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棉花高效栽培模式 >

第6部分

棉花高效栽培模式-第6部分

小说: 棉花高效栽培模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⑧确保移栽成活率 无土育苗过程中,如播种过浅,覆盖基质少,播种后未进行镇压,或温度高、出苗过快,均可引起倒苗或翘根,克服办法是发现上述问题后,根据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如加盖基质,达到规定的3厘米厚度,并进行镇压,或及时调整温度,适当降温。提高棉苗移栽的成活率关键是水,因此移栽前大田要浇水,确保底墒足,移栽中要浇适量“安家水”。此外,还要对棉苗轻拿轻放,注意不要损伤其根系。移栽后为了提高地温,提倡地膜覆盖,可先盖膜后移栽。

    skbshge

4。 大棚双膜瓜套棉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大棚双膜瓜套棉栽培技术是指在同一地膜内西瓜棉花套种,外覆4~8米的拱棚,起到增温保湿的作用,从而使农作物生育期提前的一种立体栽培技术。一般西瓜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上市早、销路好、效益高,一茬西瓜每公顷产量达2。63万~3。4万千克,二茬西瓜每公顷产量达6万~7。5万千克,棉花每公顷产量达900~1125千克,比麦套棉中棉花产量高,每公顷综合效益达4。59万元,虽然大棚每公顷多投资3万元,但每个大棚至少可使用3年,每公顷大棚年均多投入1万元,扣除此项投入,每公顷大棚双膜瓜套棉比麦套棉平均增收1。95余万元。由于该技术效益高,已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型支柱产业予以推广,在陕西省渭南市种植面积已达到0。7万公顷以上,推广潜力巨大。

    该技术要求棉花稀植,但每株留2~3个早生健壮营养枝,从而使单株形成2~3个生长中心,即所谓多头、多枝、多铃株型,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瓜地肥足的地力优势,起到了以“多”(营养枝)补“少”(密度小),弥补了棉花因密度小,引起产量低的缺陷。该技术综合了“双膜”争早和“多头”增枝、简化整枝、易于管理等特点,达到了西瓜早熟、高效,棉花高产的目的;并将抗虫棉、种衣剂技术应用于双膜瓜套棉栽培技术中,既减少了棉花病虫害防治投入成本,还生产出无污染的绿色西瓜,提高了单位面积综合效益,因此备受棉农欢迎。

    (1)大棚双膜瓜套棉主要技术要点

    ①备耕及播种 及时冬翻整地,施足基肥,灌足底墒水。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公顷施农家肥3万千克左右,播种前结合春季整地,每公顷施磷肥750千克,尿素、钾肥各450千克。在封冻前冬灌,春灌要适期,保证在整地播种时,土壤含水率达到16%~17%,即土壤不缺墒,也无湿泥团。

    ②选好适宜品种 棉花选用丰产性强、纤维品质好的中棉所41、鲁棉研28号等中熟抗虫棉品种,西瓜品种要求选用中熟品种,高产、抗病,早拔蔓、早腾地。

    ③起垄覆膜 播种前按确定的大棚带型规格、顺行起垄覆盖地膜,大棚也赶在西瓜移栽前搭好,宜提温保墒。

    ④适时播种 西瓜于1月下旬至2月中旬育苗,3月下旬瓜苗达到4片真叶、1片心叶时移栽。株距90~100厘米,每穴1株,每公顷7500株,栽后即浇水(称为稳苗水)。

    ⑤棉花要适时播种 避免早播,因棚内气温高易形成高脚苗,宜在缓苗水浇后(4月20日前后)打孔点播,株距0。5~1。0米,瓜棉同垄,隔穴间套,每穴双苗,每公顷1。5万株。播种前棉籽要浸种灭菌处理,或进行包衣处理,以提高棉苗的抗病能力。

    ⑥大棚西瓜、棉花套种带型规格 目前大棚主要有4米、5米、6米、8米共4种规格,要因地而选,每一种类型均要求瓜棉同垄(同膜)而种,垄宽40厘米,棉花种在每个垄的距棚轴心最近一侧的半坡上。4米大棚棚底宽1。9~2。0米、高1。0米,一个大棚内瓜、棉各种2行,是目前主要种植模式,缺点是棚顶较低,不便于操作。5米大棚棚底宽2。9~3。1米、高1。5~1。6米,瓜、棉各种2行,缺点是较费地。6米大棚棚底宽4。5米、高1。6米,瓜、棉各种3行,缺点是不便于西瓜整蔓。8米大棚棚底宽5。2米、高1。65米,瓜、棉各种4行,具有棚内温度稳定,利于瓜、棉生长及省地,操作方便的优点,已发展成为主要栽培模式。

    (2)大棚双膜瓜套棉管理技术要点 瓜地要求1年倒1次茬,如果连续种两茬西瓜,瓜苗要以南瓜苗为砧木进行嫁接,以提高瓜苗的抗病能力。

    ①西瓜管理 浇好缓苗水,瓜苗栽后1周,新根生出,要及时浇水。大棚西瓜一般分枝较多,每苗以留一主蔓、二辅蔓为宜,多余的分枝要在5月中旬后陆续疏除。瓜位宜掌握在13~15叶节间为好。引蔓入位,每苗主蔓和保留的2个辅蔓,应引向大棚轴向,主茎基部选留2个辅蔓,在5月上旬开始卷棚时,逐步引向大棚外侧生长,计划要二茬瓜时,应选留在外向辅蔓上。西瓜通常在4月下旬开花,5月上旬结束花期,用人工方法,异株授粉,当天开的花要当天授完。注意防治病虫害,大棚瓜苗处于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染枯萎病,可用农抗120农药300倍液灌根防治,每个穴灌注200克即可。如有害虫发生,应注意选用无残毒的农药。追肥浇水,待西瓜膨大到15厘米左右时,要适量浇膨大水,还可每公顷追施氮、磷、钾肥各75~150千克,促进西瓜膨大,并注意及时翻瓜。

    ②棉花管理 早疏苗、早定苗。1叶疏苗,留4株分散而健壮的苗;2叶减苗,去掉1株弱苗,留3株生长整齐的苗;3叶定苗,去1株弱苗,留下2株生长整齐的苗。留营养枝、去赘芽。每株留一级营养枝2~3条,去掉5月份以后的赘芽。防治病虫害,棉苗若有棉蚜、蓟马等为害时,可用40%氧化乐果100倍液滴心防治。若有苗病发生,可喷洒多菌灵防治。

    瓜棉共生期控制温度是关键,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适时适量通风。实践表明棚内日最高气温以控制在32℃~34℃为宜,若连续超过35℃,则“高脚苗”现象普遍;若棚内10厘米高度处气温达到40℃且持续2小时,棉花会轻度烧苗。在4月中下旬的晴天,棚内升温较快,因此要适时适量通风,通风可降低棚内温、湿度,减少病害发生。通风孔在棚底交错对开,缓苗期因棚内温度低不宜通风,幼苗前期要求孔距7厘米为宜,后期气温高,苗大时,可适当增加通风孔,以提高通风量,避免高温烧苗;阴、雨天要关闭通风孔,以发挥大棚的保温功效。二是控棉苗高脚。棉苗一旦出现高脚,可用适当浓度的缩节胺滴心,控制其旺长,切忌棚内喷雾,影响西瓜生长。三是适时摘瓜腾地。5月中旬开始进入初夏季节,当午后大气温度上升至26℃~28℃以上,要及时拆除大棚,若遇连阴天气拆棚时间宜适当后延。5月下旬至6月上旬西瓜陆续成熟,要做到边摘瓜,边拔蔓,边整地,以促进棉苗早发。

    西瓜收后棉花管理。看苗长势追肥。瓜地基肥较足,棉花可不追肥,但若出现早衰趋势,每公顷可追施尿素150~225千克。后期可叶面喷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肥液2~3次,9月底至10月初,可喷乙烯利,促进早熟。及时整枝。当主茎果枝数在13~14条时,下部果枝已结有1~2个大桃,为主茎打顶适期,约7月上旬,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每个营养枝上留7~10条果枝。及时打顶,7月25日前必须将营养枝的顶尖全部打掉,即时到不等枝。8月20日前后将结有棉桃的果枝顶尖全部打掉,9月5日前摘去无效花蕾。为确保棉花生长开花结铃,花铃期遇有伏旱及时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抗虫棉对棉铃虫有高抗性,通常二代发生时不用防治,但在三代和四代发生时,要认真普查,达到防治指标,坚持化学防治方法和农业防治方法结合,进行及时有效地防治。

    skbshge

5。 棉、蒜间作套种栽培模式() 
(1)棉蒜间作套种的经济效益 棉蒜间作套种模式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高效种植模式之一。该项种植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黄河流域部分棉区推广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已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如山东省金乡县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劳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棉蒜间作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种植制度,该县2007年的农业种植面积调整为大蒜4万公顷、洋葱0。8万公顷、棉花5万公顷、其他作物0。6万公顷。其中大蒜、洋葱与棉花套种,实现了全县水土、光、热与劳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和效益规模化的双重叠加。金乡县有出口创汇精深加工能力企业83家,大中型大蒜农贸批发市场几十个,各种恒温保鲜库上百座,保鲜储藏能力在100万吨以上。每年在金乡县交易的大蒜近300万吨,最远的来自云南省,而金乡县每年自产的大蒜只有60余万吨。金乡县人自豪地说:“世界大蒜市场看中国,中国市场看金乡。”金乡县大蒜出口企业销往欧美及东南亚等128个国家,国内大中城市均有销售。大蒜加工产品有:鲜蒜、鲜蒜瓣、蒜片、蒜粉等,并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实行订单生产。

    (2)蒜棉间作套种的关键技术

    ①品种选择 棉花品种选用高产、抗病、优质的中早熟抗虫杂交棉或常规棉品种,如中棉所41、中棉所57、中棉所60、鲁棉研15号、w82?5、鲁棉研23号、鲁棉研24号、鲁棉研28号等品种,生育期在130天左右,可以满足大蒜套种需求。

    ②适期移栽 由于棉花生育期较长,蒜田套种能有效地延长棉花生育期,但大蒜后期叶片生长旺盛,过早套种势必影响棉苗生长。因此适期育苗移栽,缩短共生期,促棉苗早发,对大蒜与棉花套种非常重要。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基本在大蒜抽薹前棉花应全部套种完毕。

    ③施足基肥 棉苗在移栽过程中不可深耕施肥,因此必须在大蒜种植前施足基肥,满足大蒜整个生长的需要,同时还能为棉花整个生育期提供足够的营养元素,达到一肥双用的效果。在管理上,一般要求基肥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每667米2

    施纯氮21千克、五氧化二磷16。5千克、氧化钾22。5千克、各种微量元素22。5千克,并每667米2

    追施纯氮10千克、五氧化二磷5。5千克、氧化钾11千克。

    ④一水双用、一药双用、一膜双用 大蒜浇头次返青水时,每667米2

    随水冲施除草剂200毫升,可减轻大蒜收获时田间杂草对棉花苗期造成草害。抽薹前浇水,以满足大蒜需水高峰期需求,同时又能提高棉苗移栽成活率。在大蒜种植时,留出地膜大背,棉花种在地膜大背上,收获时可防止因收蒜松动土壤、破坏地膜,保持地温,促使棉苗早发,为棉花后期发育提供保证,起到一季补膜双季受益。

    ⑤及时采摘与播种 进入9月下旬,大蒜与棉花再次争时,为提高棉花品质,大蒜适期播种,每667米2

    喷施50%乙烯利250毫升,促进棉花早熟,集中采摘,提高棉花等级,同时为大蒜适期播种创造有利条件。

    (3)控制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金乡县之所以能够成为*的大蒜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重要基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大蒜生产过程中,采取了与棉花套种。从而达到了水、肥、地膜互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增产增收、效益叠加的目的。从金乡县近几年大蒜与棉花套种生产平均成本和效益看:每667米2

    大蒜成本一般为1375元左右,其中蒜种650元、化肥360元、地膜50元、除草剂15元、人工费300元;每667米2

    棉花成本一般为350元左右,其中杂交棉棉种50元,育苗、移栽及采摘人工费300元。按照近几年大蒜、棉花单产和平均收购价推算,大蒜每667米2

    纯收入2000元左右、棉花纯收入1000元左右,两种作物每667米2

    纯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无论是大蒜还是棉花两种作物优势互补从而达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skbshge

6。 棉花、洋葱套种高效种植模式() 
洋葱与棉花套种是一种很成功的高效种植模式,其共生期短,相互影响小,经济效益可观,便于推广。近年来,在河北省成安县种植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该种植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施足基肥 在该种植模式中,施基肥很重要,想高产,必须施足基肥。此肥具有一肥两用的作用,必须能满足两种作物需要,要求每667米2

    施农家肥4米3

    、磷酸二铵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30千克。

    (2)选用优质品种 洋葱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黄玉葱、紫星等,棉花选用优质高产的中棉所41、中棉所45、中棉所69、中棉所70、邯杂429、邯棉802等品种(杂交种)。洋葱一般在白露前3~5天育苗,寒露节前后移栽。

    (3)种植模式与移栽方法 2米一带,即一带内种植2行棉花8行洋葱。洋葱行距15厘米、株距8。5厘米。种植密度3万株/667米2

    左右。每隔4行洋葱,留一行40厘米的棉花行。棉花行距20厘米左右,种植密度1500~2500株/667米2

    。洋葱定植前先覆膜,用打孔器打孔再定植,定植深度1。5厘米。

    (4)田间管理 洋葱定植后要及时浇水,翌年及时中耕、松土。3月上旬开始浇水,收获前共浇4~5次水,每次浇水都要少量追肥。前2次每667米2

    施尿素10千克,后2次施磷酸二氢钾5千克,收前10天停止浇水。每次浇水后要适时中耕。全生育期要防治软腐病、霜霉病、灰霉病、斑潜蝇、地蛆,喷药时加微肥作叶面肥。

    skbshge

7。 棉花、芝麻套种栽培模式() 
棉花与芝麻进行间作套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在陕西省大荔、合阳县种植面积较大,大荔洛惠灌区农民用棉花畦埂或棉花行间间作芝麻,全县棉花间作芝麻300公顷,占全县芝麻面积的25%,一般每667米2

    棉花产皮棉70千克、芝麻25~30千克。常年棉花价值750元,芝麻价值300~350元,每667米2

    价值1100元左右,高于当地棉花单作价值50%,当地科技人员对芝麻间作套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