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棉花高效栽培模式 >

第14部分

棉花高效栽培模式-第14部分

小说: 棉花高效栽培模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平整。下一步要做畦浇水,按地块状况和浇水方便与否确定畦的走向,做成宽2米、长15~20米的大畦。畦埂宽40厘米,畦内净宽160厘米,宽畦埂是预留的棉花行。做好畦后,整平畦面,就可以浇水了。浇水时间依据覆膜的时间而定,隔天覆膜的相隔时间不超过15小时;当天以上午浇水,下午覆膜为宜。

    ⑨喷洒除草剂 待畦内水全部渗完后,土壤湿润时喷药,田间亦不可积水时喷药。每公顷用33%除草通1。5千克。未用除草剂的定植田,可选用除草剂地膜防除杂草。

    ⑩覆膜 与棉花间作的洋葱在种植时必须覆膜。选用90厘米宽的地膜,每畦2幅。田间湿度大,要采用覆膜机覆膜。两幅膜之间间隔10厘米左右。此间隔作为棉花的播种行。湿覆地膜的好处是:紧贴地面,牢固,膜不易破,风也不易吹干吹破。覆膜时注意检查膜两边压的是否牢靠,压不牢的,人工辅助压。

    ?打孔定植 育苗地起苗时,把苗根部的土抖落掉。按苗的大小分等级,分别定植。定植前留根1~1。5厘米,其余的剪去。定植前预先打孔。一幅地膜上可定植5行,每畦定植10行。

    ?越冬 浇好越冬水是翌年洋葱生长好坏的关键。定植洋葱的地块1定要在土壤封冻前浇一次透水,切不可因已覆盖地膜而不浇越冬水。

    ?越冬后的田间管理 一要浇水施肥,时间在2月底至3月初,叶片开始返青生长,此时浇水1次。4月份进入叶片生长旺期,间隔20多天浇1次水。浇水时每公顷追施尿素150~225千克、硫酸钾75千克。5月份鳞茎进入膨大期,要保持地面湿润,葱头收获前7天停止浇水。假茎变软、植株倒伏为正常收获期。二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地上害虫主要是葱蓟马,一般从5月份开始大量发生,可分别使用50%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蛆。浇返青水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随水施药防治(禁用3911农药)。病害主要是灰霉病、霜霉病。从4月中旬开始,使用48%灰霉克星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为提高防治效果,以上两种农药要轮换交替使用,连续防治2~4次。

    ?收获 覆膜洋葱5月20日后就可收获,收获期持续10~15天。此时,市场洋葱的需要正旺,应及时将其收获,又为棉花的生长提供空间。

    skbshge

5。 棉花、草莓间作套种栽培模式() 
(1)经济效益 棉田套种草莓,是一种高效的种植模式。草莓植株矮小,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翌年5月下旬收获,每公顷产量7500~15000千克。棉花采用育苗移栽,两者共生期短,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种植技术 可采用畦宽166厘米,畦面栽5行草莓(或畦宽134厘米,栽4行草莓),行距30~40厘米,株距20~30厘米,密度9万~12万株/公顷。5月上旬套栽2行棉花,棉花种植密度45000~52500株/公顷。草莓采取匍匐茎分株育苗法,可在5月下旬草莓收获后浇水松土,就地留苗,也可移栽于苗圃,秋天再定植于大田。提高移栽质量,栽后及时浇水,是提高草莓成活率、争取高产的重要环节,冬季12月份至翌年2月份要覆盖地膜保温,3月温度回升后再破膜放苗,并及时追肥。4月下旬后分批采收,严格掌握不同成熟时期和温度条件下采收浆果的成熟度,做到鲜果当日采收,当日销售。

    skbshge

1。 大(小)麦、榨菜、棉花一年三熟间作套种模式() 
(1)经济效益 在棉田间作中实行大(小)麦与榨菜间作,榨菜收获后套种(套栽)棉花,是近年来在浙江、四川等省有加工条件的棉产区创造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榨菜(也包括大头菜等适于加工的蔬菜)经过加工增值,产品可运销各地,菜叶作饲料养猪可补充早春饲料的不足,实现种植、加工、养殖三结合。

    (2)种植技术 春榨菜一般在10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中旬移栽。田间配置方式为:畦幅宽为130~140厘米,畦沟边种2行麦子,畦中间种榨菜2~3行,株距10~15厘米,种植密度为12万~15万株/公顷。榨菜于4月上旬收获,再整地套种2行棉花,棉花密度为52500~60000株/667米2

    。如采用宽畦套种,畦幅宽2。6~2。8米,可在畦沟边种2行麦子,畦中间种一宽幅麦子,中间空幅各栽种2~3行榨菜,再套种4行棉花。榨菜的管理,要注意越冬前追施腊肥,提高菜苗抗寒能力,3月中旬前后要重施1次速效氮肥,以促进肉质茎迅速膨大,抑制植株抽薹开花。棉花由于间作套种的麦子和榨菜吸收营养较多,应注意增加肥料投入,确保植株搭好丰产架子。麦子和榨菜浇水时不要跑水到棉田,以免影响棉花正常生长发育。

    skbshge

2。 小麦、菠菜(莴苣、小白菜、生菜)、棉花间作套种模式() 
(1)经济效益 在麦棉套种棉田,利用预留棉行冬季套种菠菜、莴苣、小白菜、生菜等蔬菜。秋季种植,春季收获,棉行播种或移栽前可以收获完毕,对棉行产量没有直接影响,每667米2

    可以增加收益1500~2500元。

    (2)种植技术 菠菜可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棉行行间撒播,也可在拔完棉秆后播种,其他蔬菜作物可在9~10月份育苗,11月中下旬在小麦预留棉行套栽。需要注意的是,蔬菜作物应及时收获,不要影响棉行种植;棉行种植前要保持田间良好墒情,并整好土地,适当施优质农家肥和磷、钾肥作基肥,为棉行生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小麦收获时,要小心收割。如果是直播种植的棉花,在小麦收获时不要损伤棉苗。

    skbshge

3。 小麦、豌豆(蚕豆)、棉花间作套种模式() 
(1)经济效益 长江流域中下游,可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嫩荚鲜绿色即将饱满时采摘上市,一般每公顷可产豌豆荚2250~3000千克,每公顷可增加收入5000~6000元。这种方式既能增加收入,又有利于棉田地力培养。

    (2)种植技术 这种种植模式是冬季小麦与豌豆间作,小麦于10月中下旬播种,每个条带播种小麦6行,占地1米左右,预留棉行1。4米。豌豆于11月中下旬在预留棉行中播种。豌豆收获后将茎叶粉碎,掩埋作绿肥,再播种或移栽2行棉花,形成棉花大、小行,小行宽1米,大行宽1。4米,最终种植密度为3万株/公顷左右。豌豆宜选用成熟期早、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小麦间作蚕豆套作棉花,也是利用预留的棉行于秋冬季间作蚕豆,5月上旬收获青豆荚,将蚕豆茎叶掩埋作绿肥,再套栽棉花。

    skbshge

4。 小麦、棉花、春黄豆间作套种模式() 
(1)经济效益 长江流域中下游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黄豆嫩荚鲜绿色即将饱满时采摘上市,一般每公顷可产黄豆荚2250~3000千克,每公顷可增加收入5000~6000元。

    (2)种植技术 这种种植方式近年来在长江流域中下游也有扩大趋势,主要是利用麦后棉花植株小、行距大,封行前土地利用率不高,预先在棉花移栽前,麦幅边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一行春黄豆。黄豆选用特早熟品种,株高30厘米左右,穴播,每穴2~3株苗,每公顷3万穴,待黄豆青荚饱满后收获,做蔬菜在市场出售,并及时拔除秸秆,粉碎后掩埋作肥料。

    skbshge

5。 油菜、黄(绿)豆、棉花间作套种模式() 
(1)经济效益 这种种植模式在安徽沿江棉区和江西等地油棉双育双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主要利用油菜收获后直至棉花封行前,播种1季早熟黄豆或绿豆,做到棉花基本不减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种植技术 黄豆选用特早熟品种,如035黄豆品种;绿豆选用中绿1号。在5月中旬油菜收获前在油菜行间套种黄豆或绿豆。油菜收获后,棉花移栽可适当放宽行距,以利于套种(套栽)黄(绿)豆。一般要求在7月15日前后拔除豆秸,以免影响棉花生长。一般说来,间作黄豆棉田,棉叶螨发生较严重,应注意及时防治。

    skbshge

6。 辣椒、棉花、秋菜间作套种模式() 
(1)经济效益 这种间作套种模式在城镇郊区发展较快,据江西、安徽、湖北等地调查试验结果,每公顷产值均在6万元以上,是一种高效益种植模式。

    (2)种植技术 棉花与辣椒间作,可采用166厘米(连沟)左右的畦宽。畦中栽3行辣椒,行、株距33厘米见方,每公顷定植6750株左右;畦两沟边地膜上点播或育苗移栽2行棉花,畦中棉花宽行100~106厘米,畦沟窄行60~66厘米,密度37500~45000株/公顷。选用适于棉田套种的辣椒品种,要求株高50厘米左右,7月中旬拔秆。适时早育苗,培育壮苗,10月上中旬在大棚内育辣椒苗,翌年4月上旬带花蕾移栽大苗,力争在5月上中旬开始上市,6月中旬进入收获盛期。棉花重点解决好苗、蕾期与辣椒的争光矛盾,力争早发,防止旺长,后期要抓好整枝,增加行间光照,防止贪青晚熟以利于秋菜套种。

    需要注意的是,辣椒的病虫害较多,其中枯萎病与棉花是共同寄主。除抓好棉叶螨、蚜虫防治外,要重点观察和防治棉铃虫,防止在棉花生育期暴发成灾。

    skbshge

7。 番茄、棉花、秋菜间作套种模式() 
(1)经济效益 这种间作套种模式在城镇郊区较普遍,其中番茄和秋菜的经济效益是棉花的3~5倍,每公顷总的经济效益可达到10万元以上。

    (2)种植技术 4月上旬整好地,覆盖90厘米宽的地膜,于膜上栽2行6~7片叶的番茄苗,行距5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公顷67500株左右。番茄要选用早熟、矮秆的品种,采用大棚保温育苗,培育壮苗。有条件的可提早在3月上旬定植,覆盖小拱棚保温,争取6月中旬采收结束。一般地膜栽培的番茄,也应在7月中旬及时拔秆腾茬;棉花在4月上旬点播,或提前育苗,5月中下旬移栽,宽行距1米,跨沟边窄行60~70厘米,种植密度45000~52500株/公顷。由于番茄施肥较多,棉花前期要适时化控,追肥以花铃肥为主。应加强对盲椿象、棉叶螨、棉铃虫等害虫的防治。

    skbshge

1。 华杂棉318() 
(1)选育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2)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5天。出苗好,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株高117。5厘米,株型松散,果枝较长、平展,茎秆粗壮,无茸毛,叶片较大,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6。7节,单株结铃27。9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5。9克,衣分41。4%,籽指10。3克,霜前花率93。4%,僵瓣率13。3%。

    (3)抗病虫性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中抗棉铃虫。

    (4)产量表现 2007—2008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中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每667米2

    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46。3千克、101。9千克和95。5千克,分别比对照湘杂棉8号增产4。7%、9。7%和10。5%。2008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中熟组生产试验,每667米2

    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44。3千克、101。4千克和95。4千克,分别比照湘杂棉8号增产4。9%、9。2%和11。0%。

    (5)栽培技术要点 长江流域棉区播种时间: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在4月初,地膜覆盖的在4月上旬,露地直播的在4月中旬。种植密度:高肥力地块1500株/667米2

    左右,中等肥力地块1800株/667米2

    左右。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轻施苗肥,早施重施花铃肥,适当补施盖顶肥。有机肥、无机肥和微肥配合使用。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酌情使用生长调节剂。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椿象、烟飞虱等其他害虫。

    (6)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江苏、安徽淮河以南,江西北部,湖北,湖南北部,四川东部,河南南部,浙江沿海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skbshge

2。 铜杂411() 
(1)选育单位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铜山县华茂棉花研究所。

    (2)特征特性 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4天。出苗较好,生长势强,整齐度好。株高114。7厘米,株型较紧凑,果枝较长、平展,茎秆粗壮,茸毛较少,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6。7节,单株结铃29。5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克,衣分43。2%,籽指10。4克,霜前花率93。3%,僵瓣率11。8%。

    (3)抗病虫性 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4)产量表现 2007—2008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中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每667米2

    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49。8千克和108千克、100。9千克,分别比对照湘杂棉8号增产6。3%、16。0%和16。8%。2008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中熟组生产试验,每667米2

    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48。9千克、107。9千克和100。5千克,分别比对照湘杂棉8号增产6。9%、16。2%和17。0%。

    (5)栽培技术要点 长江流域棉区营养钵育苗移栽的于4月上中旬播种,露地直播的4月中下旬播种。中等肥水地块种植密度为1400~1600株/667米2

    。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增施有机肥、钾肥和硼肥,全程合理化控。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椿象等其他害虫。

    (6)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江苏、安徽淮河以南,江西北部,湖北,湖南北部,四川东部,河南南部,浙江沿海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skbshge

3。 鄂杂棉26号() 
(1)选育单位 湖北省国营三湖农场农科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