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医妃养成记 >

第85部分

医妃养成记-第85部分

小说: 医妃养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瑶瞪了肖老太一眼,“给我爹求心安!”

    肖靖两手握拳,紧绷着脸,上前一步,看着肖英和肖竣,声音带着变声期的低沉和嘶哑:“我虽不是长房长孙,但是,该我来的地方谁敢拦我?”

    肖英等人都是一愣,没想到这个小子现在竟然如此强势了!

    肖瑶俏脸微怒,下巴微微抬起,冷冷地看着屋中傻愣着的肖家众人,“我爹的位置没人能取代!”

    断绝关系了是不错,但是肖老夫子死了,肖文如果不来磕头,以后会被人笑话肖文是个没爹的人!

198。198 丧礼事宜() 
一个人如果改了父姓,都会被人嘲笑、看不起,被说成“卖”姓!

    更何况被人说成“没爹的人”!这绝对是最为恶毒的咒骂!

    古代农村,对于儿子的血脉顺承一事非常看重,所以,刘学义虽然天天被人说成“拖油瓶”,可是也没有跟着继父张文明改为姓张!

    肖瑶和肖靖就是来为肖文挣这个“儿子”的位置!

    肖瑶听了肖老太的话,冷笑一声:“大闹灵堂?如果不如我愿,大闹灵堂也没什么!”

    眼看着屋里屋外看热闹的村人都围了上来,胡宗保和胡大领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低低商量了,决定还是劝说肖老太让肖文一家过来守灵,完成孝子该做的诸般事情。

    胡宗保上前劝道:“老嫂子啊,肖文呢,是个孝子,这老夫子过世,不让儿子聚齐了,也是个缺憾不是!”

    肖老太咬牙切齿,“不行!我根本就没有这个儿子!”

    肖英厉声道:“不行就是不行!爹不在了,这个家我说了算!”

    肖达煽风点火,“就是!这里哪有他的位置!”

    肖竣嘀嘀咕咕:“不是嚷嚷着断绝关系了吗?现在过来凑什么热闹!”

    ……

    “嗯?”肖瑶杏眼扫视着三人,冷哼了一声。

    一想到昨夜到现在受的罪,肖英三人心里恨不得杀了肖瑶,身子却哪里敢动!

    江水在身后似笑非笑地正盯着三人呢!

    昨夜这小子下手真狠!一鞭一鞭要人命啊!

    肖英、肖达、肖竣三人立即低头不吭了。

    见肖靖、肖瑶志在必得,肖老太、肖英等人毫不让步,胡大领心烦不已:“万一到时候在灵堂里打起来,自己还得多费口舌!”

    见老肖家不听胡宗保的,胡大领想到一事,看了肖老太一眼,这个老婆子是个贪的,如果让肖文拿些丧葬费出来……

    “老嫂子,肖文是老夫子的儿子,丧葬费的事情我们还要找他商量一下,你看……”

    和胡宗保拿“坟前儿子不齐”这种虚事儿来比,胡大领提到的“丧葬费”却来得实际得多!

    果然,肖老太眼珠一转,暗道:“好啊,来吧!肖文你只要愿意来,我非让你大出血不可!”

    肖英和肖达也是眼前一亮!

    对啊,丧葬费啊!

    那个时候,娘要的只是奶水钱,丧葬费的事儿更是一个无底洞啊!

    肖老太抹抹眼泪,又哭开了:“生个有钱的儿子有什么用啊?我这里穷得发丧也发不起啊!可怜老头子一辈子辛辛苦苦拉扯大儿子好几个,没有一个顶事儿的!嗷嗷嗷……”

    肖瑶暗暗“呸”了一声,心中暗骂:“真不要脸,一说到钱,立马就承认儿子了!话里话外都是要我爹出钱啊!”

    肖靖也听出来了,爹可以来磕头守灵,但是要出钱!

    肖瑶和肖靖对视了一眼,两人心中的想法是一样的:“出钱就出钱,权当给爹买个心安!能让爹娘一辈子心里安宁,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好!”肖瑶脆声说道:“现在派人去给我爹娘报丧!丧葬费我会看着办的!”

    肖老太立即喜上眉梢,满脸堆笑地说道:“好好好!胡大领,赶紧派人去肖文家报丧去!”

    屋内屋外的众人都惊呆了!

    怎么一说到钱,她竟然笑起来了!这是刚死了男人的秀才娘子吗?

    肖老太说完,看见众人鄙夷的目光,猛地意识到自己刚才竟然满脸笑容!突然嘴一咧,张开血盆大口,唱歌似的,就号丧开了:“老头子啊,你去的冤啊,你一句话都没留啊,我可怎么办啊,留下这一大家子老老小小,我可要难为死了啊,嗷嗷嗷……”

    苗云马上也开始跟着嚎开了:“嗷嗷嗷……爹呀……”

    见胡大领安排人去自己家报丧,肖瑶拉住肖靖,“咱们回家!”

    回家等着,等不到来家里报丧的人,自己是不会再过来了!自然有办法治他们!

    不过,只要有钱勾着,死老婆子是不会阻挡这事儿的!

    果然,肖瑶和肖靖前脚刚刚到家,胡大领派的报丧的人也到家了!

    那人是本村的,一个老实人,领着肖端。

    肖瑶见人来了,忙进屋给肖文报告:“爹,你起身吧,小宝儿报丧来了!”

    肖文身体一震,忙擦擦眼泪,翻身坐起,“真的?!”

    赵秀丽在床边坐着,听了这话,也有些奇怪,二人并不知道肖瑶和肖靖去老肖家的事。

    肖瑶也不说破,对明显有些激动的肖文和赵秀丽说:“嗯,人已经到了!”

    肖文和赵秀丽匆匆忙忙整理好衣服,来到堂屋,那人忙摁倒穿着孝服的肖端给肖文和赵秀丽磕头!

    肖端一脸不情愿,但是一想到奶奶刚才许给自己的十个大钱,勉强跪倒在地,回想着胡大领的话,一字一句地说:“二叔、二婶,肖端给您磕头了。我爷爷过世了,奶奶请你们过去守灵。”

    看着身穿白色孝服、头戴白色孝帽的肖端,肖文突然就哭了!

    赵秀丽红着眼睛,忙上前扶住肖文,疾步朝老肖家走去。

    肖瑶和肖靖紧紧地跟在身后,也随着去了。

    白老爷子眼睛闪了闪,对白云和月照说:“你俩也去!”

    月照挠挠头,“姑娘说了,不让去!”

    白老爷子立即吹胡子瞪眼睛:“敢不去?贴身照顾着!让她跪一下就起来!”

    白云嘀嘀咕咕:“那,我去干什么?”

    月照是个丫头,贴身照顾着,我一个大男人,又近不了姑娘的身,我去干什么呀?

    白老爷子眼睛一瞪:“一个时辰就让那丫头回来一趟,我是病人,我不舒服!哎呀呀,我的腿呀!哎呀呀,我的腰呀!哎呀呀,我的……”

    众人:“……”

    见白玉和月照两人急匆匆地跟去了,白老爷子得意地一挑眉,“哼!我孙媳妇,不跪我这个老头子,倒要跪那个死老头子!就冲他对我孙媳妇的样子,他也配!哼!敢折腾我孙媳妇,我让他死了也不安生!哼!”

    ……

    肖文一家四口尚未进门,院中和屋里众人就引起了一阵轰动。

    肖文跌跌撞撞跨过堂屋的门槛,一头扑到在肖老夫子的床前,哭得厉害!

    本应父子情深,却至形如陌路!

    尚未冰释前嫌,竟已天人永隔!

    赵秀丽跌坐在肖文身边,见男人哭得肝肠寸断,再想想自己在这院中十几年所受的憋屈羞辱,赵秀丽不由悲从心来,低声呜咽。

    肖瑶和肖靖坐在父母身边,两眼通红。

    肖瑶扶着赵秀丽,肖靖扶着肖文,一家四口凛然不可犯。

    肖老太一摆头,掉过脸去,不愿意看见这一家人。

    肖瑶眼中虽红,却无泪,转眼看了一眼屋里的情况,肖竣不在,他是长房长孙,必是到肖玉等人家里报丧去了。

    这几家跑下来,他那一身鞭伤,不说牛车颠簸,就那衣服来回摩擦,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第一拨到来的是鼓乐班子。

    很快,唢呐呜呜哇哇地吹起来,声音哀怨、凄凉。

    第二拨是买寿衣和棺材的人回来了。

    农村过了古稀之年的老人,往往都会趁着自己还健在,开始准备自己满意的寿衣、寿材。

    有些讲究的老太太对自己的寿衣非常爱惜,有时候会自己拿出来试穿,到了夏天担心发霉虫蛀,还会拿出来晒!

    棺材还会每年油漆一次,因为肖老夫子年龄不是太大,平时身体尚可,突然间死了,寿衣、棺材之类的尚未准备,所以较为仓促。办事的人请示了肖家,就近到山子镇上办齐了。

    东西齐备,儿子都在,那么就可以入殓了。

    不过,入殓前尚有一事未做,那就是净身。

    净身之水不能用锅里烧热的水,而是要经历专门的仪式,由逝者家中的儿子、孙子这些男丁去“买水”。

    说起来其实也简单,就是孝子孝孙,全是男丁,穿孝服由吹鼓乐师导引到平时吃水的井里或塘里,用水桶取少量水,丢几个铜钱或镍币到井里或塘里,俗称“买水”。

    将买回的水为死者洗澡,俗称“抹三下”。

    当然了,有些地方,买水之前,由吹鼓乐师导引殡葬人员抬着空棺到街上游一趟,俗称“游材”。

    这种“游材”有夸耀的意思。

    此行既向众人展示了这家男丁众多,人丁兴旺。也向众人展示了逝者的棺材十分贵重,表示子孙非常孝顺,家财丰厚!

    老肖家就把这道仪式给省了。

    肖文虽然有钱,到底肖文已经和老肖家断绝了关系。况且老肖家又不是什么大富之家,肖老太很有自知之名的,也不敢对肖文狮子大开口。

    再加上棺材是仓促之间买的,也不是什么贵重的木材。

    所以嘛,“游材”之事,肖老太虽然心中有些想,但是到底没敢开口。

    倒省了肖瑶再头疼。

    众人换了丧服,肖英被人扶着,哭着走在前头,肖文和肖达随后,肖靖领着肖端,众人来到不远处的水井旁。

    肖英朝井里扔了四个铜钱,接过水桶,放绳子下去,来回摇晃了几下,把水桶往水里用力一墩,水桶“噗通”一声没入水中,肖英用力,打上一桶水来。

199。199 将军之心() 
见买水已毕,鼓乐班子呜呜哇哇地吹着唢呐、竹笙,领着孝子众人回到肖家老宅。

    进了堂屋,屏退了众人,虚掩了房门,胡大领指点着,肖英、肖文、肖达三个儿子上前,给肖老夫子擦洗了,拿过寿衣,一件一件地按顺序穿好。

    三人都不说话。

    肖英和肖达因为身上有伤,动辄痛得呲牙咧嘴。

    肖文看不过,自己动手,对二人身上的伤,却也懒得问。

    终于,肖文见二人碍手碍脚,主动接过肖老夫子身后事情的处理,把肖英和肖达晾到了一边。

    结果就是,肖老夫子的擦身、穿衣等事情,竟然主要由肖文一个人接手了。

    断绝关系的儿子竟然成了最后最亲近的人,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肖老太坐在床边的地上哀哀哭泣,并不动手。

    见三个儿子处理完了,肖老太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肖文望着穿戴整齐的肖老夫子静静地躺在床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慢慢跪倒在地上,暗暗说道:“爹,你走好。来世若有缘分,我们再做一对真正的父子。”

    入殓这就完成了。

    打开房门,胡大领安排人点起了灯,这就是长明灯。

    长明灯从入殓后到出殡前,在灵堂要一直点着,不能灭。

    将肖老夫子躺着的床挪到一边儿,胡大领指挥着众人将棺材慢慢地抬进屋里,头朝外,放到了堂屋当门。

    胡大领又指挥着帮忙的众人,这些人被通称为“忙人”,大都是自动自发来帮忙的乡邻。

    忙人们相互招呼着,合力抬起已经入殓的肖老夫子,慢慢放进了棺材。

    肖老太领着赵秀丽、苗云,肖英领着肖文、肖达,肖琴、肖瑶、肖靖、肖端等一众子孙,重新跪倒在棺材边,开始哭泣。

    胡大领点起明火,在棺材头部加一盏油灯,这就是俗称“点脑头火”了。

    此时,胡大领是最忙的。

    先指挥忙人们砍柳棍、糊白纸、做幡旗,这就是“招魂幡”了,然后在老肖家门口高高地竖起招魂幡,之所以叫“招魂幡”,就是因为此举是用来招魂的。

    我国古代认为,人死乃是魂魄离开了躯体,魂升到天上,魄进入地下,若招唤及时,仍能复归原位,所以此时儿孙们要哭声震天、喊声高昂方为有效!

    肖英作为长子,哭哭啼啼,拿起肖老夫子刚换下的衣服用力地扔到堂屋房顶,一边扔一边哀嚎:“爹啊!爹啊!”

    招魂当然无用,人死没有复生。于是,开始布置灵堂。

    胡大领指挥着男忙人将买来的白布满堂挂起,又安排几个女忙人裁剪孝服、孝帽。

    女人们根据老肖家提供的亲人的身高、尺寸,开始抓紧时间缝制孝服、孝帽。

    其实主要是肖玉一家人的。

    因为,除了至亲,其他的人都是给一块白布了事,这块白布既是为了祭奠已故之人,也是为了方便擦拭眼泪。

    当然了,儿子、女儿除了孝服、孝帽,还要专门缝制一套麻衣,所谓“披麻戴孝”就是如此了。

    子女及儿媳、孙子孙女披麻戴孝,不离灵堂。亲属晚辈要用白布幔鞋。

    除此之外,儿子、女儿、孙子还要手持哭丧棒。

    哭丧棒一般都是新砍的柳树枝,都要小孩胳膊粗细,一米左右长短。

    上面用白纸缠绕,白纸边缘剪成穗子,棺材入墓后,哭丧棒就插在坟墓周围,几年过去,就会长成柳树了。

    子孙越多,哭丧棒越多,不过几年,坟墓周围就会形成小小的树林,远远望去,犹如伞盖。

    以期祖宗保佑子孙后代华盖倾城、峨冠博带、出将入相!

    在胡大领的指挥下,肖老夫子的灵堂很快搭好,此时满堂皆白、纸钱乱飞、哭声阵阵,很是萧杀。

    孝子们跪坐在棺材两边,开始接受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的祭奠,俗称“烧纸”。

    此时,不管什么人来了,只要是来添香烧纸的,儿孙们都要对着人家磕头,表示谢意。当然了,至亲的人还要按照辈分大小依次烧香、磕头。

    肖瑶跪坐在赵秀丽旁边,小脸紧绷,一言不发。

    一进门的棺材前头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