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凤难为 作者:赵十一月 >

第43部分

凤难为 作者:赵十一月-第43部分

小说: 凤难为 作者:赵十一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只是,待他翻看诗文,不由得便为之赞叹“有才如此,居亦何难!”。
  徐阶听到这个“白居易”三字,面色微冷,负手于后,淡淡的再加了一句:“裕王妃亲来,一是表明态度,二是让我们表明立场。这三,就是把白居易当日送给顾况的诗再和我们说一次。”
  白居易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里最得顾况盛赞的一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清漪这是借拜帖告诉徐阶——“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
  所以,景王必须死。

    第64章 景王之死(四)

  张居正此时已经回过神来,不由道:“裕王妃今日一行,真真是一石三鸟。”
  其一,指出斩草除根之事,把这棘手的活推给了徐阶;
  其二,徐阶若真对景王下手,那么也算是留了个把柄给裕王,换句话说是给未来的新君送了一张投名状;这才是真正稳定的、值得信赖的结盟。
  其三,景王一死,裕王便为皇帝独子,就算不立太子也是地位稳固。非谋反大事不可动摇。
  怪不得徐阶这般人都要赞一句“好厉害的王妃,好厉害的女人”。
  严家为何支持景王?因为景王乃是严家未来的富贵和前程。今上唯有二子,景王哪怕就藩,有严家在京中为应,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就如李清漪所说“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景王不死,后患仍在,必须时时防备着——请立景王的折子还是自己等人上的,严家必是明白内情,两边已算是撕破了脸,再不能退后。
  倘若景王一死,严家又已经与裕王结了大仇,严家日后的前途怕也是全断了。前路后路皆断,严家又如何能再稳坐泰山?只要他们一急,乱中出错,圣心又怎能始终不移?严家最大的依靠就是圣心,若圣心一变,也就到了收拾严家的时候。
  从这一点上,徐阶和裕王利益相同。
  所以,裕王那边既是开了口,徐阶也确实是要动手。
  他先后主持过多届科举,可算是门生故吏满天下。再来,景王就藩,要准备的有很多,礼部、户部、内务府等等都要插手,且一路遥遥,未必不能找到下手的机会。
  徐阶负手于后,沉思许久,轻轻的叹了口气与张居正交代道:“此次我们上折请立景王,严家那里必是已经回过味来,算来已是和严家撕破了脸。日后朝堂之上怕也要有不少事,你记得小心行事。” 
  张居正自是不怕这个,点点头,随即又道:“此事是否要先问裕王一句?”早就听闻裕王性情温和,裕王妃这般明目张胆的算计景王性命,还不知裕王是否知情呢。张居正虽说对李清漪没什么大意见,可他素来不喜女子太过强势,忍不住就想要压一压人。
  “不要做傻事,太岳。疏不间亲,更何况,裕王妃此时来此,裕王必然也是心知肚明。”徐阶似是明白他的心思,看他一眼,语调极沉得提醒了一句,“你要知道,他也姓朱。”
  朱元璋的朱,“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的朱。无情最是帝王家,裕王怕也是历练出来了。
  “那景王那里的事?”张居正受教,于是重又说起正题。
  “太岳,这事你不要插手,”徐阶抬起手做个手势止住他的话,深远的目光看着他最得意的学生,微微阖眼,许久方才正色道,“今日你未曾来我府上,自是不知此事。”
  徐阶这一辈子仕途也算是坎坷起伏,早些年的时候,皇帝还把“徐阶小人,永不叙用”这八个字刻在柱子上提醒自己呢。从当初的探花郎到如今的内阁次辅,为了能在嘉靖朝站稳了脚跟,他明里暗里不知做了多少事,确是说不得清白和干净。
  可是,张居正却不一样!他这样年轻、这样有才华、这样有抱负——这是徐阶一心一意培养的继承人,大明未来的首辅,何必要再叫现在的他沾染这些事情?
  皇帝如今已过天命之年,日日吞服金丹,还能有多少日子?至多不过十年左右。再然后,新君登基,自然会一扫前尘,重正朝纲。他再熬上几年,便能铺好路,扶了张居正上去,便也能安心了。哪怕是徐阶,心里头也是盼着自己这个继承人能够风风光光,名留青史。
  徐阶心里已是有了主意很快便挥挥手道:“行了行了,太岳你也赶紧回去吧……”
  张居正愣了愣,郑重对着徐阶一礼,方才起身回去。
  等张居正刚要出门,徐阶忽然又嘱咐道:“裕王妃是个强势厉害的,不容小觑,偏裕王性情温和只此一妻,日后怕要有不少事。你且留心些……”
  张居正心念一转,立时反应过来:他记得翰林院里的谢俊成便是裕王妃的大姐夫,倒是可以交好一二。
  ******
  景王一行拖拖拉拉,直到六月方才出京。
  六月暑火已经起了,烈日炎炎,因着王府里的妃妾多,杂事也多,景王又嫌热动不动就要停下休息,车队一行走得都慢。
  景王的心情也不大好,他府上那个新得宠的侍妾李彩凤不知怎的就跑了。景王被皇帝逼着尽早就藩,自是不能在女人的事情上耽搁,只能忍了这口气。原本,景王就因为就藩的事情憋着火,如今正好找到了借口,这一路都气不顺,嘴里嘟嘟囔囔着“贱/妇”“忘恩负义”等等词句,余下的妃妾除去景王妃江念柔皆是被景王抓着打骂了好些天。
  到了这个地步,江念柔也不与景王摆什么恩爱夫妻的模样,连话也懒得与他说,直接另寻了一辆马车独自坐着,由着景王自己瞎折腾。
  江念柔坐在马车上,掀了帘子不易察觉的看了眼路边荒凉的景致,心中一片茫然。她从未想过自己竟会有这么一日——她乃江家嫡长女,虽说江家不过是普通人家,可她自小生得美貌聪慧,最得宠爱,从未吃过什么苦,想什么便能得什么。所有人都觉得她是有大造化、大前途的。
  果然,她十六岁,皇帝下旨选皇子妃,她立时就被选中了。那时候,她还小,没什么见识,只听了宫人说几句“陛下最宠爱景王”便觉得景王前途光明——就像是她家里,她爹最疼她,她自是家里第二得意的。只是没想到,裕王居长,单单是祖训那句“立嫡立长”竟就压得人起不来。
  当初选秀的时候,她和李清漪无论是才貌皆是不相上下。她费尽苦心上下打点,李清漪却是装模作样,嘴上说得好听“只想着回家安稳度日,想来是不能够了。只盼着姐姐若能得偿所愿”,现在想来,她就是被李清漪那张看似乖巧无害的脸庞给骗了!
  一转眼,李清漪就成了裕王妃,专房专宠,哄得裕王只要她一个。
  再然后呢?
  她怀了孩子,可那孩子命不好,太医暗地里和她说倘若真要生下,怕是有问题的。她才刚刚做了王妃,既是担心皇帝生怒又怕自己地位不稳,只得狠心使计用这孩子算计了一回李清漪。
  那时候,她还太年轻了,只有一腔狠到了极点的心肠和望不见底的野心。只觉得自己也是不得已,景王会体谅自己,孩子以后也会有的。
  哪里知道,从那时起,到了现在,她再不能得一个孩子……
  她算计了那么多,丢掉了那么多,现在又剩下些什么呢?
  就在江念柔越想越觉得心口闷痛,隐隐生出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倘若当初,我选了裕王……”,这年头好似着了魔一样在她心头疯长,几乎叫人血液沸腾、立时就要疯了。
  就在她垂头发怔的时候,忽然听得后面有人惊惶的尖叫了起来——那是陪侍景王的侍妾王氏的声音,今天也的确是她在景王的马车上伺候。江念柔厌烦透了景王一天一花样的折腾,连看都懒得去看,只是吩咐身侧的人去看看情况:“你去瞧瞧,王爷那里可有什么事。”
  宫人低着头柔顺的应了下来,随即下了马车,很快便跑去后面。大约一盏茶后,那宫人才又回来禀报:“是王爷晕倒了,太医看过了,说是沾了暑气。已是开了药方子,叫人拿去煎药给王爷服用了。”
  江念柔“嗯”了一声,并不放在心上,阖了眼便靠着湖色绣荷叶蛐蛐的软枕睡下了。因为景王世子的死去,景王恨透了她,两人早已许久不说话,她如今又正在自怜自哀,自然也没有心思去管景王病不病,只要不死就行了,就景王那德行,活着和死了也没区别。
  哪里知道,景王这病不知怎的就是难好。起起伏伏,药也用了不少,人仍旧是昏昏沉沉的,整日里起不了床,反倒越发严重了。后来太医再瞧,又道是水土不服、旅途劳累,只得再开旁的药继续喝。
  一行人为着景王的病又耽搁了许久,还未等他们到藩地,景王竟是病势沉沉,死了。
  江念柔本是对景王路上的耽搁烦恼的不行,可她也从未想过景王会死。她听到消息的时候只觉得是自己耳鸣,愣了愣,目光紧盯着来报信的宫人,好一会儿才道:“死了?”她脸上少见的茫然了一瞬,喃喃着似是自语,“那……那我可怎么办?”
  虽说她总是瞧不起景王,可她和府中的妃妾实际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依靠着景王才得了尊荣和地位。景王没有子嗣,他这一死,她们一群女人,日后又该怎么办?
  来人小心道:“已有随行的大人上折请示陛下了。不过景王殿下未有子嗣,依着往日惯例,府中妻妾皆是要回京中王府的。”
  回京中王府?
  回去看裕王和李清漪的脸色?
  江念柔面色苍白,抓着椅柄的手青筋暴起,眼珠子几乎都要瞪得滚出来了,目眦欲裂,几乎说不出话来了:倘若只是去藩地,还能安慰自己天高皇帝远,来日未必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如今,景王死了,自己一群女人既无子嗣可依又不能改嫁,回了京也不过是瞧李清漪和裕王的脸色……
  江念柔打了个冷颤,双唇神经质的哆嗦了一下,不由得把之前压下去的想法喃喃了出来:“要是,我当初选了裕王……”
  要是她当初选了裕王,那李清漪如今的位置就是她的,她就是裕王妃、未来的太子妃、甚至是皇后!
  江念柔的脑子好似被火烧着了,晕晕的,空茫茫的。她踉跄着扶着椅柄站起身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大声的嚷起来:“我要回京,我是皇后!哈哈……我是皇后……”
  很快便有宫人上前去拦着。
  江念柔手一推便把跟前的几个宫人给推开了,但更多的人迎了上来,拦住她,焦急的叫唤着:“快来人,王妃她疯了。”
  是啊,江念柔怕是早就疯了。在她丧心病狂,杀死自己唯一一个孩子的时候就疯了。

    第65章 余恨

  景王的死讯传到京城的时候,皇帝自然也不好过——他只有两个儿子,固然一时之气将景王赶去藩地,可心里未尝不疼惜。
  但,让景王去藩地的决定是他下的,景王据说也是路上赶路才得了病而去,真较真起来皇帝也有错。皇帝自然不好自打嘴巴,故而,他也不过是淡淡和左右说了一句:“此子素谋夺嫡,今死矣。”
  只是,皇帝夜里避开旁人,心中想得实在难受,犹豫许久,还是让人把儿子的遗体送回京,归葬西山。
  如今正是七月,酷暑仍在,就算沿途有冰块捂着,景王的遗体怕也免不了要出些事情。皇帝现下也顾不得这些,转了头,下旨把路上那些伺候景王的人都被发落了一顿,那大大小小的妃妾全都遭了秧,就连江念柔这个景王妃都被斥责了一顿。
  索性,江念柔发了疯症,大约也听不出什么,只能不断地和来人叫嚷着:“我是皇后,我是皇后……”
  这话隔了好多人才传到皇帝耳边,自然惹得他恼羞成怒:“朕还在呢,就敢说这般的胡话,也不知是谁给的胆子!都说娶妻娶贤,有这么个毒妇在,老四哪里能过得好!”这般一想,倒是把景王之前的错都推给江念柔了,越发不喜这个小儿媳。
  虽说皇帝不打算废了江念柔这王妃之位,可他心中不喜这个儿媳妇,江念柔又是个疯子,她在京里的日子又能有多好过到哪里去?至少,左右伺候的人已是灰了心,时不时的就要故意折腾一下已经疯了的江念柔出出气。
  至于卢靖妃,她自得了景王死讯便也跟着大病不起,这回却是真正的重病,一日重过一日,太医院的人进进出出都只能摇头,说不得也没几日光阴了。
  一时之间,当初风光一时,几乎要压过裕王的景王一系竟是全都死的死、贬的贬、疯的疯、病得病……
  李清漪和裕王自然也听到了这些消息。景王和江念柔的下场,确确是叫人心头大快。
  可是,即使如此,贝贝也不能再回来了。
  李清漪从紫檀坐榻上起来,站在窗口,遥遥的望着看着院中搭好的蔷薇架子,看着上面那嫩的可以掐出水的翠绿色细芽。
  她抓着窗栏的手指绷得紧紧的,一根一根犹如水葱一般,只听她轻轻道:“还记得,这花架子是当初怀贝贝的时候搭的,想不到如今看着倒是不错。”
  裕王上前几步,握住她有些发凉的手,安慰道:“是啊,等开花了,我们也去花架下面坐一坐。好不好?”
  李清漪点点头,回头对他笑了笑,随即把头倚在裕王肩头,柔声和他说话:“怀贝贝的时候,我想着,等贝贝出生了,我们就带她去那里坐坐,教她走路,念书给她听……”
  她忽的顿住声音,紧紧的咬住唇,把后面的话给咽了回去。
  那是她第一个孩子,充满期待、以全心的爱浇灌出来的孩子。她曾经欣喜的整夜都睡不着,仔仔细细的想过:等孩子出生一定要自己亲自喂养,亲手给她做衣衫、亲眼看她牙牙学语、手扶着她蹒跚学步、看她读书习字、看她嫁人生子……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直到最后,她最后却连一声“娘”都没有听到,就那样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
  那是李清漪包含希望与爱生下来女儿,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受尽痛楚。
  如此剐心之痛,此生此世都不能忘怀。
  裕王见她神色,微微有些担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