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家庭养生宜与忌速查手册 >

第20部分

家庭养生宜与忌速查手册-第20部分

小说: 家庭养生宜与忌速查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时前后进行锻炼,因这时日光充足,气温较高,刺激性小,容易适应。

    空气浴的刺激强度,取决于当时的气候条件;体温与气温相差越大,则空气浴的作用也越强;空气流动得越快,体温丧失得也越剧烈。最理想的气候条件一般是,气温在22℃~25℃,相对湿度为60%~70%,风速为1米/秒钟左右。由于我国幅员广大,气候极为复杂,各地居民对某种气候的耐受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个人的反应情况,适当选定自己的锻炼方法,不可强求一律。

    skbshge

21。 空气浴时宜尽量少穿衣() 
进行空气浴锻炼,主要是利用气温和人体表面温度之间的差异形成刺激,气温越低,时间越长,刺激强度也就越大。周身皮肤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可使交感神经更趋活跃,促进新陈代谢,健壮呼吸器官,增强心脏活动。所以,身体健壮的人在空气浴时应少穿衣服,或不穿上衣只穿短裤,尽量使全身皮肤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但年老体弱或适应能力较差的患者,如遇外界空气温度过低,可以酌情穿着单衣进行锻炼。这样锻炼的刺激强度虽然不如裸露上身那样强烈(被体温烤暖了的空气在单衣的覆盖下不易离开人体),但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暖空气由于分子运动快,也会透过布纹和衣缝向外溢出,冷空气也会不断进入衣服里面和皮肤接触。外界的气温越低,衣服与皮肤间的空气越活跃,所以温度也越不能保持稳定。人在天气骤变时穿单衣觉得冷,就是这个道理。

    skbshge

22。 做日光浴宜选好场地() 
在太阳辐射线中,以紫外线对人体的作用最大。但紫外线在射向地面的途中,经大气中的尘埃、水滴等反射和吸收,到达地面时为数很少。所以进行日光浴时,应当选在地势高,空气中尘埃、煤烟少,也就是日光中含紫外线较多的地方。

    在城市中,日光浴最好选在清洁平坦、干燥、绿化较好、空气流通、向阳避免强风吹袭的地点进行。如果附近有自然水源更为理想,以便日光浴后作冷水冲淋。冬季,室外气温很低,可打开窗户在室内进行;无风天气,也可在室外向阳避风的地点进行。

    日光浴不宜选在沥青地面进行。这是因为沥青含有挥发性物质。这种物质在加温时产生的蒸气,能污染皮肤或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柏油马路,主要是用沥青作为黏合剂铺成的。它在炎夏烈日照晒下受热溶化,产生光感作用,能引起裸露的皮肤发红、水肿;刺激眼结膜怕光、流泪,有烧灼感。如果裸体在柏油路上进行日光浴,这些挥发性物质就会大量吸入或与皮肤接触,从而引起程度不同的毒害作用,甚至有些人吸入少量沥青蒸气,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过敏现象,如气喘、偏头痛等。

    那么,夏天柏油路上人也不能走了吗?当然不是。人在行走时经过气流的冲击,真正吸入或黏附在皮肤上的毒性物质是微不足道的,对人体没有明显的毒害。

    日光浴也不宜靠近石墙进行。石头吸热性很差,在烈日照射下,它的表面温度可高达50℃以上。它以辐射方式向周围散热,但是墙角的空气流通不畅,它所散发的热空气不能迅速离开,人在这里进行日光浴,由于体温调节受阻,不仅汗量增加,往往因体内热量蓄积过多,体温升高,从而引起中暑或其他不良反应。

    skbshge

23。 日光浴宜注意保护头部() 
人体各部分对日光的耐受性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眼睛和脑组织对阳光比较敏感。阳光中的红外线作用于皮肤时,能使局部体温升高达40℃以上,因而形成红斑。头部如在阳光下长时间照射,红外线可穿透颅骨,使脑组织的温度升高,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甚至出现瘀血点,使脑神经的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可能引起头痛、头晕、耳鸣、眼花,严重者可昏倒呈昏睡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日射病”。

    眼睛在日光长时间直射下,几秒钟后就会羞明、流泪、结膜充血、视物模糊。

    所以,在进行日光浴时,最好戴草帽,保护头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如有条件,戴上暗色玻璃护目镜,就更好了。

    游泳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20倍,人在12℃的水中停留4分钟,就能消耗418千焦的热能,相当在同温的空气中1小时消耗的热能。由于热能的大量消耗,就需要身体加快新陈代谢,补偿热能的损失,维持正常的体温。所以游泳能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还由于锻炼了体温调节系统,使人不容易患伤风感冒等疾病,提高了人们的抗寒耐热能力。

    游泳能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因为游泳时要克服水的阻力,所以心脏跳动的工作量是相当重的。用力游完100米距离,心脏跳动频率可达到每分钟160次左右。经常游泳,心脏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心容量显著增加,心肌收缩有力,每分钟排出的血液量增多,全身的血管承受的压力较大,血管的弹性和韧性逐渐提高。

    游泳能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由于水的比重比空气大,游泳时水对胸廓的压力大约有12千克,人在水里呼吸,呼吸肌必须克服这么大的压力,才能吸进一定的空气,所以,在水里呼吸比在陆地上呼吸费力得多,这就锻炼了呼吸肌,使它更加有力。呼吸肌的力量增强了,肺活量就会增大。一般人的肺活量是3 500毫升左右,而经常游泳的人可达5 000 毫升,即便从事剧烈的运动和劳动,也不致再现心慌、气短等现象。而且呼吸道的抵抗力增强,不容易患气管炎等疾病。

    游泳还能促进骨骼肌肉的发育。因为任何运动需要的动力,都是靠肌肉收缩来完成的,肌肉收缩的力量越大,产生的动力就越大。在水中游泳要受到很大的阻力,肌肉就要用更大的力量来收缩,身体必须供给肌肉足够的养料和氧气,肌肉骨骼才能完成这样复杂的动作。所以,经常参加游泳活动,就能使肌肉纤维增粗,肌

    skbshge

24。 健身宜游泳() 
肉块加大,骨骼变硬变长,使身体得到匀称的发展,体形更加健美。

    游泳还能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高,指挥功能增强。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工作后到水中游泳片刻,就会感到精神振奋,疲劳消失,心情舒畅,全身轻快。

    游泳时不但身体接触水,还能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这就是很好的“冷水浴、日光浴、空气浴”,对身体吸收紫外线和氧气,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中老年人经常游泳,能促进脂肪类物质很好地代谢,避免它在大网膜和皮下堆积形成肥胖症。游泳时还能使全身血管不断收缩扩张,弹性增强,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引起高血压和心脏病,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

    skbshge

25。 游泳前宜做准备活动() 
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因为春夏秋冬四季,人体皮肤的温度一般都比水温高,如不做准备活动就跳到水里,皮肤受冷水的刺激后,引起大脑皮质兴奋,使身体各部分肌肉产生强烈收缩,故容易发生抽筋、扭伤等事故,有人会出现头晕、恶心等反应。做好准备活动,可以改善身体各器官的状态,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

    准备活动,一般可以跑跑步,做几节徒手操,如摆臂踢腿、扭腰转体、屈膝下蹲、向上跳起和俯卧撑等动作,主要使颈、肩、腕、髋、膝、踝关节和韧带,上下肢、腰腹部的肌肉,都得到活动。对于不同姿势的游泳方法,准备活动的要求应有所侧重,如蛙泳重点在下肢、膝关节,爬泳重点在上肢、肩关节等。

    skbshge

26。 减肥健美宜多爬楼梯() 
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起”,“人老先老足”。这话有理有据。爬楼梯比起在平地上走或跑的运动量大好几倍,它兼有跑和跳两方面功力,还具有逆地球磁性力的作用。故爬楼梯不仅可使髋关节的活动幅度增大,而且也使下肢肌肉的韧带、肌腱的弹性得到锻炼,以达到强筋壮骨的效果。据测定,一个人在静坐时消耗能量为418千焦/小时,散步为436千焦/小时,游泳为2 300千焦/小时,而跑蹬楼梯为4 184千焦/小时,这样大的热能消耗,不失为减肥健美的“灵丹妙药”。

    爬楼梯的好处有:

    (1)增强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环畅通,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防止高血压的发生。

    (2)消耗热能多,对于肥胖的形成能起到良好的阻碍作用。据测算,在相同时间内爬楼梯消耗的热能比打羽毛球多2倍,比打乒乓球多4倍,比步行多3倍,基本与登山消耗热能相同。

    (3)有助于保持骨关节的灵活,避免僵化现象出现,增强韧带和肌肉的力量。有一个长达8年的追踪调查,选取56岁、身体条件基本相同的调查对象各26名,结果显示,始终坚持爬楼梯的26名无一发生腿关节病,肌肉健康,步伐有力;另26名由于没有参加运动,12名感到腿部发凉、麻木,走路无力,14名患了关节炎和关节僵直病。

    (4)爬楼梯消耗体力大,人容易饥饿,食欲变好了,这样能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此外,由于腹部反复用力,使得肠蠕动加强,能够有效防止便秘发生。

    (5)使神经系统处于最佳休息状态,有利于睡眠,避免焦虑。科学家也曾选取20名(32岁)身体情况基本相同的公司职员进行追踪测试,前10名坚持爬楼梯运动2年,没有人出现失眠和神经衰弱;后10名中不爬楼的,有7名出现失眠和神经衰弱。

    爬楼梯作为老少皆宜的健身方式,既不受天气变化影响,也不花太多时间,不用交一分钱。就是上班、回家,也尽可能避开电梯,用双腿攀登“高峰”。这种集健身、减肥、美容于一身的运动,比起其他健身方法来毫不逊色,因而越来越受都市人的青睐,有望成为全民健身项目之一。当然,在参加这项运动时要讲究科学,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可鲁莽蛮干。那些膝关节、韧带、软组织损伤或有炎症者,不适合这一健身项目。

    skbshge

27。 宜重视反常态健身() 
一些与常态相悖的锻炼方法被人们称为“反常态健身法”,如爬行、倒立等别具特色。现代科学和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参加一些反常态运动对健身的效果颇佳。

    (1)倒立:倒立一向是历代僧侣的健身养心之法。经常站立者易患内脏下垂、痔疮及脑供血不足、腰病、脚肿等病症。适当进行倒立锻炼,则可对因站立引起的各种病痛起到预防作用。同时,能改善血液循环,使大脑清醒,增强内脏功能,起到松弛机体的健身效果。

    (2)倒走:倒走从现代体育科学观点看,有诸多益处,一是可以预防驼背,尤其是对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说来,倘若常做倒走锻炼,就可让腰肌肉保持节律的收紧和松弛,由此获得改善腰部血液循环、组织新陈代谢、防治功能性腰痛之功效。二是可以增加膝关节的承受力,锻炼膝部的肌肉和韧带。三是倒走时要锻炼方向,掌握平衡,锻炼主管平衡的小脑,增加与提高身体灵活性及协调功能。

    (3)赤脚走路:古代对赤脚走路的体育疗法早有记载,今日还有所谓“足底反射”学说。由于脚底有着与内脏器官相联系的敏感区,光着脚走路能使足底肌肉筋膜、韧带、穴位及神经末梢尽量与地面的沙土、草地及不平整的卵石面接触,这样敏感区受到刺激,将信号传入相对应的内脏器官及相关的大脑皮质,之后传到效应器官,从而调节人体全身的各部分功能,最终达到强身保健、康复、防病及辅助治疗的奇效。

    (4)爬行:实践证明,爬行可使血液循环流畅,身体重量分散到四肢,从而大大减轻腰椎的负担,若每天有一定时间进行爬行锻炼,则对心血管疾病及各种脊椎、腰部病变的症状起到治疗及健身的功效。

    (5)雨中走:比起晴天步行,雨中走路有特殊的健身功效。其依据是,下雨时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它可以让人备感心旷神怡,有助于调节神经,消除郁闷。而且,霏霏细雨对面部、肌肤的轻柔按摩,可以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应变力。

    (6)倒吊:美国矫形学家马丁,让患者用双脚勾在单、双杠或其他固定的架子上,成倒吊状态,以此治疗腰酸腿痛、坐骨神经痛、关节炎等,取得满意疗效。人体直立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腰脊椎和下关节都受到压力,日久便会腰酸腿痛。倒吊会使腰腿、关节得到充分放松,身体压力消失,故能治病健身。

    (7)水中跑:水中阻力要比地面空气阻力大12~14倍,水中跑运动量不太剧烈,若能长期坚持水中跑,能大大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糖原分解,防止脂肪过分堆积。它对身体瘦弱者还可起到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系统的正常进行,适度增加体重等功效。

    (8)交替健身:这是一种新的健身概念和方法,即平日是用右手干活者,可经常用左手去运动,以免让右侧大脑皮质“荒芜”。“上下交替法”,即日常除坚持上肢活动外,特别要经常活动脚趾,让脚趾做一些夹取东西之类的精巧动作,还有如心肺交替锻炼、冷热交替锻炼,以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交替锻炼等。

    (9)狂啸:披头狂啸是古人流传的一种独特的体内按摩健身法,可调气、生气、运气、养气、健五脏、安抚情态。狂啸以在清晨和夜晚为最佳,清晨可吐尽五脏浊气,临睡可喊出丹田的内蕴力。

    (10)饿透:俗语道“若想寿,肠须清”。肠中食物积滞易生浊,很多疾病,甚至癌症均由此引起。饿透,即一天或两天不进食,仅饮白开水。道家称为“避谷”,其实就是饥饿疗法。

    上述健身的方法,各有千秋,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选择适当方式健身,身体本身有病者,切不可一一仿效,最好咨询医生后对症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