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天剑问情 >

第90部分

天剑问情-第90部分

小说: 天剑问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督造目光聚集在胡元澄脸上。见他脸带泪痕,回道:“由于时间仓促,即便集全军之力,也只造出铳箭五百余支。”

    “五百余支虽然不多,却也可以。若是用得好。可收奇效。近日,要抓紧训练铳箭手,大明军队已攻陷北江城,只怕不日便来攻打升龙。”

    “是,左相国,那下官这便退下了。”李督造语罢,拔腿欲走。

    “等等。”胡元澄叫你李督造,吩咐道:“将铳箭图纸、火药配比之法派人送至都城,交予太上皇。另外请影子过来。”

    “是。”李督造领命退下。

    不消片刻,影子步入集贤殿中,抱拳道:“左相国。”

    胡元澄面露悲色道:“影子,今日敌军已经攻陷北江城。”

    “我已得知此事,需我何时动身?”

    “刚刚李督造前来禀报我军已造出铳箭五百余支。北江城距升龙城有八十余里,敌军若是大军来袭需得安营扎寨。我想待敌军安营之时,派遣五百铳箭手夜袭敌军。敌军必然慌乱,那时,便是影子你大显神威之刻。”胡元澄面露微笑道。

    “此计甚妙!待到那时,我必手刃敌军主帅!”影子语罢,妖异的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第一百四十一章调兵遣将() 
三日之后,大明远征军休整完毕,留下些许将士们镇守北江城。三十余万大军开拔,攻向升龙城。

    由于升龙城距离北江城有八十里之远,即便大军全速行军也需两日。不过若是全速行军,众将士过于疲惫,升龙城可能会派兵趁虚而攻。因此,张辅并未让大军全速而行,日行不过三十余里。

    入夜时分,张辅召集众将领在帅帐议事。

    张辅目光扫过帐内众将领,开口问道:“今日大军行军三十余里,众将可发现任何异动?”

    沐晟率先开回道:“回大将军,大军后方尚未发现任何异动。”

    张辅点了点头。

    李彬紧随其后开口道:“大军左方未发现敌军。”

    陈旭接着开口道:“大军右方也并未发现敌军踪迹。”

    张辅眉头轻皱,沉吟道:“不知道这升龙城主将胡元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攻打北江城时他按兵不动。大军行军时仍是按兵不动。难道他只想固守升龙城?”

    沐晟面露忧色,轻声道:“只怕并非如此?虽说升龙城乃陈朝旧都,城固兵多,但必然挡不住我大明三十余万大军。他应该深明其中的道理,固守升龙城必然保不住升龙城。”

    “难道有援军应援升龙城?”李彬沉吟问道。

    “大虞地小人少。胡季犛又不得人心,以至于将少兵稀,即便是有援军也不会太多。胡元澄指望援军也守不住升龙城。”张辅沉声道。

    陈旭右手轻轻敲击桌面,感叹道:“不知这胡元澄有何打算啊!不过,只怕此人没那么简单。”

    “嗯。我料想也是如此。”张辅面露严肃之色,“众将领传令下去,大军加强戒备。广派斥候,再派军中懂得地听之术的士兵轮流听之,以防敌军派象军来袭。另外,天干物燥,让士兵们小心敌人以火趁夜袭营。”

    “是,大将军。”众将士领命道。

    未安上前一步,提议道:“大将军,不如将我的军帐设立于帅帐之侧,以防敌军派刺客趁夜行刺。”

    沐晟赞道:“未将军此议甚好,敌军按兵不动,恐怕是有所图谋。上次的黑衣人有夜潜大营之能,若是有未将军护卫大将军,可保大将军无忧。”

    张辅闻言,点了点头,道:“那好,众将早些歇息,养精蓄锐以待攻城之战。”

    “是。”众将领命退下,各行其职,大军处于高度警戒状态。

    此时,升龙城集贤殿里灯火通明。

    胡元澄端坐于主位之上,望向殿内众将,开口道:“据斥候来报,敌军三十余万已从北江城开拔,以日行三十里之速奔升龙城而来,估计最多再过两日便可抵升龙城下。”

    “这么快?”

    “这么多兵马,可如何抵挡?”

    “是啊,升龙城屯兵不过五万,这可如何抵挡?”

    殿中众将议论纷纷,均是面露忧愁之色。

    胡元澄目光扫过殿内众将,见众将均是面露忧愁之色,仅有一人面如平湖。他将目光聚集在那人身上,问道:“王将军,你有何见解?”

    殿内众将闻言纷纷将目光转向王将军。

    王将军霍然起身拱手道:“回左相国,下官认为升龙城虽是旧朝都城,城高池深,但敌军骁勇善战,兵多将广,固守升龙城只怕坚守不住。”

    胡元澄目光一亮。追问道:“那王将军以为如何?”

    “下官以为应该主动出击,奇袭敌军,乱其阵脚。”

    一位胡子发白的老将起身道:“怎可如此?城外乃两河平原地区,无险可守,敌军骑兵众多,我军若贸然攻之只怕损失惨重,怎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王将军面不改色,冲白胡子老将道:“陈老将军,虽说城外乃平原地区,可一样有利有弊。于敌军有利,于我军也有利。”

    胡元澄望向王将军,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将军一双铜铃大眼扫过殿内众人,朗声道:“诸位皆知我军之利在于象军之威,敌军行至阵前必然需安营扎寨。若是我军以象军冲击敌军营寨必可收奇效!”

    “话虽如此,可敌军有火铳可破象军。”陈老将军反驳道。

    “近日,我军大造铳箭,可射三百步之远。其射程远于敌军火铳,可以铳箭破敌军火铳阵,派象军冲撞敌军大营。以象军吸引其主力,再派一队人马潜至敌军后方。以铳箭烧其粮草,乱其阵脚,如此以来,方可解升龙城之危。”

    胡元澄听闻王将军一番话,高兴喝道:“好!若能断其粮草。乱其军心,那么还有些许取胜之机。如若固守升龙城,只怕破城只是早晚之事。我认为王将军此计可行,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众将交头接耳,议论一番过后。纷纷点头赞同。

    见此,胡元澄下令道:“王将军。”

    “下官在。”

    “我命你携三百铳箭手潜入敌军后方,烧其粮草。你可有信心?”

    王将军抱拳道:“下官必不辱使命!”

    胡元澄目光灼灼盯着王将军,正色道:“敌军大营共有三十余万人,你领三百铳箭手深入敌后实乃万分危险。即便是功成。可能也无法安然而退。”说到这,顿了顿,加重语气道:“王将军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王将军目光坚定看向胡元澄,朗声道:“大丈夫死则死矣,何惧之有!”

    胡元澄双目微红。看向王将军,长揖到地,道:“元澄拜谢王将军为大虞出战!”

    王将军三步并作两步急忙窜至胡元澄身前,搀扶起他,道:“左相国行此大礼。下官怎么担待得起?”

    “王将军为大虞不顾性命之忧,我作个揖又算得了什么?”

    “为臣者当为国捐躯!”王将军朗声道,声音响若洪钟,传遍整个大殿。

    殿内众将纷纷站起拱手道:“为臣者当为国捐躯!”

    胡元澄虎目流泪,颤声道:“多谢……多谢诸位将军!”

    陈老将军朗声道:“左相国一心为国。上天必然庇佑大虞度过这场劫难。”

    “但愿如此吧。”胡元澄轻声道,随后看向陈老将军,下令道:“明晚敌军应在距升龙城二十里外安营,如此距离,正是进可攻退可守。陈老将军。你率象军二百佯攻敌军大营,敌军火炮那等辎重之物必位于大营后方。是故,只需以铳箭击溃敌军火铳阵即可。必要之时可以舍弃数头大象,以乱敌军。”

    “末将领命。”

    胡元澄看向王将军,下令道:“王将军趁机奇袭敌军大营后方。铳箭淋上火油,若能引爆敌军火炮所用火药,必然造成敌军大乱。那么升龙城便可以守住了,甚至连大虞都可以保住了。”

    “末将领命。”

    胡元澄再度开口道:“其余众将准备随时迎敌。”

    “是,左相国。”众将应道。

    待众将退下,胡元澄喝退集贤殿中侍卫,一袭黑衣的影子现身集贤殿中。

    胡元澄见影子到来,面带笑容,道:“一切已安排妥当,明晚此时。象军和铳箭手前后奇袭敌军大营,以造成混乱之象。那时,便是影子你大展神威之机。”

    影子妖异的脸上呈现一抹笑容,阴冷道:“明晚必让大明主帅命丧升龙城外,还有那个武林高手。”

    “若能刺杀主帅便好。敌军那个武林高手我听传闻说武功颇高,影子要以自身安危为重,毕竟身在敌军大营之中。”胡元澄叮嘱道。

    “左相国放心,若我有心刺杀,天下几乎无人能挡!”

    胡元澄认真道:“影子的刺杀之术。我自是知道,只是敌军众多,须得留心。”

    影子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殿外。

    翌日卯时,胡元澄于集贤殿设宴。殿内端坐着三百名士兵,王将军坐于士兵前方。

    胡元澄目光扫过殿内的三百名士兵,见众人面露坚毅之色,动容道:“诸位勇士,今晚你们将奇袭敌军大营为升龙城换取一丝喘息之机。但敌军有三十余万之众,或许你们大部分人会战死沙场,我在此谢过诸位为大虞英勇作战,不惧生死!”语罢,长揖到地。

    王将军霍然起身,还礼道:“为臣者当为国捐躯!”

    身后三百名士兵跟着起身,齐声道:“为臣者当为国捐躯!”

    胡元澄泪流满面,端起桌上的茶杯道:“我以茶代酒,敬诸位勇士一杯,愿诸位勇士可安然归来!”

    王将军和三百名士兵端起桌上的茶杯,众人一饮而尽。

    酒宴过后。待天色转暗,胡元澄一路相送,将王将军和三百名铳箭手送至升龙城南城门。

    王将军翻身上马,领着三百名铳箭手趁着夜色奔出南城门,一路向南而去。

    胡元澄眼望众人背影。喃喃开口道:“希望诸位可奇袭成功安然身退。”

    直至众人消失在视野中,胡元澄才转身回到集贤殿。

    王将军领着三百名铳箭手一路南行,绕了很大一个圈子兜回向北,潜入距攻打升龙城必经之路二十里外的密林之中。

    升龙城集贤殿内,一位斥候飞奔而入,单膝跪地高声道:“启禀左相国,敌军已在距升龙城二十里外之地安营。”

    胡元澄点了点头,看向陈老将军,拱手道:“愿陈老将军旗开得胜!”

    “老夫必当尽力而为,以性命捍卫大虞!”陈老将军高声回道。

    胡元澄一路相送至城门前,二百名象兵早已整装待发。

    陈老将军冲候命的二百名象兵道:“以棉絮包裹象蹄,准备夜袭敌军大营。”

    “是。”二百名象兵包裹完象蹄,带上铳箭随陈老将军出城而去。

    二十里外的密林中,一名士兵行至王将军身前,低声道:“王将军,此刻距我们离城已有两个时辰。”

    王将军点了点头,下令道:“估计陈老将军已经领着象军出发了,传令下去,让大家包裹住马蹄。待一炷香之后,大家动身奇袭敌军大营。”

    随着王将军一声令下,三百名铳箭手纷纷包裹住马蹄。

    升龙城之中,一袭黑衣的影子也离城而去。

第一百四十二章夜袭大营() 
升龙城外,十里之远,数名大明斥候注视着升龙城的一举一动。有的身着黑衣伏地,与大地融为一体。有的爬上树梢,借着树冠遮掩身形。

    陈老将军领着二百名象军一路急行,借着浓浓夜色遮掩身形,又以棉絮包裹住象蹄。以至于大明登高而眺的斥候并未察觉到象军奔大营而来,擅长地听之术的斥候也并未听到异响。

    直到象军来到距离斥候们不足一里远,登高远眺的斥候才发现前方出现数头庞然大物,定睛一看,正是象军。急忙伸手入怀,摸出响箭,向空中射出。

    响箭在空中绽放开来,在黑夜之中显得格外耀眼,数十里可见。

    陈老将军见响箭在空中绽放。知道己方已经暴露,高声道:“加速行军,冲向敌军大营。”

    二百名象军得令后驾驭大象,大象狂奔向大营。

    伏地的斥候们见一群大象奔来,急忙施展轻功。奔向大营。

    象兵见到有大明斥候现身黑夜之中,急忙摸出腰间铳箭,点火射向逃跑的斥候。

    一名斥候正施展轻功狂奔,只听见身后传来数声轻响。不知何声,回头一看。借着稀稀月光看见一点寒星奔自己而来。尚未来得及躲闪,便被铳箭穿胸而过。铳箭带起一溜血光,大明斥候心中带着不解倒地而死。

    短短一瞬间,数名大明斥候没有一名逃脱,均被象军以铳箭射杀,甚至临死之前都不知道象军手中何物。

    远在十里之外,远征军大营中,一名塔楼上的士兵见到远方空中响箭绽放,急忙吹起号角。

    深夜万籁俱静,号角声远传整个大营。

    尚在熟睡中的众将士听闻号角声响起,急忙披上甲胄走出军营。

    帅帐之中,刚刚入睡的张辅闻声而起。

    不消片刻,未安奔入帅帐之中,紧接着,数位将领相继奔入。

    一名总旗匆忙跑进帅帐,单膝跪地道:“启禀大将军,刚刚发现十里外有我军斥候响箭绽放。”

    张辅面沉如水,下令道:“怕是敌军趁夜来袭,众将各行其职。如有斥候归来,让其速速来帅帐复命。”

    “是,大将军。”众将应道,纷纷走出帅帐。

    张辅不知敌军有什么计谋,是故坐镇帅帐中,待众将禀报以从容处理。

    未安担心刺客来袭,也留在了帅帐之中。

    张辅看向未安,开口道:“未将军,你且以地听之术看看能否听到些许动静。”

    “是,大将军。”未安得令伏地,将耳朵贴在地上。运转“十三经”,真气流转至双耳,方圆十余里之音尽入耳中。

    片刻之后,未安起身,冲张辅摇头道:“回大将军,并未听到任何响动。”

    听闻此言,张辅眉头紧锁,轻声道:“莫非是敌军以棉絮、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