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天剑问情 >

第78部分

天剑问情-第78部分

小说: 天剑问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香菱打开府门一看,门前之人并非孙若雨,而是一位身着白裙,白纱遮面的姑娘。

    那位姑娘撩起白纱,轻声问道:“请问这里可是未安的府邸?”

    香菱见白纱之下姑娘容貌国色天香,心道:这位姑娘真是倾国之色,不知跟公子是何关系,为何直呼公子名讳?想到这,她柔声道:“正是,不知道姑娘是?”

    “小女子巴山剑派灵玥漓,添为未安小师姐。”ィ

第一百二十三章切磋剑法() 
“什么?”香菱大吃一惊,“姑娘是公子小师姐灵玥漓?”

    灵玥漓见眼前的香菱这般吃惊,有些不解道:“是啊,难不成还有人冒充我吗?”

    香菱急忙紧摆双手,道:“不不不,不是这个意思。”她听到“玥漓”二字便想起未安醉酒之时曾低呼的两个名字……“茹烟”、“玥漓”,因此才这样吃惊。可是此时不方便说出口,只好赶忙施礼道:“侍女香菱见过玥漓小姐,玥漓小姐请进。”语罢,大开府门,为灵玥漓在前引路。

    灵玥漓跟随香菱走进院子,见院中颇为雅致,心中转喜。她初见香菱时,见香菱眉清目秀,心中还有些许误会。但听闻香菱自称是未安侍女便放下心来。

    二人一路行至厅堂,香菱给灵玥漓端上茶水、点心之物,柔声道:“玥漓小姐请用茶。”

    灵玥漓一路走来见未安不在府中,开口道:“香菱姑娘不必客气,未安可是去朝会了。至今未归?”

    香菱美目闪过一丝悲色,说道:“公子前去安南平乱,已出发数日之久。”

    “什么?”灵玥漓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未安竟然去了安南?”她心知安南尚在蜀地之南。距京城颇为遥远,又是随军平乱,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归来。

    香菱见灵玥漓这般吃惊便猜到她必然不知这个消息,解释道:“数日前,圣上举行大朝,公子受封为佥事,跟随大军前往安南平乱。临行前,公子说要年余而归。”

    听到这,灵玥漓双目微红,面露悲伤之色。她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又说服灵松仁,从巴山赶到京城,却没想到未安已随军前往安南,与她失之交臂。

    香菱见灵玥漓面露悲伤,沉思片刻,轻声开口道:“玥漓小姐,其实公子还是很挂念你的。”

    灵玥漓听到这话,目光转向香菱,问道:“香菱姑娘此言何意?”

    “有一次,公子喝醉了酒,我服侍他休息时曾无意间听到他呼喊‘玥漓’二字。”

    灵玥漓目不转睛地盯着香菱,只见一脸正色,不似说谎。许久以来,暗藏的倾慕和相思,还有此刻的委屈都化作泪水从美目中涌出。激动道:“多谢……多谢香菱姑娘!”

    见灵玥漓哭的梨花带雨,香菱也觉得鼻子微酸,泫然欲泣。

    此时,又有叩门之声传入二女耳中。

    香菱赶忙起身,冲灵玥漓道:“玥漓小姐请稍后,我去开门。”

    灵玥漓一抹脸上泪水,起身道:“没事了,我与你同去。”

    二女行至门前,香菱轻启朱门,只见一身浅绿色长袍的孙若雨正立于门前。

    孙若雨刚看见香菱开口招呼道:“香菱妹妹。”随后便看见灵玥漓,心中暗惊:这个国色天香的姑娘是何人?

    同时,灵玥漓也在打量孙若雨,见她相貌可人,衣着考究,心道:这个姑娘又是谁?难不成是香菱的姐姐?可若是香菱姐姐为何让香菱在未安府中做侍女呢?

    香菱见孙若雨和灵玥漓都互相打量,大开府门将孙若雨拉至院中,介绍道:“这位是京城孙家小姐孙若雨。”语罢又向孙若雨介绍道:“这位是公子的小师姐灵玥漓。”

    听闻是未安的小师姐。孙若雨急忙施礼道:“原来是未公子的小师姐,若雨见过小师姐。”

    “若雨姑娘不必多礼。”灵玥漓还礼道。

    “两位姐姐请入厅堂闲聊。”香菱语罢,在前引路。

    三人进入厅堂分别落座,香菱为二人倒上茗茶。

    孙若雨率先开口道:“小师姐可是从巴山剑派而来?”

    灵玥漓点了点头道:“正是,却不知小师弟竟然去了安南,与之失去交臂。”

    孙若雨面露伤感之色,道:“竟是这般不巧,小师姐千里迢迢自蜀地而来,岂不是白跑一趟了。”

    灵玥漓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也不算白跑,这不见过了小师弟的宅邸。若雨称呼我玥漓便可,不必叫我小师姐。”

    “那怎么行,若雨随未公子习剑,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情。未公子的小师姐,若雨需得尊敬才行。”孙若雨目光灼灼看向灵玥漓,开口道。

    “哦?”灵玥漓没想到眼前的女子竟然跟未安习剑,心中有些异样之感,暗道:不知道她和未安是什么关系?突然瞥见除了孙若雨手中之剑,桌上还有一把宝剑,心念一转。开口问道:“莫非香菱姑娘也随未安习剑?”

    香菱点了点头,笑着说:“正是如此,公子同时教我与若雨姐姐练剑,还分别为我们二人开创了两套剑法。”

    灵玥漓深知巴山剑派门规:不得私自将武功传于外人,没想到未安竟然为二女创出两套剑法。不过想到是同时教导二女剑法。心中便想:看来到孙若雨跟侍女香菱在未安心中地位相当。不过孙若雨眼中有情,她看得分明。

    同为女人,孙若雨也瞧出灵玥漓深含情谊,又见其相貌胜过自己,不由得心中生出攀比之心。轻声道:“若雨与香菱妹妹经常在一起练剑。今日碰巧小师姐前来,不如指点我们姐妹二人一番?”

    灵玥漓听闻未安为二女开创剑法就有些技痒。此时,听到孙若雨这么说,笑道:“好啊,那便切磋一番。互相讨教。”

    三人步入院中,香菱取来未安所做的两把木剑,分别递给灵玥漓和孙若雨。

    孙若雨接过木剑,想到未安,心中暗道:一定不能弱了未公子所创的剑法。

    灵玥漓一看木剑便知是出自于未安之手。木剑入抄入手中,觉得有些熟悉之感。当年她便是和未安以木剑切磋,往事袭上心头,与未安切磋的一幕幕在眼前闪过,仿佛昨日发生一般。可此时。未安已经远走安南,恐怕年余才能再见。想到这,她美目微红。

    孙若雨见此,心中暗道:看来未公子的小师姐用情颇深,我且不能逊于她才行。轻声开口道:“小师姐?”

    听到提醒。灵玥漓才从回忆里惊醒,深吸一口气,笑道:“若雨姑娘出招吧。”语罢,横剑于身前,专心对敌。

    “那若雨便不客气了。”话音刚落。孙若雨脚踏奇步,手持木剑,攻向灵玥漓。

    灵玥漓见木剑直刺自己胸前膻中穴,看不出有何变化。心道:莫非未安所创剑法只是这般简单?她可隐隐觉得并非如此,未安并不是一个敷衍之人。若是为二女分别开创剑法必然不是简单的剑法。想到这她手中木剑留了几分气力,挥舞而出,欲侧撩开此剑。

    孙若雨见灵玥漓手中木剑侧撩,未待两木剑交击。突然收住剑势,避开灵玥漓木剑侧撩轨迹,改刺为划,木剑自上斜下划向灵玥漓腹部气海穴。

    灵玥漓瞧得孙若雨突然变招,心道:莫非是借鉴了大师兄的半招剑势,还好我留了几分气力。于是,手腕一转。也变撩为搅,木剑在空中划出不少剑影搅向孙若雨这一剑。

    孙若雨见此剑搅劲极强,心道:我内力尚弱,如若被搅中只怕会被搅飞手中木剑。急忙收回木剑,后退一步避开这一招搅剑。同时封剑挡在身前。

    香菱见到灵玥漓此剑,心中暗赞:不愧为公子的师姐,剑法果然不弱。

    灵玥漓见孙若雨后退本想将搅剑化作“疾风骤雨”追击,却没想到孙若雨早已封剑挡在身前。只好使出“夜雨剑法”中的冬篇“冰雨如冬”,木剑刁钻刺向孙若雨腋下。

    只见孙若雨似乎早有预料一般。莲步向左轻移,避开这一剑,同时挥动木剑刺向灵玥漓手腕。

    灵玥漓一惊,变招为“风雨如磐”,挡住这一剑。

    孙若雨木剑再次攻向灵玥漓。

    灵玥漓见她剑法奇特。并未使尽全力,与她缠斗在一起。

    十几招过后,灵玥漓只觉得孙若雨剑法虽然简洁却高效,配合如同尺量的步法,往往有料敌于先的奇效。不得不认真起来,手中木剑时而如春风拂面,突然变成迅疾如雨。

    几招过后,孙若雨便被挑飞手中木剑。

    孙若雨见自己只在灵玥漓手下过了二十几招便败下阵来,心中有些许感伤。

    灵玥漓见此,出言安慰道:“若雨姑娘不必感伤,我自幼习剑距今已有近二十载。你所使的那套剑法当真不弱,有料敌于先之奇效,若勤加习练再辅以内功必然会成为一流高手。”

    孙若雨见灵玥漓一脸正色不像欺骗自己,想到未安为自己费尽心神开创剑法,转悲为喜。道:“多谢小师姐,若雨定然不辜负未公子开创剑法之意。”

    灵玥漓微微点头,随后拾起地上的木剑,递给香菱道:“香菱姑娘,该你了。”

    香菱心知灵玥漓指点之意。接过木剑,欣然道:“多谢玥漓小姐。”

    只见香菱后退两步,调匀气息。随后运转真气,木剑攻出,瞬间化作雨滴般点灵玥漓面门,正是“空灵剑法”中的“空山新雨”。

    眼见木剑剑尖笼罩自己面门、胸口,灵玥漓心中一惊,没想到香菱剑法竟然这么精妙。右手一动,使出“风雨如磐”。

    两把木剑相交,香菱木剑悉数被挡。

    灵玥漓心知香菱内力较弱,故而,出剑蕴含内力不强。

    香菱见一剑被阻,复而再度出剑,与灵玥漓斗在一起。

    灵玥漓只觉得香菱剑法跟孙若雨完全是两个路子。孙若雨的剑法是简单却料敌于先,而香菱的剑法是变化多端,灵动异常。心道:不知未安剑法已到什么程度,竟然开创出这两套精妙剑法,而且分明是为二人量身打造的。

    二人又过了二十几招,香菱腹部中剑败下阵来。

    香菱见灵玥漓剑法精妙无比,不由得开口赞道:“玥漓小姐剑法当真不凡。”

    灵玥漓笑道:“香菱姑娘过奖了,我的剑法在小师弟手里恐怕走不过十招。”

    香菱和孙若雨听了都十分吃惊,没想到未安剑法竟然强到这种程度。

    灵玥漓看向二女表情,认真道:“真的,未安若是全是施展剑法,我难以接住十招。”说到这,心想:不知小师弟这会已经到哪了?ゴ

第一百二十四章不情之请() 
安南远征军天明而行,天黑而止。历经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行至长沙府。

    经过这近两个月的行军,未安方才体会到从军不易。每日行军数十里不说,吃食多以小米、穿孔烧饼为主,偶有腌肉。未安官居正五品尚有战马可骑,可除了骑兵之外,大部分步兵均是徒步而行,还要带上辎重之物,赶路十分劳苦。但近四十万将士毫无怨言,队形齐整不乱,可见朱能领兵之厉害。

    未安细细打量不远处的端坐于马背上的朱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便是这个朱能诛杀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夺取北平九门。真定之战时。朱能又击败耿炳文,后又在灵璧之战中生擒平安,收十万降军。可谓是战功赫赫,仅次于淇国公丘福。是故,未安对他多少心存芥蒂。

    朱能正在巡视大军。忽然觉得身后有一道目光传来,转头回望,与未安双目相对。他勒马慢行几步,待未安行至身边,问道:“未佥事可是有事?”

    未安没想到朱能感知这般敏锐。自己只是稍微注视了一会儿便被他察觉到了。心念一转,开口道:“回大将军,下官初次行军,方觉行军不易。见大将军治军,觉得有些好奇?”

    朱能笑了笑开口道:“《孙子兵法》有云: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未安也曾读过孙子兵法,自然知道朱能的意思是说要用“文”的手段即用政治道义教导士卒,用“武”的方法即用军纪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平素能教导士卒,士卒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不认真贯彻命令,教导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命令平素能得以认真贯彻执行,是由于将帅与士卒相互取得信任的缘故。

    《孙子兵法》为将者多有拜读,不过知易行难。未安见大军行令禁止,心里对朱能十分敬佩,芥蒂稍减。心中暗道:朱能也不过是为其主而已,要怪只怪我当初用人不当,以至于一败涂地。想到这,未安拱手作揖道:“多谢大将军教导。”

    朱能望着未安,含笑点头。

    这时,有伺候骑马飞奔而来,勒马而停高声道:“报,大将军,黄中将军率将士已至长沙府,现已在长沙府城外安营。”

    朱能闻言点头,冲身边传令兵道:“传令下去,加紧行军,待汇合黄中将军余军再整合休息。”

    “是。”传令兵随即骑马跑去传令。

    军令如山,大军速度又加快了一些,未至午时便已行至长沙府城外。

    未安端坐于马背上望去,只见长沙府城外,众多营帐林立。

    朱能下令道:“传令三军,安营扎寨。”

    众将士依令而动,近十万大军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可见朱能治军极严。

    未安端坐于马背上只见不远处营帐中走出一位双鬓微白的老将,朝众人走来。

    朱能见此。翻身下马,军中众多将领均纷纷下马。

    老将行至朱能身前拱手道:“末将黄中参见大将军。”

    朱能抱拳回礼道:“黄将军无须多礼,此行护送安南王子让黄将军受苦了。”

    黄中虎目微红,含泪道:“末将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可惜我那些老下属命丧恶贼之手。”

    朱能出言安慰道:“圣上知你心意,所以此次出征安南特收拢你手下士兵,一同前往,以报敌袭之仇。”

    黄中闻言双膝跪地,扣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