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末世女清穿日常 >

第41部分

末世女清穿日常-第41部分

小说: 末世女清穿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人站起后,身影有些消瘦,他的年纪不小了,两鬓已添白霜,但是目光湛湛,是不是微露的精光倒是让人觉得此人不容小觑。

    这人正是工部尚书王鸿绪,此人十分得康熙信任,他的奏章从不是请安的折子,一向是密奏,不写官衔,就连客套的话都不用说,只言公事即可,可见圣上对其人的看重。

    却说这位王大人为何来到苏州,皆是因圣上的一封密旨所致:“前岁南巡,有许多不肖之人骗苏州女子。朕到家里方知。今年又恐有如此行者。尔细细打听,凡有这等事,亲手写来奏闻。”

    这就是后世闻名的苏州买卖女子案,这些人贩子不同于寻常,概因这些人或与朝廷中有关,他们打着圣驾南巡的旗子买卖女子,实在是胆大妄为,故而康熙帝这次南巡之前特特派遣得力干将来查证可有其事。

    王鸿绪接了密旨即可带人来苏州,早已派出不少得力干将去苏州各地查访,李卫正是其中一批,却说李卫自入京,先是参加武考,名次稍微靠后,最后还是入了兵部当了工部员外郎,他为人机灵,虽年岁不大,但是其善于交际,至今为止倒是办成了几件事情,故而这次王大人也带了他来。

    李卫去了昆山,又去了太仓,倒是得了不少消息,他将名册整理呈上去道:“大人,属下去了昆山查到一人,名为章京,这人曾经买卖一盛姓女子,后又在太仓买卖吴姓女子,如此已有不少女子被买,但奇怪的是这些女子皆非被人贩子拐卖,大多是被亲生父母卖掉,这些人打的旗号竟是官府旗号,说是采买宫女,但具属下查证官府并无此事,之后这些女子竟下落不明。”

    王鸿绪敛目微思,心中却是神思百转,他接到的密旨后,也是暗访了不少地方,的确如李卫所说,有些人家并非穷困人家,却卖掉年华正好的女儿,听说这些姑娘皆是面容娇美,善丝竹,为的却是南巡敬献给圣上,若是侥得天宠,从此荣华富贵,为博一个富贵,很多人家都是舍得的,如今陛下宫中的几位汉妃不正是圣眷正浓吗?

    王大人心中藏着心事,面上却不显,只是为李卫斟了杯茶道:“又玠辛苦了,天色不早,还是早些歇息,明日你随老夫去扬州。”

    “属下遵命,王大人您也早些歇息。”说完,李卫拱手行礼告退。

    待从王大人房内出来,李卫扶着腰刀看着廊下的雨滴,淅淅沥沥的仿佛永远下不完,唤起了他久违的记忆,其实也并非太久,如今他离乡有一年多,但是京城的气候、经历让他再入江南仿若隔世,想着牵挂的人和事,他心中叹息。

    第二日,天色微亮,水雾笼罩着整个街道,一辆马车并几个侍卫悄悄的离开了小巷,向着扬州城方向走去。

    却说李卫这厢忙于正事,远在扬州江都镇的顾家庄众人也开始忙碌起来。

    江南五月的确是百花盛开、万物催生的时节,雨水充足,光照适度,有经验的老农听着布谷鸟叫着,就开始提醒邻里开始插秧了,顾家的田地大多佃出去。

    顾修文如今忙于河道,梅雨季节,水位一日涨过一日,正是验看新修的堤坝是否成功的重要时机,他也无暇再忙着农活,故而今年只有一块水田留下,这是沈浣特意要的,这里种的是顾家的口粮,自来照顾的格外金贵。

    女儿家身子弱,五月虽然暖和了,但是水中仍然有寒气,顾修文坚决不同意沈浣去田里,因担心她万一自作主张去插秧,特特请假回家找邻里的青壮劳力一起搭把手插秧,就连他自己都亲自下去,务必一天之内做完所有农活。

    人多好办事,这些人都是一把好手,又忙着做了这个回家,是故到了晌午,田活就忙完了,顾修文当然要款待的,就邀着大家去吃饭。

    他们家的饭菜是出了名的好,吃过的人都说比镇上大酒楼好,故而听了话,各个开心的不得了,乡里乡亲都熟悉的很,故而说话也亲近,若是外村人见了顾修文这个举人老爷,定会战战兢兢的,本村人看了顾修文依然如庄稼人一样下田,心内也是赞叹,这孩子真是未忘本。

    “修文如今是举人老爷了,竟还和往日一样劳作,不像那隔壁村的酸秀才,自入了学堂就未下过田,年轻时候靠着父母兄弟,如今又靠家里婆娘织布,好容易考上秀才,愈发看不起人了。”旁边是村东头的猎户顾修望说道。

    “可不是,上次听我家婆娘说,他们家起早贪黑忙活,挣的钱都不够给那秀才买件衣服的,要我说倒不如咱们农户人家呢,再怎么说,咱们能让妻儿吃饱。”这接话的也是同村顾修敬。

    “也不能这样说,读书是有读书人的好,咱修文如今已经在衙门供职了,以后可是吃公家饭的,可见读书还是有好处的,但是还是要有担当才好,否则无论读不读书都没用的。”顾修晋在人群中说着话,果然迎来一阵夸赞。

    “是极,修晋如今在镇上做生意就是不一样,看这道理一套套的。”顾修敬打趣道。

    “得得,咱说的就是这个理,对不对,修文?”顾修晋拉着旁边的顾修文说道。

    “听着是有几分道理的。”顾修文笑着说道。

    “看看,看看,修文都说我有几分道理的,可见我是真的不错的。”顾修晋得意洋洋的说道。

    众人纷纷打趣,又有那热情的汉子重重的拍在顾修晋肩上,引得对方大喊大叫,倒是将先前难得一见的智慧打的烟消云散。

    这些人都是顾修文的同辈人,但是俱已成家了,他们比顾修文年长许多,如今家里都忙着农活,但是都是种地的老手,顾修文本打算给钱的,但是大家都坚持不要,本来活不多,而且自家孩子在学堂,时不时的顾修文还会去教课,能得举人老爷指点,大家自是开心的很。

    说说笑笑间,已经到了顾里正家,因沈浣和翠儿年岁已大,家里不便招待客人,就借了顾里正家里招待,自己带着酒肉米面。

    进了里面只见,园外石榴花开,绸缎般的花瓣如同贵妃曼舞,将宅子妆点的愈发热闹,进了园内枇杷、桃子、杏儿等挂满枝头,桃子皮浅绿,咬上一口,又甜又脆,又有些枇杷也熟了,格外的诱人。

    顾里正在门外笑着迎了大家进了前院,旁边石桌上摆了不少水果让大家先吃,正忙着却见又有一小童蹦跳着进来,这孩子年岁不大,衣着布料倒是还好,也并无太华贵,倒是这孩子生的是真好,白嫩的脸蛋,大大的眼睛,高而挺直的鼻梁,年虽尚幼,但举止之间的风度与寻常农家孩子截然不同。

第63章 苏州奇案(二)() 
“六叔,这是你们家的孩子?”顾修望如今媳妇有孕,正是看着小娃娃眼馋的时候,更别提这娃娃长得实在是好,看上去就格外灵动,若是自己能有个这样的儿子,此生也是无憾了。

    “这倒不是,这孩子叫颢儿,他爹娘和阿文他们家是旧识,如今也是来做客的。”顾里正笑着说道。

    这孩子可不正是曹颢,他和娘亲参加完舅舅的婚宴后,来了顾家庄玩一次,之后就依依不舍的回家了,这次恰逢顾博雅去江宁参加曹老太太寿宴,临走时候,曹颢央着母亲,跟着舅舅回来了。

    曹颢来了第二天,就催着舅舅派人将他送到顾家庄内,他知道舅舅是真的忙,故而在顾大等的护卫下自己去了。

    曹颢跟着沈浣、翠儿去买些食材,又帮两人去摘了菜,到了顾里正家几人正忙着,曹颢无聊就来了前院,果然看到一群下田归来的汉子。

    看到顾里正招手示意自己过来,曹颢当然不会怯场,大大方方的和众人打招呼,他本就口齿伶俐,和大人说起话来也是条条是道,引得大家愈发爱逗他。

    不一会,一阵香味飘来,大家口水不自觉的咽下来,顾修文去看了看,说道:“饭菜已经备的妥当,顾叔和兄长们还是快请入席吧。”

    顾修文搀着顾里正,大家一起向着厅内走去,如惯常般男人家在外面吃,女人都自己留些饭菜在内院吃,曹颢年纪尚小,不在男女大防之列,所以跟着女眷进了内院。

    内院摆着梨花木的桌椅,今日天气晴好,故而张婶拍板决定大家一起在园内的一颗枇杷树下吃,枇杷树亭亭如盖,微风吹过一阵沙沙的声音,枇杷果的香气弥漫在院内,好一副农家闲适画面。

    桌上早已摆了不少好吃的,张婶想到这些青壮们饭量定是大的,故而准备的量很足,香味自是够的。

    曹颢边吃边说道:“阿浣姐姐,这个红烧肉定是你的手艺,果然好吃,还有这个煎饺,也是好吃的很。”

    张婶本就喜爱孩子,虽说曹颢身份不一般,但是他对自家人格外尊重,故而张婶也爱的跟什么似的,笑道:“颢儿嘴巴真灵,都尝的出来,那你尝尝这个酱排骨好吃不?”

    “好吃,好吃,不知道是哪位大厨的手艺,竟是如此美味?”他的表情太过可爱,让众人笑的不行。

    小菊和曹颢一样吃的眉开眼笑,她边吃边说:“颢儿,明儿咱们去摘栀子花好不,那花可香了,还能吃呢。”

    “真的啊,我要去。”曹颢当然想去看看。

    “好,翠儿和咱们一起去吧?”小菊看着翠儿。

    翠儿笑了笑道:“好啊。”

    到了第二日,小菊一早就来了顾家找人,曹颢和顾修文在前院歇息,顾修文用了早膳又去官衙忙了,沈浣在家里收拾着菜园,只有曹颢身边的两名侍卫陪着三人去了。

    两个姑娘一个孩童商量着待会去哪里摘,用些什么工具,大人们皆知村里安全,到处都是农忙的人,就并未跟上,谁知这样却出了一件大事,牵起了不少事故。

    江南生活的人都知道梅雨季节开的最好的就是栀子花,韩愈有诗芭蕉叶大栀子肥,栀子花的花瓣格外肥厚,香气也足,摘了几朵放在院内的水缸内,香气可以留的很久,故而村里不少姑娘家喜欢摘一小篮,既好看又能够熏屋子。

    顾家庄后山上种了一片栀子树,漫山遍野的栀子花,吸引了不少姑娘小子去摘花,当然那些小子们要么是为自家姐妹要么为了心仪的姑娘去的,就连顾修文都在回家的路上为沈浣摘了不少,这个时节,正是顾家庄喜事最多的时候,哪个小伙子看上人家姑娘,在人家门前放一篮栀子花,彼此若是情意相通,两家就可以商量婚事了。

    翠儿和小菊两个女娃尚未及笄,如今正是爱玩的时候,小姑娘家都喜欢些香香的,带着颢儿在后山上逛,两人手里拿着精致的小竹筐,曹颢边走边看周围聚了不少人的栀子树道:“翠儿姐姐、小菊姐姐,这边的花开的正好呢,你们为何不在这里摘呢?”

    “颢儿,等下我们带你到一个好地方,那里的栀子花开的最好,而且从未有人发现过,我们也是偶然去的。”小菊神秘的拉着颢儿说道,圆润可爱的小脸笑起来明媚如栀子花。

    “在哪里啊?”曹颢也极为好奇。

    “还需再走一会,别让别人看到了,否则那些栀子花树就要遭殃了,就像现在这几棵光秃秃的了。”小菊指着前面几棵被几个少年摘得就剩下顶上几朵孤零零的小花的栀子树。

    几人慢慢向前走,渐渐的脱离人群,曹颢身边跟着两个顾家的侍卫,这里人多又是白日,想是不容易发生事情,走了好一会,果然来到一个低洼的山谷内,那里仿佛笼罩一层雾,香气随着微风被吹了过来,众人忍不住深吸了口气,香啊,实在是香,曹颢心想,不知道这地方的栀子花做成吃的是不是更好吃。

    是的,如今是小小孩童一名的曹颢可没有什么惜花的念头,只是想着阿浣姐姐手艺那么好,定会将这么香的东西做出不少菜色呢。

    幸而翠儿和小菊不懂这人的心思,两人开始拿着工具摘花,她们都是江南女子,身形娇小,两人带着竹竿,顶端绑上刀具,果然好用的很,遇到太高的,曹颢带来的人就派上用场,曹颢拿的竹筐要更大一些,他其实很会爬树的,但是那两个侍卫苦苦哀求,曹颢才只在最低的地方停下,抱着树干去摘花。

    不一会,几个竹筐都满了,两个姑娘心中满意的很,又去谷内寻了些野菜带会去,这个季节万物待发,吃的很多,众人低着头认真的挖野菜,小菊走的最急,慢慢的向着深谷内走去,翠儿一转身竟不见了人,急忙叫着小菊的名字找去。

    曹颢看两人走的远了,快速带着人去追,喊了几声并未听到回声,曹颢人小腿短,后面的侍卫因男女大防离的也远些,发现情况不对也帮着去找。

    走了片刻,周围静寂无声,侍卫中的一位叫顾平的汉子快速的止住大家的脚步对曹颢道:“大哥儿,属下觉得似乎情况有异,前方或许有危险。”

    曹颢可不是寻常的孩童,几经生死,他自是发现了不对,但是并未停下,只是说道:“正是有情况,我才不能放着两位姐姐不管,平叔,你去回去找大人,我和左叔继续向前找。”

    “不可,大哥儿,属下留下,你和平叔回去找人,属下不能明知有危险还让你一身涉险。”两名侍卫跪下道。

    “平叔,你人走的快,越早让大人知晓,越早可以找到两位姐姐,我身边有左叔,不会有事的,快点。”曹颢虽然年纪小,但是摆起架子也是有一套。

    顾平只得遵命,向着来时的路上奔去。

    曹颢继续向前走,忽然顾左停下道:“大哥儿,属下看到一个竹筐。”

    曹颢急切的问道:“在哪里?”

    “在前方,似乎是咱们带来的。”顾左快速向前跑去,果然拿回来一个竹筐,里面零零散散放着几朵栀子花,筐底画的是绿竹,和早前带来的一模一样。

    曹颢拿着竹筐向着前方走去,看到不远处散落的栀子花,跟着栀子花向前走去,看到一个山洞,他示意顾左来抱自己,曹颢知道自己人小腿短,不如让顾左带着去探路。

    顾左警惕的看着前方,周遭并无声响,只有一阵阵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他快速向前奔去,到了洞口,将曹颢放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