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轩辕圣灵石 >

第196部分

轩辕圣灵石-第196部分

小说: 轩辕圣灵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天色渐暗,两人便找了一家客栈投宿。

    客栈在街区中心,不远处还有个偌大的广场,许多孩童还在那追逐打闹,一伙衙役大概二十个人左右行色匆匆地正从西北街快步走入了广场。

    李天启和周若琳点了两碗番茄牛肉油泼面,和一些凉拌菜,正在慢嚼细咽地品尝着美食。他俩吃了一半,还未够味,正想再来些什么菜的时候,那伙衙役一窝蜂地从门外闯了进来,那店小二赶紧迎上前去,点头哈腰,陪笑连声问话,想了解众官差为何会突然来此。

    然而为首的是个五大三粗的捕快,他面色黝黑,眉毛浓黑,看起来甚是威严,此人一把推开店小二,扫视着食客们,突然眼光停在了李天启和周若琳的身上。

    那捕快身边的一个衙役赶紧摊开了手中的画像,众人齐道:“是他俩。”

    那捕快一挥手,那些衙役一拥而上将李天启和周若琳围得水泄不通。

    周若琳冷冷一笑并不言语,她那捏着拳头的手被李天启了。

    李天启抬眼瞧着这伙如狼似虎的衙役道:“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一衙役冷冷道:“少废话!跟我们走一趟,去了你们就知道了。”

    “快走!”

    “正是饭点,还让老子出来办差,你们真是不知好歹。”

    衙役七嘴八舌的声音。

    李天启说道:“就算我们犯了法,也应该知道吧?难不成你们乱抓人,怕被人张扬出去不成?”

    “张扬?”那捕快哈哈大笑,声若洪钟,“谁敢阻差办公?形同罪犯!”

    一旁的其他食客赶紧纷纷扔下饭钱,夺门而出,有些一时腿软,更是跌跌撞撞,店内又跑出个小二,与先前那小二一起紧张且地收拾起那些饭钱,还不忘警惕地留意着这里的变化。

    “好威武啊。看来我们要走一趟了?”李天启冷冷道。他本愿意配合,奈何这些人却趾高气扬,无凭无据居然就上前要捉拿他俩,而且还不说明理由。这一来他却不愿意了。

    那捕快毕竟在官场混了多年,一听到李天启的声音便大喝道:“众弟兄注意些,莫要被人撂倒了。”

    他此话一出,那伙衙役均后退三尺,同时抽出了佩刀。

    周若琳笑靥如花,缓缓站了起来面对着那些明晃晃的刀锋说道:“姑娘一向看不惯你们这些大唐的走狗!既然不知好歹,那……”忽然欺身而出,伸手一圈,那伙衙役手里的佩刀居然全都被她收成了一堆,扔落在地上。

    那伙衙役还未反应过来,“噼噼啪啪”一阵爆响,每人的脸颊上都被左右开弓甩了记耳光。那捕快瞪眼一看,却又看到那姑娘又缓缓坐下了,看上去并不像她出手的样子。

    那伙衙役虽然脸上火辣,但也没有了方才那种嚣张,反倒老实了,不时望向捕快,似乎要听他的指示。

    那捕快傻眼了,完全没有了方才那股傲慢,他微微对着那伙人摇摇头,然后咽了一下口水,有些紧张地对着李天启和周若琳说道:“二位,实在是兹事体大,因此才寻到此处,还请二位随我们前去,我们也好向上面交差啊。”

    “现在懂得求人了?”周若琳冷冷道。

    “得饶人处且饶人,他们也不过是跑腿的。”李天启对着周若琳说完,转过头来对着那捕快道:“我们去一趟也并非不可,但总要有个说法吧?你说兹事体大只是个说辞而已,我们怎么知道你们会不会设下什么圈套?屈打成招?”他不由想起了当年在谷阳县,就因为守城卫兵怀疑他暗中架走了郡主,便将他关在牢狱之中,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虽然官府办案,民众也必须佩服,但总要有个合理的说法才行,不能让人无缘无故被抓去审问。

    那捕快犹豫了一会,便说道:“那假若说出来,你们可会去?”他言下之意,当然是怕万一说出来,他俩不去那他不就白搭了吗?而且还当众说出了这有些挂不住脸面的事情。

    李天启瞧了一眼周若琳便对着那捕快说道:“只要与我们确实有关,那自然会陪官爷们去。”

    周若琳笑道:“我们只是傍晚时分才入得这益州城,连半个人都不认识,却又怎么会犯事。”

    那捕快对着那两个已收好银钱,还躲在幕帘后悄悄偷看的店小二喝道:“还不快滚!”

    那两店小二吓得腿软,连滚带爬地往后方去了。

    那捕快示意同伙把守住要道,确认没有其他人后才缓缓对着李天启和周若琳轻声说道:“官印。”

    周若琳冷笑道:“官印?你们的刺史大人、别驾、长史还是司马的官印不见了还是怎的?难道是我们偷去了吗?”

    李天启也觉得有些好笑,他与周若琳只是普通旅客打扮,既无携带刀剑也无携带巨量金银,他也想不明白为何这伙官差会有他俩的画像,而且还一路寻人问路前来捉拿他们,居然是什么官印?

    那捕快瞧了其他衙役一眼,那伙人赶紧转过头去,留意自己负责警觉的方向,不敢再回头。那捕快再次轻声说道:“不是官印,是官银。”

    此时两人都听清楚了,居然是官银,但官银又与他俩有什么关系呢?

    李天启正欲说话,却看到周若琳的双目有些闪烁,好像正在想着什么。他用手肘碰了一下她,问道:“在想什么呢?”

    周若琳连连摇头道:“没有什么。”

    那捕快说道:“既然二位已知道事情的缘由,那可否陪我们走一趟见见刺史大人,只要确实没什么事,鄙某一定在此设宴款待二位,赔礼道歉,如何?”

    李天启缓缓站了起来说道:“不需如此,你们早如此说不就没事了吗,我们也不知道官银与己有何联系,只不过也已吃饱,就陪你们走一趟也并非不能。”

    那捕快闻言大喜,赶紧走到门外将手往外一伸道:“那鄙某就有劳二位了。”

    “走吧。我们就去看看如何?”李天启对着周若琳轻轻一笑。

    周若琳暗中叹了口气也跟着站了起来,“走吧。不过我没带钱,你可要付这里的饭钱啊。”她双指在桌面上点了几下。

    李天启会意,在桌面上留下了一颗碎银。

    那捕快看到了这点,眼神微微一变,又见到二人迎面走来,迈出了店门口,他便跟在后面,而那一众衙役也如释重负,纷纷拣起了佩刀,插回刀鞘后快步跟在其后。

    一路上众人都没有说话,不过周若琳倒悄悄跟李天启传递了一句话,她居然看过有“益州府制”四个字的银锭。这倒让李天启有些奇怪,他与周若琳相处的时间里,每次吃饭住宿都是自己掏钱,她从未掏出一文,倒是今日傍晚时分,看那老妇人和那小男孩可怜,她一下就给出了二十两的银锭,着实让自己又对她有一种重新认识的感觉。她又怎么会看到过有“益州府制”字样的银锭呢?听起来像是官银。至少自己从未发觉银锭上面还印刻着官府名称。

    忽然灵光一闪,难道是因为她给出的那颗银锭就是……想到这里,李天启不禁又向走在一旁的周若琳看去,正巧也再次与她的目光相接,她微微向李天启点了点头。看来她也知道李天启正在想什么。

    “你是不是在那林子中拣的?”李天启再次想到树林里那些马匹跌落的银两,当时只有周若琳在场,难道是她翻动的东西吗?最后却没有向自己承认?

    周若琳默默地点点头。

    此时在李天启的脑海里已有了清晰的事情概括。

    那这些官差又是如何得知的呢?难不成那伙人的确没有被杀,反而先他们一步进到了益州城报官?

第二百八十九章 询问详情() 
刺史大人一脸威严正襟危坐,由于等了许久有些困倦,正准备起身活动活动时忽然听到脚步声,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衙役跑上前来报告说嫌犯已带到,他便赶紧坐下来。

    李天启和周若琳方跨入公堂,便看到跪在地上的老妇人和那小男孩,那小男孩全身伤口已敷上膏药,可此时也是跟着老妇跪在地上。

    他现在已明白为何那些衙役会有他俩的画像了,想必是周若琳给那老妇人的银锭就是那所谓的官银,而她在不知道个中情况下而给了那老妇人,那老妇人便带那小男孩去找郎中看病,一定是付款是被那郎中发现了端倪,也就马上报官才引起了这段纠纷。

    可他本想如实说出林子所见的,但看到这刺史身居要职,看到遍体鳞伤的小童也没有看座,反而让他也跪在一旁,心里便觉有气。

    周若琳也是面色铁青,想必也是与李天启是同一个想法。

    那伙衙役在两人走进公堂后,便换上了甲杖,分列两旁,而那捕快则向前拱手后站在了一旁。

    那刺史骤一看到那李天启和周若琳,一个俊朗一个绝色,端是郎才女貌,与众不同,而且身穿绫罗也不像飞檐走壁的飞贼,不过他还是决定来个下马威。

    “啪!”那刺史一拍惊堂木便道:“大胆!见本官还不下跪,太不像话了!来人!”

    “大人!”那捕快叫了一声,便赶紧上前,对着那刺史耳语了一般。

    那刺史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算了,算了。”

    那捕快便再次退在一旁。

    想必是那捕快说了客栈遇到的事情,于是那刺史也就没有再追究这不跪之事,反而大声说道:“堂下之人,可知罪否?”

    李天启朗声道:“小民当然知醉,而且醉得没谱。”

    那刺史双目一蹬,大声说道:“既然已知罪,为何还不快快招供?”

    李天启笑道:“小民只是知道大人醉了,并非说小民有罪。”

    “大胆!”那刺史又一拍惊堂木,正想怒斥李天启,但想到了那捕快所说的话,便又忍住,干咳了两声说道:“本官一向廉洁奉公,此刻也是头脑清晰举止合乎礼制,你这刁民为何诽谤本官喝醉?”

    李天启伸手一指堂前下跪的两人道:“就算是嫌犯,也不用这般对待吧?况且那三岁孩童并不懂事,且周身是伤,你这父母官还说头脑清晰,举止合乎礼制?就算三岁孩童真的犯案,难道也要这样对待吗?”

    “你……你……你……”那刺史气得七窍生烟,却又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他,一时气结。

    周若琳昂首道:“没错。这也不是父母官应该如此处置的。案情未明何苦要为难个小孩子?”

    李天启拱手向天道:“天子尚且礼贤下士,你这区区益州父母官更应以天子为表率,怎敢如此行事?”

    那刺史一听天子两字,全身一抖,他本就察觉到李天启和周若琳气势不凡,此刻听到这青年郎朗说出天子两字也面不改色,一脸正气浩然的样子,心里便打起了嘀咕,难道这两人还与天子有联系不成?不说是一般的草民,就是一些富贵公子和乡绅财主见了本官也会感到胆怯啊,可他俩却有一股怒意隐含其中,是什么原因呢?难不成他们是天子派来,暗中查访官银丢失一案的?想到此处,那刺史顿时感到了坐立不安。

    但不愧是多年经营的地方长官,他旋即指着那捕头怒道:“你这厮干得好事!还不赶紧搀扶他俩起来,后面歇息,好生伺候。”

    “是。”那捕快睁大了狗眼,一脸茫然的样子,但他也是浸在官场多年,什么世面什么风浪没有见过,当下知道了背了黑锅,也只能默默忍住,赶紧招呼几个衙役将那老妇人和那小童扶起来。

    那老妇人由于跪的时间太久,有些恍惚,微微瞧了一眼李天启和周若琳,眼神中露出感谢的样子微微点了一下头,然后就被他们扶回后面歇息去了。

    “散了!”那刺史挥了挥手,那班衙役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怎么一会像是要打雷下雨,转眼却又云消雾散了。

    不过他们都没有说什么,此刻肚子早饿了,赶紧放好物什,散班了。

    那刺史满面堆笑,从座位上下来,拱手道:“二位,二位,二位,对不住,对不住啦。方才只是试一试二位见谅啊。”

    李天启和周若琳也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这益州之长,一会黑脸一会红脸的,真让人有些适应不了,不过他俩都看到此人还是马上改正,而且将那老妇人和小童扶回了后面歇息,便也没有了怒意。

    两人也拱手回礼。

    那刺史见状,心里更是有些忐忑,便伸手往后引,说道:“二位请随本官后院看茶,方才之事请听本官详细说说。”

    李天启本就觉得事情蹊跷,这偶然遇到的事情怎么突然又联系起来,而且还牵扯到了官银,他曾过律法的书籍,这盗取官银可与一般偷窃普通银两的刑法有天壤之别,说重了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因此这并非小案件。

    所以方才看那老妇人和那小童无意之中被牵扯进来,他是一定要想方设法解救他俩脱困的。不过既然他俩现在已另行安置,暂不会受苦了,那接下来的确是应该详细了解案情了,这样才好对事情有个研判。

    “好,那就有劳刺史大人了。”李天启伸手一展道:“请。”既然对方也已如此有礼,他也不能有失礼数。

    那刺史看到李天启也是熟谙朝廷礼数之人,举止之间行云流水并不像临时抱佛脚之人,便更加肯定了心里的揣测。

    益州本就地域广阔,作为一州的父母官,他的庭院住所按体制也是颇大的,里面不仅有亭楼阁宇,也有锦鲤水池花园。

    往后院走了一会,来到了一个安静的楼宇,陪着两人坐下,那刺史便吩咐下人去沏一壶香茗,又准备一些四时瓜果和宵夜上来。

    闲聊了一会,那些一应食品和香茗便一一端了上来。

    那刺史支开了下人,然后关闭房门指着桌上的东西说道:“二位请便。”

    李天启和周若琳齐道:“大人请。”

    三人用了些香茗,那刺史便问道:“二位可是从皇城来?”

    李天启不解其意,待要细思的时候,周若琳便浅浅一笑道:“果然是刺史大人,眼光如炬,慧眼识人呐。”

    其实周若琳的这句话本有暗讽他办案糊涂之意,可那刺史听了却认为那是她对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