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天剑问情 >

第96部分

天剑问情-第96部分

小说: 天剑问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汉苍急忙起身。整了整龙袍,对小太监道:“领路。”

    “是,圣上。”

    虽说大虞帝国皇帝是胡汉苍,可是人人都知道胡季犛才是真正主事之人。

    此时,胡汉苍听闻胡季犛召见急忙随小太监一路穿庭过院,奔向太皇殿。

    太皇殿乃是太上皇胡季犛的宫殿,奢华无比。

    片刻之后,胡汉苍来到太皇殿外。拾阶而上,止步于殿门前,高声道:“儿皇叩见父皇。”

    “进来吧。”一声苍老的声音从殿内传出。

    胡汉苍闻声推开殿门,迈步走入殿中。只见胡季犛端坐于正位之上,殿中还站立一人,此人高大魁梧,身穿甲胄,一看便是一员猛将。

    身穿甲胄之人听到开门声。转过身去,看见胡汉苍身着龙袍走入殿中,急忙跪地见礼道:“下官跪见圣上。”

    胡汉苍打量一番,回道:“平身。”

    “谢圣上。”

    胡汉苍冲胡季犛拱手行礼道:“父皇。”

    胡季犛挥了挥手道:“过来坐。”

    “谢父皇。”胡汉苍几步来到胡季犛身边坐下。

    胡季犛一指殿中站立之人,道:“此人乃是你兄长的贴身侍卫。他奉你兄长之命前来送一封密信。”

    “哦?不知是何密信?”胡汉苍问道。

    胡季犛一指桌上的密信道:“你且看看。”

    胡汉苍上前一步,拿起桌上的密信。

    片刻之后,胡汉苍脸上呈现一抹喜色。

    胡季犛问道:“汉苍,你觉得如何?”

    胡汉苍满脸笑容,回道:“父皇,儿皇觉得此计可行。今日,儿皇还为大虞忧心,没想到兄长竟然找到了破解之法。”

第一百五十章陈兵黄江() 
胡季犛微微一笑,开口道:“你的兄长乃是大才,当年他言明愿为大虞江山出力辅佐于你,因为,我才将皇位传于你。”

    虽然胡汉苍不愿意承认,但是胡元澄的才智确实在他之上,单从胡元澄改良大明火铳而制的铳箭便可知一二。他唯唯诺诺道:“兄长才智远胜于儿皇。”

    胡季犛沉吟道:“大明集结三十万大军来攻,升龙城城高池深尚且抵挡不住,清化城更抵挡不住,如今只有按照元澄之计方可有一战之力。”

    胡汉苍点了点头,问道:“父皇何时动身?”

    “明日动身,你且依计传令下去。”

    “是。儿皇这便命人传令。”胡汉苍语罢,退出太皇殿。

    胡季犛看向殿中的贴身侍卫,吩咐道:“你一路奔波颇为劳累也下去歇息吧,明日动身。”

    “是。太上皇。”贴身侍卫领命退下。

    待贴身侍卫退下,太皇殿中除了胡季犛似乎没有别人。胡季犛依靠在椅子上,开口道:“你过来坐。”

    一个黑影从太皇殿的一处阴影中现身,慢慢走到殿中。在胡季犛身旁落座。

    胡季犛目光转向来人,只见他妖异的脸上仍有些苍白,关切问道:“影子伤势可痊愈?”

    影子抱拳道:“回太上皇,相差无几,再过几日便无大碍。”

    “哎!”胡季犛长叹一口气道:“如今大虞风雨飘摇,害得你四处奔波,险些命丧大军之中,让我心中很是愧疚。”

    “太上皇何出此言?我这条命都是太上皇救的,能有今日全凭太上皇栽培,为大虞涉险乃是理所应当。”影子斩钉截铁地说。

    “话虽如此,可是……”胡季犛欲言又止,话锋一转,问道:“若我没有记错,你已过而立之年了吧?”

    “正是,今年三十有一。”

    胡季犛目露慈祥之色,道:“你虽是我收养的孩童,我却视你为己出。待大虞危机解除,你便成家吧,不必暗中做事了。”

    听闻此言,影子双目微红,霍然起身,单膝跪地道:“我乃大虞之刀,愿为大虞出生入死。”

    胡季犛赶忙上前一步,搀扶起影子,一双老手拍了拍他的手,道:“但愿大虞能够度过此次危机,你便不用再行暗杀之事了。此后,可以娶妻生子,入朝为官。心中可有倾慕的姑娘?”

    这一番话让影子眼前浮现出一个曼妙的身影,妖异的脸上呈现一抹微红,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胡季犛面露微笑:“如此便好。”

    影子颇感害羞。急忙岔开话题,问道:“太上皇,需要我何时动身?”

    “随我们一起动身便可,不必再行刺杀之事。待两军交战之时,你藏身于军中,化身兵卒,若能趁机诛杀敌军将领,大虞便有获胜之机。”

    影子抱拳道:“定不负太上皇所托。”

    胡季犛拍了拍影子的肩膀,道:“先下去休养吧,待伤势痊愈,我们携手再为大虞并肩作战!”

    “是,太上皇。”影子语罢,走向阴影,消失在太皇殿中。

    翌日,大虞皇帝胡汉苍抱病,朝会皆停。

    一时间。大臣们议论纷纷,清化城内人心惶惶。

    数百里外,张辅听闻此消息召集众将到帅帐议事。

    帅帐之中,张辅看向众人。问道:“如今胡汉苍称病停了朝会,诸位有什么看法?”

    沐晟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我看此事可能只是个幌子,听闻胡汉苍自幼习武。体魄健壮,怎么会无缘无故抱病?”

    李彬点了点,说道:“我也赞同沐将军之见,虽说胡汉苍并非大虞主事之人。但也是名义上的国君。大虞正值风雨飘摇之际,怎么会突然停了朝会?”

    “就是不知敌军何有打算?”陈旭出言道。

    沐晟想了想,说道:“据斥候来报,胡季犛长子胡元澄自升龙城出逃之后。一路收拢将士逃往南方,却不是奔着清化城而去。莫非此人有据地称王之心?”

    张辅面露严峻之色,道:“胡元澄这人才智颇高,不能放任他逃跑。若不能一举将其剿灭。只怕日后又是一个大虞帝国。”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

    张辅目光转向沐晟,下令道:“沐将军,你领将士十万追击胡元澄,若是能生擒那是最好不过。此人于火器一道颇有建树,可为大明所用。”

    “末将领命。”

    张辅目光转向李彬,下令道:“李将军,你辅佐沐将军一同前往。”

    “末将领命。”

    张辅又看向未安。下令道:“未将军,你也同沐将军一同前往。”

    未安拱手道:“末将领命。”

    沐晟面露紧张之色,提议道:“大将军,敌军派刺客屡次来袭。不如让未将军随大军一起攻城掠地,也可护大将军安危。”

    张辅摆了摆手,道:“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敌军已经两次派刺客刺杀于我,且第二次敌军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不会再派刺客前来。况且我会加强帅帐周边守卫。不会让刺客得逞的。”

    听到张辅这么说,沐晟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点了点头。

    翌日,安南远征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沐晟率领。阵中有李彬、未安等大将共计十万人追向胡元澄。而另一路由张辅率领,阵中有陈旭、黄中等大将共计二十万攻向清化城。

    远在清化城,胡季犛和胡汉苍乔装打扮趁夜潜出清化城,同行者还有影子及一众侍卫。

    众人出了清化城之后。直奔朱江而去。

    柱香之后,众人行近朱江,远远望见数十艘大船停泊于江边。

    行至朱江岸边,数位将领迎面而来。跪倒在地,高呼道:“参见太上皇、皇上。”

    胡季犛开口道:“诸将平身,不必多礼。”

    “谢太上皇。”数位将领语罢纷纷起身。

    胡汉苍看向为首一人道:“马将军此行可曾惊动清化城众人?”

    马将军拱手回道:“回皇上,下官趁夜而出,不曾惊动,此行应该无人知晓。”

    胡汉苍目露赞赏之色,道:“不错,此次有兵将多少?”

    马将军介绍道:“此次共调遣升龙船七十艘,兵将三万。”

    胡季犛微微点头道:“好,我们便依计而行,登船。”

    众人登上升龙船,只见船共分四层。以生牛皮为护,树两桅,主桅高三丈,副桅高两丈。船长约有十余丈。船头刻有龙头,船尾雕有龙尾。船面设楼高如城,旁有护板,楼上有箭孔。

    马将军见众人大多初次登船,介绍道:“升龙船乃仿照大明福船所造,长约十八丈,吃水十尺深,可载六百人。顺可借风,逆可用桨。不惧风浪,可于黄江来去自由。”

    “如此甚好,只要敌军追来,便让他们有去无回。”胡季犛冷笑道。

    胡元澄一路逃亡,已收拢了近万名将士。行至黄江时,他一声令下,众人于黄江岸边安营扎寨。

    这时,一名斥候奔进帅帐,单膝跪地道:“报,左相国,前方斥候传来消息。敌军兵分两路,一路约二十万大军直奔都城清化,一路约十万大军追击我军而来。”

    胡元澄点了点头,道:“嗯,我知道了,有消息再来禀报。”

    “是。”斥候领命退下。

    胡元澄嘴角露出一抹微笑,低声道:“鱼儿果然上钩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黄江大战() 
沐晟率领十万军队追击胡元澄,大军以骑兵为主,又少有辎重之物,故而,行军速度颇快。

    三日之后,十万大军已行至木凡江。

    时至黄昏,大军安营扎寨,生火造饭。

    夜幕降临之时,一名斥候奔入帅帐,单膝跪地,高声道:“报,沐将军,据前方斥候传来消息,敌军已在百里外黄江岸边安营。”

    “哦?在黄江岸边安营?”沐晟低声自语,随后吩咐道:“继续刺探敌情。”

    “是。”斥候领命退下。

    沐晟冲账门口侍卫道:“传令下去。让众将来帅帐议事。”

    “是。”两名侍卫闻令奔走而去。

    片刻之后,众将来到帅帐之中。

    沐晟端坐于主位上,将斥候所报一事叙述了一遍,问道:“诸位将领,你们可猜到这胡元澄此举何意?”

    李彬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胡元澄此举有违兵法,黄江无险可守,他于此处安营扎寨难道等我军去攻?这显然不合情理。”

    帅帐内众将闻言纷纷点头,皆赞同李彬所言。

    一名老将开口道:“我军以骑兵为主,敌军应该也有所知。若是想引水而攻无异于痴人说梦。老夫不知胡元澄此举何意。”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难道说胡元澄此举正是应了这句话?”一位豹头将军道。

    沐晟闻言摇了摇头,沉吟道:“我看并非这么简单。”目光转向未安,见他若有所思,问道:“未将军以为呢?”

    未安见众人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开口道:“我也看不透胡元澄此举何意,不过正如沐将军所言,我觉得此人并非那么简单。兵法一道,我知之甚少,不敢妄言。”他想了想,继续说:“不过,武学一道招式多如繁星,有些招式千变万化。我也曾遇到让人猜不透的招式,那时,我便以不变应万变,见招拆招。”

    “好一个以不变应万变!”沐晟笑着赞道,“我已派斥候刺探敌情,明日大军仍在常速前行。若是敌军有异动,我们再做反应。”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

    夜阑更深,寂静无声。

    百里之外,黄江岸边。胡元澄临江仰望夜空,黑夜中月暗星沉,不甚明亮。心中暗道:莫非这天象预示着大虞难有转机?哎,如今只能尽力而为。心念于此,他转过身去,望向身后数百名士兵,缓缓开口道:“诸位勇士,你们都是大虞帝国的忠义之士。不过,此次出征乃是百死一生,你们若有想退出者现可以退出,我概不追究。”

    话音落地,胡元澄看向身前众人,数百名士兵面露坚毅之色,没有一人退出。

    胡元澄双目微红,躬身拜谢道:“元澄在此拜谢诸位,若大虞得以保全,必不忘诸位高义!”

    “愿为大虞出生入死!”数百人低声齐道。

    胡元澄点了点,有些不忍道:“愿诸位活得性命。”

    “多谢左相国。”数百人齐声道。

    胡元澄对领头的一名将领点了点头。

    将领会意,高声道:“兄弟们,我们走!”

    随着一声令下。众人身影消失在黑夜之中。

    胡元澄望着茫茫夜空,低声祈祷:“但愿此计可以奏效,如此的话,大虞便可度过危机。”

    几百名士兵沿江一路奔行,半个时辰之后,来到距离营寨十里之外一个山坳处。

    领头一位将领道:“遮住口鼻,捞出尖木。”

    士兵们纷纷用纱巾蒙住口鼻,行至山坳里的一个大坑前。

    一些士兵点燃火把照明,只见大坑里布满了各种动物的尸体,且腐烂多日,蝇蛆繁多,奇臭无比。不少士兵忍不住呕吐起来,个别士兵甚至吐出了胆汁。

    将领强压下心头的不适之感,下令道:“快快捞出尖木。”

    士兵们强忍住不适,在火把的照明下找到坑边的一些绳索。士兵们拉动绳索将坑中一根根尖木拉了出来,随后将尖木装入大车之中。

    两个时辰之后,士兵们将数百根尖木沿着河两岸埋下,以草及细尘覆其上,制成陷马坑。

    待做完这一切,一位年轻的士兵问向将领:“李将军。现在我们前往何处?”

    李将军面露坚毅之色,朗声道:“远离大营,寻一处无人的小村庄,若挺过了瘟疫,大家便可活命!”

    “若是……若是挺不过呢?”年轻的士兵追问道。

    李将军转头望向年轻的士兵。只见他面相十分稚嫩,看样子不过二九年华。心中一痛,心想:若非有战事,他恐怕已娶妻生子了吧?不过国难当头,容不得他这么做。想到这。狠了狠心道:“若是挺不过,十八年后又是大虞的忠诚良将!”

    听闻此言,士兵们均没有说话,他们先前便知道此行危险至极,甚至于百不活一。不过。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

    李将军远眺营寨,眼中流露出一抹眷恋之色,似乎想将营寨印在脑海之中。

    过了片刻,李将军收回目光,下令道:“兄弟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