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轩辕圣灵石 >

第215部分

轩辕圣灵石-第215部分

小说: 轩辕圣灵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启听出他话里有话,便没再吭声,静听看他会说些什么。

    卫将军说道:“李大人,您既然是代天子说话,那这份量肯定比老夫说出来更有作用,也更有理据。实不相瞒,老夫奉命在此驻守多年,看起来像是保边境安宁,但实质上却并非如此。”

    咦?这是怎么回事?西南大营的驻军不是保证边境的安宁,难道还有其他用意吗?难道是为隐蔽那九头虫的秘密而设?

    李天启的脑海里不禁连闪出几个念头。

    卫将军看到他并没有问是什么原因,心里不禁暗赞不愧是圣上调教之人,于是说道:“至于原因由于圣上给老夫的手谕,在此也不便明说了。现在我们说说此事。”

    李天启已在心里猜得七七八八了,便点头道:“将军请说。”

    卫将军说道:“现在已得到确切的消息是吐番的确已遣人入关了,而且前期已有不少吐番军混入了益州城,假若让他们内外夹击,一旦发起攻势,益州城守军虽然有上千人,但仓促之间必将陷落。”

    “嗯。”李天启点点头。

    卫将军说道:“此时离此地最近的驻军在峨眉山,他们就算轻装简行,赶到益州也颇费时日,显然已来不及。”

    “那将军的意思是出战迎敌了?”李天启问道。

    卫将军微微一笑说道:“老夫当然想出战,可奈何皇命在身。”

    “那将军的意思是不出战?”李天启又问道。

    卫将军摇头道:“这才是老夫难已下决心的原因啊。”

    “为何?”李天启问道。

    卫将军盯着李天启看了一会,再次露出了一丝笑意道:“李大人虽说与老夫初次见面,但老夫确相信李大人聪颖过人,必然知道老夫所想之事。”

    这卫将军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呢?既然情况紧急,他又将将领都召集起来,是要做什么呢?

    假若按照卫将军所言,出兵打那些吐番,那么就会违反了皇命,但若不打,不出兵相救益州,那益州必然会陷落,假若益州陷落,他们这个地方也必然会暴露,势必导致秘密泄露,假若对方还带有能力的人,再与吐谷浑等联手的话,指不定还能攻入这里,那么卫将军到头来还是难以躲开皇上的追责。

    虽然李天启不太明白官场上的事情,可这么一分析后,他似乎已经明白了卫将军的考量,这也难怪卫将军会将自己请来此处,假若自己为他拿主意的话,一来他是钦差,说话自然有份量,这样一来,无论出战与否,未来有可能获罪的话,卫将军自然会对皇上有一番说辞,那么责罚必然会轻很多。假若有功呢?那卫将军可就是笑纳其中了,而自己却是旁外之人,自然也拿不到军队的奖励。

    真是老谋深算啊,李天启不得不佩服这老将军的脑筋。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吐番胆敢侵犯中原,那就必然得还击,而且这么一来,外围窥伺的其他国家必然不敢轻易冒犯,必然会回撤。否则一旦形成统一的思维,认为大唐软弱不堪,群起而攻之,导致四处烽火的话,那就麻烦了。

    既然决定了要打,就要看怎么个打法了。

    李天启说道:“我主张打。”

    卫将军眼神中略过一丝欣喜,便说道:“李大人确实考虑清楚了?”

    李天启说道:“此番必定是要出去迎敌的,而且颇有胜算,毕竟兵力在这里摆着。避而不战反而会失去先机,导致最后被围困的危险。这么一推算,还是出兵最有利。”

    “好!”卫将军的脸上那股愁云终于烟消云散,说道:“李大人果然知老夫所想啊。来,跟众军谈谈。”

    说罢,他俩又走回了那沙盘前。

    众军急问道:“将军,我们打还是不打?”

    “打!当然要打,而且要打得痛痛快快!要想个办法,弄出点名堂来才好打!”卫将军笑道。

    李天启却缓缓说道:“打要打,不过我们只能安安静静地打,而且还不能穿着军装打。”

    “什么?”众人皆是一惊。

    卫将军略微沉思,便明白了李天启的意思,顿时又哈哈笑了起来,“没错,没错,这样的话,就两全其美了。”

    既保了地方的安宁,又不让吐番有口实开战,假若将自己的属下扮成绿林好汉,这样对圣上还可以说是自己劝说之功绿林好汉为朝廷效力,却又不违反皇命。真是一举多得啊。卫将军想到这里,已有些迫不及待了。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就拟定作战计划,计划敲定,马上连夜调集部队执行!”卫将军说道。

    “遵命!”众军拱手道。

    一众人等立刻在沙盘前开始商讨起来……

    1

第三百一十八章 调虎离山() 
按照计划,他们要打一场伏击战,卫将军与李天启带领两千人马在左侧,右侧则有安拓路带领的两千人马埋伏,另一千人马则由多位校尉领导,堵住吐番军的退路,来个瓮中捉鳖,只待那伙从松潘过来的人马到达埋伏圈后就两面夹击将其消灭。

    一切作战人员一律布衣穿着,而且必须连夜开拔,尽快赶到埋伏地点,卫将军他们也算过了时间,出发埋伏与消灭敌人赶回西南大营时都恰好是夜里,有利于计划的秘密实施。

    西南大营则留下一千人马执行秘密守卫的职责。

    计划一经拟定,将领们便开始传令集结队伍,卫将军脱去戎装也穿上了便装带刀而行,李天启也匆匆回去与周若琳两人碰面,就要随军出发了。

    这么短短的时间,大军就已集结完毕,看来这些军士训练有素,行动调遣也是响应。

    虽然事情从急,但从情况来看还是有利于周若琳和青儿开展调查行动的,虽然离开这里的时间又要延后了,不过也实在没有办法,毕竟是保家卫国,凭心而论,李天启倒是十分愿意参战的。

    此次出营并不是走李天启等人来时之路,而是往西南大营另一出口而去。虽然也是层层关卡,但由于出外行军打仗,况且又是主副两位大将带领,几乎没怎么查问就全部从西边的出口转了出来。

    一阵急行军,天未亮的时候,他们就在一道峡谷旁埋伏了下来,可日上三竿还未等到线报的所说的敌人,就连派出去的探马也陆续回来说没有发现敌人。

    这时许多人也开始按捺不住了。有些将领已遣人来询问卫将军情况。

    卫将军也有些吃不准,再次差了探马上前探路,不过午后也陆续返回回报说的确没有看到大规模的客商队伍。

    卫将军让探马前探,直至发现有大批客商往这边来才能回来。

    难道是情报有误?卫将军也有所猜疑了,这时部队已吃完了随身携带的干粮,就算挺过白昼,但今夜也必须赶回大营,否则大家都要挨饿了。

    就在众军皆焦躁不安的时候,探马火速回报,说是五里之外发现了车队,不仅车上载满了货物,随行的人员也有数百之多,看起来像是个庞大的商队。

    众军皆是喜上眉梢,终于等来了敌人。

    卫将军听闻如此情况,面上却没有丝毫高兴的样子,反而还有些担心,李天启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择机相问,才知道卫将军担心的是西南大营的防务。

    当初收到的线报是说有三千人吐番军,而吐番弓弩及弯刀很是犀利,战士也是异常凶悍,虽然唐军此次是埋伏,但唐军必须得做到两倍于敌人才能稳操胜券,可现在看来,这波敌人并非一起前来,而是分批,那么这里就不必要埋伏这么多军马,其实一两千人足矣。

    只是昨夜收到消息太过仓促,如不出击又担心错过了埋伏时机和最佳埋伏地点。

    可如今军情有变,卫将军自然又担心起西南大营本部的安全来。

    李天启并不知道做官的微妙,他只知道此时那伙吐番人如此分批前来,必然是寡不敌众,而唐军的伤亡也必将降到最低,既能消灭敌人又能保存了自己国家军队的实力,这可是难得的两全其美的机会啊。

    卫将军这种担心在他眼中看来也大可不必,是以李天启也就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卫将军听后也勉强提起了精神。

    李天启也极其希望快些完成这里的歼敌任务,早些班师回营,经过这日夜,周若琳和青儿必定已经探知道那军营里的秘密,那九头虫是否就被藏在这里呢?

    戈壁上的石头被太阳晒得火烫,就在这时,峡谷前终于看到了影影绰绰正在走过来的客商,果然是好大一拨吐番商人,前方数十匹快马上坐着数十个彪悍的汉子,头上裹着头巾,腰间配着弯刀,看起来像是一群镖师。而他们身后则是一车接着一车满载着货物的马车,两侧还步行着许多跟车的商贩。

    这些人看上去都是清一色男子,年纪介于二十到四十岁之间,像军士多过商贩。

    每辆车上面还插有一面三角小旗,小旗上绣着个“商”字。

    一伙三十来人的唐军装扮成了剪径的匪徒先上前试探问话,确定他们是否真是过往的客商,可三句话未到,虽然已知道对方确实是吐番人,但对方那些劲装镖师已抽出弯刀,再不答话便向那三十来人的唐军冲了过去。看来他们也是心虚,担心身份暴露,看见这些剪径的匪徒人数少,便欲寻机消灭。

    “嘭,嘭,嘭”三声炮响,埋伏在峡谷周围的三军齐动,顿时喊杀声震天。

    那些本在两侧随行的商贩听到炮声后,知道中了埋伏,便纷纷跑到就近的马车上取出了隐藏其中的弯刀和弓弩,毫无惧色地与唐军交上了手。

    毕竟是人数处于劣势,半个时辰过后,这伙吐番人居然全都负隅顽抗而亡,没留下一个活口。唐军伤亡一百余人,毙敌五百多。

    那些马车虽然载着好些货物,不过都是些粗制低劣的商品,一眼就看出并非普通通商的货物,而是行遮掩的目的罢了。每辆马车均有夹层,里面藏有一些兵器。

    卫将军本想捉到一些活口询问情况,可眼下的事实让他只能差人赶紧打扫战场,准备迎接下一批吐番军。

    不过由于敌情有变,虽然首战告捷,他还是决定先让安拓路带两千余人众,先期赶回西南大营,而自己则留下两千人,还是按照先前的部署,只不过兵力却少了一半。

    可在原地又等了一个时辰,探马再无新的敌情报告。卫将军看了看天色,突然想起让人飞鸽传书询问吐番国内的探子。

    等了许久,终于等来了吐番国内的探子飞鸽传信回报称,冒充客商的吐番官兵共五百二十人,并非三千人。

    这一来不仅卫将军大吃一惊,李天启也觉得事情蹊跷。看来昨夜传来消息有误,必然是被人做了手脚,而目的就是将西南大营的主要兵力引出。

    卫将军急命人丢弃战利品,立刻回营。

    待他们离西南大营还有十里的时候,却看到了满地皆是身穿布衣之人的尸首,这些人明显就是随行出来的唐军,他们正是跟随安拓路返回的士兵。

    清点了一番,足足有上千人,卫将军感觉到事情不妙,这时探马回报说,说离开官道往左一侧半里地的密林里又发现上百具自己人的尸体,而且里面隐隐还传来了打斗喊杀声。

    卫将军遂率领诸军往前,大军方踏入树林,里面忽然飞起了数十只鹏雕,展翅盘旋在空中。

    他们果然听到了林里传出的喊杀声,也不时传来怪兽的咆哮怒吼。

    卫将军带领众人林子深处,才发现安拓路浑身是血,率领八百多剩余军士与三十来只岩裂蛊熊、青面獠牙兽苦苦相斗,这些体型庞大,表皮坚若铁石的怪物极其凶悍,虽然看上去安拓路人数众多,但实际却是被这些巨怪围困,偶尔有些军士由于年轻,一时心生怯意,想悄然窜出林子,却被青面獠牙兽或岩裂蛊熊发觉追上而活活咬碎。

    李天启见过这些东西,可是现在连并不多见的青面獠牙兽也居然与这些岩裂蛊熊一起出现,看来背后的念长风已将青面獠牙兽也收入囊中,并已培育出更品种,因为这些青面獠牙兽更是凶悍,举手投足之间,便有两三个被围困的唐军毙于其下,而且这些青面獠牙兽还会边打边吃,虽然动作比岩裂蛊熊有所缓慢,但却更让人骇然。

    由于唐军此次出来均是一身布衣,身上并没有片甲,更容易负伤,只是这一会功夫,便又有数十人毙命于它们之手,而两头岩裂蛊熊也轰然倒地,被天上飞来的鹏雕迅速抓走。

    “撤军!”卫将军突然下了一道命令!看样子他已判断出此处形势危急,不便参与。假若他也命令手下参战,虽然可能会取得胜利,但必然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而显然他的使命是保护西南大营的秘密,并不是营救手下而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况且此刻想来,昨夜得到的消息完全就是敌人之计,眼前的这些怪物可是见所未见,为大局计,只能舍弃同袍兄弟。

    虽然有些热血的军士看到自己的兄弟部队遭此劫难而热血沸腾,要加入战斗,但多数看到此时暮色霭霭,而那些猛兽怪物却异常凶猛,还是想就此撤离。

    就在卫将军下令撤离之际,无论是否愿意,众军还是退了回去。

    倒是李天启本就与这些怪物有多次的接触,而且见死不救也不符合他的行事风格,便向卫将军请战。

    卫将军此时一心只想回营,此刻看到这些猛禽怪物,已经担心是否中了吐番的调虎离山之计,于是也没有细想,拨了一百人愿意出战的军士跟随李天启留在此处,他自己则火速返回营区……

    1

第三百一十九章 江湖匪人() 
树林中一片狼藉,对于林中人来说,他们面临着残酷的考验。

    李天启擦了一把汗,这已是他打倒的第五头岩裂蛊熊了。可每每消灭一只岩裂蛊熊后,就会被从天上俯冲下来的鹏雕抓走,这次他已吩咐让三十个手持长枪的军士留下看守这头岩裂蛊熊,别让鹏雕有机会下来抓走它。两只鹏雕几次三番都欲冲下抓走那躺地不动的岩裂蛊熊,却未能得逞。

    安拓路不愧是员猛将,虽然浴血奋战,但却丝毫没有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