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妖师鲲鹏 >

第67部分

妖师鲲鹏-第67部分

小说: 妖师鲲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子牙一只手拖住妖精,来到马前跪下。比干问道:“看你皓头白须,如何不知国法,白日欺奸女子,良妇不从,为何执砚打死!人命关天,岂容恶党!勘问明白,以正国法。”

    姜子牙说道:“相爷在上,容姜尚禀明。姜尚自幼读书守礼,岂敢违法。但此女非人,乃是妖精。近日只见妖气贯于宫中,灾星历遍天下,小人既在辇毂之下,感当今皇上水土之恩,除妖灭怪,荡魔驱邪,以尽子民之志。此女实是妖怪,怎敢为非。望老爷细察,小民方得生路。”

    鲲鹏在暗中看着姜子牙那狼狈的样子不由地感到好笑,不过他在暗中警告苏妲己不要妄自插手此事,以免露出破绽。其实姜子牙所看见的宫中妖气,并不是苏妲己的,而是这不知死活的玉石琵琶精,苏妲己身上的妖死早就被鲲鹏给掩蔽,不是圣人根本无法看出苏妲己的原形。

    旁边众人,齐齐跪下:“相爷,此等江湖术士,利口巧言,遮掩狡诈,蔽惑相爷,众人都看到明明是他欺骗不从,逞凶打死那妇人;相爷不要听信他言,为那可怜女子伸冤!”

    比干见众口难调,又见姜子牙拿住妇人手不放,比干问道:“那姜尚,那妇人已死,你为何不放开她手?”

    姜子牙答道:“回禀相爷,小人若放她手,那妖精若是去了,又以何为证。”

    比干闻言对众民说道:“此处不可辨明,待吾启奏天子,便知清白。”

    众民围住姜子牙,而姜子牙则拖着那玉石琵琶精,一众人往午门而来,比干至摘星楼候旨,纣王宣比干见。比干进内,俯伏启奏。

    纣王问道:“朕无旨意,卿有何奏章?”

    比干奏道:“臣过南门,有一术士算命,只见一女子算命,术士看女子是妖精,不是人,便将砚石打死。众民不服,齐言术士爱女子姿色,不从,逞凶将女子打死。臣据术士之言,亦似有理。然众民之言,又是经目可证,臣请陛下旨意定夺。”

    妲己在后听见比干奏此事,心中暗自叫苦:“妹妹,你回巢穴去也便罢了,为什么要去算什么命!如今到好被恶人打死,我又不能擅自行动为你报仇,这可如何是好!”

    纣王听到此言不由说道:“命术士将女子拖于摘星楼见驾。”旨意一出,子牙将妖精拖至摘星楼。了牙俯伏阶下,右手揝住妖精不放。

    纣王在九曲雕栏之外问道:“阶下俯伏何人?”

    姜子牙答道:“小民东海许州人氏,姓姜,名尚,幼访名师,秘授阴阳,善识妖魅。因尚住居都城,南门求食,不意妖精作怪,前来迷惑小民。尚看破天机,灭妖精静其宫阙。姜尚一则感皇王都城戴载之恩,报师傅秘授不虚之德。”

    纣王问道:“朕观此女,乃是人像,并非妖邪,不知你有何凭证?”

    姜子牙说道:“陛下若要妖精现形,可取柴数担,炼此妖精,原形自现。”

    纣王听到此言传旨,搬运柴薪至于楼下。姜子牙将妖精顶上用符印镇住原形,然后方才放了手,紧接着他把女子衣裳解开,前心用符,后心用印,镇住妖精四肢,拖在柴上,放起火来炼妖。

    姜子牙用火炼妖精,烧炼两个时辰,上下浑身,不曾烧枯了些许。

    这时,纣王对亚相比干说道;“朕观烈火焚烧此女子两个时辰,竟然浑身也不焦烂,看来她真乃妖怪也!”

    比干奏道:“若看此事,姜尚亦是奇人。但不知此妖终是何物作怪。”

    纣王说道:“卿问姜尚,此妖果是何物成精。”

    比干听到此言连忙下楼,问姜子牙此妖是何物成精。

    姜子牙答道:“要此妖现真形,这也不难。”姜子牙说着便用三昧真火烧此妖精。

    三味真火非同凡火,从眼、鼻、口中喷将出来,乃是精、气、神炼成三昧,养就离精,与凡火共成一处,此妖精怎么经得起!

    片刻,妖精在火光中,大叫道:“姜子牙,我与你无冤无仇,你怎么能用三昧真火烧我?”

    纣王听见火里妖精说话,吓的汗流浃背,目瞪痴呆。这时,姜子牙说道:“陛下,请驾进楼,雷来了。”

    姜子牙说着双手齐放,只见霹雳交加,一声响喨,火灭烟消,现出一面玉石琵琶来。

    纣王对苏妲己说道:“此妖已现真形。”

    苏妲己听言,心如刀绞,意似油煎,只得勉作笑容,说道:“陛下,不如命左右将玉石琵琶取上楼来,待妾上了丝弦,早晚与陛下进御取乐。妾观姜尚,才术两全,何不封彼在朝保驾?”

    纣王说道:“御妻之言其善。”于是,纣王传旨且将玉石琵琶,取上楼来。姜尚被封官:官拜下大夫,特授司天监职,随朝侍用。

    姜子牙谢恩,出午门外,冠带回来异人庄上。异人设席款待,亲友俱来恭贺。饮酒数日,子牙复往都城随朝。

第113章 纣王建鹿台() 
玉石琵琶精身死,苏妲己便施法求见妖师鲲鹏,姜子牙做法杀死玉石琵琶精时,鲲鹏就在一侧观看,自然知道苏妲己找他所为何事。

    苏妲己在见到鲲鹏之后,连忙上前施礼说道:“小妖见过妖师,今日小妖之姐妹进宫前来见我,不料回程途中竟然遭遇了姜子牙的毒手,如今已被打回原形,还望妖师能够出手相助,救我那姐妹一命!”

    鲲鹏冷到此言冷哼一声,说道:“那玉石琵琶精也该有此一劫,依伥着奉女娲娘娘之命下凡败坏成汤江山,便肆无忌惮妄开杀戒,宫中不知有多少人丧命于她手,她如此行为没有被打得魂飞烟灭已是万幸,我身为人族圣师又怎么能救如此之人!”

    苏妲己听到此言心中不由苦恼万分,当初自己听到妖师鲲鹏的劝告后,便一直告诫那两个姐妹,可是对方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依然是我行我素,如今终于遭到报应,被人打回原形。

    苏妲己求道:“妖师,无管怎么说她都是妖族一员,还望你看在同是妖族的份上救她一命。”

    鲲鹏冷笑说道:“像她这种人我能救她一时却救不了她一世,现在救她一命日后免不了要魂飞魄散,还不如不救,也许会有一线生机。”

    苏妲己说道:“我等都是奉女娲娘娘之命下凡败坏成汤江山,如果我不管她的死活,日后女娲娘娘问起来我又如何是好?还望妖师大人能救她一命。”

    鲲鹏沉思了片刻,说道:“也罢,我便救她一命,其实你根本无需在乎女娲的感想,在她让你们三人下凡之时,就已经放弃你们三人,否则也不会连一件灵宝都不曾赐下,你们的生死根本就没放在她心上。”

    苏妲己苦笑着说道:“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至于最后有何结果,也只能看天意。”

    鲲鹏说道:“苏妲己,你的心性还算可以,至少你能听进贫道之劝告。而你那两个姐妹,想必你也知道她们都自认为是奉女娲娘娘之命下凡百无禁忌,所以说实话,她们日后恐怕要魂飞魄散,化为飞灰。今日我可以救她一命,不过你要听我一句劝,日后不要与她们纠缠在一起,否则终有一日你也会受其牵连。”

    苏妲己恭声说道:“妲己紧记妖师所言。”

    鲲鹏说道:“希望你能记住,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番心血,你将那玉石琵琶放于摘星楼上,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五年之后自当返本归元。”

    鲲鹏在救人之时还不忘打击女娲娘娘在苏妲己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苏妲己在他心目中有着很高的价值。

    尤浑与费仲自从陷害了姜皇后,见苏妲己并无意与他们为敌,又开始肆无忌惮起来。一日,费仲忽发狂想起作了一图画献与纣王。

    纣王观后问道:“此画又非翎毛,又非走兽,又非山景,又非人物。”上画一台,高四丈九尺,殿阁巍峨,琼楼玉宇,玛瑙砌就栏杆,明珠妆成梁栋,夜现光华,照耀瑞彩,名曰:‘鹿台’。

    费仲奏道:“陛下乃万圣至尊,贵为天子,富为四海,若不造此台,不足以壮观瞻。此台真是瑶池玉阙,阆苑蓬莱。陛下早晚宴于台上,自有仙人、仙女下降。陛下得与真仙遨游,延年益寿,禄算无穷,陛下与妾,共叨福庇,永享人间富贵也。”

    也该是成汤气数已尽,原本提出建造鹿台的应该是苏妲己,而如今由于苏妲己受鲲鹏影响,一直都比较安分守己,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费仲提出建造鹿台一事。

    纣王说道:“此台工程浩大,命何官督造?”

    费仲奏道:“此台出自臣之手,没有人比为臣更加清楚,所以臣想亲自监工。”

    纣王听到此言,心中一想也对这世上恐怕没有人比费仲还清楚如何建造这楼台,于是便将监工之职交于费仲。

    其实费仲之所以想当这监工,主要是想趁机捞点好处,这鹿台工程之大实属罕见,费仲只要稍从其中捞点好处,便是巨资。

    次日,纣王早朝宣布由费仲监督建造鹿台一事,殿上文武百官俱都反对,而姜子牙也出声说道:“臣启陛下,鹿台之工,劳民伤财,愿陛下且息此念头,切为不可。今四方刀兵乱起,水旱频仍,府库空虚,民生日促,陛下不留心邦本,与百姓养和平之福,日荒于酒色,远贤近佞,荒乱国政,杀害忠良,民怨天愁,累世警报,陛下全不修省。今又妄兴土木,陷害万民,臣不知陛下之所终矣。臣受陛下知遇之恩,不得不赤胆披肝,冒死上陈。如不听臣言,又见昔日造琼宫之故事耳。可怜社稷生民,不久为他人之所有。臣何忍坐视而不言!”

    姜子牙是初为官不知纣王性格暴燥,而殿中百官在听到姜子牙之言,都不由为他心中捏了一把冷汗。

    纣王听姜子牙此言后,大骂道:“匹夫!你好大的胆竟敢诽谤天子!”

    纣王说着便令两边承奉官:“给朕拿下,以正国法!”

    众人方欲向前,姜子牙见状不好立即抽身飞跑出殿外。

    纣王见了且怒且笑地说道:“大家都看到了,这老匹夫不见不好便逃跑而去。对礼节法度,全然不知。”

    姜子牙见众官追赶甚急,不由地说道:“承奉官不必追赶于我,莫非一死而已。”他说着便从九龙桥栏杆望下一撺,把水打了一个窟笼。众官急上桥看,水星也不冒一个,只当姜子牙跳水自尽,却不知姜子牙借水遁去了,承奉官往摘星楼回旨。

    杨任在听到姜子牙投水自尽,上前奏道:“臣闻治天下之道,君明臣直,言听计从,惟师保是用,忠良是亲,奸佞日远,和外国,顺民心,功赏罪罚,莫不得当,则四海顺从,八方仰德,仁政施于人,则天下景从,万民乐业,此乃圣主之所为。今陛下信小人之言,而不听忠言,建造鹿台。陛下只知行乐欢娱,歌舞宴赏,作一己之乐,而致万姓不顾,臣恐陛下不能享此乐,而先有腹心之患矣。陛下何苦听信谗言,杀戮正士。让小人日近于君前,君子日闻于退避。陛下不容谏官,有阻忠耿,今又起无端造作,广施土木,不惟社稷不能奠安,宗庙不能磐石,臣不忍朝歌百姓受此涂炭。愿陛下速止台工,民心乐业,庶可救其万一。不然,民一离心,则万民荒乱。古云‘民乱则国破,国破主君亡。’只可惜六百年已定华夷,一旦被他人所虏矣。”

    纣王听到此言不由地大骂道:“匹夫!把笔书生,焉敢无知,直言犯主!”

    纣王接着又对奉御官说道:“朕念其前岁有功,姑恕他一次,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此匹夫剜去二目,以正国法。”

    杨任听到此言不由地冷笑着说道:“臣虽剜目不辞,只怕天下诸侯有不忍臣之剜目之苦也。”

    奉御官把杨任搀下楼,一声响,剜二目献上楼来。

    杨任忠肝义胆,一心为成汤江山着想,虽剜二目,但忠心不灭,心中一道怨气,直冲在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面前。清虚真君早解其意,对黄巾力士说道:“将杨任救回山中。”

    黄巾力士奉旨,至摘星楼下,用三阵神风,异香遍满,摘星楼下,地播起尘土,扬起沙灰,一声响,杨任尸骸竟不见了。

    大风一起,纣王急往楼内,避其沙土。不过片刻,风息沙平,两边启奏纣王说道:“杨任尸首被风刮走,不见踪影。”

    纣王不以为然地说道:“似此等事,皆系常事,不足怪也。”

    纣王接着又对费仲说道:“鹿台之工,朕一切都交于你,你可不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早点将鹿台建好,到时朕自有封赏。”

    费仲听到纣王此言心中大喜,连忙称是,然后退下准备一切去了。

第114章 纣王妄想宴群仙() 
姜子牙在逃离之后,回到了宋异人处,他原本想带着马氏一起到西岐,可惜马氏为人太过于势力,见姜子牙开罪了纣王,便决定志其分开,无奈之下姜子牙也只得写了一封休书与马氏,然后一人悄悄地离开朝歌前往西岐而去。

    姜子牙的这一切小举动都没有瞒得过鲲鹏,姜子牙前往西岐意味着大战的开始,鲲鹏虽然有些自私,但当年共工怒断不周山时,通天教主曾帮助过鲲鹏阻挡天河之水下泄,这因果是不可不还的,再有鲲鹏对元始天尊十分不满,不但挑起三清的内斗,而且而引狼入室,与西方二圣一起打压通天教主,虽然他最后也没有得利,但他的为人却让人看不起。

    姜子牙离开朝歌之后,鲲鹏便知道自己清闲的日子一起不复返,他对苏妲己总体上十分满意,朝歌之事只要不出意外,应该没有大问题,不管怎么说苏妲己是女娲娘娘安排下凡败坏成汤江山的,准提不可能因为这等小事而招惹女娲娘娘,更何况准提自己也是心虚,纣王之所以变成今天这付模样,都是他所遭成的,一但让女娲娘娘发现是他在暗中控制纣王羞辱于她,那么准提就不得不面对女娲娘娘的第一百一十三章纣王建鹿台怒火,所以准提虽然发现鲲鹏在朝歌之中,但却一直没有有所行动,就怕一不小心被女娲娘娘发现他的阴谋。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是七年,在这七年中发生了许多的事情,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