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医妃养成记 >

第132部分

医妃养成记-第132部分

小说: 医妃养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肖靖家的药厂开起来了,需要的药材品种很多。所以,只要适合春季种植的,肖瑶便安排松鹤堂收集了更多更全的品种。

    肖瑶站在自家大门口的台阶上,大声对众人说:“还是那句话,一定要选土壤合适的,不要看哪种药材贵,就想着种哪种,否则我这里不发种子。”

    说着,肖瑶小脸一沉,“当然了,你要是从其他人手中买药材种子,那就随便了!”

    如果不提前做好宏观调控,大家一哄而上地都种某一种,不仅自己家的药厂想用的药材种不全,还会导致该种药材价格下降!

    因为,胡家庄、赵集包括附近的几个村子,在自己的带领下,现在已经成了南丰国种植药材最全、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药材种植基地。

    其他药堂的药材都是野生,由药客们从山中、地头、沟边采摘,不集中、无规模、价格高。目前,自己这里的药材价格,因产量足、品种全,已经具备了影响全国药材价格走势的巨大能力。

    因此,如果胡家庄的药材种植乱了,那么最后受损的还是胡家庄的种植户,当然了,损失最大的是肖家制药!

    肖瑶虽不是学经济的出生,但是也知道要遵从市场规律,不能哄抬物价,更不能坑农伤农!那么,种植户自律和适当的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听了肖瑶的话,大部分家户都没什么意见。

    因为他们种的本就是肖家的地,人家是地主,当然说怎么就怎么呗。万一惹恼了肖家,人家说一句“不让租了”,别说大钱,连小钱也没有喽!

    人群中却有人不满,当然了,还是那几个总感觉自己吃亏的人。

    赵三花嘀嘀咕咕:“去年种的板蓝根就没挣着啥钱,今年还不是老样子!”

    苗云也有些不高兴,“阿瑶这丫头也是的,我还是你三婶呢,怎么不说给我家留点好种子!好种子都给自己的佃户了!就知道自己家挣钱,也不说帮衬帮衬!”

    胡金良的娘在旁边冷笑:“说什么三婶?早干什么去了?”

    旁边早就有人看不惯苗云了,撇着嘴,道:“平时在药厂充大头蒜,现在还不是跟咱们一样,站在这里听训话?有本事站人家阿瑶旁边去呀!”

    “就是,看看她整天能得,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家是地主呢!”

    “还不是腆着脸求人家!”那女人粗着嗓子学肖达求肖文的样子,“二哥,给点儿好种子吧!什么挣钱就给我弄点儿什么种子!”

    旁边有几个女人便“吃吃”地低笑了起来。

    苗云狠狠地翻了那学话的女人一眼,咬牙切齿道:“哼!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看我家有钱了,你们就难受吧!”

    胡宗保瞪着这群开小会的女人,拿烟袋指着她们,“你们几个,听阿瑶讲!”

    肖瑶瞥了这边儿一眼,看见赵三花和苗云在一起嘀嘀咕咕,知道这两个女人必是有什么不满了。倒也不怎么在意。赵三花家租的地不多,苗云根本就不是自己家的佃户,根本不予理睬。

    两人见肖瑶大眼掠过她们,不知道怎么了,竟然打了个寒颤。

    其实肖瑶也没有怎么瞪她们,不过那种无视可能让她们感觉更不自在吧?

    这次白纤尘带来的种子挺多的,竟有十几种,像黄岑、远志、白术、知母、丹参、柴胡,北沙参等。再加上去年留种的那些品种,比如旱半夏、天南星、板蓝根、桔梗、牛膝、甘草等,适合春季播种的种子多达二十余种!

    大家可选择的范围大了,适宜的土壤也多了,几乎每家都领到了合适的种子。

    知道肖家收药时价格公道,种的时候也放心,所以大家都很满意。

    就连赵三花这次也闭嘴了,因为她家的地领到的种子换成了远志,对赵三花来说,只要不是最便宜的板蓝根种子,她就高兴了!

    肖瑶看着众人高高兴兴地走了,其实是有些遗憾的,因为很多贵重药材,都没有找到种子或可以繁殖的块茎。

    肖瑶回到家,先跟着肖文到了堂屋,一进屋,就见赵秀丽正挺着大肚子坐在桌前做小衣服。

    “回来了。”赵秀丽见二人进屋,忙放下手中的活儿,问肖文和阿瑶二人:“种子都发下了?”

    肖文应道,“嗯。”拿起赵秀丽手边的小衣服,看了又看,一脸笑意。

    肖瑶忙过来,一边蹲在地上给赵秀丽按摩小腿,一边劝道:“娘,你歇息一下吧,老是坐着可不好。”

    赵秀丽笑道:“我哪里老是坐着了?不信,你问问元春,我是不是刚坐到这儿!这丫头,我天天被你唠叨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父女两个一边一个,一个递水果,一个捏腿,赵秀丽心里乐呵呵的。

    “嘻嘻,我还不是怕你到时候不好生!”

    肖文也道:“听阿瑶的没错。”

    肖瑶自有考虑。

    赵秀丽生头胎时身子亏得厉害,这么多年,食不果腹,身体很差。

    而且,隔了这么多年,三十好几才怀第二胎,和生头胎差不多了,且这个孩子因为吃得好,发育很快,看娘这肚子就知道,这个弟弟肯定不会少于八斤!

    除非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剖腹的好。

    所以,肖瑶每天逼着赵秀丽多走,不过就是三进院子这么大的地方,再加上肖文宝贝着,赵秀丽的活动量到底不够。

    其实,到了最后一个月,胎儿开始入盆,肖瑶已经摸过,知道这个弟弟是头位,所以顺产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

    不过,这也不敢保证就不会出现难产的情况。没有生出来之前,什么都可能发生,最坏的结果也要考虑到。

    “元春,从今天开始,鸡蛋、牛奶、瘦肉、鱼虾和豆腐这些东西可给我娘多做些。一天三顿,这些饭食轮换着上。”

    在分娩的时候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因此在临产的最后一个月里,孕妇要尽量吃饱、吃好,家里应该想办法,让孕妇多吃些既营养又易于消化的饭菜。

    肖文点头,“这些东西,咱们家里都有。”

    田摇情在旁边忙应了,“是。”转头问赵秀丽:“夫人,今天中午想吃什么?我告诉月照、月华她们去做。”

    赵秀丽道:“就做条鱼吧。”

    丁元春问:“红烧还是清炖?”

    赵秀丽犹豫不决。

    田摇情笑眯眯地,“不如清炖,爽口些。”

    肖瑶提议,“娘,今天清炖,下次红烧,怎么样?”

    赵秀丽也同意了,“就按阿瑶说的吧。其实我觉得怎么都好吃,呵呵!”

    过了前几个月的孕吐,赵秀丽胃口很好,是以肚里的孩子有点儿大了……

    见过了娘,肖瑶看看时间还早,回到东厢房,对跟在身后的的丁元春说:“元春,你收拾个背篓和铲子,我要进山一趟,你陪我。”

    “是,姑娘。”丁元春转身往外走,想了想,转头问:“现在走吗?”

    看日头,已经半中午了,若是此时进山,姑娘中午就赶不及在家吃饭了。

    “嗯,就现在吧。”肖瑶开始换衣服,“早去早回,尽量不要摸黑,要不爹娘该担心了。午饭,我们带些吃的也就是了。”

    丁元春一头雾水,干什么去,还要弄到晚上才回来?

    “去干什么?”

    “挖药材。”

    很多贵重的药材之所以贵重,一方面是因为疗效好,更重要的是因为稀少。

    比如人参、灵芝、何首乌、雪莲这些,要是能弄到些种子、根茎什么的最好,就可以先种上一点儿,以后年年留种,就可以多种了。

    肖瑶和丁元春收拾完毕,进了山。

    山脚下就有不少药材,都是很普通的品种,肖瑶也采了些。而那些稀有药材,多生长在人烟稀少之处,两人慢慢地朝着山中走去。

    刚过午时,两人便来到一处山谷。

    丁元春有些不安,“姑娘,那里还是不要去了,看着怪渗人的。”

    再往里走,就到了长公主的坟墓之地了。

    肖瑶摆摆手,“无碍的,此时没有什么野兽,你只管过来。”

    肖瑶仔细看了看,面有喜色,道:“此处山谷地势低洼,水分充足,鸟雀不多,灌木林丛生,正是何首乌的好去处。你跟着我,仔细看着,说不定我们可以找到一株!”

    丁元春黑线,我哪里认识什么何首乌、何首白的,我的任务是好好保护你!

    肖瑶却哪里知道丁元春的心思,一个人在前边,弯着腰,手里拿根棍子,到处转来转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到了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肖瑶激动地喊起来了:“元春,我找到了!过来!”肖瑶找到的是一个已经成了人形的何首乌。

    肖瑶小心翼翼地给它挖了出来,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喜道:“今年有何首乌种了!”

269。269 墓中是谁() 
何首乌的种植可用种子,此时没有种子,用块茎繁殖也可以,所以,肖瑶高兴坏了!

    块根繁殖在春季采收时,选健壮、无病虫害的小块根,截成每段带有两至三个健壮芽头的种块,于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开穴,穴深约十厘米。 每穴栽入一个,覆土后及时浇水即可。

    肖瑶小心翼翼地把何首乌连根带须、连枝带叶地都轻轻地整理了出来,得意洋洋地对丁元春说:“你两手稳着点儿,拿好了哦,这可是个宝贝。”

    全靠它分块扎根、做种结籽呢!

    丁元春黑线,两手捧着个又大又脏的泥疙瘩何首乌,心里暗自嘀咕:“只要你说一声想要,主子从宫里不知道会弄出来多少给你!何苦泥里土里地剜半天,唉!”

    见挖到了一个,肖瑶像充了气的皮球似的,浑身都是力气,一蹦一跳地又往深处去了,“这边说不定还有!”

    丁元春见离长公主的坟墓越来越近了,有些着急,在身后喊道:“姑娘,你看看天色啊,太阳马上下山了。咱们要是回去晚了,夫人和老爷该担心了。”

    肖瑶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里走,一边往后摆摆手,“无碍的,来时我和爹娘说了,会晚一些回去。”

    丁元春收拾好了那何首乌,背起背篓,也忙赶过来,看看前面,道:“明日我们一大早再过来,好不好?或者明日我们把月照、月华也带来,人多不是好干活吗?”

    明天再来,就可以换地方了。

    肖瑶摇头:“采药这种事,是可遇不可求,不是人多就有的。”

    说着,肖瑶爬上一个小山坡,往下一看,惊呼起来,“快看,下面还有一大片洼地。那里说不定还有!”

    下面灌木丛生、树木繁茂、叶草青青、野花摇曳,早就一片初春绿意了。

    而山谷高处的开口处是一悬高的断崖,从断崖处望去,只见天蓝如洗、白云朵朵,落日的晚霞金光万条,竟是难得一见的美景!

    肖瑶张开两臂,欢呼着冲了下去。

    丁元春无语了,该来的总会来。

    果然,不大一会儿,肖瑶就喊起来:“咦,前面有个大墓!”

    肖瑶定定地站在青砖砌成的坟墓前,有些好奇。

    坟墓挺大,周围几米都被人收拾得干干净净,墓上的青砖擦得很亮,并无枯叶、野草,甚至连尘土都没有,可见此墓经常有人来清理、打扫。

    农村的都是土坟一抔,此墓青砖垒砌,可以说是一座非常奢华的坟墓。

    坟头前,青砖压着金纸,周围放着野花编成的花束。

    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小树荫蔽,如此奢华的坟墓,竟孤零零地躺在深山幽谷之中,让肖瑶无比震憾,“这里躺着的是谁?”

    丁元春站在肖瑶身后,低声道:“我想,定是个有身份的人。”

    主子留下的两人每天在此看护,墓地也重新修建了,长公主总算没有太过凄凉。

    肖瑶却有些不信,“若是有身份的人,为何没有墓碑?”

    丁元春默。

    长公主的墓碑拿走了,若再立,如何题字是个问题。主子干脆就没有立,反正很快就要迁走了。

    肖瑶皱着眉头,“普通老百姓死了,子女还要立个碑记,若是有身份的富贵之家,不会让孤坟长留深山,更不会连个墓碑都不留。”

    丁元春看了肖瑶一眼,暗叹:“她的子女……”

    主子没告诉姑娘之前,自己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出实情。还不知道主子对姑娘是如何打算,自己一个奴才,怎敢胡乱开口。

    肖瑶还在疑惑,“且这人也不像是没有后代亲属的人,你看,他的坟被收拾地如此干净整洁,就知道他的后人不久前肯定来过。”

    听肖瑶如此说,丁元春突然有些难过,道:“姑娘,天色已晚,我们还是回去吧。这墓中之人……姑娘只管忘了吧。”

    肖瑶点点头,“嗯,走吧。”

    真是奇怪,胡家庄还有如此身份地位的人?是谁竟当得起如此大墓?回去问问爹娘就知道了。

    丁元春见肖瑶心存疑窦,恐她向肖文问起,提醒道:“姑娘,深山遇坟之事,别跟老爷夫人提起,恐他们担心。若是被责备了,只怕再想如此出来就难了。”

    恐肖瑶不应,丁元春接着说:“姑娘,就当心疼元春,别让老爷夫人责罚我才好。”

    “哈哈,你这丫头,我爹娘什么时候责罚过你?”肖瑶笑道:“是你自己担心若是父母知道了,不让你出来耍吧?我说的对不对?嗯?”

    “嘻嘻,我就是这么想的,姑娘体谅则个!”

    “嗯,好,看在你鞍前马后、任劳任怨的份上,我回去便不说。”

    说着,肖瑶停下脚步,转头看了那大墓一眼,疑惑道:“真是好奇,墓里的人是谁?为何一个人孤零零地被葬在这里?”

    丁元春住了脚,转身看着墓地,暗叹了一口气,“姑娘,回吧。”

    等二人回到家里,天已经黑透了。肖文和赵秀丽正着急,见二人平安回来,总算松了一口气。

    知道肖瑶是个省心的,做什么事很有分寸,再说,孩子进山挖药材这么晚才回来,心疼还来不及,哪里舍得责备呢?

    “阿瑶,快过来吃晚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