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宝莲同人逍遥游 >

第131部分

宝莲同人逍遥游-第131部分

小说: 宝莲同人逍遥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知老道当年为何不愿承认你出自方寸山?”

    孙悟空神情讪讪,自己也嘀咕,难道这真是俺老孙的报应,菩提祖师教自己的时候没明着收徒弟,轮到他教沉香时也一样?

    “你旁的本事没有,惹祸着实有天赋不过这些说来,也并无甚了不起,老道一是见你也不愿受那拘束,二则这三界之中,还是做一个天生地长,无所求无忧虑胆大包天的猴子来得自在。”菩提祖师叹了一声,而后话风一转,“你可知封神之战中,最了不得的是谁?”

    孙悟空瞪了眼珠,琢磨半天。

    通天教主,不对,都输成那样了,别管他自己是不是故意的,结果还是一样。姜子牙虽然掌管封神榜,可那是没脱轮回的凡人。

    “小哪吒?难道是杨小圣?”这猴子又连连摇头,“不对,呃,陆压道君?”

    “是孔宣。”

    “啊?!”猴子那表情很清楚的说明根本没想起来这是谁。

    三山关前,周军几十万兴兵戟列战车,遍目虎贲,而商纣的八百诸侯反了大半,各领所属,鼓声喧嚣震动大地,旗帜连蔽成云,领军的正是姜尚,是日,闻仲已死,邓九公投敌,连赵公明,十天君皆亡,截教损失惨重,商纣倾举国之兵尽数折于西岐城下,直待一路势如破鸿,攻打朝歌,不料——

    “姜尚于三山关前一败再败,直被追到金鸡岭,也无法挽回颓势,只因一人。”

    手持兵刃,轻缓勒马。神骏红若火燃,盔甲宛如黄金映火,蹄下生云雾,光华透九霄,笑似带着烈剑般的明锐,堪堪回身排众而出便涅尽了沙场悍气。提刀点将,笑谈对敌,豪兴遒拓,似孤崖惊涛紫雷喧嚣,亦不能撼动分毫。

    “他不是阐教中人,亦非截教门下,没人知道他的来历。”

    血肉横飞烟嚣暮霭中,那人步履从容,怡然自得,微微一笑,身后五色神光乍然现其一,法宝也好兵器也罢,无不跌落尘埃,缠战中无论来上几员周将,几个阐教门人,视若未见,挥洒自如,刀势如惊鸿,一击之下难有匹敌,无不在数十回合间狼狈摔下马败逃,他也不追,只笑带睥睨,道——姜子牙,你退,是不退?

    “不要说小小的三山关守将,就是闻仲也及不上他。”

    若籍籍无名也罢,偏在殷商做着一个总兵官,三界哪有这样的神仙?这种职位也不过李靖,或是有些个奇妙法宝的寻常仙道门下做的事情,能为凡间的荣华富贵动摇者,有几人得出息?

    “生生打得周营无人敢出战,高挂免战牌。”

    哪吒败得重伤不能再战,黄天化也死于此役,是被孔宣部将高继能所杀。到后来只能一拥而上,李靖被擒,金吒木吒兄弟全没逃掉,韦护法宝兵器尽失窜进周军旗下躲避,众人面面相觑,那报仇心切的黄飞虎父子等人没一个战得优势,如此混战,孔宣也仅仅是被邓婵玉暗掷的石子打得微微一避,眼不及睁开时,龙吉公主剑伤其左肩。

    后来陆压道君晃荡回来,见姜子牙退兵,好奇上阵对孔宣,被打得那个惨,再一见五色神光,二话没有掉头就跑,那个快啊

    菩提祖师沉浸在回忆里,他说的简单,却听那猴子连连追问。

    “那杨小圣呢?”

    杨戬,大约是刚押粮回阵营吧,是了。

    “杨戬上阵开神目竟看不出孔宣原形,持三尖两刃刀打了四十多回合也没分出胜负,哮天犬被孔宣五色神光所伤,见一时不能敌,杨戬又心有顾忌不肯显露太多实力,纵然敌手平生难得愿尽力一战,无奈之下避让不及,韦护又上阵来助,唯恐意外,杨戬化金光退下阵去。”

    敢追着杨戬不满的高喊‘我知道你有九转玄功,你怎么不打,你跑什么’,还要再战的人,估计三界之中也就一个孔宣了吧。

    “顾忌?他顾忌什么?!”这么痛快的仗,过着这村可就没这店不是?

    “你岂不知鸿钧老祖?他若在封神之战中大显能耐,是助阐教呢?还是害了通天教主?况且引来老祖注意,知他实力,反而不好。”

    孙悟空正在点头,忽觉不对,瞪眼睛问:

    “你连杨戬要想做什么也知道?”

    “当然不知,不过他如此费尽心力,能是为谁?老道就是躺在三星洞里猜也不会猜错,只不过他要怎么做,盘算什么,盘古大神才晓得。”菩提祖师停顿了一下,方叹道,“也许,就是孔宣那句对杨戬说的话,出了岔子,至少,孔宣知道九转玄功,可能也明白后面的秘密,鸿钧老祖岂能放过他。”

    孙悟空琢磨得有点郁闷,倒不是在想九转玄功有多厉害,而是估摸着老孙也很有可能打不过那个什么孔宣。

    “老道不过占了法宝的便宜,才侥幸逼得出孔宣原形”

    “等等,老孙想起来孔宣是谁了,莫不是一只孔雀,据说封神战中被准提道人捉了去的?”

    三界太多的过往,零星传到后来也就只言片语,好似赢了的就望不可及,输了的全没啥本事。若非后来连番变故,仅因沉香那一斧,只怕杨戬也免不了被认做是后者。

    孙悟空倒没想到跟杨戬战得没分胜负的他搞不好也会被传成没啥能耐,而是纳闷的挠着后颈,不懂这准提道人,怎么又变成了菩提祖师。

    “岂止老道,你听过的接引道人名号,不正是西方极乐大雷音寺的如来佛祖。”

    “这这又是什么说法?”

    ——俺老孙要算是菩提祖师的门下,金蝉子也不过是如来佛祖的弟子,啧,西方的那个便宜师父就算没轮回成唐玄奘,也不比老孙高到哪去!

    孙悟空脑子一时不知道绕到哪去了。

    “鸿钧老祖尚惧三界之变,以九转玄功分己元神,那天庭近三十三重天万劫不复之地,我等谁人敢去,只能留给玉帝统辖三界,倪君明于蓬莱紫府,赤松子在青霞洞天,老道此地,三界又几人听说过,不过尽弃前力,另其释门谓之因果功德,皆数十次轮回苦修得成,这也算是大毅力大心性,接引此路,我自不及。”

    孙悟空开始听得眉开眼笑,原来佛祖跟鸿钧道人一样,什么大神通大能耐压得俺老孙透不过来气,也就是一贪生怕死的,后来就琢磨着不对味了,菩提祖师不出三界,隐于方寸山,只因着“谁厉害谁就要倒霉”,这理由从上次听得起,就觉得是咄咄怪事。

    他没吭声,却瞒不过菩提祖师:

    “你可是觉得老道等人这般太也窝囊?”

    孙悟空呵哧干笑了一声,没找着词。

    “老道也好,接引他也罢,甚至上古诸神,纵然有不肯苟且度日欲搏上一试的,死,可能并不算什么,但是谁也不愿意不明不白的死。”

第173章 悬知千古贪嗔痴毒() 
“很久之前,三十三重天上忽然多了一处漆黑的暗冥。”

    日光很难从三星洞外照进来,所以只能隐隐绰绰的亮着,不甚分明,洞府里的摆设,近千年都一样。一个神仙,明明有着三界罕见的法力,身份,上好的法宝,兵器,见过无数次桑田沧海,若肯再扬声立教,那威望必不比西天佛宗差到哪里去,所谓抓住孔宣也只是运气的说法,仅仅是阐述自家法宝不错,所以没有费心费力,折腾得难看。

    当年西方教来的准提道人,本领虽不及阐教截教,却也还是与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齐名,直到销声匿迹的今天,偶尔也会有人提到。

    未仿接引道人不破不立,就只留在此地,任岁月流逝,三界遗忘。

    “凡人终日思量着,几时大限,尚且多有不甘不愿,若自开天辟地以来,见三界衍化,轮回流转,便如神仙会鄙夷凡人,终有些许自得,诩己为与天地同寿,洪荒共存的非凡存在。也越是这般,越不肯死罢忽地一日,发现天穹之上,多了这等怪异之处,有那好奇自负的,就进了去试探,却无一回返,终于惊动了伏羲神王。”

    那时混沌未定,人类初诞,洪荒如此广博,竟是谁也没去注意天上那漆黑的一团是啥时候出现的。不过能危害到上古诸神,又怎么不使伏羲动容?

    “为免误闯枉送性命,列此处为禁地。天长日久,逐渐消息传开,因得神王也不解,故三界之中,有数的神仙,洪荒异兽全部来了,除了三五脑子不清明整天想着杀戮争斗的蠢货,全部围聚到那里”菩提祖师苦涩一笑,叹道,“幸在老道那时修为浅薄得连驾云都还不会,当然没有去。”

    孙悟空听出门道了,“那佛祖老孙是说那接引道人,也没去?”

    菩提祖师捋着胡子,缓缓点头:

    “通晓三界万物的神兽白泽,与紫霄宫的鸿钧老祖数日前之死,除了陆压道君,算是当年聚在那地的已尽数不存三界!”

    看来这件事情,赤松子很有可能不清楚,否则就不会跑去斩仙台了。

    孙悟空心里估摸着,不觉又龇了下牙,岂有此理,凭什么大家都觉得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赤松子,难道那家伙能扛得住老孙的金箍棒吗?

    “纵然诡异古怪,也经不得上古所有大神通者的掐算,结果是有了,不过谁也不想生死不明的进去,就算有人通过了他既不能回来说明白,你也看不见,所以众人算是意兴阑珊,都没甚兴趣,只因着那里,是能够离开三界的地方,所以,就被称为天界之门。只有鸿钧老祖一回紫霄宫,就闭门不出,几十年后,便听说他要收徒弟。”

    孙悟空这才意识到这件事情发生的究竟有多早。

    “最初很少有人对三界之外究竟是什么有兴趣,鸿钧道人是例外。”

    所以牺牲无数性命,为的就是能够挣脱越来越如同牢笼般桎梏着他的三界,生于太元之前又如何,有上古诸神存在,紫霄宫也不过是一个平常的地方,神王,只是伏羲。

    菩提祖师瞥着孙悟空抓耳挠腮一副想问什么的样子,不禁失笑,这些事情,就是说给这猢狲听,只怕他也不感兴趣吧,于是轻叱:

    “甭转悠了,老道洞府的地面,要给你磨平了。”

    孙悟空闻言尴尬的跳到一边,

    “俺老孙不太明白,那天界之门怎生又成了万劫不复之地,又哪来的谁厉害谁倒霉这一说,若是这般,鸿钧岂不是第一个要死的?”

    菩提祖师缓缓点头,他一直觉得,这猴子惹祸是惹祸,爱打爱闹瞎折腾是少不了他,可一点不笨。

    “上古的岁月,几乎是毫无意义的,尤其对神仙来说,千八百年的,也就是修为高低,很多人就待在一个地方哪里也没去过,就算一旦有了缓慢细微的改变,也很难发现。又或许察觉了,却误以为是别的原因,烛阴大神自从窝到极北之地后,就再也没离开过,旁人也说它是越来越懒了,找个偏僻没人打搅的地方,慢慢到后来整天唯一做的事情也就睁眼闭眼这可能是上古神兽在觉察到力量莫名流失的本能举措,减少所有活动,但那十几万年,都没人知道它这么做的真正原因,烛阴大神,可能是上古诸神中最强大的一个,至少伏羲神王不及它。”

    长吁了一口气,菩提祖师声音渐渐低沉起来:

    “等这件事情被发现的时候,上古诸神或多或少都已经感觉到异常了,因生性骄傲,有恐惧旁人知道自己法力有变时开战,所以拖了很长时间。但即使知道,也与事无补。三界所有大神通者,都在一天天衰弱,尽管多数人的力量流失还轻微到可以忽略,但这足够说明一场可怕的劫难来临。”

    不是冰火劫雷,非是心魔意乱,不是滔天战难,也非情障缘孽,无声无息,逐渐的笼罩过来,似是,谁都逃不掉即使没有异样,谁能保证永远也不会有?

    洪荒,上古,那是一个若不强大,就如蝼蚁的世间。

    “这三界,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

    总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神仙与凡人比起来,就在于他们的时间无限多,就算掐算推演都因涉及自身命数而失败,就算一头雾水将三界掀了个遍都没找到原因,就算只从诸人的反应看来越负有大神通者越倒霉,也不妨碍他们开始想办法,于是烛阴大神继续窝在凡间极北之地动也不动,于是紫霄宫的鸿钧老祖千方百计使九转玄功得以分裂元神,至于无辜与性命,算得什么?

    又是好几万年,三界变化甚多,天庭有了,倪家兄妹掌天,阐教截教有了,天地间多了无数从凡物修行而来的神仙,每一次改变,都使因恐惧而逐渐不再插手三界之事的上古诸神感到些许异样,天长日久,答案也就呼之欲出。

    “影响一切的关键,不是别的,正是‘秩序’。”

    孙悟空原是听着,猛然一楞,莫名其妙的想到了天条这种东西,却听菩提祖师继续道:

    “很难置信,洪荒有过无数次更迭,当它越来越趋向于有序,先是六道轮回,划分三界,然后是天庭,凡界从聚集的小部落到一个国家,越来越鲜明,对上古诸神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就如同凡物脱离轮回成仙的时候,会有紫雷劫数一样。破坏一种即成的秩序,无疑要付出很大代价,但事关重大,如何又能不试,于是凡间屡遭劫难,洪水滔天,这一泛滥,对神仙来说不算什么,但却是凡间整整十几年。”

    水神共工驱使波澜,大地一片汪洋。

    这当中自有不知真相看的神仙愤然想要去救人,但不是莫名奇妙死去,就是被阻止了,九天玄女,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倪君明,忧心上古诸神与鸿钧老祖转而拿同是“秩序”的天庭折腾,自是不肯将息壤交出来,让凡人治水。

    所以那些或慈悲或仁义的神仙们,不管知或不知,都没有一个去帮那被洪水肆虐的凡间,就连女娲娘娘,也不曾出现过。

    “尽管死伤无数,遍地哀鸿,仍然不曾使状况好转,也就是说,凡人,万物,他们灭绝与否,都不能阻止上古诸神逐渐衰亡的命数。”

    一件事情,当它发生时,很难分辨出到底会带来什么后果,更勿论“秩序”与否。既然如此,三界就不能再有改变,绝对不行!谁若更改,就是跟所有三界大神通者为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