后,发现了在欧洲已经消失了却仍在当地存在的古希腊文化的残存,欧洲人将它们带回后,最终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出现。

    在经济上,十字军把东罗马帝国的货币制度和阿拉伯人的商业概念(如支票、信用状、股份公司组织)带回西欧,加速了贸易活动,为欧洲日后发展资本主义铺平道路,促进了自14世纪开始的大发现时代。

    你知道圣殿骑士团的由来吗?

    圣殿骑士团成立的时间并不确定,但一般认为不迟于1120年。1096年圣城耶路撒冷被十字军攻占后,很多欧洲人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这时十字军的主力已经回欧洲去了,朝圣者在路上常会遭到强盗的袭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贵族胡格·蒂·派耶斯和其他8名骑士建立了圣殿骑士团,以保护欧洲来的朝圣者。当圣殿骑士团成员加入组织时,不仅要发誓遵从修会的三大规定:守贞、守贫、服从,而且还要发誓保护朝圣者,这是他们作为圣地的军事修会与一般的修会相区别的地方。

    圣殿骑士团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时的耶路撒冷国王博度安二世将圣殿山上的阿尔-阿克萨清真寺的一角给这些骑士驻扎,这个清真寺正是建在传说中的所罗门圣殿的遗址上。小说《达芬奇密码》里说圣殿骑士团知道所罗门圣殿下面藏着的秘密,所以故意要求这块地方来驻扎,以便将深藏在地下的秘密文件找出来。通过这些秘密,他们掌握了基督教的命脉,因此获得了力量,最后也因此惨遭屠杀。当然这只是小说,不能当真。不过圣殿骑士团的力量和财富却是真实的,他们被认为是十字军时代东方真正的主人,耶路撒冷王国要对抗阿拉伯人主要就靠他们的力量。

    圣殿骑士团创立后很快就引起了贵族和教会上层的重视,当时著名的修士圣伯尔纳(st。bernardofclairvaux)写文章支持圣殿骑士团的行动。在圣伯尔纳的影响下,骑士团迅速发展壮大。1139年,教皇英诺森二世(innocent2)发布圣谕,再次确认了圣殿骑士团的地位。

    在政治上,骑士团只对教皇负责,其他任何僧俗政权都无权指挥它。在经济上骑士团不仅享有免税的特权,而且还有权在自己的领地上收取什一税。教廷赋予的特权使得圣殿骑士团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一个强大而且富有的组织,同时也将骑士团牢牢地掌握在圣座之下。此后,圣殿骑士团成为罗马教廷拥有的最可靠的力量。

    西欧封建城市是怎样兴起的?

    西欧封建城市是在十字军东征的背景下兴起的。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中世纪后期,欧亚世界有了一个不寻常的重大发展。一方面,伊斯兰教帝国和儒家帝国闭关自守,愈来愈僵化;另一方面,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是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这一扩张给整个世界后来的历史以极其重要的影响。它使西欧人控制了外洋航线,能够抵达、征服南北美洲和澳大利西亚的人迹稀少的广阔地区,并移居那里;从而,改变了世界各种族传统的地区分布。最后,通过扩张,西欧财富迅速增加、力量大大加强的19世纪,已能渗入并控制位于中东、印度和中国的古老的欧亚文明中心。

    何谓“列康吉斯达”运动?

    8世纪,在阿拉伯大规模军事征服『逼』迫下,一小部分西班牙基督徒退缩到半岛北部边陲的荒凉山区,逐渐形成了阿斯特亚、那瓦尔等独立的小封建政权。10世纪时,又演变成卡斯提尔、莱昂等封建国家。11世纪,卡斯提尔兼并莱昂,成为卡斯提尔王国。同时,在半岛西部地区兴起了葡萄牙王国。由查理帝国“西班牙边区”发展而来的阿拉冈王国在12世纪也出现在半岛东北地区。这几个基督教国家利用倭马亚王朝分崩离析的有利时机,向穆斯林展开反攻,史称“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语为“列康吉斯达”,意即“再征服”)。广义上说,“再征服运动”始于8世纪,结束于1492年,前后共计700余年。“再征服运动”就现象而言,是两种不同宗教、不同种族间的战争。但其本质仍是西欧封建主夺取土地、扩张势力的封建战争。它的高『潮』期与欧洲东部十字军东侵的高『潮』期,在时间上大体相同,绵延数百年之久。卡斯提尔和阿拉冈是推进“再征服运动”的两个主要国家。

    1085年,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六世攻占原西哥特王国故都托莱多;1212年,在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的组织下,由法国、葡萄牙、阿拉冈、卡斯提尔等西欧各国骑士组成的十字军,在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八世统率下,同阿尔摩哈德王朝哈里发的数十万大军在托罗萨会战,取得辉煌战果,使“再征服运动”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236年,卡斯提尔攻占科尔多瓦,1248年再陷塞维利亚;阿拉冈也在此前后占领了巴伦西亚和巴利阿利群岛。13世纪末,穆斯林只剩下半岛南端的格拉那达王国。

    加纳为何被称为黄金国度?

    加纳帝国,或称加纳王国,古代非州一个黑人王国,中心约在尼日尔河中上游地区。加纳帝国的强盛时期约在9世纪至11世纪,统治着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西非地区。因为一度垄断了西非的黄金交易(后来被马里帝国取代),日常生活又几乎都与黄金有关,加纳帝国又被称为黄金国度。

    帝国以商业为基础,将其权力范围向外扩展,向北控制食盐进口,向南控制黄金买卖。帝国岁入的大部分都来自对这些和其他一些商品买卖的征税。

    300年前后,古加纳王国在塞内加尔河至尼日河上游之间建立。7世纪后,伊斯兰教的势力扩张至北非,而加纳一直独立于伊斯兰世界之外,并进入了版图最为辽阔的时期。11世纪,摩洛哥地区伊斯兰化的穆拉比特王朝兴起,于1062年侵略加纳,被击退;不过到了1076年,穆拉比特王国终于攻陷加纳的首都昆比(昆比是否为加纳帝国首都尚有争议),『逼』迫当地人民改信伊斯兰教。此后加纳帝国开始衰微,最后被马里帝国吞并。

    何谓诺曼征服?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在“亥斯廷斯战役”中战胜哈罗徳,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史称“诺曼征服”。诺曼征服给英格兰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学者梅特兰甚至称:“诺曼征服是英格兰历史上的一次‘巨变’”。

    就诺曼征服对英格兰封建制度带来的变化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诺曼征服为英格兰带来了欧陆各国所不能比拟的王权,借助它英格兰建立了最完善的封建制度;但另一方面,在诺曼征服带来强大王权的同时,这种独特的王权又在社会体系内部瓦解着英格兰的封建割据,使整个英格兰社会出现一种微妙的平衡。正如梅特兰所言:“如果我们现在开始讨论封建制度,我们会明显地发现,英格兰的封建制度不同于法兰西,13世纪的封建制度不同于12世纪。基于封建制度这一空泛的概念,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在所有的欧洲国家中,英格兰是封建化最完善的地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英格兰又可能是最低限度推行封建化的国家。威廉征服在为英格兰引入封建制度的同时,又在破坏着这一体系。”

    何谓“卡诺莎之行”?

    1076年末,时年26岁的亨利四世获悉教皇应德意志反对派诸侯的邀请,离开罗马北上准备前往德国。教皇名为调停,实际上旨在进一步挑起皇帝与反对派诸侯的矛盾,还准备另选他人来取代他的位置。于是,皇帝立即决定,带着他的妻子贝尔塔和两岁的儿子康拉德离开施派尔,前往位于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期望在途中与教皇相遇。当然,亨利四世急于见到教皇,除了希望阻止上述双方之间的会面外,最大的愿望是期盼教皇收回开除他教籍的敕令。

    已在途中的教皇,临时下榻卡诺莎城堡。这样,亨利四世一行也尾随来到城堡前。据记载,亨利四世身披麻毯,在雪地里光着双脚,完全是一副基督教忏悔者的装扮。而教皇则摆足了架子,从1月25日到28日,足足让皇帝在冰天雪地中等了三天三夜。

    在姗姗来迟的接见中,皇帝向教皇“悔罪”,而教皇则给了皇帝一个表示赦罪的吻,皇帝也被恢复了基督教的教籍。据说,亨利匍匐在教皇面前,展开双臂,使全身呈十字架,接受了教皇的宽恕。

    于是,“卡诺莎之行”(“gangnachcanossa”、“walktocanossa”)这一词汇在西方语言中,就表示“屈辱地请求原谅、请求宽恕”的意思。

    何谓沃尔姆斯宗教协定?

    1122年9月23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同罗马教皇卡利克斯图斯二世为解决主教叙任权之争,各自派出使节在沃尔姆斯缔结宗教协议,协议规定:德意志的主教和修道院长不再由皇帝任命,而由教士组成的选举会议推选;在德意志选举主教时,须在皇帝或其代表莅临的情况下进行;选举中如有意见分歧,皇帝有权裁决;德国主教授任时,首先由皇帝授予以权标为象征的世俗职权;然后由罗马教皇授予以权戒和牧杖为标记的宗教权力;在意大利和勃艮第等地,授予主教世俗权的仪式应在授予宗教权之后6个月举行,主教叙任权统归教皇掌握,皇帝不能干预。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间关于主教叙任权之争,至此暂告中止。

    你知道《自由大宪章》的内容吗?

    1215年6月15日,英国贵族胁迫约翰王在兰尼米德草原签署《自由大宪章》文件。文件共63条,用拉丁文写成。其主要内容有:保障教会选举教职人员的自由;保护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国王不得违例征收领地继承税;未经由贵族、教士和骑士组成的“王国大会议”的同意,国王不得向直属附庸征派补助金和盾牌钱;取消国王干涉封建主法庭从事司法审判的权利;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