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穿书) >

第25部分

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穿书)-第25部分

小说: 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穿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儿个宁婉仪生产,太后竟舍得派王嬷嬷来坐镇,看来,太后是极为看好宁婉仪的,就盼着宁婉仪能生出个小皇子,再出月子和皇后打擂台。
  说来,太后和皇后如今的关系也只是面子情了。
  或许是以前皇后在太后手底下受过气,如今,长了本事,再加上太后私底下算计她,皇后自然会反击的。
  这一来二去,往日的情谊烟消云散,只剩下利益的争夺。
  后宫的事,太后早年以礼佛的名义全交给了皇后,如今也不好明着插手,只能暗中用点手段。
  皇后的凤印被明景帝交给了良妃,她虽占着名正言顺的理,可行事起来,也有几分缩手缩脚。
  这两人正是斗的旗鼓相当。
  现下,就看着宁婉仪肚子里的皇嗣了。
  只要是个皇子,太后就能名正言顺地为宁婉仪讨位份,自然皇后就势弱了。
  不过,有良妃暗中推动。
  苏之婉就静静地看礼佛的太后娘娘是怎么赔了夫人又折兵的。
  王嬷嬷神色并不见慌张,面色平静,只是福身道,“回皇上的话,宁婉仪现下恐有难产之兆,母子有危,奴婢正要去取百年老参,以期宁婉仪平安生产。”
  明景帝一听,愣了半晌,摆摆手,示意她下去,倒在椅子上,神色有些恍惚。
  苏之婉微微皱眉,撇了撇嘴,看他这样子,这是又想到了苏之娴?
  当年苏之娴就是难产而死,只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太子。
  虽然明景帝对明孝元皇后的感情能骗到一些小姑娘,可是这其中真正的爱意又有多少?
  有时候爱是会随着时间消逝的,特别是帝王之爱。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年一次的选秀,这偌大的后宫不知道又会添多少新人。
  也许前几年,明景帝会悲痛欲绝,然而过了十年,明景帝对苏之娴依旧念念不忘。
  对一个帝王来说,这是绝对不可思议的事。
  那么苏之婉就可以大胆地猜测,或许眼前这个深情的皇帝知道些什么。
  在苏之婉看来,明孝元皇后的死绝对不简单。
  那日皇城地动,明孝元皇后确实为了救明景帝被柱子压到了,却绝对没有严重到生了孩子就马上死的程度。
  而在皇宫,天下的权利都集中在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手里。
  只要他不想让皇后死,再怎么说也可以吊上一口气,绝对不可能是马上就去见了阎王爷的程度。
  明孝元皇后明显是被人暗害了。
  而且是恨毒了她的人,就怕明景帝把明孝元皇后从鬼门关给拉回来,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她生产的时候动了手。
  也许还想拉上她腹中的皇嗣,让她们在阴间团聚。
  然而,明孝元皇后也不是省油的灯,终于还是在拼了命的情况下,生下了太子。
  自己却一缕香魂烟消云散了。
  这一切,明景帝应该也是知道的。
  可笑的是,明景帝作出一副痴情不悔的样子来,又不去追查凶手。
  也或许他心里隐隐有个猜测,却又不敢肯定。
  苏之婉心里嗤笑,虽然她没有见过传说中的明孝元皇后,但是,凭良心说,目前她能在皇宫里混得高位,全沾了这位皇后的光,所以打心底就颇看不起明景帝这番作态。
  太后自到了钟粹宫便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佛珠,不停转动,闭上眼默念着佛经,一副宝相庄严的样子。
  她其实极为在意宁婉仪肚子里的孩子。
  说起来,为王家培养一个和王家亲近的皇帝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更多的,她是想培养一个能和皇后对立起来的宠妃。
  在皇后得宠之前,后宫说是皇后掌权,其实她也只是管管闲事而已,大事上,还是太后拿主意。
  人对权利都是渴望的,陡然没了,那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皇后得宠之后,也不拿后宫大小事到慈宁宫“请教”她了,从这一点,太后就可以看出,皇后心大了。
  后来放弃皇后,也就不奇怪了。
  如今,太后就看着宁婉仪的这个孩子了。
  听王嬷嬷说,怀的是个皇子。
  苏之婉呆在这人来人往的钟粹宫也没啥事干,还有可能遭怀疑,索性向明景帝说了一声便回了咸福宫。
  明景帝似乎还在出神,听了苏之婉的告罪,只是摆摆手,算是允了。
  几个贵人小仪,估计也是怕麻烦,与明景帝告了罪,和苏之婉一起走了。
  钟粹宫的不远处,便是御花园的小池塘,周围假山环绕,鹅卵石铺成的小道,在绿树红花掩映下,意境悠远,十分漂亮。
  苏之婉坐在鸾驾上,由几个小太监抬着,还没有到咸福宫,就听到钟粹宫传来消息——宁婉仪,诞下死胎!
  “呵呵。”苏之婉都想象到这会儿太后是个什么表情。
  还有些后悔这么早走了,没有看成太后的笑话。
  自进宫以来,这位礼佛的太后便看她各种不顺眼,就差没指着她的鼻子骂了。
  苏之婉迟早都会收拾她!
  打发了传话的宫女,没一会儿,苏之婉就到了咸福宫。
  在钟粹宫呆了些时候,已经是月上中天了,本以为咸福宫没有客人,没想到还是有个人在这儿等着她。
  “阿婉……”十岁的小太子坐在她寝殿的大床上,眨巴眨巴大眼睛,瘪瘪嘴,委委屈屈道。
  苏之婉深吸一口气,忍了忍还是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她还是低估了李承泽的厚脸皮程度!
  她装慈母,他就卖萌。
  这种配合……呵呵。
  “太子殿下这是怎么了?”苏之婉也懒得作出一副慈母样子了,懒懒道。
  身后的侍书弄琴默不作声地为贵妃娘娘取下发钗,散开发髻,也不介意太子殿下的存在,直接褪下外衣,扶着贵妃进了仅一个屏风之隔厢房。
  厢房里放着巨大的浴桶,热水已经满上了,水雾缭绕热气弥漫。
  过了一会儿,等到苏之婉躺在了浴桶里的时候,李承泽才慢吞吞地走进来。
  “你过来干什么?”苏之婉笑道,“听说你多了一个弟弟?”
  宁婉仪诞下的是男胎。
  “不过在娘胎里就死掉了。”李承泽耸耸肩,毫不在意地说,显然他的消息也不慢。
  他从来不在意他有多少个“弟弟”、“妹妹”。
  只要没有一个是从阿婉肚子里出来的就好。
  只要阿婉玩的开心就好。
  苏之婉扬起手,从花瓣里露出白皙精致的手腕,丝毫不顾李承泽瞬间火热的眼神,难得有这个心情玩起了水,“这几天明景帝可能又要跟你开一场父子情深了。他今天可是又想起了你的生母,我的姐姐了!”
  李承泽虽然严格来说并不是明孝元皇后的孩子,不过明孝元皇后留下来的势力,却是他继承的,再怎么说,也是有几分情谊在的。
  想起刚开始明景帝对他的嘘寒问暖,忍不住撇撇嘴道,“他现在可没空理我这个苏家皇子。”
  苏之婉挑眉,笑道,“你又鼓捣苏家干什么事儿了?”
  “我让苏家鼓动王家去联名上书弄出了个科举制雏形。”李承泽笑道。
  这个朝代如同没有火药一般,也没有科举制,还处于类似于九品中正制的年代。
  所有官职基本上由世家大族垄断。
  一个王朝除了领头羊的皇帝,还由各个大小官员组成,而就目前来说,官员与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是一个皇帝绝对忍不了的。
  但是一时半会儿又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打破这种局面,让明景帝头疼不已。
  这时,王家的谏言,让明景帝眼前一亮。
  “你就这么给王家挖了个坑?”苏之婉丝毫没有同情心地说。
  “王家也算是清流,这种扬名天下的机会,能把苏家踩在脚底的机会怎么可能不答应?”李承泽笑道,“过几天,伴随着王家的扬名天下,苏家不得不蛰伏起来了。”
  “哦?”
  这些朝堂上的事,苏之婉一向是不怎么管的,都交给了李承泽,只是偶尔知道个消息而已。
  “到时候,那些世家大族会哭着求着苏家出面的……”

☆、第38章 撕逼大战

  科举制固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制度。
  然而,纵观历史,所有的改革在实行初期,都是极为艰难的,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等等等等。
  科举制给天下莘莘学子带来了福音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出现也彻底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朝堂上官员的垄断,也一定程度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把天底下所有的考生聚集在一起只为了争朝堂上仅有的几个官职,自然要分出个子丑寅卯出来。
  状元、榜眼、探花,这前三名都是皇帝在一干已经由官员挑选好的文章里选出来的,是绝对有真材实料的能人。
  皇帝又不是傻,尽管世家想给自家子弟开开绿灯,然而也顶多能给个机会而已,真正的决策权在龙椅上坐着的皇帝手里。
  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谁家氏族没有几个需要受家族福荫的子弟?
  一个科举考试,便把这条路子给堵死了。
  一时之间王家便成了世家大族的眼中钉、肉中刺。
  王家并不是没有想到上了这个折子的后果。
  这个谏言明景帝是一定会采纳的,也会把这事儿交给王家负责。
  采纳之后,就得王家来收拾烂摊子。
  王家已经预料到成为世家大族眼中钉的局面,但是,这年头,只要皇帝一意孤行,即使是世家也不可能阻止。
  就像是商鞅变法,秦孝公在位时不顾艰难险阻坚持变法,尽管那些氏族恨不得把商鞅给千刀万剐,五马分尸,但那也是在秦孝公死后,新君继位的时候,干的事了。
  明景帝看着也不过三四十岁,自然有这个时间等科举制改革尘埃落定,作为改革的领头羊,王家自然也就安全了。
  还是那句话,作为清流,他们看中的是名声。
  一旦科举制是王家提出的这一消息传出去之后,天下读书人莫不感谢王家给他们这条出路,到时候,等朝堂上新鲜血液一换,恐怕大小官员都得卖王家一个面子。
  这一来二去,王家只要挺过这段时间,便是一飞冲天的时候了。
  到时候别说什么苏家了,便是记入史册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如今当官的,谁不求个名垂青史呢?
  王家看中的是这无形的利益。
  刚开始李承泽要苏家把科举制透露给王家,让王家出面去上达天听的时候,苏家是百分百不愿意的。
  甚至苏老爷子,直接拍拍胸脯,说是,在科举制没有成效之前,一切攻讦苏家都可以撑下去。
  由此可见,科举制对清流文人的诱惑力是有多大。
  然而,李承泽仅用一句话便说服了苏老爷子,让老爷子成功地改了口。
  那日,等李承泽和苏老爷子先后出了书房,已是黄昏,宫门已经快落匙了,太阳的微光撒在他俩身上,像两只老谋深算的狐狸。
  自古以来前朝与后宫都是连在一起的,随着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后宫自然不可能风平浪静。
  自从宁婉仪诞下死胎之后,明景帝直觉是后宫阴私,并且当即怒摔茶杯,说是要追查到底。
  然而,明景帝这次严肃的追查态度并没有什么用。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世家大族连在一起的影响力。
  令他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第一次觉得,自己自以为坐得很稳的龙椅,其实并没有那么稳固。
  若是有心,便可以一举地把他推入悬崖,万劫不复。
  明景帝的后宫大多都是世家女子选秀入宫,三年一选,就为了充持后宫,绵延子嗣。
  而后宫女子大多也知道,睡在枕边的男人是靠不住的,能作为后盾的也只有自己的娘家。
  只有自己的娘家好了,她们在后宫才有说话的余地。
  皇后和宁婉仪斗法,其实就是变相的和太后斗法,这些手段,其实有些脑子的后宫妃嫔都看得清清楚楚。
  能在后宫混的女人自然都不是什么真正的蠢货,所以,之前的这些算计,没有把火烧到她们身上,她们就只当没看见。
  然而,现在却不一样了。
  当所有世家都不约而同地吩咐宫里的女儿/妹妹/姐姐/侄女/表妹/表姐,向太后开‖炮的时候。
  太后才知道,自己的娘家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得罪了多大的势力。
  明景帝吩咐查的“死胎”,无论如何也只能查出是宁婉仪自己肚子不争气,胎位不正,导致胎儿在肚子里憋太久,没气儿了,怨不得旁人!
  呵呵,好一句怨不得旁人!
  明景帝看着手里查出来的东西,忍不住冷笑出声,一口气咽不下去,把肺咳得空响。
  一把把御案上的笔墨纸砚扫在了地上,发出乒乒乓乓的响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特别的刺耳。
  “咳咳咳,当朕这个皇帝是死的吗?”
  黄顺恭着腰,站在一旁,冷汗止不住地往外冒,就怕这天子之怒烧到他身上。
  这时只听见明景帝道,“来人!传朕口谕——宁婉仪恭顺贤德,丕昭淑惠,敬慎持躬,仰承皇太后慈谕,特晋封为宁婕妤!”
  裴云若,算是如今后宫最传奇的人物了。
  以小家族之女的身份,进宫仅一年左右的时间便从正七品常在晋封为从三品婕妤。
  从一开始抱着端柔贵妃的大腿,到突然反水搭上了贤妃,然后在太后寿宴的时候凭借一曲佛音,搭上了长居慈宁宫礼佛的太后的大船,还没等宫妃们对她动手,就听见裴云若怀孕的消息。
  而太后也因为裴云若肚子里的孩子,正式和皇后划分界限!
  以一己之力夺得皇上的宠爱,分化了曾经牢不可破的皇后和太后的同盟,把整个后宫高位妃嫔玩弄于股掌之间。
  更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何,仅仅一个形似明孝元皇后的女人,竟然比明孝元皇后的嫡亲妹妹还要得宠。
  不得不令人赞叹这位新出炉的宁婕妤的本事了!
  宫妃们歆羡的宁婕妤,如今心里并不好受,尽管有位份的补偿,她也是怨的。
  她知道,皇帝是不能给她讨个说法了。
  皇帝妥协了。
  其实,明景帝和裴云若,谁都知道这事儿是谁搞的鬼!
  无非就是视她为死敌的皇后娘娘!
  也许中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