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白狐传奇 >

第42部分

白狐传奇-第42部分

小说: 白狐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登瀛道:“我是从衙门里来的。”

    一位妇人走了出来。

    吴登瀛见妇人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不由问道:“老人家是——?”

    妇人道:“妾身杨王氏。请问先生有何见教?”

    吴登瀛道:“哦,原来是杨妈妈,恭喜你生养了一个好儿子,连知县见了都十分欢喜,要把自家的女儿许配与他!”

    “多谢你们大人,可是我家孩子年龄太小,不懂知县大人对他的器重。”杨母一边说着,一边从屋里搬了一只凳子出来道,“先生请坐。”

    吴登瀛接过凳子,就在门口外面坐下:“杨妈妈的话在下实在不敢苟同。一个娃娃不知天高地厚,他的话哪里能够就信了?说句不中听的话,你们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就是一般人家的姑娘也不肯嫁到你家门上。要知道,一个女孩儿如果嫁到官宦人家,那就是终身养尊处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如果嫁到一个贫寒人家,那就穷愁潦倒,一辈子都困苦不堪。因而女娃子挑选婆家都是慎之又慎。要知道一个人托生谁家由不得自己,可是一个姑娘到底嫁身于谁家,那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啊。就凭你们家这副样子,能不能找到媳妇真让人怀疑。我们家知县大人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竟然要把闺女许到你家门上。这样的事情,若是一般人家早就应下了。可是你们家倒好,就凭小娃娃的一句话,就轻飘飘地回绝了,真是让人猜想不透!”

    杨王氏觉得这位先生句句说的都在理上,望了望自家房前屋后别无长物,十分寒酸,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可是话已经说了出去,如今还有什么法子?”

    “这倒无妨,我可以替知县做主。既然您老人家仍有意于这门亲事,我可以将这门亲事定下来。”说着,吴登瀛取出了那粒鼋珠,“这是无价之宝,送与你家作为信物。等子江回来让他看看,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啊!”

    王氏收起了珠子,不禁泪流满面,抽泣道:“三碗儿,我的夫啊——”

    “什么,子江是杨三碗的儿子?”听王氏这么一啼,吴登瀛心里不由得惊叫了一声。

第177章 乘兴归来灭门祸 凄苦徙去一脉【1】() 
是的,杨子江正是杨三碗的儿子!

    那一年,杨家三碗卖了白毛狐狸,收拾起猎具,兴冲冲地赶回家中。

    大碗儿把银票交给了爹娘,并说老三看中了王家的姑娘。

    儿子们在外面得了许多银子,三碗儿还有了意中之人,爹娘真是喜上加喜。两位老人收起银票,赶紧请了媒婆到王家门上提亲。

    王老伯对三碗儿很有好感。虽然觉得姑娘嫁到了远处有点遗憾,但是女儿能嫁给这么个棒小伙子,一辈子就有了依靠,其它一切都不重要了。

    几乎没费什么口舌,媒婆就把亲事说成了。杨家送了丰厚的彩礼。王老伯在年前风风光光地把姑娘嫁出门去。

    对这次外出打猎的情形,杨家老老小小守口如瓶。世道不太平,说出去让别人知道,如果惹出是非,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然而,越是讳莫如深的事,别人就越是感到好奇。

    邻居们隐约觉得这次杨家三碗回来得有点异常。不过,每当有人问起“三兄弟往常外出,都要经过一段时间,这次怎么就早早地回来了”之类的事情,家人总是含糊答道:“打猎的人多,天气又冷,只好空手回来了。”

    杨家人以为这样谨慎,外人定然毫无所知。

    事情常常是与人们的意愿相悖的。

    替小叔子忙完了喜事,大碗儿、二碗儿的媳妇心中都有一种酸溜溜的味道。

    大碗儿媳妇私下责备丈夫道:“想当初你们家只买两套衣服就把人家哄了过来。现在你看老三家的,里里外外全是新的,还给了一副碧玉镯,一对金耳环”

    二碗儿媳妇抱怨了丈夫一番,然后道:“自从嫁到你家门上,每次回娘家,都只是买两斤红糖就把老人家打发了。去跟爹娘说说,能不能也给我们一份彩头,多买点礼物?大过年的,让我们体体面面回一次娘家!”

    二碗儿听了媳妇的话不敢向爹娘开口,就把这意思告诉老大。杨家上几代都是单传,大碗儿自小受爹娘娇惯,以后就是有了二碗儿、三碗儿,对他的偏爱也并未有减:上面有大的压着,后面两个小的才能继续“留”下来。凡是大碗儿提出来的要求,大都尽量满足。当大碗儿支支吾吾地把意思说出来之后,爹娘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大碗儿、二碗儿的媳妇,拎了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娘家拜年。老人道:“买一点东西表表心意就行了,一下子买了这么多,以后还过不过日子了?”

    在爹娘面前原本没有必要遮掩,白天怕人多嘴杂,晚上只有家里人的时候,闺女就把这次夫家兄弟们打猎的经过说了出来。

    女儿家发了财,爹娘着实欢喜。过年时亲戚登门,就把女儿带的糕果点心拿出来招待,忍不住说出了女婿家兄弟们打猎的故事。

    这故事极具传奇色彩,知道了详情的亲戚忍不住又把这故事讲给自己另外的亲戚听。

    杨家三碗的奇遇开始在人们中间传播开来。

第178章 乘兴归来灭门祸 凄苦徙去一脉【2】() 
起初,传播的速度极其缓慢,传播者与杨家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每个人都以极神秘的神态只把故事告诉最亲近的人。尔后知道的人慢慢地多起来,他们与杨家的亲缘关系愈来愈淡,传播的速度也就愈来愈快。

    一段时间以后,杨家三碗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了。

    三百两银子呐,那是多么让人垂涎的一笔钱财啊!

    若是在一般人家,早就有人下手了。可是杨家三碗全都会武艺,而且他们家还有一条十分凶恶的猎狗!

    然而三百两银子呐,那绝对是值得冒险的一笔财富啊!

    一伙土匪动起了脑筋。他们瞅准三碗儿带着老婆到了岳父家,觉得机会难得。少了一个对手就多了一份得手的机会,失去了这次机会以后想找也就难了。土匪头目赶紧纠合了十余名匪徒,摩拳擦掌地准备做这趟买卖。

    这伙匪徒做好周密的安排。这天,等到夜深人静,估计杨家人已经睡熟,他们蒙上面孔开始动手了。

    先有两个匪徒窜到杨家的围墙边,轻声唤了两声“狗儿”,随即向里面扔了几块肉团。为了增强诱惑,事前特地用五香粉煮熟,淋上麻油。若不是知道涂了毒药,带着肉团的匪徒自己早就忍不住吞食了。

    大猛受过特别驯养,不是主人给的食物绝对不吃。见到有人扔了东西过来,闻都不闻。它前爪趴在地上,屁股高高撅起,先是朝着墙外狺狺发威,然后就大声狂吼起来。

    大碗儿睡得正沉,听到狗的叫声不对,从铺上一跃而起,几个踮步到了门边,顺手取下挂在门后的砍刀,把门一下子打开,冲到外面喊道:“来贼了——老二、老三操家伙!”

    那些匪徒本来打算不声不响地灭了猎狗,然后再悄悄地摸进去,一下子先把两个老的当做人质,然后讹了银票走人。不想事情不顺,一开始就暴露了。

    大碗儿到了院子里的时候,二碗儿也冲了出来。兄弟二人凭直觉感到来的土匪不少,情况大为不妙!

    领头的一看偷袭不成,就下令让手下强攻。

    十余名强盗一个一个地从杨家的围墙外面翻入院内,和大碗儿、二碗儿厮杀起来。

    院子里发出一片刀剑撞击的声响,不时看到金属撞击时迸发出的火花。

    大猛东冲西突,拼死救护着主人。

    领头的土匪趁杨家兄弟无法脱身的机会,带人扑进两位老人房中。他们把老人拖到门外,大声喊道:“杨家的碗子们听了,你们家的老爹、老娘在我们手里!如果不要他们的命,你们尽管同我们厮杀,如果要他们的命,就赶快把银子拿出来!”

    兄弟二人一看,赶紧停止抵抗,和他们厮杀的土匪也停了下来。

    可是大猛没有停下。它凶猛地朝着一个土匪扑过去,又撕又咬,这个匪徒身上被狠狠咬了几口。

    那土匪见其他人都停止了厮杀,大声嚎叫道:“不打了,已经不打了呀!”

第179章 乘兴归来灭门祸 凄苦徙去一脉【3】() 
大猛哪里听他的话?不依不饶地向他扑过去。它一身黑毛,土匪看不清它的身影,乱舞着手里的大刀避让,不料面罩还是被一口撕下来。

    朦胧的夜色中,大碗儿还是认出了这个家伙,大声喝道:“欒四?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

    土匪头目一见有人被认了出来,大吼了一声:“还不动手,灭他家满门!”一边挥刀向两个老人砍去,随即扑向了兄弟二人。

    院子里的厮杀比以前更加酷烈。刀剑声中,不时有人惨叫,不时有人倒地,不时有人毙命。大碗儿、二碗儿虽然骁勇,无奈土匪来的人多,倒下一个,就会有另一个扑上来。兄弟俩终于倒在了土匪的刀剑之下。大猛也被土匪头子砍中要害,满怀悲愤地倒在了地上

    一霎时,院子里一点声响都没有,有的只是浓烈的血腥的气味!

    等到三碗儿回家的时候,哪里还有家!

    洗劫一空之后,房屋被付之一炬,院子里躺满了亲人的尸体:一家老小十余人,没留下一个活口!

    三碗儿心胆俱裂,仰天长哭:“老天爷,我杨家做错了什么,遭来了这样的灭门之灾!”

    杨家人做事循规蹈矩,没做过什么对不起人的错事!

    三碗儿思来想去,要么就是自己没有把那白狐的尸身送到白云寺去,可是那件事实在令人作难啊。

    他想到,这场横祸完全缘起于那只白毛狐狸,倘若不是因为它,怎么会招来那伙强人?

    三碗儿后悔起来:当初就不该听哥哥的话,如果不去揭开那口扣在地上的铁锅,怎么会发现那下面的白毛狐狸,怎么会用它换回了三百两银子倘若听从那狐仙的话,把他的尸身送到白云寺去,或许就没有了这场惨祸。

    可是这又有什么过错?听他的口气,一旦活转过来,就要找那女子问罪,一个羸弱的女子哪里是他的对手?这事即便是发生在眼前,依然令人进退两难。

    真该后悔的是这次不该带着妻子回娘家,若是自己和哥哥们在一起,多了一个人手,就多了一份力量,就能彼此照应,兴许就能击退这帮强人

    掩埋了亲人的尸体,三碗儿带着王氏到盐渎去。盐渎北郊,那里是杨家聚族而居的地方。

    三碗儿的高祖原来就住在盐渎。他专做将南方孵出的小鸭挑到北面去卖的生意,一连几年都在同一户人家投宿。人家看中小伙子勤劳诚实,就把家里的姑娘许配于他,并让他在附近卜了一处地方居住下来。

    这里,杨家已经生活了六代。起初几代都是单传,到了三碗儿这一代有了兄弟三人,两位哥哥都有了几个子女,人丁开始兴旺起来。

    如今这里成了废墟一片,已经无可留恋。

    夫妻二人栉风沐雨,一路乞讨着来到盐渎北郊,找寻到本族族长,细说了前来投奔的原委。族长翻开杨氏谱牒,细细一查,自己的曾祖和三碗的高祖还是嫡亲兄弟,推算起来自己是三碗的族叔,就安慰他夫妻一番,安排他们落下脚来。

第180章 乘兴归来灭门祸 凄苦徙去一脉【4】() 
在新洋河的堤上,三碗儿搭了一个草棚栖身。

    搬迁至盐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王氏一直信水不至。想来还是在前来盐渎途中,在一空旷无人的地方遇到了倾盆大雨,王氏适逢一月一次的不便在身,自此有了这个毛病。

    这一年夏插时,两口子替人家栽秧,回来得很晚,把晾在外面的衣裤忘了收回来。当天夜里电闪雷鸣,王氏一惊醒来,透过窗户看到晒衣服的绳上缠着一条六七尺长的暗红色蟒蛇。

    王氏吓得不知所措,拉了三碗儿一把道:“你看外面的绳子,那上面是什么呀?”

    三碗儿揉着眼朝外望了望,摇了摇头道:“没看到什么呀。”

    第二天衣服继续留在绳上晒。等到换上了这次洗的内衣,王氏感到身子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以后就怀上了孩子。

    三碗儿以为是吃了讨来的偏方产生了效用。

    妻子怀上了孩子,三碗儿走路都带劲。两口子盘算着,如今多吃一点苦头,就能够多挣一点家业,好让孩子长大了少受一点辛苦。

    想到了孩子,三碗儿无比兴奋,对王氏道:“宝宝生下来名字就叫子江。”

    王氏道:“你能拿准了就是个男娃吗,如果生个丫头叫什么?”

    三碗儿摸了摸头,笑了笑没有回答。

    如果日子就这么太太平平地过下去也就好了。不料三碗儿得了一场病,开始时以为拖拖就可以抗过去,后来实在顶不住了才请郎中,吃了许多汤药,丝毫不见效用。一直拖到七月里,郎中对王氏道:“大嫂哇,我不能欺骗你呀,你家大哥已是无药可救啦!”

    王氏哀求郎中道:“好先生,无论如何都要救救我们家三碗儿呀!”

    郎中叹了一口气道:“唉,生死由命,回天无力。回天无力啊!”

    王氏坐在丈夫身边,泣涕涟洏。

    三碗儿昏沉沉地躺在铺上,他拉着王氏的手,往事一幕幕地在眼前闪过:

    ——王大伯家里,王大伯家的闺女含情脉脉地朝自己瞄了几眼,自己完全被她迷住了,老是想找个由头独溜,再到老王家去。就鸡蛋里头挑骨头,横来竖去地同哥哥们找别扭这王家的闺女依偎在自己怀里,终于成了自己妻子。

    ——大猛“呼哧呼哧”闪电般地一路狂奔而来,自己赶忙放下扛着的猎叉,张开臂膀迎上前去。大猛一下撞入自己怀中,将两只前爪搭在自己的双肩上,不停地在脸上吻着、蹭着,紧紧地搂抱着,迟迟不肯松开。

    ——兄弟三人一起外出打猎,一路上相互斗嘴,嘻嘻哈哈,吵吵闹闹。一次,让大猛站在远处,兄弟三人在不同的位置同时发出召唤的信号。大猛稍微犹豫一下,最后飞也似的跑到了自己身旁。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