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棉花高效栽培模式 >

第19部分

棉花高效栽培模式-第19部分

小说: 棉花高效栽培模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及时腾地,秋耕冬灌 9月底或者10月上旬待二遍花基本采摘完毕,进行带茬灌,10月底采摘结束,轻病区粉碎棉秆、回收残膜、施基肥、犁地、平地达待播状态。

    skbshge

1。 双膜哈密瓜套种棉花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 
(1)自然条件要求 适宜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的地区,要求平均日较差达12℃以上,年日照时数≥2500小时,≥10℃年有效积温达4000℃,无霜期180天以上。

    (2)选地与整地 以休闲地或撂荒地为宜,宜选壤土或沙壤土,前作以豆类、苜蓿、粮食作物为宜。土壤肥力中等以上,pH值7~8。

    ①施基肥、开瓜沟 开春后沿瓜田等高线划开沟线,沟距4米,沟长30~50米。距瓜沟中心线两侧60厘米处开施肥沟,沟深25厘米以上,每667米2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加上化肥混合均匀,化肥用量: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5~10千克或甜瓜专用肥30千克,肥料施入沟内后掺土拌匀。沿瓜沟中心开瓜沟,沟深0。4~0。5米,上口宽0。9~1。0米,瓜沟要求尽量平直,做到底平口齐,吃水线一致,无大土块和植物根茬。

    ②播前灌溉 播种前5~7天灌水,每667米2

    灌水量80米3

    以上。铺地膜:选择70~90厘米宽的透明膜或银灰膜覆盖瓜沟两侧,距离沟底10厘米处沿沟壁向上铺,要求地膜紧贴地面与沟壁,要压平、压紧、压实。采用先铺膜后播种。

    (3)播 种

    ①选用良种 哈密瓜选用科研单位育成的经审定的开花早、易坐瓜、成熟早、抗病强的优良品种。棉花选用株型大、生长势强、分枝短、不早衰的优质高产品种。

    ②种子处理 瓜种采用200倍液福尔马林浸种2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2~3次,再进行催芽播种。为防止棉花前期生长过旺,采用缩节胺拌种,1千克棉种用0。25克缩节胺拌种。

    ③播种 适时播种,一般应掌握在晚霜过后,5厘米深的地温稳定在12℃~13℃时即可播瓜种。通常在3月10日前后播种,播种方式采用打孔穴播,株距0。45~0。5米,播深2~3厘米,每667米2

    保苗800株。哈密瓜出现3~4片真叶时,即4月上旬,即可播种棉花。在两株瓜苗中间,按三角形方式错开播三穴棉花,穴距0。15米,每穴保苗2株,每667米2

    保苗5000~5500株。

    ④扣棚 地膜铺设好、种子播完后,插竹片做成拱架扣棚。竹片长2。5米,拱棚跨度约1。4米,拱顶到沟底0。9~1。0米。要求拱棚顶部、两边底部是三条直线,棚膜要拉紧压实压严,棚膜上用压膜线将棚扣紧,要求当天播种,当天扣棚。

    (4)苗期田间管理

    ①补种 出苗3天之内应立即查苗补种,种子应进行消毒,然后浸种催芽,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②间苗 哈密瓜于1~2片真叶间苗,每穴留1~2株,间苗时注意间去弱苗及病苗,4~5片真叶定苗,每穴留1株健苗。棉花于2片真叶时开始定苗,3片真叶时定苗结束,每穴留双株。

    ③苗期调控 棉花苗期由于肥水充足,生长较旺,应适当“脱裤腿”、“打赘枝”,防止枝叶过早郁闭影响瓜的生长。7月下旬适时打顶,防止无效铃的生长浪费养分。

    (5)哈密瓜科学管理

    ①棚温管理 棚温管理以哈密瓜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为主。瓜播后10天内不通风,以提高地温,保持棚内温度,提早出苗,以后随天气变暖,开始逐渐通风。当棚温超过35℃时即可通风,通风口由小到大,通风时间由短及长,通风应设在背风面,并要经常更换通风口位置。严禁棚内温度超过40℃,以防高温伤苗。揭棚前合理控温控水,加大通风量。外界气温在12℃以上,在晴天下午或阴天的早晨,进行揭棚通风炼苗。

    ②哈密瓜采用单蔓整枝 整蔓待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即可停止。结合整枝可用土块或树枝交叉法压瓜蔓。用土块压蔓,要先将压蔓处的土划一条小槽,将瓜蔓顺放小槽内,再压上土块。全生育期共压蔓2~3次直至封垄为止。

    ③施肥 哈密瓜雄花开放前追施一次肥料,在两株瓜苗之间,距沟沿下方20厘米处挖穴,每667米2

    追施磷酸二铵20千克、尿素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加甜瓜专用肥25千克。果实膨大期追施膨瓜肥,每667米2

    追施三元复合肥30千克或追施5千克尿素加15千克硫酸钾。瓜采收后不再单独给棉花追肥。

    ④浇水 哈密瓜苗期在保持土壤一定温度的情况下,适当控水蹲苗。果实膨大期需水较多,此时气温高,应避免中午浇水,并要少浇水,浇水深度以沟深的1/2为宜。果实采收前1周左右适当停水。

    7月中旬瓜采收后,以棉花需水为主,视土壤墒情适当灌水2~3次。

    (6)及时防治病虫害 哈密瓜主要虫害为蚜虫,主要病害为枯萎病、蔓枯病和疫病,发病(虫)前结合喷施叶面肥,药液中加入灭蚜威等杀虫药或田丰系列500倍液、植物抗病剂500倍液、敌克松800倍液等交替使用,进行叶面喷施,发病时可采用以上药剂灌根。

    瓜田种植棉花病害较少,主要虫害为蚜虫,在防治哈密瓜瓜蚜虫时可一并防治棉花蚜虫。

    (7)适时采收 采收时商品瓜的中心糖含量必须达到13%以上,注意轻采轻放,减少机械损伤,留3~6厘米果柄。

    棉花于9月中旬吐絮后及时采收。

    skbshge

2。 河西走廊马铃薯棉行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模式() 
马铃薯和棉花在河西走廊栽培历史悠久,但都以单种为主,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各地正在探索采用马铃薯与棉花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虽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品产出率,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栽培技术,增产潜力未能有效地发挥出来。针对河西走廊马铃薯和棉花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种植模式、精选良种、精细整地、适期播种、中耕管理、科学运用肥水,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栽培技术环节入手,进行了规范化栽培技术探讨。

    (1)种植模式 经过多次调查,总结出适合河西走廊马铃薯与棉花间作套种的模式是带状垄作。其规格是带宽130厘米,垄面宽度为90厘米,垄高25~30厘米,沟面宽度为40厘米,棉花种植2行,距垄沿10厘米,马铃薯在垄面中间种植1行。

    (2)选择优良品种 马铃薯选择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适合河西走廊种植的脱毒一级种薯。如大西洋、陇薯3号、中薯2号等。棉花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宽行稀植的杂交棉,如鲁棉系列品种和鄂杂交棉4号等。

    (3)整地与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立冬前灌足底墒水,翌年春季土壤解冻时耙厢镇压,收墒保墒。播种前结合浅耕每公顷一次性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7500千克、磷酸二铵225千克、尿素或硝酸铵300千克。

    起垄走膜按南北向开沟起垄,沟距130厘米,沟深25~30厘米,沟面宽40厘米,垄面宽90厘米。彻底清除残茬,废旧地膜,整平垄面,细碎土壤,顺垄面覆盖140厘米宽地膜,膜在垄面上应展平拉紧,紧贴地面,两边沿沟底压紧压平。铺好地膜以备播种。

    (4)适时播种

    ①种薯准备 种薯切块,首先将刀用开水或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消毒。种薯以每块40~50克为宜,每个切块应带有1~2个芽眼,切成立体状,种薯充足时只用上半部分,以保证生长势和发芽率,并严格剔除病、烂、畸形薯块。切好的马铃薯块用70%高巧可湿性拌种剂,每100千克种薯用30~40克拌种薯,或用草木灰或4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0。5%,拌好后可直接播种,或用1毫克/升赤霉素浸种5~10分钟,捞出控去水分,然后用湿麦秸或湿沙覆盖催芽,当芽长1厘米左右时即可定植。

    ②播种 河西走廊马铃薯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或4月上旬。播种时用打孔器打孔,深度为18厘米左右,株距30~35厘米,打出的孔要上下垂直,薯块芽眼向上放入孔内,用湿土封孔口。每667米2

    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

    河西走廊棉花播种适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前应充分晒种,没有包衣的种子应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播种时,在距垄沿10厘米处打孔点种,每孔2~3粒种子,株距20~25厘米,种植密度为4500~6000株/667米2

    。

    (5)田间管理

    ①农艺管理 马铃薯出苗后应及时放苗,以免幼芽被烫死。棉花出苗后,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早补种或带土起苗,坐水移栽,以保全苗。在马铃薯幼苗3~4片叶时,及时进行间、定苗。

    ②肥水管理 马铃薯坚持勤浇、浅灌和控两头、促中间的原则,苗期迟灌,后期控灌。特别在马铃薯果实膨大期,要及时浇水。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是施肥的关键时期,此时正值块茎膨大,每667米2

    应结合浇水施入草木灰和尿素或硝酸铵25千克。根据棉花生长特点掌握“看天、看地、看苗”管理原则,前期促壮苗早发,在施足基肥足墒的基础上苗蕾期一般不追肥,只对三类苗偏肥、偏管促使升级,争取棉花生长整齐一致。一般掌握见花重施花铃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667米2

    追施尿素8~10千克,生长势偏旺的适当推迟施肥时期,或适当减少施肥量。重施花铃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每667米2

    施硫酸钾复合肥10千克左右,施尿素4~5千克,到7月下旬,交替喷施0。3%磷酸二氢钾与100倍液的尿素混合溶液,每次每667米2

    喷35~37千克高效叶面肥,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以改善棉株营养,延长叶功能期对防早衰,对保优桃、争秋桃,增铃重起重要作用。

    (6)病虫害防治

    ①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等,要做到预防为主,及早防治,结合整地用40%辛硫磷乳油100~150克拌细土或细沙15~20千克,撒入土中,或用4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直接浇灌在被害植株根部,都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病害主要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为主,可在发病初期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施3~4次。

    ②棉花的病虫害防治 棉花虫害主要有棉蚜、棉铃虫、红蜘蛛、蓟马、地老虎等,应采取“预防为主,营养壮苗,治疗康复,综合防治”的措施,用2。5%*乳油1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和地老虎用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乙虫脒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20%灭多威1000倍液。防治二代棉铃虫用50%甲基对硫磷1000倍液或2。5%*1000倍液;防治三代棉铃虫用40%灭扫刺乳油2000倍液,可兼治棉红蜘蛛,均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病害主要有红叶茎枯病、枯萎病、黄萎病。棉花红叶茎枯病的防治,采用连续叶面喷施氯化钾或硫酸钾加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3~5次,间隔5~7天喷1次,具体比例是30千克水加氯化钾0。8千克(或硫酸钾1千克),再加尿素0。2千克和磷酸二氢钾0。3千克,喷施时间在晴天下午3时以后。棉花枯、黄萎病采用9。8%甲·维·嘌可溶性粉剂25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7)及时整枝化控 待马铃薯初花期以后,视墒情和马铃薯长势,喷洒多效唑,防止旺长。棉花及时简化整枝,为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6月下旬前后,在棉花现蕾后,应立即进行人工“脱裤腿”,方法是将第一果枝以下的枝和叶全部脱去,“脱裤腿”要彻底、干净、及时,个别缺株处可留1~2个叶枝,并去除赘芽,对生长较旺的棉田,在出现7~8个果枝后应及时摘心。棉农的经验是“以密定枝,以枝定时,时到不等枝,枝到看长势。”或喷施矮壮素每公顷30~45毫升,或缩节胺25~30克进行喷雾。第二次在花铃期每公顷用50%矮壮素45~60毫升,或每公顷缩节胺30~35克进行喷雾,喷药时要注意点、片、面结合,做到喷高不喷低,喷旺不喷弱,不重不漏,达到棉花健壮整齐。

    (8)适时收获 马铃薯收获前再一次去杂去劣,以保纯度。一般在主茎尖端下2/3处变黄时,选晴天收获。大面积收获后,薯块要在原地晾晒1天,以增加薯皮木栓化程度,减少皮伤,提高其商品性。棉花要根据长势情况及早霜天气预报,进行分期采收,并分存、分运、分级出售,以确保丰产、丰收、优质。

    skbshge

3。 棉花套种孜然高效栽培模式() 
甘肃省金塔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成功地摸索出了棉花套种孜然的栽培模式。一般每公顷孜然产量2400千克左右、籽棉产量4500千克左右,两茬作物每公顷产值在6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合理倒茬,施足基肥 前茬以夏粮或绿肥为宜,忌瓜菜类茬口。每667米2

    施优质农家肥4~6米3

    、磷酸二铵15~20千克(或过磷酸钙50~60千克)、硫酸钾5~10千克作基肥。

    (2)土壤处理 孜然播种前7天,每公顷用48%地乐胺乳油1200~2250克,或48%氟乐灵乳油1125~1500克,对水450千克,在地表均匀喷施,同时每公顷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75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75克,对水450千克均匀喷洒地表,然后浅耙轻耱,以防除杂草及预防孜然根腐病。

    (3)品种选择 孜然选用色泽鲜绿、籽粒饱满的新疆大粒品种。棉花选用新石K4、硕丰1号、硕丰2号等品种。

    (4)适时播种 套种带宽110厘米,孜然种植带为60厘米,播4行,棉花种植带50厘米,种2行。孜然于3月上中旬地表解冻3厘米后,在种子中掺入磷酸二铵,每公顷用量为56。3~83。1千克。用精量播种机或畜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